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 物 理 课 程 标 准
2003年4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 言
1. 课程性质……………………………………………3
2. 课程基本理念………………………………………3
3. 课程设计思路………………………………………4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1. 课程总目标…………………………………………8
2. 课程具体目标…………………………………………8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1. 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要求……………………10
2. 共同必修模块………………………………………10
3. 选修模块 ………………………………………16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1. 教学建议
...点击查看全部>>
………………………………………54
2. 评价建议 ………………………………………57
3. 教科书编写建议……………………………………60
4. 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建议…………………………64
附录1:物理实验专题附录…………………………………67
附录2:物理专题研修………………………………………70 第一部分 前言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一
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随着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深入,物
理学一方面带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了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典
物理学奠定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近代物理学推动了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
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的迅速发展,继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变化。
高中物理课程应体现物理学自身及其与文化、经济和社会互动发展的时代性要求,肩
负起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为了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
展的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中物理课程。
第一部分 前言──课程性质
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
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
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
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
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
第一部分 前言──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
定基础。
(二)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
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
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
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三)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
高中物理课程在内容上应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加强与学生生
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
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
态度。
(四)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
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
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五)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高中物理课程应体现评价的内在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关注过程性评价,注意学生
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通过评价还
应促进教师的提高以及教学实践的改进等。
第一部分 前言──课程结构及课程模块说明
1.高中物理课程结构
本高中物理课程由12个模块构成,每个模块占2学分,其中物理1和物理2为共同必修
模块,其余为选修模块。学生完成共同必修模块的学习后,可获4学分,接着必须再选择
学习一个模块,以便完成6个必修学分的学习任务。在获得6个必修学分后,学生还可以
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潜力以及今后的职业需求继续学习若干选修模块。课程结构框图
如下。
[pic] 在本课程的必修与选修模块设置中,有以下基本思考。
(1)在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和物理2中,学生通过对物体运动规律、相互作用、能量
等核心内容及相关实验的深入学习,进一步体会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了解自己的
兴趣和发展潜能,为后续课程的选择和学习做准备。
(2)本课程不仅通过选修模块体现了课程的选择性,而且还在必修模块中为学生有
个性地发展提供了机会。学生完成共同必修模块学习后,已获4个必修学分,余下的2个
必修学分可以通过选学后续课程获得。
(3)完成必修学分的学习后,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
选学有关内容。学生最好参照“高中物理课程结构框图”的顺序选择课程,以便循序渐进
,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学生也可以跨系列选学相关模块,根据需要决定学习某系列模
块的先后顺序。
(4)本课程是为大多数高中学生发展设置的国家课程,为了让学有所长的学生更充
分地发展,我们建议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开设相关的课程,如“物理实验专题”[1][1]、“物
理专题研修”[2][2]等,以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
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等。
2.课程模块说明
共同必修——物理1、物理2:这是全体高中学生的共同学习内容。在该模块中,学生
通过学习运动描述、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机械能和能源、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经典
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等物理学的核心内容,经历一些科学探究活动,初步了解物理学的
特点和研究方法,体会物理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为下
一步选学模块做准备。
选修系列——选修1-1、选修1-2:本系列课程模块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
重物理学与社会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突出物理学的人文特色,注重物理学与日常生
活、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的融合,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选修系列——选修2-1、>>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