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邢老师的文章列表 |
---|
“清东陵事件”随笔 [随笔杂谈]
发表于:2012-11-02 阅读:29次
孙殿英一个名副其实的“泥腿子”,生性狡诈,从一个泼皮无赖混到十二军军长,期间经历的无数的艰难与波折可想而知。起初,对母亲孝敬,对兄弟仁义,对爱情忠贞,这是人们钦佩他的地方。从小生活在猪狗不如的乡村破户,对钱权有着无限的渴望,这也是正常的欲望所致。可就对于盗掘东陵一事颇为后人忌惮,冠上了“历史的罪人”的称号。
古人有云: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在那样一个军阀割据的时代,军阀之间抢地盘的现象屡见不鲜,孙殿英也是其中之一。士兵要吃饭,吃饭需要钱,钱从哪来?此时的东陵俨然成了众矢之的,很快他便借着演习的幌子,进驻东陵,开始了他疯狂的盗墓取财的计划。接下来的就是慈禧太后和乾隆帝的陵寝先后被盗,所得的奇珍异宝除少部分私藏以外,其他悉数卖给了洋人,价值二十亿现大洋,严重损害了中华民族的利益,罪孽深重。被利益冲昏头脑的他已停不下来了,继续向深渊滑落,一发不可收拾,直至跌落谷底。 试想孙殿英盗墓事件在发生之时为什么没人阻拦呢?其实这个问题容易回答,答案就是肯定有。首先保密工作做的妥善,率军将东陵围得水泄不通,不得随意出入;再者有谁会相信堂堂的国民政府十二军会做这种遗臭万年的勾当呢。而阻拦他的应当是东陵附近的满族旗人,面对抛掘自己祖坟的事,从人性的角度分析,他们肯定是第一个站出来说话的人,有谁愿意自己家的祖坟被别人抛掘呢;其次是具有爱国情结的文物工作者。但是他们势单力孤,向谁求救呢?向溥仪?此时的溥仪正忙着复辟的事,而且仗着日本人撑腰,再加上本身所具有的满清贵族的傲慢、信息的不发达,他肯定不会相信有人会盗掘他家的祖坟。向当时执政的国民政府?当时的国民政府刚成立不久,根基不稳定,再加上南北的割据局面严峻,他们也不会管。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报社,制造舆论压力,迫使国民政府管辖。官场始终是黑暗的,也是允许灰色地带出现的,这就是孙殿英聪明的地方,拿钱买通上司,清除他所认为的不和谐因素。 清东陵事件是偶然,也是历史的必然。埋藏是暂时的,统治者出于对物质的占有、珍爱 ,暂时的归为己有,带入地下;再现是必然的,应对这些宝藏进行合理的再分配,让更多人了解他的价值,传承 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