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小左的文章列表 |
---|
发表于:2016-05-29 阅读:154次
做家教有3年了,也有些小经验了。大多数孩子的成绩不是很好,家长请了家教总是让孩子一直学一直报各种班,孩子的所有时间都在跟各种试题打交道,总觉着他们学的都麻木了,拿题就做,该不会的还是不会,哪怕给他讲很多遍,当时问懂了吗,懂,一检测,还是不会。作为家教,看到这种现象是很痛心的,有种心血被抛弃的感觉,辛辛苦苦、苦口婆心的教导都白费了。我觉着理想的家教模式是学生问,老师答,而不是老师布置任务,按照老师的课程走。然而事实是大多学生都不会问问题,只是一直在做做做!很痛心,很无奈。想当年积极问老师问题的现象不再出现,学习从来都不是一个枯燥的事,可是做题是! 作为一个考试的过来人,我很希望和建议家长不要一直让孩子学学学,应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只有增长了见识,在他学习的过程中才会应用并发现其中的奥秘,从而找到乐趣,学习成绩才会提升。还有就是成绩说明不了一切,而如何成为一个健康的人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都不希望我们的孩子是一个高分低能的人吧?也不想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不知人情冷暖的人吧?那样的人即使考的再高,未来又有什么用呢?我们的孩子只要身体健康,心理阳光,世上有什么能阻止他追寻快乐呢?欲有成绩者,必先立人,为了未来,为了孩子的健康,请多挤出点时间给孩子,多陪陪他,多带他去旅游,去交友。父母的言传身教才是孩子的立人之本! 真诚的希望各位家长能听得进些我的肺腑之言。 |
论心理暗示的巨大作用 [教学文章]
发表于:2015-10-16 阅读:48次
我今年大三,只做过几个学生的家教,但我发现一个家教中普遍存在的一个不太好的现象,那就是只注重知识的教授,而没有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及鼓励。在我看来,小学是一个性格培养的重要时期,如果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的鼓励以及对信心的培养,孩子可能会产生厌学心理以及不好的心理暗示。如果别的孩子没有家教,而您的孩子有,您的孩子可能会产生“我是笨小孩”的自我心理暗示,这对孩子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反作用。 作为家教,首先不能把自己摆在老师的位置上,而应该试着做他们的朋友,让孩子有倾诉的欲望,这样才能具体了解孩子在哪方面出了问题,才能对症下药。你要相信,孩子现在学习不好,可能还没到孩子的开化期,或者说还没有完全启蒙和觉醒。很多成名的伟人,少年时期都感觉笨笨的,例如牛顿、爱因斯坦、、、、、数不胜数。首先家长不能对自己的孩子失望,你要经常对孩子说,你会成为科学家、音乐家、明星、、、、、然后可以运用一些神秘学,比如说看手相、算命之类的,让孩子对自己的未来抱有信心与憧憬。作为小学家教,这是一个非常重的担子,需要耐心与毅力。你需要将你对孩子的期望与信心印到孩子的脑海中,不论现在效果明不明显,我相信以后孩子会想起你的鼓励及期许,从而在遇到困难时能够不放弃,变得坚强起来。 小学家教与其说是老师,不如说是信念的撒播者,你要让每个孩子相信自己会成功的,会变得优秀,会做的更好!以上是个人的一些拙见,有不足之处还望各位名师益友能够交流,衷心希望各位能进行交流和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