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概况
西安市邓家村污水处理厂始建于1956年,处理规模4万m3/d,经过1963年和1979年的
两次扩建后,处理能力达到12万m3/d,并由一级物理处理提高到二级生物处理。接纳污
水范围东起西安市环城西路,西至三桥皂河,南到大环河,汇集有130多家工厂的工业废
水和近50万居民的生活污水,流域面积约2500m2,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在西安市城市环保建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该厂虽经两次扩建,但是限于当时技术设备条件,设备多为非污水处理工程专用设
备。加之经过多年运
...点击查看全部>>
转,设备严重老化、技术落后、故障频繁、能耗高、难以维持污水
厂正常生产运转。因此,1994年西安市市政工程管理局结合近几年城市发展和排水规划
调整,对污水厂提出改造方案,经改造后处理规模扩大到16万m3/d,污水、污泥处理工
艺流程各为两条线。污水处理:中负荷系统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水量6万m3/d
);深度处理系统采用A2/O活性污泥法+微絮凝过滤工艺(处理水量6万m3/d);其余4万m3
/d污水经一级处理后排放。
污泥处理:中负荷系统的污泥采用中温一级消化+机械脱水工艺;A2/O系统的污泥采
用污泥不经消化仅浓缩后直接机械脱水工艺。
污水厂改造坚持充分利用现有建(构)筑物和厂内管道、道路,新建(构)筑物尽量利
用厂区现有空地、不再新征土地的原则。
1 水质标准与工艺流程
综合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污水厂1995年10月~1996年12月之间进厂水质分析报告,中
、丹技术专家对本流域范围内的污水水质、水量、回用水水质、水量进行了综合性分析
,确定了该厂设计规模和水质标准。
(1)进水水质(生活污水占30%,工业废水占70%);BOD=275 mg/L COD=560
mg/L,SS=265 mg/L,TN=50 mg/L,TP=11.3 mg/L,NH3-N=33 mg/L。
(2)出水水质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工艺出水水质
|项目 |A2/O系统 |中负荷系统 |
| |终沉池后 |砂滤池后 |终沉池后 |
|BOD(mg/L) |≤20 |≤10 |≤20 |
|COD(mg/L) |≤100 |≤50 |≤100 |
|SS(mg/L) |≤20 |≤5 |≤20 |
|NH3-N(mg/L) |≤10 |≤5 |≤2.5 |
|TN(mg/L) |≤15 |≤15 | |
|TP(mg/L) |≤3 |≤1 | |
(3)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西安市邓家村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利用丹麦政府低息贷款,并从
丹麦某公司引进主要设备和仪表。经改造后的污水及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污水、污泥处理工艺流程
2 主要构筑物及设备设计
污水处理厂主要新(设)建工艺系统及设备有格栅间、曝气沉砂池、A2/O工艺系统、
回用水系统、中等负荷系统及污泥处理系统,现对具体各项设计选型详述如下:
2.1 一级处理系统
(1)粗格栅间。污水进入提升泵站之前,要通过现有两套背耙式粗格栅,格栅间隙为
25 mm ,宽度1.5
m,栅渣由螺旋输送器和压渣泵送至地面。设计引进螺旋输送机长4.5 m,流量4 m3/d
1台,栅渣压送泵长1.6 m,流量3 m3/h,配电机功率1.55 kW
1台。粗格栅的运行是根据格栅前后水位差或时间来控制。
(2)污水提升泵房。污水提升泵房利用现有建筑物和部分设备。共计6台水泵,其中
4台利用原有设备,单台流量为2 016 m3/h,2台为新更换设备,单台流量为2 020
m3/h,扬程1 3 m,4用2备。水泵的运转由集水井中的液位计来控制。
(3)细络栅间。为去除污水中漂浮物质,以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正常运行,设计新增
细格栅。细格栅间建在单管出水井与曝气沉砂池之间,长10.6 m,宽8.0
m共两层,一层为彭风机间(供沉砂池曝气用)和电气控制间,二层安装DN53型弧型格栅共
5台,每台宽度1. 05 m,栅条间隙10 mm,自动清渣,配电机功率0.55
kW。另外,二层还设有事故平板格栅1 台,宽度1.5 m,手动清渣,间隙50
mm,无轴螺旋输送机1台,全长11.8 m,直径285 mm ,电机功率2.2 kW,除渣能力5
m3/d,用于将栅渣送出池外。格栅的运行由格栅前后水位差或时间来控制。
(4)曝气沉砂池。利用现有曝气沉砂池,拆除更换现有除砂、曝气设备。沉砂池1座
2格,每格长24.0 m,宽3.3 m,有效水深3.3 m;水力停留时间:平均流量时6
min,高峰流量时4 min。沉砂池上设有长度6.4
m桥式除砂机1台,桥上配有淹没式吸砂泵2台,流量11.0 L/s,功率1.3
kW,将池底沉砂抽送入贮砂槽,经砂水分离器(0.75
kW)脱水后装槽车运出。沉砂池曝气采用气水比为0.1~0.2,引进BLS80型鼓风机2台,1
用1备,额定风量668 m3/h,功率15 kW。
(5)初沉池配水井及计量设备。利用现有的初沉池配水井,污水经配水井后通过管道
上安装的电磁流量计,进入初沉池。电磁流量计读数显示在污水厂SCADA系统中,记录每
日最大、最小的流量及日流量、月流量和年流量。
(6)初次沉淀池。利用现有初次沉淀池,主要更换初沉池出水堰及集水槽,并对刮泥
机进行大修检查,更换部分零件。初沉池共计2座,每座直径45
m,旱季流量时水力停留时为2. 5 h,高峰流量时停留时间为1.7
h。结合现有初沉池运行情况及污染物实际去除率,设计S
S去除率为47.5%,BOD和COD去除为30%,NH3-
N去除率为7%~10%,总磷去除率为15%。另外,改造后初沉池设置刮浮渣装置。
(7)曝气池配水井。设计新建1座曝气池配水井,来自初沉池的污水经此配水井后分
为三条水线:一是进入A2/O生物处理系统(高峰时流量2500
m3/h,占总流量的31%);二是进入新建中负荷生物处理系统(高峰时流量3500
m3/h,占总流量的44%);三是经配水井后直接排放进入接纳水体(高峰时流量2000
m3/h,占总流量的25%)。配水井为地上式钢筋砼结构,平面尺寸为6.9 m×5.9
m,出水采用固定式溢流堰,其中进入A2>>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