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新余市渝水区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2分)
A.禁锢 潜行(qián) 害人听闻 相形见绌(zhuō)
B.烦燥 牟取(móu) 吹毛求疵 浑身解数(jiě)
C.虔信 荫蔽(yìn) 一代天骄 叱咤风云(zhà)
D.霎时 琐屑(xuē) 义愤填赝 咬文嚼字(jiáo)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程老师的说话、手势、走路,都有那么一股斩钉截铁的劲儿。
B.我国首颗青少年科普卫星——“希望一号”发射成功,现场学生忍俊不禁地笑了。
C.如果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比赛场上,篮球运动员们精神矍铄,竞技激烈,众多球迷为之倾倒。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居里夫人艰辛地在简陋的工作室里经过漫长的研究,终于发现了镭。
...点击查看全部>>
B.我偶尔翻看以前的旧日记,都会有很多感慨。
C.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D.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4. 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当下这人,不以拾银为喜,反以还银为安。衣冠君子中,多有见利忘义的,此人却有这
等见识,正所谓: 万贯钱财如粪土, 。
A.千两纹银不以喜
B.一分义气传千古
C.一分仁义值千金
D.千里还银义气存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
②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
③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④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曾反复出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的论争:传统
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如何走向现代化?
⑤这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
A.③①②④⑤ B. ③①②⑤④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③②⑤④
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我国目前从事专业文物修复的人才约400人,但馆藏文物已达1200万件,且
有相当部分破损严重。按照妥善修复保存文物的要求,必须对所有文物进行定期轮修。
如果依照国际通行的文物修复标准,以每位修复师每月修复一件文物计算,仅轮修一遍
现有的1200万件馆藏文物就需要至少2500年时间。针对大量文物需要修复、修
复力量又严重不足的情况,文物部门连年举办系列文物修复培训班以培养人才。但不断
出土的大量文物却让这种修复仍显得遥遥无期。
A.不断出土的大量文物让修复显得遥遥无期
B.文物部门要多多举办培训班保证文物修复工作的进行
C.我国馆藏文物尚需2500年才能全部修复
D.从事文物修复人才的短缺影响了文物修复工作
7.庐山,具有丰富的自然遗产和人文遗产,是世界地质公园,也是人文圣山。请根据
提供的材料按要求答题。(6分)
(1)阅读下面两段文字,设计一个表格呈现“黄山世界地质公园”和“庐山世界地质公园
”的所在地、景区面积、主峰(海拔高度)等情况的表格。(3分)
黄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景区面积约154万平方千米。其
主要地质遗迹是由距今1.23亿年前形成的花岗石,经过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抬升形
成的以72峰为代表的花岗岩峰林地貌,其中莲花峰海拔1892米。
庐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总占地面积为500万平方千米。庐山为地
垒式断块山,主要地质遗迹为第四纪冰川遗迹、冰川地层剖面等。它是我国著名地质学
家李四光先生奠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理论的地方。庐山峰峰挺立,各有特色,其主峰大汉
阳峰海拔1474米,傲然屹立在万里长江之滨,气势非凡。
(2)历史上很多文人学士都与庐山有关,如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陆游、朱
熹等。请介绍其中的一位及其写过的与庐山有关的作品或诗句。(3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2分)
(一)古诗文积累(8分)
8.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8分,每空1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 。
(2) ,霜重鼓寒声不起。
(3)斯是陋室, 。
(4) ,西北望,射天狼。
(5)《岳阳楼记》中,最能体现范仲淹高尚精神的语句是“ ,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发展,蕴含深刻哲理
的诗句是:“ , ”。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9---10题(4分)
山雨
何绍基
短笠团团避树枝, 初凉天气野行宜。
溪云到处自相聚, 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 村边瓜豆也离披。
新晴尽放峰峦出, 万瀑齐飞又一奇。
9.这首诗紧扣题目“山雨”,从未雨、 、雨中、 进行描写。(2分)
10.诗歌呈现了怎样的一个诗人形象?(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2分)
洛阳有僧,房中磬①子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②百方禁之,终不能已
。曹绍夔③素与僧善,适来问疾,僧遽以告。俄顷,轻击斋钟,磬复作声。绍夔笑曰:“
明日盛设馔④,余当为汝除之。”僧虽不信其言,冀其或效,乃置馔以待。夔食讫,出怀
中错⑤,(造字,左金字旁,右“虑”)⑥磬数处,其声遂绝。僧苦问其所以,绍夔曰:“此
磬与钟律合,故击彼因此。”僧大喜,其疾便愈。《唐语林》〔注释:
①磬:佛寺中敲击以集僧众的鸣器,用石或铜作成。②术士:指巫师占卜之类的人。③曹绍
夔:唐朝人,精通音律。④馔:指食物。⑤错:打磨玉石的工具。⑥(造字,左金字旁,右
“虑”) :锉〕
11. 用“/ ”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1分)
求术士百方禁之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① 房中磬子夜辄自鸣 辄:
② 终不能已 已:
③ 僧苦问其所以 所以:
13.翻译下列句子。(2分)
僧虽不信其言,冀其或效,乃置馔以待。
14.(1)读完短文后说说“磬子夜辄自鸣”的原因是什么?
(2)曹绍夔是如何解决问题的?(4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