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1年河北省初中生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详细答案
-
- 0
- 已有0人评价
- 资料编号:15862
- 资料类型:真题/中考/语文
- 资料版本:北师大版
- 适用范围:全国通用
- 授权方式:转载
- 所属地区:河北省
- 资料格式:doc
- 上传日期:2011-08-31
- 等级评定:免费资源
- 下载次数:53
资源概述与简介:
2005年河北省初中生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 (1-3题,共2分)
1.用诗词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2分)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②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写上相应的内容。(每空1分,共4分)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 。
②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与“大海”有关的完整诗句:
, 。
3.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题。(每题3分,共6分)
①运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诗句,写一段完整的话,表现一个人
的奉献精神。(不少于50字)
答 :
②请你根据《教学大纲》推荐的课外阅读名著,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
读《
...点击查看全部>>
》(名著名称),我了解到(内容):
第二部分 (4-25题 5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 ,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
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文章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 (人名)。(1分)
5.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3分)
①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嶂:
②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溯: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疾:
7.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8.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点。(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雾
①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秋冬时节,当低层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低层
大气中出现的水汽凝结物悬浮在空中,并使能见度的水平距离小于1千米,气象学上把这
种天气称为雾。
②雾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空气中能容纳一定量的水汽,气温愈高,空气中所能容
纳的水汽愈多,反之愈少。白天的温度一般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到了夜
晚,地面热量散失,使地面温度下降,同时影响接近地面的空气层,使空气中的温度也
降低,当温度低到空气不能容纳原先所有的水汽时,过剩的水汽便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
晶,浮游在近地面的大气中,雾就形成了。
③大雾天气对交通影响很大。在大雾天气,飞机不能起飞和降落,汽车、船舶等也因
能见度低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雾对农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危害,如果连续数天大雾,将使
农作物缺乏光照,进而影响生长,诱发病害。如小麦抽穗时遇上连续3天以上的大雾,就
容易引起赤霉病。雾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据测定,雾滴中含酸、碱、盐、胺、
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几十倍。人们如果在雾
中活动,就会吸入雾中的这些有害物质,从而可能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
等诸多疾病。
④既然大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它呢?
⑤针对雾形成的过程,我们可以进行人工消雾。所谓人工消雾,就是指用人工影响的
方式消除局部区域内的雾滴以提高能见度的方法。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一是加热法。对
小范围雾区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二是吸湿法。播散盐、尿素
等吸湿物质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使雾滴在凝结核上凝结成大水滴形成降雨或
降雪,从而达到消除的目的。三是人工扰动混合法。用直升飞机在雾区顶部缓慢飞行,
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中空气混合,促使雾滴蒸发消失。2002年12月,陕西
就曾通过播散液态二氧化碳来改变雾的存在形式,使其变成雪后降落。经过现场勘查,
在第一次作业20分钟后,距离作业下风方1.2千米处开始降雪,降雪时间持续约3小时。
降雪后有小区域内能见度由原来的不到20米增加到300米。
(选文有改动)
9.给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2分)
①着( )陆 ②缓( )慢
10.用自己的话概括雾是怎行形成的。(不超过50字)(3分)
答 :
11.文章第③段中加着重号的“容易”能否去掉?请说出理由。(3分)
12.文章第③段从哪些方面说明了雾的危害?(2分)
13.文章第⑤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2分)
14.文章第⑤段所举的扇子消雾的例子属于人工消雾的那种方法?(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3)
心 系 一 处
①我的书房里悬挂着一个条幅,上面是我自己书写的四个字——“心系一处”。最初知道
这句话,是在作家贾平凹的一篇文章里:“一个和尚曾给我传授过成就大事的秘诀:心系
一处,守口如瓶。”我之所以单取“心系一处”为座右铭,是因为我觉得,对我而言,“守
口如瓶”并不重要,能做到“心系一处”才哪能可贵。
②做到“心系一处”需要有坚强的毅力、持久地韧性。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
仅用五年多时间就获得了物理、数学双学士和物理学博士学位,并在40岁时获得了诺贝
尔物理学奖。有人为他成功的原因,丁先生说:“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参与。”事
实的确如此,他是麻省理工学院咨询委员会成员,但几十年来他仅参加过三次咨询会议
,他把精力主要集中在科学上,集中在探索宇宙的奥秘上。他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有时
候连续四五天不睡觉,他的专心致志使得他的实验获得成功。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天
才,但丁先生却说:“绝对不是,我的最大特点是比较专心。”
③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守住内心的一片宁静。在这个越来越繁华的世界,我们的目光
能够不被五光十色的景色所吸引,的确不易。作家苏童自他的作品《妻妾成群》被改编成
电影后名声大振,上门的采访者、崇拜者络绎不绝,但是苏童很冷静,他对记者说:“门
外的繁华不是我的繁华,我是过室内生活的人,一者很安静,现在更安静。”另一个作家
张炜则奉行“三不主义”——不看热闹的书,不去热闹的地方,不交热>>收起
其他相关资源
-
湖北省/真题/中考/语文
2013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7-10-16下载0次82.5K
-
北京市/范文/三年级下册/语文
三年级阅读背诵课文,非常实用有效...
2016-11-02下载4次48.5K
-
北京市/其它/大学/语文
介绍了如何做老师的具体过程...
2016-11-02下载2次64K
-
陕西省/作文/高考/语文
关于高考作文的非常实用的备考资料,内容丰富,精品汇集。...
2016-07-23下载0次66.6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