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南京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南京家教网  >  有你幸福主页  >  有你幸福的文章
家教有你幸福的文章列表
发表于:2012-12-25 阅读:127次

教学失误——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

【摘要】:教学失误或错误会影响教师的专业威信和专业地位,教师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巧妙地加以应对,以消除它们带来的不良影响。当出现教学失误时,教师可以采用将错就错、知错认错、知错纠错、化错为对、自我解嘲等方法加以应对。

【关键词】:教学失误   课堂教学  教学应变    处理态度   解决办法

【片段一】

教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请同学们先思考这样一道例题,板书:

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且CD2=AD.BD,求证:∠ACB=90°

学生自己画图,分析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下面请同学甲谈谈证题思路。

同学甲按图1阐述证题思路(略)

学生乙举手

教师:你还有其他证法吗?

学生乙:老师我觉得这道题不严密。

教师:(先是吃了一惊,继而面带愠色)你说有什么问题?

学生乙:因为题目条件给出CD是AB边上的高,但并没有指出CD一定在△ABC的内部,所以符合条件的图形除了图1这种情形外,还有另一种情形。

教师:哪种情形?你在黑板上画出来。

学生乙上来画出图2。

教师:(看着图2,不置可否地说)为了避免这种误解,我们在题目中加上“垂足D在边AB上”这个条件。

学生乙悻悻地回到座位。

【片段二】

在二次函数的一堂复习课中,有这样一道题,若函数y=(k-3)x2-2kx+k+1与x轴有交点,则k值为(   )

   A. K≤3  B.k≥﹣且k≠3  C. k≤﹣  D. k≥﹣

一位教师在讲评时给出的答案是B,这时有一位学生举手质疑,认为答案有误,正确的答案应选D,其理由是题目未指明原函数是二次函数,当k=3时原函数变为y=﹣6x+4,它是一次函数,与x轴有一个交点,也符合题设条件。这位教师首先肯定了这名学生解题的正确性,表扬了这位同学认真审题的优点,并强调大家应从老师的失误中吸取教训。接着提出问题:如果要选择B答案,题目条件应作如何修改呢?这时,学生们展开了热烈讨论,最后一致得到如下方案:

(1)若二次函数y=(k-3)x2-2kx+k+1与x轴有交点,则k值为(   )。

然后教师再次变式:(2)若函数y=(k-3)x2-2kx+k+1与x轴有两个交点,则k值为(   )。

上述两个教学片段虽都因教师的一时疏忽而产生失误,但两教师的应对策略不同,得到的效果也不同。教学片段一中的教师只是作了简单的补救,而且在表情和语言上明显流露出对质疑学生的不满,对学生出格的想法采取压制的态度;片段二中的教师面对学生的质疑不是回避遮掩,而是正视失误并因势利导,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机智地走出了尴尬境地,收到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对比两位教师的教学状况和效果给我们提出如下一些思考和启迪。

启迪之一:教师若能正视教学失误,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教学中教师因一时疏忽出现失误本是件很平常的事,但有些老师却难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认为学生给教师指出错误是一件很丢面子的事,因而当学生质疑时,采取回避或搪塞的办法了事,甚至对学生有责备神情(如片段一中教师的做法)其实,这是不妥的,这与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合作、创新的课堂教学的氛围是相悖的,这不仅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泯灭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应该明白: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敢于向老师发难,正是其学习主动性,具有创新精神的体现,我们应该把失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应该抓住失误这一契机,把不该出现的错误转化成一种积极的教学资源,如片段二中教师的做法。因为这种资源的价值在于学生获得了一次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机会。教师不能轻易地浇灭学生探索的火苗,而是应该让学生通过争论、观察、实践操作、合作探究、说理辨析等活动,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发现,直至找到正确答案。让学生在探索中感悟,在感悟中发现,在发现中创新。

启迪之二:教师面对教学失误,若能以学生为本,可创建和谐课堂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以严谨的教学秩序为课堂教学的标准。教师的教学预案都是根据自身的主观愿望而设计的,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在课堂上师问生答,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精心预计好的思路亦步亦趋。由于教师只考虑了怎样教,而忽视了学生怎样学,一旦有学生挑战时,教师便显得急促不安,生怕扰乱自己按部就班的教学秩序,像片段一中的教师就属于这一种类型。一次新课程改革首先要着力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心里只有装着学生,教师的教才能真正地为学生服务。在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之中,做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更多鼓励那些用不平常的方式来观察、思考、理解事物的学生,让其充分得到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机会,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启迪之三:教师若能善待教学失误,可营造开放性的思维空间

在片段二中,教师面对出现的失误没有显出惊慌神色,先是诚恳接受学生指出的错误,接着针对错因势利导,进行深层次的探索,给学生营造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这样不仅不会损伤教师的尊严,反而增加了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氛围,其灵活机制的驾驭能力和应变能力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而在片段一中,由于教师对学生“出格”的思想采取了压制态度,因而丧失了一次绝好的思维训练机会。如果当时适当地结合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总结得出:如果题目给出的是任意三角形,并且又有高的条件,我们应注意这条高可能在形内、也可能在形外,在这两种情况下,如果解题方法因高的位置不同而不同,则应分别就这两种情况展开讨论,从而使课堂教学得到有效的调控,由山穷水尽的困境转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胜境。

启迪之四:教学失误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宝贵资源

坦率地说,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比如说错话、写错字、做错题、操作失当,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对待这些失误。首先是勇敢地承认自己的失误。教师有勇气承认自己的失误,并不意味着自己无能,相反,是一位优秀教师应有的基本素质,也是他诚心改进教学的第一步。其次,应辩证地利用教学失误。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教学中出现失误,对教师来说,既是一件坏事,也是一件好事。或者说眼前是坏事,对今后的成长可能是一件好事。教师能够从教学失误中反观自己的欠缺,反思自己的不足,进而重新去审视自己,重新给自己定位,并且以更谦逊、更严谨的态度去促进自己知识结构的优化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避免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而且还可以像片段二中的教师那样进一步地利用自己的失误去教育学生,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失误中吸取教训,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多走弯路。

启迪之五:对已经发生的失误,要有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要正视事实,分析事实,承认事实。是自己的失误,就要坦率承认,注意改正,更重要的是防止再犯。也许,有的老师担心向学生说“对不起”,会有损自身的形象,失去当老师的尊严和威信,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想法。老师出错后向学生道歉,对自己来讲不仅是适宜的,而且可以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既能纠正教育教学中偶然出现的错误,防止谬误流传,又可以培养学生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良好习惯。说声“对不起”,学生反而会觉得老师可亲、可信、可爱。如果是学生发现指正的,还可以表扬学生认真负责的精神而不计较学生的态度。一味地掩饰,或是不理智的动怒,只能适得其反。只要教师能正视失误,巧妙应对,就能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就能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反思精神以及正确面对失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和养成学生科学探究中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的精神,这才是素质教育的价值所在。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失误可以转化为教学资源,我们常说:“失误是放错了地方的教学资源。”失误是一面镜子,以它为镜,可以知教学之得失;失误也是一把尺子,度量得当,可以明教学之真谛。
  启迪之六:掌握教育机智,妥善处理偶发事件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新的、意外的情况正确迅速地作出判断并付诸行动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教师善于观察、熟悉情况、敏捷果断和富于经验的产物,是教师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智慧水平的结晶,它集中表现了教师的教育才能,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
  在课堂上,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他们的个性不同,气质各异,这就决定了教学过程充满变化,随时都可能遇到事先难以预料的偶发事件,教师预设的教学活动常常会因为这些突发事件而受到影响。比如,在课堂上,有时学生会突然提出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要求教师解答;或者对教师的要求拒不执行;或者在学生之间因某些问题争论不休,课堂失去控制。如果不及时妥善处理就很容易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教育机智,以变应变,及时把事件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和最短时间内。
  课堂上有些失误,就是由于教师对这些偶发事件处理不当造成的,师生对峙僵持,矛盾激化,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僵局不好化解。凡是教师在课堂上遇到了这种情况,就该迅速地想一想:“我这是干什么?我是在教育学生还是跟学生吵架?我还记得自己的责任吗?”想到教育责任,你就应该迅速给自己降温,并机智地冷却矛盾。要冷静分析,在选择解决问题的措施时,要估价自己行动的环境和行为的后果,尽量做到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以减少失误的影响。不管学生有多大的过失,也不管你有多么充足的理由,都不必当场对学生发怒,更不要动手拉扯。怒目斜视,大声训斥,给“下马威”,在学生看来,都是老师无能的表现,很少有心悦诚服的。前人所说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善教的老师。”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

学生作文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2-07-22 阅读:33次

我总想着这件事

拉撒路小学四年级   吴桐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晚上,老妈、我和婆婆一起去吃火锅。

来到了金轮新天地3楼的豆捞坊。这里的小火锅是很多人爱吃的,它很有特色,是由一小瓶固体酒精上面架着一个小炉子。我“唰!唰!唰!”一下子点了十几道菜。火锅上了!我的肚子也在“咕噜噜”地叫唤了。我“双手齐下”,一会儿放牛肉,一会儿拿粉丝,样子就像十几天没吃东西的人一样,忙的满头大汗,不亦乐乎。过了一会儿,菜熟了!我迫不及待地把菜一个个捞了上来,开始“狂暴”进食。

我“马不停蹄”地向牛肉“进攻”,紧接着向金针菇“开火”。这时,我正想去夹远处的黄桃,身体完全趴在了桌面上,突然听见“嗞啦”一声,妈妈和婆婆齐声叫道:“不好!你的头发着了!”只见缕缕青烟从我眼前飘过,又闻见一股焦糊味儿。我顿时慌了手脚,惊慌失措,筷子“啪啦啦”全掉在了小炉在里;而装酱的碗也头一歪把酱大多撒在了桌布上。我屁股一坐,没想到竟偏离了“目标”—椅子,坐在了地上。这时婆婆临危不乱,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啪”地一把握住了我的焦头发,随即“嚓啦”一声把烧着的头发全部揪掉。“呼”,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可妈妈却笑了起来。

“干什么啊!笑我这惨相啊!”我疑惑又气愤地问。

“嘻嘻!不仅笑你这副惨相,还…还…嘻嘻!”老妈笑得前仰后合。

我向镜子里一照,不禁自己也笑了起来。头发前面少了一大块,还有一撮是黄的,我终于知道什么叫“焦头烂额”了。只好悻悻地丢下筷子,去理发店修理头发了。

每当吃火锅,我都会想起这件“丑事”。我都会由衷地敬佩我的婆婆,她能在我的慌乱之时,冷静地判断局面,及时阻止了“火烧连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