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说明:本卷共四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I.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8分,每空1分)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2) ,一览众山小。
(3)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
(4) ,愁云惨淡万里凝。
(5)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诗句“ ,
”将“落花”赋予人的感情,表达了诗人为了国家和黎民百姓,愿化作春泥去滋润繁花
的未来。
(6)
兔年春节,国家主席胡锦涛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基层百姓一起过年。综观他们的
春节足迹,处处显示着对民生的关照。养老院的孤寡老人、车站的春运旅客、农民
的生产生活、城市小区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都是中国领导人最关心的对象。这
...点击查看全部>>
种“
,
”的精神风范鼓励我们建设更加和谐的小康社会。(用《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回答)
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吞噬(shì) 畸形(qí) 酝酿(niànɡ) 忍俊不禁
B、 幽寂(jì) 眼睑(lián) 尴尬(ɡà) 无动于仲
C、 镶嵌(qià) 媲美(pì) 抽噎(yē) 惟妙惟肖
D、 恻隐(zè) 绽出(zhàn) 饶恕(shù) 强聒不舍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乖巧玲珑,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
地等候小鸟孵出来。
B.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长。
C、从风格上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D、如今的南昌红谷滩新区,交通四通八达,高楼此起彼伏,人民安居乐业。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迄今为止,我一直认为这是我所听过和看到过的最美的纯天然的交响乐呢!
B、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
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C、通过游览夏天的庐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和去处。
D、我们能否抓住机遇创造条件扎实干,是实现十二五末江西铁路达5330公里目标的关键
因素之一。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虎是自然界重要的历史遗产之一,一旦绝灭,将永远不会再恢复或者创造出来。
因此,对于虎这一物种来说,我们只剩下最后一个机会了。
正如世界著名猫科动物专家杰克逊先生所说的:“到了那个时候,就只剩下纸老虎了。
”
特别是作为我国特产的虎亚种,华南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如再不及时挽救,华南虎在下一个虎年到来之前,就必然步入巴厘虎、爪哇虎和里海
虎的后尘,从我们面前消失。
A.④①③⑤② B.①④⑤③② c.①③④⑤② D.①②④⑤③6.将下列三个长句改成一个短句。 (2分)
你是茂密森林中挺拔的一株树;你是群芳争艳花园中普通的一朵花;你是芳草如茵绿
地中的默默的一棵草。
改成的短句:
7.阅读下面二则材料,请就其共同点提炼出一条信息。 (2分)
材料一:世博园区内布设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D—LTE试验网,是世界上第一张
基于此项技术的4G试验网,通过这一世界领先移动通信技术,参观者可以通过无线网
络,即时进行大流量的视频传输、网络下载等。
材料二:“电子标签”技术为手持门票的参观者带来惊喜。世博会的数千万张门票
应用了射频识别技术,也就是人们俗称的“电子标签”技术,人均通过世博园区入口闸
机时间不超过20秒。
你提炼的信息是:
8.综合性学习。(6分)
(1)仔细观察下列“马”字古今的写法。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其发展过程的特点。
(2点即可)(2分)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发展过程特点:
(2)如果在班刊“马车”专栏介绍相关知识,请在《辞海》“马车”的释义中选择用的信息
。(填写序号,多选不给分)(2分)
用马挽拉的车辆。供人乘坐的马车,有轿式和敞篷式两种。用于载货的马车,一般无
顶篷。骑兵使用的刀。长约1米,用以在马上斩劈和徒步格斗。马车起源甚早,中国商代
至春秋时代,即曾用作战车。在欧洲,古希腊、罗马亦已有马车。
适用的信息:
(3) 在秋意浓浓的收获时节,作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的叶萌春,接连收获了两项重量
级的大奖:一个是其创作的黄杨木雕《马背杂技》,在2010上海世博会“中华艺术——国家大
师珍品系列荟展”上荣获特别金奖,另一个是其创作的黄杨木雕《绝活》,在第五届中国(
东阳)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如果你是木雕爱好者,请任选下面一幅木雕图,向你的同学作一简要介绍。
马背杂技
绝活
你的介绍:二、古诗文阅读(14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9~10题。(4分)
日暮①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②花烬
: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9、诗中第一、第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2分)
10、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10分)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