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复习学案
[学生目标]
1. 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
2. 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能描述固、液、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3. 知道熔化、凝固现象,能说出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 知道汽化、液化现象,了解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表面上气流有关。
5. 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复习重难点]
重点:知道六种物态变化特点,及其吸、放热情况。
难点:(1)通过图像来表示和描述物态变化的过程。
(2)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及其相关图像。
[自学导读]
1、我们把 叫做温度,测量温度的工作是 。它是根
据 的规律制成的,常用的温度计有 、
、 。
2、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表示的是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人的正常体温是 ,读作 。-
4.7℃读作 或 。
3、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 和 。
...点击查看全部>>
4、在测液体温度时,下图中做法正确的是 ,其它几种做法错误原因分别是
, , , , 。
A B C D E
5、体温计是用来测人体温度的,它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
6、 叫做熔化。 叫作凝固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 ,北方的冬天菜窑
里面放几桶水,是利用 使窑内的温度不会太低,菜不致
冻坏。
7、 叫做汽化, 叫做液化。
和 是汽化的两种方式。气体气体液化的好处是
,家用石油液化气是在常温下采用 的办法使气体液化的,好处是
。
8、 叫做升华, 叫凝华。在自然界中露和雾的形成
是 现象;霜和雪的形成是 现象。
9、在我们所学习的6种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有 , ,
,需要放热的有 , , ,用久的日光灯两端会发黑,
这是
现象,打开冰棒纸时冰棒冒白气是 现象。夏天在教室里洒水降温是利
用 。
[精讲点拨]
一、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在该实验中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热水中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 。
2、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1)请你在坐标中描点绘制图像。
|时间/min |0 |1 |
|酒精 |-117 |78 |
|水银 |-39 |357 |
4、甲、乙两杯水里都装有冰块,甲杯里的冰块多一些,乙杯里的冰块少一些,现将甲杯
放在阳光下,乙杯放在背阴处,过一段时间后,两杯水里的冰块都没有熔化完,那么(
)
A、甲杯内水的温度比乙杯内水的温度高
B、两杯水的温度相同
C、乙杯内水的温度比甲杯内水的温度高
D、两杯水的温度无法判断
[直击中考]
1、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
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 )
A、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酒精液化了
B、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酒精汽化了
C、塑料袋又瘪了,其中酒精汽化了
D、塑料袋又瘪了,其中酒精液化了
2、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 B、襄樊冬季的最低气温
C、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3、用蒸笼蒸馒头时,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
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现象, 很多热量,使 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
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时,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 使手不会被
烫伤。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