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核能
一.教材自阅(课外)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核能、核裂变和核聚变;
2.了解核能的优点,还要知道它可能带来的问题.
三.重点难点:
重点:核聚变、核裂变
难点:核聚变、核裂变的过程。
四.教学内容(牢记):
1.原子、原子核:一切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又由原子组成.有些物质的分子就是一
个原子.原子十分小,它的直径不到一个纳米.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
组成.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2.核能:质子、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原子核十分牢固,要使
它们分裂或重新组合是极其困难的.但是,一旦使原子核分裂或聚合,就可能释放
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核能.
3.裂变:用中子轰击铀235(质量数为235的铀),铀核会分裂成大小相差不很大的两
部分,这种现象叫做裂变。
4.链式反应:实验表明,铀核裂变时,还同时放出2~3个中子,放出的中子又可以轰
...
点击查看全部>>
/>
击其他铀核,使它们也发生裂变.这样,裂变将不断地自行继续下去.这种现象叫
做链式反应。如原子弹
5.核反应堆如果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使核能慢慢地平稳地释放出来,就便于和平利
用了.能够缓慢、平稳地释放核能的装置,叫做核反应堆.
6.聚变:科学家们发现,较轻的核结合成较重的核,也能释放能量,这种现象叫做聚
变. 如氢弹.
五.基础练习(巩固):
1.获得核能的两种途径:一是原子核的_______,二是原子核的_______,用人工控制的
方法释放核能的装置叫_______,利用核能发电的电站叫_______.
2.对裂变的链式反应加以控制,使核能平稳缓慢地释放出来地装置叫( )
A .原子弹 B. 氢弹 C. 核电站 D.核反应堆
3.在核电站内,从核能到电能,下列能量转换地过程中,正确的途径是( )
A.核能--内能--电能 B.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
C.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D.核能--机械能--电能
六.中考练习(提高):
1.原子弹和核电都是利用链式反应,两者的本质区别是:原子弹爆炸时发生的链式反
应是 ,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
.12.不加控制的 可以控制的
2.“低碳”是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核电站在运行过程中无温室气
体排放,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我省田湾核电站是利用
能来发电的,现每年需要50t的核燃料,而同等规模火电站每年需要6×106
t的煤炭.6×106 t的煤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J(煤炭的热值为2.9×107J/kg).
3.铀核的裂变不断地自行继续下去的现象叫( )
A .裂变 B. 聚变 C. 链式反应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下列关于核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中有原子核,所以利用任何物质都能得到核能
B.到目前为止,人类获得核能有两种途径,即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
C.原子弹和氢弹都是利用原子核裂变的原理制成的
D.自然界中的原子核只有人为条件下才会发生裂变.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