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徐老师的文章列表 |
---|
徐老师寒假数学辅导小班招生 [小班信息]
发表于:2013-01-21 阅读:27次
徐老师寒假数学辅导小班招生初一数学(10人小班)10次课 1. 结合复习,指导完成寒假作业; 2. 讲授下学期核心章节内容. 20小时×30元=600元(6人开班)初二数学(10人小班)10次课 1. 结合复习,指导完成寒假作业; 2. 讲授下学期核心章节内容. 20小时×30元=600元(6人开班)高一数学(8人小班)14次课 预授必修4、必修5,结合相关内容复习必修1知识. 30小时×40元=1200元(5人开班)高二数学(8人小班) 16次课 讲授圆锥曲线、导数、函数、三角函数 32小时×40元=1280元(5人开班)高三数学(8人小班) 16次课 1. 基础班:函数、三角、立几、数列 2. 提高班:数列、圆锥曲线、导数 32小时×40元=1280元(5人开班) 主讲教师徐老师简介 徐老师,30年教龄,原为本市重点中学业务副校长,市数学学科带头人,济南市首届百佳教师,是我市为数不多的仍活跃在讲台上的中年教学专家。08年赴京被中国人民大学聘为《高中数学教与学》《初中数学教与学》(国家核心期刊)编辑,兼任北京新东方学校数学课程顾问和山东卷班大课教师,专事高考试题和教学研究四年,利用周末和假期时间辅导高考、中考、艺考学生近60人,平均提分40分,最高提分80分。授课浅易生动,驾轻就熟,长于把脉和引领,精准把握知识内在联系,善用题组、知识块教学,学生入境快、兴趣高、理解深、记忆牢、收获感强、快速提分。 今年暑假回济,继续从事喜爱的数学教学。徐老师教学特色 1. 通晓小学、初中、高中全部教材,精准把握初等数学知识体系、结构和重、难点的突破路径,体现在教学上,能够随时走上课堂讲授任何模块的内容,并且能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手编写练习题目,课堂容量很大且知识联系紧密,学生入境快、理解深透、收获感极强; 2. 对中、高考命题都有深层次的研究,尤其对高考解答题的六大题,根据学生原有基础,从开始知识铺垫,到完全突破,形成了一套高效的速成模式; 3. 课后给每一个学生量身定做练习题,作为辅案——一生一案,把落实进行到底,真正体现对家长负责,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4. 投身教育,处处充满对教学的喜欢和对学生的关爱,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激励正气,感染学生积极上进,追求学业精进。 说明:寒假小班一是为减轻在学学生家长的家教负担,二是想提高社会效益,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帮助。如有特别需要一对一辅导的学生,也可以少量安排。
|
高中数学一对一辅导的十个问题 [高中数学]
发表于:2013-01-21 阅读:101次
一对一教学有两个特点:一是个性化---学生的学习生态呈现着千差万别的状况,如知识基础、学习习惯、性格特点等,多数来求学的学生有着班级课堂教学永远无法照顾到的这些个性化需要;二是辅助化(补缺)---一对一教学是学校课堂教学的补充和辅助,绝不是课堂教学的重复和再现,而且每周用一两次的辅导也无法再现课堂,对任何一个学生来说,这样的重复和再现都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因此,教师必须充分把握一对一辅导的教学定位,在此前提下,才可能谈教学的具体实施。 1.摸透学情。通过询问、学生自诉、查看作业、课前小测等形式,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懂,不懂;会,不会;熟,不熟?他的需求是什么?这是教师讲课前必须要了解的,然后据此确定授课内容并备课。不然就是无的放矢,造成无效劳动,学生就难以满意。 2.课堂同步辅导:要根据学生需求直入主题,一般不再重复学校课堂教学中知识导入、定理公式推导等环节,而主要通过循序渐进的题组,达到让学生复习、理解、掌握、运用的目的,而许多一对一教师以全日制学校的教案、教参为蓝本展现教学过程,这是不合实际的。学数学的终极目的是会解决问题,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以此来判断自己是否达到了目的。 3.假期连续辅导:打破教材原有节奏,进行章节知识整合,用较少的时间复习串讲基础知识,然后以高考典型例题领路,配备适量的再现性练习和足量的拓展性练习,要求学生完整地做题,实现形成性,这是师生难得的大习题课机会,切忌把课上成学校新授课的模式或新授课的缩略版。 4.答疑式教学:中等水平以上的学生,一般不满意于教师主导的灌输式教学,而希望教师对需答疑的问题进行点拨——点拨一二即可,教师的任务和作用是在这个问题上给他扫清障碍(他可能于此有知识缺漏),同时,进一步在此题基础上补充、完善、拓展、引申、强化,使之获得规律性的解题方法并巩固成型。教师应尽量在前一两天与学生沟通,备好相关题目,这对教材不熟的新手尤为重要,因为老教师随时可从自己的知识储备中、从手头的材料中拿出需要的东西。以上这种课型进行这样的处理,便可让学生动起来,大部分时间用来边体验边做题,效率极高。 5.讲练式教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学校课堂上没有完全听懂,很多题不会做,辅导时就要讲练兼顾了(反对只讲不练),提供题组时务必浅易,舍掉那些讲过也不会的东西,这就要降低起点,控制落实点防止过高。这样反能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练透简易的题目,打下个好的必要的基础,从高考来说,熟练掌握这些浅易的题目是达到90分水平的必要条件。如果忽视这种处理策略,就是欲速则不达。 6.指导学法,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成绩较差的学生,大都是学习习惯不好或学不得法,不能因为学生主要是在校学习就忽略了这方面的指导和纠正,恰恰是学校的老师指导不力和要求不严,才需要在一对一辅导时特别注意的。如:做课堂笔记、及时求教、重视复习(树立过关意识、记录疑难问题)、认真书写(不涂抹)、计算精准(理解算理、追求运算的合理性与简捷性、自觉优化计算方法和过程)、完整做题、形成多练的意识和习惯等,这些都是学好数学所必需的,也是在辅导条件下学生数学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工作,是为“授人以渔”。一对一的教学形式使师生交流方便,也特别便于督导。有不少老师怕严格纠正学生不良习惯会带来负面效果,等于是迁就甚至取悦学生了,这里严格不等同严厉,还是严师出高徒。 7.体现鼓励与赞赏,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学校课堂上,学生是被动的,至少是从动的,很少能有机会和时间表达自己懂和会的东西,难得表现和体会那种成功,同样也难以随时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而获得解决,他们往往理解和感受自己为不受重视而兴趣减退。一对一辅导提供了极好的机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可能,鼓励他、引导他、要求他大胆发言,或质疑或就自己的发现充分的表达出来,和老师互动起来,有条件(黑板和空间)时安排学生大量板演做题,这对中下水平的学生、还有许多女生,是最好的奖励和训练,学生可以从中获得精神的最大鼓舞,获得知识理解和巩固的最佳体验,获得对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会收到奇效的!这里从始到终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赞赏、欣赏、鼓励,体现爱心。学生的兴趣、上进心、不良学习习惯的纠正,都可以从这里开始,许多教师靠搞笑作为唯一手段来活跃课堂气氛实不可取。教书和育人从来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了学生进取向上的决心和勇气,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给他的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开始和可能,课堂变得有吸引力,学习变得有趣。 8.以高考题型为龙头组织教学内容并实施教学。一对一辅导时间较短而且有限制,数学学科知识系统而庞杂,必须要去粗取精,这就要直指高考。教师要熟稔高考各考点考查的难度和题型,绕过偏悖不考的题型,略过旁枝末节,从易到难体现层次性,从通性通法出发,注重学生数学思想的提炼和形成,最大限度的节约出时间,让学生去直接接触、了解、熟悉、练习高考题型,这才真正体现一对一辅导对学校教学最有力的补充和突出。高考的命题方式和难度明显在追求稳定性和连续性,思之至深,确是有捷径可走的,这表现在好多高考考点上,有些根本不需要很多个课时,更有甚者,半个小时就可搞定,根本无需去大而全。 9.教师的专业发展。资历较浅的教师,在学习教材研究高考的过程中,应着力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数学解题中的作用,去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打破章节的条块限制,对备考的相关知识注重整合,多多积累一法多题的题组、题串、小专题,一题多解(很多老师对此津津乐道,但学生只能掌握一两个最佳方法)要适当淡化,必须避免照搬成型的教案、机械的沿用教参。自修、备课时大量做题是十分必要的,但应努力指向参透知识间的联系、把准高考对各个知识点的考查方式(题型)和难度是关键,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处理繁与简、增与删、取与舍的关系,才能真正使自己达到条缕清楚、通晓教材教法并用之于教学。教学相长,教法的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大部分,自己可能已成为一个解题高手,但若不能使学生融会贯通,则仍然不能说进行了成功的教学。 10.数学教学的核心:练。足量的高质量练习是提高数学成绩的不二法门,一对一辅导时间有限,也还是要突出一个练字,务必要给学生练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