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
[主要考点]
◆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知识扫描】
1. 人口增长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1.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得数
2. 比较人口增长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人口增长模式 |出现的社会阶段 |主要特点 |形成原因 |
...点击查看全部>>
|高—高—低 |工业社会以前,包|高出生率、|生产力水平低,粮食产 |
| |括原始社会、奴隶|高死亡率、|量低,医疗卫生水平低 |
| |社会、封建社会、|低人口自然|,人口死亡率高 |
| |资本社会初期 |增长率。 | |
|高—低—高 |18世纪中期以后到|高出生率、|生产力水平明显提供, |
| |到19世纪末出现在|低死亡率、|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迅速 |
| |欧洲。20世纪50年|高人口自然|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 |
| |代起,广泛的存在|增长率 |增加,人口死亡率显著 |
|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下降。 |
| |。 | | |
|低—低—低 |目前,世界主要发|低出生率、|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 |
| |达国家已经步入这|低死亡率、|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 |
| |种人口增长模式。|低自然增长|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 |
| | |率 |平得到提升,人们的生 |
| | | |育观念和生育行为也发 |
| | | |生较大的变化。人口出 |
| | | |生率开始呈下降的趋势 |
| | | |。 |
2. 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
目前发达国家大部分已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起,“高—低—高”增长
模式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目前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比较严重的人口问题。由
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计划生育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控制人口增长。我国人口增
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全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也处于由传统向现
代型过渡阶段。
3. 区别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
1. 环境承载力是环境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能够供养最大人口数量,可以用环境承载力来表示
。
3.
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影响因素是资源(正比),还包括科技水平(正比),地区生活和
消费水平(反比)。
4.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所以环境人口容量大于人口合理
容量。
4. 结合实例,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1.
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总特点是以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例如
15-
16世纪,欧洲进行殖民主义扩张,引发了7000万欧洲人迁移到美洲和大洋洲的国家和
地区。二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变为人口迁入地,主要是西
欧经济发展较快,吸引了大量的移民;拉丁美洲由人口迁人地变为人口迁出地,大量
的人口流向美国、加拿大和欧洲,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从境外
招募大批的外籍工人。
国内人口迁移:解放初到改革开发,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得。例
如60年代移民支援边疆省份,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此时我国人口迁移的风向多
为从东向中部、西北、东北、西南方向迁移。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量中西部农民向东部
沿海就业。为了改善物质生活条件,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 第二单元 城市与环境
1. 城市空间结构
[主要考点]
◆ 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形成原因
◆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知识扫描]
一 结合实例,了解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特点
|城市主要功能 | 分布特点 |
|区 | |
|商业区 |分布在城市的中心区、街角、交通干道两侧等交通便利的地|
| |区 |
|住宅区 |住宅是城市中最广泛土地利用方式 |
|工业区 |工业区分布在城市的生产中心,一般靠近河流、铁路、公路|
| |等交通便利的地方。 |
中心商务区位置范围的变化,对城市的用地结构,功能分区,商业网点的布局和房地产
的价格都具有显著的影响。
2、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城市功能区在空间分布和组合形成了不同地域结构模式,具有代表性城市地域结构
模式有三种: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即各种活动愿意付的地租水
平
(3)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因素还包括交通线路分布,历史文化因素,自然地理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等。
(4)为了保护城市环境和降低成本,城市工业区向城市外围迁移;为了方便运输,工业
区向外围的主要交通线附近迁移。
二、城市服务功能
理解城市规模与其服务功能的关系,比较不同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1)一个地区城镇的规模大小和数量成反比,规模小的城镇数量多,规模大的城镇数量
少。
(2)理想的平原上,中心地(城镇)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