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福建省宁德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word版无答案
-
- 0
- 已有0人评价
- 资料编号:15908
- 资料类型:真题/中考/语文
- 资料版本:北师大版
- 适用范围:全国通用
- 授权方式:转载
- 所属地区:福建省
- 资料格式:doc
- 上传日期:2011-08-31
- 等级评定:免费资源
- 下载次数:48
资源概述与简介:
2011年福建省宁德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7分)宁德世界地质由白水洋、白云山和大姥山三个园区组成。集山、海、川、岛于一体,风
光旖旎,景色秀丽,不但峰luán(
)俊秀,洞壑幽奇,而且溪美瀑雄,海湾壮阔。屏南白水洋尤为壮观,一路水势萦回,
流水淙淙,两岸松涛阵阵;放眼远tiào(
),秋风劲舞,波光粼粼,远山绰约,云雾 甲
。没有一个人不会不为大自然创造出这样的奇迹而感到惊叹。
(1)看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①峰luán( )②远tiào( )③洞壑( )④萦回( )
(2)给短文甲处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序号,1分)
A.迷蒙 B.迷惘 C.迷离
(3)文段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你将修改后的正确语句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2.默写。(12分)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
...点击查看全部>>
。(晏殊《浣溪沙》)
②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④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
⑤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被人称为“妙手回春”的咏雪佳句是:
“ , 。”
⑥《三峡》中用快马和疾风来形容船行之快的句子是:“ ,
。”
⑦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白居易“最爱湖乐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流连忘返;幸福是陶
渊明“ , ”的悠闲自得;幸福是苏轼的“
, ”的美好祝愿。
①似曾相识燕归来②安得广厦千万间③伤心秦汉经行处④引无数英雄竞折腰⑤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⑦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愿人长久,千
里共婵娟。
3.名著阅读。(7分)
(1)读名著,赏人物。根据提供的名著信息,在下列空白处填上相关的内容。(3分)读《
》(填名著),我们认识直觉醒的爱国知识分子范爱农;读《童年》,我们从外祖母身上感
受到了
(填性格)的美好品质;读《骆驼祥子》,我们认清了自私自利、残忍霸道的车厂老板
(填人物)的丑陋本质。
(2)读名著,写故事。请从下列名著的精彩片断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的主要内容
。(60字左右,4分)
①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出自《水浒传》
②孙大圣大闹蟠桃会(出自《西游记》)
③狐狸和山羊的故事(出自 《伊索寓言》)
④鲁滨逊搭救“星期五”(出自《鲁滨逊漂流记》)
答:
二、综合性学习(10分)
4.闽东是我国著名的古廊桥之乡,一座座飞檐盖顶,杉板遮壁,造型古朴,雄伟壮观的
古廊桥直架溪涧,横跨河流。飞桥如虹,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近日,学校举办“寻古 风,话廊桥” 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活动。
活动一:观廊桥 赋美名(3分)
桥的名字通常有深刻的寓意,或突显特征,或寄寓情感。请你观赏右图听古廊桥,仿照
示例,给它取一个恰当的名字,并简述理由。
示例:桥的名字:万安桥
命名理由:“万安”即万事平安,它寓示着来往此桥的人一路平安,表达了一种美好祝愿
。
桥的名字:
命名理由:
活动二:赏廊桥 抒寄语(2分)
学校组织学生观赏廊桥,抒写寄语,请你仿照上句完成寄语。
廊桥美,美在雄伟壮观,美在古朴端庄;
溪水秀, , 。
活动三:话廊桥 表心声(3分)
班里举行以“话廊桥”为主题的辩论会,辩题为“古廊桥要不要保护”。请你代表正方,会
对反方的观点写一段辩词。(50字左右)
反方观点:“我方认为,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古廊桥已成为历史,没有保护的价值,完全
可以用钢筋水泥桥替代它,所以没有必要加以保护。”
答:
活动四:品廊桥 传文化(2分)
桥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蕴涵着深厚的文化。让我们搜集有关桥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
感受桥在文化传播中的影响。请你写出一个有关“桥“的神话故事或民间传说。(20字以
内)
答:
三、阅读(54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5—9题。(17分)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
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
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
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醉翁亭记》)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
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4分)
⑴弈者胜 弈: ⑵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
⑶皆若空游无所依 依: ⑷以其境过清 清:
6.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
⑵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译文:
7.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第一段主要描绘了滁州人民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从侧面反映了滁州政治
清明的景象。
B.甲文第二段从“已而夕阳在山”到“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写了山林夕照全景。
C.乙文第一段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
出了鱼儿在空中游动的景象。
D.乙文第一段“似与游者相乐”一句描绘了游鱼自由闲适的神韵,也表现了作者此时喜悦
的心情。
8.乙文对鱼的描写静中有动,更显出环境的幽静。甲文也运用了动静结合手法来表现山
林幽静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
9.甲乙两文作者都有被贬谪的经历,但两人又有着不同的胸怀意趣,请根据文意简要谈
谈两人当时各自的心情。(4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3题。(18分)
守候精神家园
李蔚兰
>>收起
其他相关资源
-
湖北省/真题/中考/语文
2013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7-10-16下载0次82.5K
-
北京市/范文/三年级下册/语文
三年级阅读背诵课文,非常实用有效...
2016-11-02下载4次48.5K
-
北京市/其它/大学/语文
介绍了如何做老师的具体过程...
2016-11-02下载2次64K
-
陕西省/作文/高考/语文
关于高考作文的非常实用的备考资料,内容丰富,精品汇集。...
2016-07-23下载0次66.6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