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4-7节练习题一、选择题:
1.关于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增加
B.在同一高度,将同一物体以初速v0向不同的方向抛出,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重力做的功
相等,物体所减少的重力势能一定相等
C.重力势能等于零的物体,不可能对别的物体做功
D.用手托住一个物体匀速上举时,手的支持力做的功等于克服重力的功与物体所增加的
重力势能之和.
2.关于重力势能的几种理解,正确的是( )
A.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小
B.放在地面上的物体,它的重力势能一定等于零
C.在不同高度将某一物体抛出.落地时重力势能相等
D.相对不同的参考平面,物体具有不同数值的重力势能,但并不影响有关重力势能问题3.一实心铁球和一实心木球质量相等,将它们放在同一水平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球的重力势能大于木球重力势能
B.铁球的重力势能等于木球重力势能
C.铁球的重力势能小于木球重力势能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如图所示,
...点击查看全部>>
一个物体以速度v0冲向竖直墙壁,墙壁和物体间的弹簧被物体压缩,在此
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对弹簧做的功与弹簧的压缩量成正比
B.物体向墙壁运动相同的位移,弹力做的功不相等
C.弹力做正功,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
D.弹簧的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5.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速度在改变,动能也在改变 B.速度改变,动能不变
C.速度不变,动能改变 D.动能、速度都不变
6.关于功和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只要有动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就增加
B.只要物体克服阻力做功,它的动能就减少
C.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的末动能与初动能之差
D.动力和阻力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一定变化
7.两辆汽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行驶,它们的质量之比为m1:m2=1:2,速度之比为v1:v2=2
:1当汽车急刹车后,甲、乙两辆汽车滑行的最大距离为s1和s2,若两车与路面的动摩擦
因数相同,且不计空气阻力,则( )
A.s1:s2=1:2 B.S1:S2=1:1 C.S1:S2=2:1 D.s1:s2=4:1
8.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面上方H高处无初速释放,落在地面后出现一个深度为h的坑,如图
2-7-13所示,在此过程中( )
A.重力对物体做功为mgH
B.重力对物体做功为mg(H+h)
C.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为零
D.地面对物体的平均阻力为mg(H+h)/h
9.
一人用力踢质量为1kg的皮球,使球由静止以10m/s的速度飞出。假定人踢球瞬间对球平
均作用力是200N,球在水平方向运动了20m停止。那么人对球所做的功为( )
A.500J B.50J C.200J D.4000J
10.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恰好落在直立于地面的轻质弹
簧上。物体在A处开始接触弹簧,到B处弹簧被压缩到最短,并又将物体弹回。若弹簧始
终处于弹性形变范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物体由A到B的过程中,动能逐渐减小。
B.物体由A到B的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C.物体由B到A的过程中,动能逐渐增大。
D.物体由B到A的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1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0沿水平射
中木块,并最终留在木块中与木块一起以速度v运动.已知当子弹相对木块静止时,木块
前进距离L,子弹进入木块的深度为s.若木块对子弹的阻力f视为恒定,则下列关系式中
正确的是 ( )
A.fL=Mv2
B.f s=mv2
C.f s=mv02-(M+m)v2
D.f(L+s)=mv02-mv2
二、填空题:
12.质量M=500t的机车,以恒定的功率从静止出发,经过时间t=5min在水平路面上行驶了
s=2.25km,速度达到了最大值vm=54km/h,则机车的功率为________W,机车运动中受到
的平均阻力为________N.1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一小球在穿过O孔的绳子的拉力作用下沿一圆周匀速运动
,当绳的拉力为F时,圆周半径为R,当绳的拉力增大到8F时,小球恰可沿半径为R/2的
圆周匀速运动在上述增大拉力的过程中,绳的拉力对球做的功为________.1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先适当垫高木板,然
后由静止释放小车,小车在橡皮条弹力的作用下被弹出,沿木板滑行。小车滑行过程中
带动通过打点计器的纸带,记录共运动情况.观察发现纸带前面部分点迹疏密不匀,后
面部分点迹比较均匀,回答下列问题:
(1)适当垫高木板是为了____________;
(2)通过纸带求小车速度时,应使用纸带的________________(填“全部”、“前面部分”
或“后面部分”) ;
(3)若实验作了n次,所用橡皮条分别为1根、2根……n根,通过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分别
为v1、v2……vn,用W表示橡皮条对小车所做的功,作出的W—v2图线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
线,这说明W与v的关系是____________.三、计算题:
15.有一质量为0.2kg的物块,从长为4m,倾角为30°光滑斜面顶端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
下,斜面底端和水平面的接触处为很短的圆弧形,如图所示.物块和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
因数为0.2求:
(1)物块在水平面能滑行的距离;
(2)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g取10m/s2)16.人骑自行车上坡,坡长200m,坡高10m,人和车的质量共100kg,人蹬车的牵引力为1
00N,若在坡底时自行车的速度为10m/s,到坡顶时速度为4m/s.(g取10m/s2)求:(1)上
坡过程中人克服阻力做多少功?
(2)人若不蹬车,以10m/s的初速度冲上坡,能在坡上行驶多远?17.通过探究得到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
Ep=kx2/2.式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请利用弹性势能
的表达式计算下列问题:
放在地面上的物体上端系在劲度系数的弹簧上,弹簧的另一端拴在跨过定滑轮
的绳子上,如图所示.手拉绳子的另一端,当往下拉时,物体开始离开地面,继续
拉绳,使物体缓慢升高到离地高处,如果不计弹簧重和滑轮跟绳的摩擦,求:(1
)弹簧的弹性势能.(2)拉力所做的功 高一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4-7节练习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B
2.ACD
3.C
4.BD
5.B
6.ABD
7.D
8.BCD
9.B
10.BD
11.ACD
解析:对木块由动能定理得:
对子弹由动能定理得:即:
由以上解得:故选答案:ACD
二、填空题:
12. 3.75×105;2.5×104
解析:由题意:
由动能定理得:
联立代入数据解得:>>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