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熊老师的文章列表 |
---|
用好现有数学实验器材 加强初中数学实验教学 [初中数学]
发表于:2011-11-24 阅读:586次
用好现有数学实验器材 加强初中数学实验教学 摘 要:《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中规定了初中数学实验仪器的配备要求,为初中数学教师开展数学实验教学提供了方向和物质基础。用好现有数学实验器材,加强初中数学实验教学,可以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搞好数学教学的根本保证。 谈起实验教学,部分教师认为在初中理、化、生三科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而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则不以为然。其实,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用于初中理科的课堂教学之中,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中数学实验教学就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本人从如何用好现有数学实验器材入手,浅谈一下怎样加强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敬请各位同仁指教。 1.现有数学实验器材及功能 2.数学实验教学时如何使用现有实验器材 3.通过评价机制加强初中数学实验教学 正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体验或亲历“数学发明创造的过程”,符合人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规律及本质产生过程的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指导生活”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觉学习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对数学的热爱;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归纳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参考文献: |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 培养学生数学科学素质 [学术论文]
发表于:2011-11-24 阅读:120次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 培养学生数学科学素质
【摘要】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把信息技术变成学生手中的认知工具,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感性材料,恰当开展数学实验,既是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帮助他们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全面认识数学两个侧面的重要途径,也是贯彻新课程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科学探究、创造性地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手段。它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更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可以真正培养学生数学科学素质,真正增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真正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1.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3.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课堂教学资源,提高数学学习质量。 4.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实验教学,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提供的教育资源,并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展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整合教学,通过呈现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开展数学实验、创设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去体验、感受、建构知识,转变学习方式,学会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智能,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当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是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需要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而且更需要有现代的教育观念、坚实的教学功底和精湛的教育艺术。 参考文献: |
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改进 [初中物理]
发表于:2011-11-24 阅读:146次
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改进 现行人教版物理教科书是按照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编写的,它倡导探究式的学习,鼓励同学们自己动手、动脑探究科学规律,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因而八年级物理一开始就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并且把科学探究作为知识目标,由浅入深逐渐渗透科学探究的“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信息、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和发表”等七个要素。第二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是在通过前面三次实验探究教学,使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信息、分析和论证”这四个要素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第四次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进行实验探究,达到获取物理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教学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