家教孙老师的文章专栏 |
---|
文言文特殊句子的翻译
发表于:2014-08-12阅读:2次
|
一、比喻句 比喻句,在翻译时要译出其比喻的意义。 如: 金城千里。 应该译为:坚固的城防方圆一千多里。 二、借代句 借代句,在翻译时要译出借代的本体。 如: 以为布衣之臣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应该译为:我认为平民百姓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更何况大国之间的交往呢? 三、对文句 利用对文的特点,在翻译时我们可用他来推求实词的词义,也可推求虚词的词义,可由简单的词推求难以理解的词,还可以由学过的词来推求没见过的词。 如: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根据“无”的意义,可以推想相应位置上的“鲜”也是“没有”的意思。全句译为“既没有伯伯叔叔,也没有兄弟”。 四、错综句 错综句是指运用了错综手法的句子,即交错配合,使文句错落有致。 如: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 这句若按顺序译,则为“泉水味香,酒液清冽”,显然不合事理。如果把“香”“冽”这两个词互换位置,再翻译出来,上下文就自然贯通了。正确的翻译是“用泉水酿酒,泉水清冽香甜,酒味香醇” 五、对偶句 翻译时,我们可根据对偶及其类型和特点,从已知词语的意义、用法来推断未知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从而很好地翻译出句子。 如: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从“宇宙”可推想出“盈虚”应指事物的生长衰落、成败得失。在翻译时,可尽量保持原语句的对偶形式。全句可译为“天高地远,感觉到天地四方、古往今来没有穷尽;兴尽悲来,认识事物的兴衰、成败与得失是有定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