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网首页 >
教育资源频道 >
物理 > 【名师解读】八年级物理第七章 第七节《探究运动和力关系》 精品导学学案 B(北师大版)
【名师解读】八年级物理第七章 第七节《探究运动和力关系》 精品导学学案 B(北师大版)
-
- 0
- 已有0人评价
- 资料编号:16396
- 资料类型:学案/八年级上册/物理
- 资料版本:北师大版
- 适用范围:全国通用
- 授权方式:转载
- 所属地区:
- 资料格式:doc
- 上传日期:2011-09-05
- 等级评定:免费资源
- 下载次数:91
资源概述与简介:
【名师解读】八年级物理第七章 第七节《探究运动和力关系》 精品导学学案
B(北师大版)
【学习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通过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
3.通过“斜面小车”实验,认识控制变量法和理想实验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主体知识归纳】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
2.“斜面小车”实验:该实验体现了研究物理问题的两个重要方法:控制变量法和理
想实验法.
控制变量法:控制某些因素不变,只研究某一个因素的变化对物理结果影响的实验方
法.
理想实验法:以真实的实验为基础,以科学的逻辑推理为依据,在思维中虚拟的实验
.
【基础知识精讲】
1.“斜面小车”实验的科学方法
课本图9-1所示的实验称“斜面小车”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展示物体受到的阻力越
小,物体速度的改变愈慢,运动的距离愈长,为建立牛顿第一定律做准备.该实验虽简
单,却体现了研究物理问题
...点击查看全部>>
的两个重要方法:控制变量法和理想实验法.
(1)实验中影响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因素很多.但在三次实验中,均使用同
一小车、同一斜面,且使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在三种水平面上开始
运动的速度相同),而使小车在三次实验中受到的阻力不同,比较小车运动的距离.像
这种控制某些因素使之相同或不变,而只研究某一因素变化时(本例中为平面对小车的
阻力)对物理结果影响的实验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2)伽利略研究了类似的“斜面小车”实验发现:物体在运动方向上受到的阻力越小
,则运动的距离愈长,速度减小愈慢.由此他进一步设想推理,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为
零,显然物体的速度将不会减慢,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伽利略研究
问题的这种方法叫理想实验法.它是以真实的实验为基础,以科学的逻辑推理为依据,
在思维中虚拟的实验.
2.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1)怎样理解定律成立的条件
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物体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而“我们周围的物体,都要
受到这个力或那个力的作用”,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怎样理解这个问题?
正确理解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有两种情况,一是指物体没有受到任何外力对它的作
用,这是理想的情况,该定律就是在这种假设下推出的;二是指物体在某一方向上没有
受到任何力的作用,例如,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则不受外力作用,
物体则沿此方向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并一直运动下去.
(2)定律中“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实质就是物体保持原状态不变.即物体
不受力的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静止下去;原来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会保持原
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字说明物体只能处于一种状态,究竟处于
哪种状态,由原来的状态决定.
(3)该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如前所述,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因此,牛顿第一定律的导出及其正确性不
能用实验直接给以证明.但是这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而抽
象出来的,从该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经实验证明都是正确的,因而该定律也是正确的.
这种证明问题的方法叫“间接证明法”.
3.牛顿第一定律的重要意义
牛顿第一定律是一条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重要规律,它正确地给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改变了17世纪前人们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错误认识(见“读一读”),由该定律容易推
出:
(1)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它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见,力不是
产生和维持运动的原因.
(2)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就不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就
要发生变化.因此,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总起来,力和运动的关系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同步达纲练习】
1.一切物体在_____的时候,总保持_____或_____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
2.由于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本节伽利略的结论是在_____的基础上
,经过_____而得出的.
3.在做“斜面小车”实验时(图9-1),每一次都要使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开
始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图9-1
在该实验中,我们要观察和比较的是______________.小车在不同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不等,说明______________.从这个实验可以推理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4.设想一下,当你骑车在公路上行驶时,突然不受任何力(包括重力、阻力和其他
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将会( )
A.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一直飞出地球
B.马上停下
C.运动一段距离后慢慢停下
D.以上均不符合你的想象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没有力的作用,物体不会运动.( )
(2)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
(3)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沿直线运动下去.
( )
(4)静止的物体一定是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
(5)运动着的物体之所以慢慢停下来,不是因为它不受力,而恰恰是它受到了力作
用的结果.( )
(6)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它将永远静止.( )
【思路拓展题】
读一读
伽利略的斜面实验
我们通常把课本图9-1所示的实验称为“斜面—小车”实验,它是我们研究牛顿第一定
律的典型实验.课本同时指出,“三百多年前,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为建
立牛顿第一定律奠定了基础.那么,伽利略的实验是怎样的呢?
伽利略的实验如图9-2所示.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来,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
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他推论说,如果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
,小球在这个斜面上达到原来的高度就要通过更长的路程.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
,使它最终成为水平面,小球为了达到那个永远无法达到的高度而一直滚动下去.这就
是伽利略理想实验所描述的结果,与课本图9-1的实验结果相同.
图9-2
伽利略的实验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之上的.这类理想
实验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
地揭示了自然规律.
17世纪前,人们普遍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用力推车,车子才前进;停止用
力,车子就要停下来.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前322年)根据这类
经验事实得出结论说: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
要静止下来.
在亚里士多德以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信奉他的观点.直至17世纪,伽利略才根
据斜面实验一类事实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
力的缘故.设想没有摩擦,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物体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有力>>收起
其他相关资源
-
陕西省/课件/高一下册/物理
平抛运动的基础练习题,加深基础知识理解...
2017-07-05下载1次36K
-
辽宁省/试题解析/高一下册/物理
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
2017-03-16下载0次855K
-
陕西省/期末试卷/中考/物理
陕西省2016年中考物理试卷(word版带答案)...
2016-07-20下载1次722K
-
陕西省/同步练习/高三上册/物理
1.基础知道点回顾
2.重点方法规律讲解
3.经典例题
4.习题...
2016-06-11下载0次367.19K
资源分享者简介
个人简介:本人喜欢教授东西,毕业于软件专业,现在北京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本人自身喜欢计算机,所以想让更多的人更加深入到互联网中.可以教授一些计算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