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广西柳州市中考试题(语文)word版
-
- 0
- 已有0人评价
- 资料编号:15892
- 资料类型:真题/中考/语文
- 资料版本:北师大版
- 适用范围:全国通用
- 授权方式:转载
- 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 资料格式:doc
- 上传日期:2011-08-31
- 等级评定:免费资源
- 下载次数:125
资源概述与简介:
2011年广西柳州中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共150分钟,全卷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地方,
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潦,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
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
体工整,笔迹清楚。3.非选择题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卡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1卷(选择题,共20分)
一、知识积累(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跻身(jì) 汲取(jíǐ) 人声鼎沸( dǐng)
B.称职(chèn) 破绽(dìng) 心旷神怡(guǎnq)
C.恬静(tián) 抉择(jué) 鞠躬尽瘁(cui)
D.竣工(jén) 深邃(suì) 言简意赅(gāj)
...点击查看全部>>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旋风忽来,雪花便蓬脖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
B.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具匠心,景色优美恬静。
C.那清脆如弹拔者,是石缝中间漏下的滴滴清泉。
D.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甘为小花小草流泪。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近日,柳州市图书馆正式向市民免费开放,前来办证、借书的读者络绎不绝。
B.在融水苗族坡会文化节上,现场斗马、跳芦笙舞、苗歌对唱等活动让数千游
客流连忘返。
C.喷泉伴着音乐铺牺开来,如珠玉迸放,如风吹梳动,如静水花开,在彩灯映照
下浮光掠影。
D.小选手通过形体表演,将二十多个人体象形字惟妙惟肖地展现出来,博得了
满堂喝彩。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三江程阳桥的建造,充分体现了侗族工匠们非凡的智慧和高超的技术。
B.柳州文庙举办的中华经典诵读括动,让孩子们与经典为友,感受中华传统文
化的魅力。
C.风景如画的龙潭公园里,青山倒映在碧波荡漾的湖水中,鱼儿在水里快活地
游来游去。
D.市委发出向覃俊同志学习,勉励大家扎实工作,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生日献礼。
5.填入横线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也许做不了光芒砑射的太阳,那就做一盏光线柔和的路灯,照亮行人前方的路;__
______;我们也许做不了鲜艳欲滴的花朵,那就做一棵翠色欲流的小草,装点无边的春
色。A.我们滋润两岸干涸的土地,也许做不了烟波浩渺的大海,那就做一条汩汩流淌的小溪
B.我们滋润两岸干涸的土地,也许做不了一条汩汩流淌的小溪,那就做烟波浩渺的大海
C.我们也许做不了烟波浩渺的大海,那就做一条汩汩流淌的小溪,滋润两岸干涸的土地
D.我们也许做不了一条汩汩流淌的小溪,那就做烟波浩渺的大海,滋润两岸干涸的土地6.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浒传》塑造了众多性格各异的好汉形象,如头脑简单的鲁智深,粗中有细的李逵,
懦弱无能的林冲。
B《朝花夕拾》申的《阿长与(山海经)》刻画了个性鲜明、可亲可敬的长妈妈形象。C《格列佛游记》借小人国用绳技比赛的方法选拔官员来影射英国皇帝和大臣们昏聩无能。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名来灏于小说中“钢铁是在旺火和骤拎中炼成的”这一句话。
二、古诗词鉴赏(共4分,每小题2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回顾自己二十多年来遭贬流放的经历。
B.颔联写诗人回到故乡听着幽幽笛声而勾起对旧友的怀念。
C.颈联写诗人对待世事变迁、仕宦沉浮的达观态度。
D.尾联点明了酬答白居易赠诗的题意。
8.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的标题看,这是作者刘禹锡写给好友白居易的回赠之作。
B.诗歌借用两个典故把自己对亲朋凋零、世事沧桑的伤感表达得委婉、含蓄。
C.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景象,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
规律。
D.这首诗感情起伏跌宕,“暂凭杯酒长精神”流露出举杯浇愁愁更愁的忧愤不平之情。
三、文言文阅读(共13分)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
我所欲也,史,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被有 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
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
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惠而有不为也,是故所
敏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删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带受;蹴尔而与
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拉史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官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
者得我与?乡为身见而不受.夸为官宣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幂受,夸为妻要之奉
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夸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主::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 其本心。 (选自《孟子·告子上》)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辟:同“避”,躲避)
B.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丧:丧失)
c.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蹴:践踏)
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得到)
10.下列甸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A.相与步于中庭 B.苛政猛于虎也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管夷吾举于士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
11.把第1卷《鱼我所欲也》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文:
(2)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
12.根据《鱼我所欲也》的内容填空。(2分)
孟子认为人之“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他通过
的取舍、箪食豆羹的取舍、
的取舍等方面论证了“义”和“不义”的存在。
四、古诗文默写(共10分)
13.默写(第①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收起
其他相关资源
-
湖北省/真题/中考/语文
2013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7-10-16下载0次82.5K
-
北京市/范文/三年级下册/语文
三年级阅读背诵课文,非常实用有效...
2016-11-02下载4次48.5K
-
北京市/其它/大学/语文
介绍了如何做老师的具体过程...
2016-11-02下载2次64K
-
陕西省/作文/高考/语文
关于高考作文的非常实用的备考资料,内容丰富,精品汇集。...
2016-07-23下载0次66.6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