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数学试题
-
- 0
- 已有0人评价
- 资料编号:15815
- 资料类型:真题/中考/数学
- 资料版本:北师大版
- 适用范围:全国通用
- 授权方式:转载
- 所属地区:江苏省
- 资料格式:doc
- 上传日期:2011-08-31
- 等级评定:免费资源
- 下载次数:40
资源概述与简介:
2011年无锡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数学试题
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
满分13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
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2.答选择题必须用28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中的选项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写在答题
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3.作图必须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4.卷中除要求近似计算的结果取近似值外,其他均应给出精确结果.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正确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的选项标号涂黑)
1.︳-3︳的值等于 ( ▲ )
A.3 B.-3 C.±3 D.<
...点击查看全部>>
br />
2.若a>b,则 ( ▲ )
A.a>-b B.a<-b C.-2a>-2b D.-2a<-2b
3.分解因式2x2—4x+2的最终结果是 ( ▲ )
A.2x(x-2) B.2(x2-2x+1) C.2(x-1)2 D.(2x-2)2
4.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cm,高为5cm,则圆柱的侧面积是 ( ▲ )
A.20 cm2 8.20兀cm2 C.10兀cm2 D.5兀cm2
5.菱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 )
A.对角线互相垂直 B.对角线相等 C.对角线互相平分 D.对角互补
6.一名同学想用正方形和圆设计一个图案,要求整个图案关于正方形的某条对角线对称
,那么下列图案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 ▲
)
7.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O,且将这个四边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三
角形.若OA:OC-=0B:OD,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 ▲ )
A.①与②相似 B.①与③相似
C.①与④相似 D.②与④相似
8.100名学生进行20秒钟跳绳测试,测试成绩统计如下表:
|跳绳个数|2070 |
|x | | | | | | |
|人数 |5 |2 |13 |31 |23 |26 |
则这次测试成绩的中位数m满足 ( ▲ )
A.4070
9.下列二次函数中,图象以直线x=2为对称轴、且经过点(0,1)的是 ( ▲ )
A.y=(x-2)2+1 B.y=(x+2)2+1
C.y=(x-2)2-3 D.y=(x+2)2-3
10.如图,抛物线y=x2+1与双曲线y=的交点A的横坐标是1,则关于x的不等式
+ x2+1<0的解集是 ( ▲ )
A.x>1 B.x<-1 C.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l6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只需把答案直接
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处)
11.计算:= ▲ .
12.我市去年约有50 000人参加中考,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人.
13.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
14.请写出一个大于1且小于2的无理数: ▲ .
15.正五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 ▲ °.
16.如图,在Rt△ABC中,∠ACB=90°,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若CD=5cm,则E
F= ▲ cm.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17.如图,在△ABC中,AB=5cm,AC=3cm,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D、E,则
△ACD的周长为 ▲ cm.
18.如图,以原点O为圆心的圆交X轴于A、B两点,交y轴的正半轴于点C,D为第一象限内
⊙O上的一点,若∠DAB=20°,则∠OCD=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84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
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本题满分8分)计算:
(1) (2)a(a-3)+(2-a)(2+a)20.(本题满分8分)
(1)解方程:x2+4x-2=0; (2)解不等式组21.(本题满分8分)如图,在 ABCD中,E、F为对角线BD上的两点,且∠BAE=∠DCF.
求证:BE=DF.
22.(本题满分7分)一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4个球,它们除了上面分别标有的号码l、2、
3、4不同外,其余均相同.将小球搅匀,并从袋中任意取出一球后放回;再将小球搅
匀,并从袋中再任意取出一球.求第二次取出球的号码比第一次的大的概率.(请用
“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给出分析过程,并写出结果)
23.(本题满分8分)某区共有甲、乙、丙三所高中,所有高二学生参加了一次数学测试.
老师们对其中的一道题进行了分析,把每个学生的解答情况归结为下列四类情况之一
:A——概念错误;B——计算错误;C——解答基本正确,但不完整;D——解答完全正确.各
校出现这四类情况的人数分别占本校高二学生数的百分比如下表所示.
| |A |B |C |D |
|甲校(%) |2.75 |16.25|60.>>收起
其他相关资源
-
陕西省/课件/高考/数学
3.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及诱导公式...
2019-06-18下载0次3.13M
-
陕西省/模拟题/高考/数学
【2015天津文12】已知 则当a的值为 时, 取得最大值....
2017-10-21下载3次43K
-
湖北省/学案/高二上册/数学
鑫三好数学高中数学培训讲义,由数学培优网熊老师编写...
2017-09-26下载6次107.87K
-
湖北省/学案/高二上册/数学
武汉鑫三好数学高中数学培训讲义,由数学培优网熊老师编写...
2017-09-26下载2次116.8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