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资源网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公民的外语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阶段的外
语教育是培养公民外语素质的重要过程,它既要满足学生心智和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
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和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
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具有多重的人文和社会意义。
英语是高中阶段外语教育的主要语种。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新的
...
点击查看全部>>
/>
外语教育教学理念,使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建立灵活的
课程目标体系,使之对不同阶段和不同地区的英语教学更具有指导意义;建立多元、开
放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规范的英语教材体
系以及丰富的课程资源体系,以保障英语课程的顺利实施。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总体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
础上,特制订本标准。
一、课程性质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语言对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今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日益全球化,外国语已经成
为世界各国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因此,学习和掌握外语,特别是英语,具有重要
意义。
高中英语课程是普通高中的一门主要课程。高中学生学习外语,一方面可以促进心
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掌握一门国际通用
语种可以为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和进行国际交往创造条件。开设英语课程
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二、基本理念
(一)重视共同基础,构建发展平台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自然延伸,是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重要组
成部分。因此,普通高中英语课程要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打好语言
基础,为他们今后升学、就业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并使他们具备作为21世纪公民所应
有的基本英语素养。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
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
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
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因此,高中英语课程必须具
有选择性。而课程的多样化是实现课程可选择性的基础。高中英语课程既关注社会的需
求,也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在完成共同基础的前提下,高中英语课程力求多样化
,为每个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使学生在选择中提高规划人生和自主发
展的能力,确立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优化英语学习方式,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
、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
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有利于学生学会运用多种媒体和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渠道,形成具
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
(四)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
高中英语课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
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
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五)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高中英语课程要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要有利于学生
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
价体系要有助于学生监控、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要有助于学生增强英语学
习的信心。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为了体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高中英语课程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
置模式(见表1:高中英语课程结构)。必修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英语语言能力
,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灵活多样的学习策略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为终身
学习奠定基础。选修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就业选择、升学深造以及个人的
兴趣和发展的需要。
必修课程共10个学分,按模块1-5(即英语1-
英语5)顺序开设。每个模块2个学分,36学时(每周4学时)。学生修满10个必修学分,达
到七级目标要求即达到英语学科的毕业要求。学生在修习必修课程的同时或之后,可以
自主选修高中阶段其它的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分为两个系列。系列I的课程是在必修课程模块1-
5的基础上顺序开设的课程,共有6个模块(即英语6-
英语11),每个模块2个学分。学生完成模块英语6-
英语8的学习,可以达到八级目标要求,完成模块英语9-
英语11的学习,可以达到九级目标要求。所有学校应保证开设模块6-
8,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开设模块9-
11。系列II的课程为任意选修课程。这个系列的课程分为三类,即语言知识与技能类、
语言应用类和欣赏类。系列II中的选修课程不规定学生选修的门类和次序。现阶段各学
校可在每类课程中选择开设1-
2个模块,并创造条件尽快开设更多的课程供学生选修。现提供下列课程供学校开设选修
模块时参考:
语言知识与技能类:初级英语语法与修辞、英汉初级笔译、英语应用文写作、英语
报刊阅读、英语演讲与辩论;
语言应用类:文秘英语、科技英语、信息技术英语、初级旅游英语、初级经贸英语
;
欣赏类:英语文学欣赏入门、英语影视欣赏入门、英语戏剧与表演入门、英语歌曲
欣赏。
高中英语课程按水平分为六、七、八、九四个等级,水平等级与年级没有直接的对
应关系。学生可以在高中阶段逐级申请参加七至九级之间各级别的考试。
表1 高中英语课程结构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
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
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
、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
能力基础。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
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文化意识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
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
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
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
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此,高中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
学习方式,形成具有高中生特点的英语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高中英语课程目标结构如图>>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