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物理实验专题归类复习
1、如图1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
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
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
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1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
越长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尺子伸出
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
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
...点击查看全部>>
有关
2、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
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
抽出,如图2所示。
(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 (选填“能”
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
(2)当小华尽量抽尽瓶中的空气后,再拨打手机,他听到的手机铃声
的情况是: 。
(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 。
3、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
⑴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⑵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
作?
⑶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
方向射出,这表明:
4、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
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4所示,在此实验中
: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
|空气中的入射角|0° |30°|45°|60°|
|i | | | | |
|水中的折射角r |0° |22°|32°|40°|
|玻璃中的折射角|0° |17°|24°|30°|
| | | | | |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接收到蜡烛
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填“虚”或“实”).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
: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一条:
。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
(2)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像到凸透镜的距 |像的大小(放大或 |像的正|
|数 |离/cm |离/cm |缩小) |倒 |
|1 |30 |15 |缩小 |倒 |
|2 |20 |20 |等大 |倒 |
|3 |14 |35 |放大 |倒 |
|4 |10 |/ |不成像 |/ |
|5 |8 |/ |放大 |正 |
①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第5次实验中,从_______一侧透过透镜看到在_______一侧放大的像。
7、某同学在做“研究海波熔化”的实验。
(1)他用温度计测量海波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时,主要步骤有( )
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海波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B.了解海波熔化时的温度,选择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C.读取温度计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和海波接触
D.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只填写序号)。
(2)图5甲是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当t时=10
min时海波处于__________状态,图5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海波某时刻的温度,它的
示数是__________℃ 。
|时间/min |0 |1 |2 |3 |
|液体的质量m / |8.0|16.|19.|31.|
|g | |2 |8 |8 |
|液体的体积V / |10.|20.|30.|40.|
|cm3 |0 |0 |0 |0 |
17、小强在学习力的相关知识中,对“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提出了如
下一些猜想:
①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②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③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④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间相互作用的面积有关。
上述猜想是否正确,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来进行探究。要求写出实验探究的步骤和分析
与结论。
(1)你选择的猜想是 。(填写序号)
(2)实验探究步骤: .
(3)分析与结论: .
18、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
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16(a)、(b)所示。
(1)观察图16(a)可知,甲车在作____直线运动。甲车通过0.6m的路程所用时间为___
_s。
(2)观察图16(b)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___m。
(3)比较图16(a)、(b)可知,甲车的速度___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
19、如图17所示的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
(1)实验时要让同一辆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不同表面
上运动的初始速度 。
(2)在相同>>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