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
- 0
- 已有0人评价
- 资料编号:15575
- 资料类型:真题/高考/文综
- 资料版本:人教版
- 适用范围:全国通用
- 授权方式:转载
- 所属地区:北京市
- 资料格式:doc
- 上传日期:2011-08-31
- 等级评定:免费资源
- 下载次数:89
资源概述与简介: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姓名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12页,选择题部分1至7页,非选择题部
分8至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共140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卷
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选择题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表1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
的城市化水
...点击查看全部>>
平表。完成1~2题。
表1
|国家 |甲 |乙 |丙 |丁 |
|城市化水平(|90 |83 |66 |32 |
|%) | | | | |
甲、乙、丙、丁一次代表的国家是
A. 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B. 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 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D. 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
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出生率低
B. 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
C. 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
D. 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
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
图1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4题。
3. 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
A. 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
B. 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
C. 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
D. 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
4.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乙、戊
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
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
问题。读图2(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5-6题。
5.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①土壤盐碱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钙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某市寻找合适布局工厂的地点,该厂址要满足两个条件:地形平坦;距河流1km范围
内。图3中“空间资料”是该市地形与河流的空间分布,每一小方格代表1km2(该区面积共
16km2);“属性资料”是地形和河流的类别资料。根据选址条件,对照空间资料和属性资料
,符合条件为“1”,不符合条件为“0”,若同一小方格内有两种不同属性类别分布时,为
求简化,占有面积比例较大的属性作为评估对象。完成7—8题。
7.图4是四幅“河流” 资料的评估值图,其中正确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跟据地形、河流两项资料的综合评估,图5中适合布局工厂的地点是
A.甲、乙 B. 乙、丙 C.乙、丁 D. 甲丙
图6中,M为赤道与某一经线L1的交点,北半球任一纬线L2上两点Q1、Q2
分别位于经线L1的东西两侧。完成9-10题。
9. 若某日晨线和昏线分别经过M、Q1 和M、Q2 之间经度差达到最大值,则
A. Q1、Q2 间地球表面上的最短路线经过北极点
B. M、Q1之间连线与地轴相交
C. M、Q1之点位于同一经线圈上
D. Q1、M、Q2之两点的直立物日影分别朝西、朝东
10. 若两个不同日期的晨线分别经过M、Q1和M、Q2且Q1、Q2
与L1之间地方时差??
A.可能同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 B.可能都位于东半球
C.不可能在同一时区 D.不可能出现在不同时区
11. 读图7,
由于气压高低的变化,使杭州四个呈现多变的现象。?/冬季节的排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①②④③ D. ③②①④
12.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人”时代,世界中,与“小国寡人
”相关的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 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13.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图8是宋代部分名窖分布示意图,符合钧窖、定
窖、景德窖、耀州窖排列顺序的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
14.有学者根据材料一“苜卞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
,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官员柴、炭
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
D. 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
15.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
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货存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碑文反应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收起
其他相关资源
-
辽宁省/教案/高考/文综
中国近现代史比较凌乱,知识点也是掺杂,考试题型相对比较稳定。这里面的提纲复习,是按照老教材的体系,十分完整的体现政治经济...
2014-04-04下载2次236.5K
-
江苏省/其它/大学/文综
整合思维,判断能力,条理清晰,逐个分析!找出关键,寻求答案!!!!...
2013-07-19下载0次601K
-
天津市/课件/高考/文综
教参式解读
学院派解读
时尚式解读
个性化解读
...
2013-05-21下载1次1.75M
-
福建省/课件/高考/文综
配套练习,福建新课标适用。...
2013-05-11下载5次3.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