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青岛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青岛家教网  >  王老师主页  >  家教文章专栏  >  培养小学生亲近数学的情商
家教王老师的文章专栏
培养小学生亲近数学的情商
发表于:2014-11-24阅读:61次
培养小学生亲近数学的情商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情感氛围,培养学生亲近数学的情商。

1.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的直接创造者。要建立这样的情感氛围,教师首先必须保持良好的教学情感,这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的开端。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的情绪也会随之高涨,也会对数学产生兴趣,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迸发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教与学形成和谐共鸣,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其次,教师的语言不妨风趣一点,把孩子的兴趣激发起来再讲,效果反而比严肃的说教要好,这样做,可以创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反之,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怀着不安甚至对立的情绪上课,即使教学过程设计得再好,学生也很难参与进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教师要树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观念,要克服 “我说了算”的错误观念,增强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长久以来的传统观念是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学生只有照做的份,让学生思想受限,阻碍了他们思维的发展。我们教育者应摆正位置,要尊重、爱护学生,允许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如判断 “1250×80的结果有几零”问题,学生会有两个0、三个0、五个0等不同答案。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否认其中某种说法错了,那将会阻碍其思维发展,造成心理打击,失去信心,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只有依赖老师和其他人。在课堂上,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主动性,鼓励他们大胆思考,积极发言,陈述自己的观点,说错了不要紧,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3.要面向全体学生施教,关心每个孩子的成长。教师应是一个公正的法官,对学生都是等同的,不能偏爱一部分,忽视另一部分(特别是学困生)。其关键在于能否面向所有的中等生、“学困生”,对他们应当更重视、更喜爱、更尊重。教师要调整课堂上的视线投向,让学困生每节课也能看到老师那亲切的目光。

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