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王老师的文章专栏 |
---|
好的学生应该是文理双全
发表于:2012-08-30阅读:91次
|
高中文理分科实施已然多年,人们对其有着高度的“适应和认同”。现在要文理合一,这让许多新高一的家
长们忧心忡忡:文理不分,孩子们要学九门课程,学习负担会有多重? 其实,家长们的这种担心仅来自于“9>6”的一种“心理直觉”,并无多少科学的依据。 时下孩子过重的学习负担,并非来自学习科目的过多,而是缘于人们对学习的要求太高。如果把语数英等不 同的科目比作马牛羊等不同的动物,那么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就相当让孩子认识这些动物,而要认识这些动 物,只需让孩子们把握它们各自的特征,能够指认就应算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可是,在现行考试(升学)制 度的诱导下,为了让孩子考一个高分,在升学中抢占先机,我们对孩子学习的要求不仅仅是止于让孩子们“ 认识”,而是无节制地进行所谓的“拓展、探究”,大卸八块,深挖细究。而果真要做 “探究”,就算学习 一科的一个方面,孩子也会背上沉重的包袱!所以,过重的负担并非来自于学科的过多,而是缘于我们对“ 考试分数”的过分苛求,以此导致的对学习内容的无限拓展和深究!假若不改变教育观念和学业评价(考试 )办法,就算让学生只探究“一头牛”,过重的负担照样会压得学生抬不起头!诚如朱永新教授所言:“学 生的课业负担与学生学习多少门课程并没有太大的联系。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即使只学习一门课程,同样可 以把学生搞个天昏地暗。” 对文理分科的理由,很多人认为可以让学生学业有专攻,有利于孩子未来事业的发展,其实这恰恰也是文理 不分的最根本、最重要的理由。大家都有这样的常识,用砖砌台,三块上面摞两块,两块上面则只能摞一块 ,一块上面再摞那只能是一块了。这样的砌台方法,不论多么努力,都不会砌出高台来;而如果一开始不关 注台子的高度,而是先砌一个大大的底圈儿,最终则可以砌出一个很高很高的台。过早的文理分科,犹如提 前锁定了孩子未来发展的 “台底儿”, 限定了孩子未来发展的空间,“小底儿”如何砌得出高台来? 高中时期,是孩子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正是孩子的认知、判断、学习等能力突飞猛进的时期,是 孩子接受知识最快、最有效的时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逐渐形成,也使得孩子们对待学习的态度从单纯的以 兴趣为中心转向复合的以志向为核心,这一转变对铸就孩子未来前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这一时期 ,不是让孩子顺着一根竿子爬得越高越好,而是横着走的面积越阔越有利。古今中外,真正的大师,多是文 理兼容,才华横溢的。如大数学家陈省身,不仅数学成就卓越,也精通于历史与诗词,还擅长于绘画与音乐 ;当代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不仅书法蜚声海内外,还是诗人、画家、京剧表演艺术家,更是当代著名教育 家…… “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人为地搞文理分科,对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可以说有百害无一利。”钱学 森大师生前的警言振聋发聩。 高中阶段,正是奠基孩子未来成长和发展的最重要阶段,让孩子多学一门学科,孩子的人生就会多一点精彩 ,孩子的未来就会多一条成功之路…… 新高一的孩子,离“高考”还很“遥远”, 莫向孩子要分数,莫让孩子想考试,莫让孩子过早地背上 “高 考”的包袱。要想让孩子成就一番伟业,就要开阔他们的视野,放开他们的手脚,让他们轻装上阵,离开直 线横着走,文理全兼修!如是,才能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圈起一个足够大的底圈儿、铸起一个阔而高的坚实平 台,才能让孩子在这个宽广无垠的平台上演绎出人生的精彩! 宽度决定高度,成功基于“文武”! 高一让孩子横着走,文理全兼修! 文章来源于青岛家教网 http://qd.jiajiao400.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