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光的反射和折射》测试题 基础知识题 1. 选择题:
1、下列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
A、激光准直打隧道 B、夏日浓密树阴下可见圆形的光斑
C、阳光穿越整个大气层 D、日食、月食
2、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 的是( )
A、正在播放的电视机 B、正在放映的电影幕布
C、灯笼鱼 D、北斗星
3、下列正确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空气 空气 空气 空气
界面 界面 界面 界面
玻璃 水 玻璃 水 4、“海市蜃楼”、“看到中秋的明月”和“枪瞄靶”分别可以说
...点击查看全部>>
明哪个物理现象( )
A. 光的折射现象、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折射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现象。
C.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折射现象。
D.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反射现象。
5、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的象照射时,观察到的象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
( )
A、光射到象上,所以会变亮
B、光反射到物上,物变亮,所以象也变亮
C、镜子比原来亮,所以象也变亮
D、有光照射,更便于观察,所以觉得象变亮了 6、有人觉得自己家的客厅太窄小,决定在客厅中装一面大镜子,可以看起来大些,你建
议他装( )
A、凸面镜 B、平面镜 C、凹面镜 D、都一样
7、下列关于反射和折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反射现象中光只在一种物质中传播,而折射现象中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
B. 反射过程中光速不变,而折射后光速减小
C. 反射后光的传播方向改变,折射后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D.
如果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那么一定是发生了光的折射。
8、下列光速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
A、v空气>v真空>v水>v玻璃 B、v玻璃> v空气>v水>v真空
C、v真空>v空气>v水>v玻璃 D、v玻璃>v水>v空气>v真空
9.图(8)所示是某同学画的潜望镜的示意图,使用这样的潜望镜看到物体AB的像是
( )
A.放大倒立的实像.
B.缩小倒立的实像.
C.等大正立的虚像.
D.等大倒立的虚像.
10.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20°,若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转动平面镜,使入射
光线与平面镜夹角变为50°,则这过程中反射光线偏转角度为 ( )
A.20°. B.50°.
C.30°. D.60°
11.下述哪种情况下成的是虚像?( )
A.照相机中底片上形成的画面.
B.放幻灯时,屏幕上出现的画面.
C.做小孔成像实验时,塑料布屏上形成的画像.
D.从池塘中看到的游鱼.
2. 作图题:
1. 完成光路图并用i表示入射角,j表示反射角,r表示折射角。
玻璃
2. 根据平面镜成象的特点, 3、作出通过平面镜能看到A点象的范围
作出三角形ABC的象
A
A
B C 3. 问答题:
1、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为什么瞄准看到的鱼的下方?
答:这是由于光发生了 现象。
鱼射出的光线在 射入 时,在水面发生了 ,
使 光线 法线,眼睛逆着折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鱼的
象,实际的鱼在象的下方。 2、人站在阳光下,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人站在河边,在水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倒影
”,这两个“影”相同吗?请分析并解释。
答:
研究性学习题
一、研究方法题:
1.
现在许多学校都使用一种用毛玻璃做的黑板,因为这种黑板上写的字同学们在无论教
室哪个角落都看得很清楚。与之相比,我们使用的黑板有哪些缺点?说说能改变这
种情况可以采取的方法。
2. 小玲同学用平面镜、激光手电、白色硬纸板和量角器做实验,取得如下数据: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
|300 |300 |
|450 |450 |
|600 |600 |
从这些数据,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
二、探索设计题:
1、张明和王刚两位同学要研究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如何去研究。请你帮助他们
设计这次实验的全过程。
要求:写出所需的器材和研究步骤。三、阅读研究题:
人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古人很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提出过一些猜测。有人认为是眼睛发出光线,这些光
线碰上物体,人才看见那些物体。还有人认为眼睛发出触须那样的东西,通过触摸而看
到物体。这些看法都是错误的,但它说明人的认识是不断进步的。
公元11世纪,阿拉伯科学家伊本·海塞本纠正了上述看法。他认为光线是从火焰或太
阳发出,射到物体上,被物体反射后进入人眼,人因此而看到物体。
现在我们知道,人眼就好像一架照相机。当发光物体发出的光或不发光物体反射的
光进入眼睛,通过眼睛的折光部分在眼的视网膜上形成物体倒立的像,然后通过神经系
统传到大脑,产生视觉,人就看到了物体。
请同学们通过对上述文章的阅读,回答问题:
1. 人是怎样看到不发光的物体的?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