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刘老师的文章列表 |
---|
中考化学中关于雅安地震的题目 [初中化学]
发表于:2013-05-12 阅读:135次
一、新闻链接 据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许,四川雅安发生7级地震。,给广大灾区人民群众造成巨大的损失。中国人民充分发挥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传统美德,向灾区捐献大量的物资和资金,支援灾区,重建家园。 二、相关习题 1、作为中学生我们要懂得如何做好应对。如果你在地震现场,你认为应该怎么做?下列做法哪项是不合理的 ( ) ① 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② 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③ 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④ 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⑤ 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⑥ 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⑦ 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⑧ 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⑨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⑩ 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A. ③①②④ B. ④①③② C.④③②① D.③①④② 4、在灾区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 ②加明矾吸附沉降 ③蒸馏 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 A.氧化氯 B.二氧化一氯 C.二氧化氯 D.氧化二氯 (1)漂白粉属于 ( ) (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经测定知,该工业烧碱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80%,某养殖户需配制2000g 2%的氢氧化钠溶液对禽舍进行杀菌消毒,需要这种工业烧碱 __________ g。 参考答案 1B 2D 3C 4C 5D 6B 7B 8C 9B 10 (1)D (2)BD (3)它是白色粉末,具有强烈氯气味,易吸水化学性质不稳定,遇有机物或遇热可引起燃烧 11 (1)Cl2+Ca(OH)2== CaCl2 + Ca(ClO)2 (2)次氯酸钙[Ca(ClO)2] (3)Ca(ClO)2+CO2+H2O=CaCO3↓+2HClO (4)(1) 12、Ⅰ(1)取适量洗涤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或稀硫酸溶液、硫酸钠溶液等)无沉淀产生。(也可用同样的操作,滴加相应的试剂检验氯离子、氢氧根离子等)(2)①Ca(OH)2微溶于水,使沉淀的量偏多 ②等量的Na2CO3分别与CaCl2、BaCl2反应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大,称量时误差小(答出一项得1分) Ⅱ (1)吸收水分吸收反应中生成的CO2 ③ (2)50 |
常见物质的化学名称 [初中化学]
发表于:2013-04-06 阅读:158次
一、硫酸盐类: 四。其他类: |
中考化学复习 [初中化学]
发表于:2013-04-03 阅读:28次
怎样复习化学: 三个阶段冲刺要领 一般情况下我们要进行三个阶段的复习,即: 一、系统复习知识全面化阶段——回归教材夯实“双基”、构建知识体系 “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考生提高自身素质,发展能力的基础和依据。这段时间的化学复习要以教材为主,教材是命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同学们应同上新课一样认真听讲,认真做好笔记,课后及时整理、质疑、疏通。我们对同学提出“八字”要求:通读(课本)、归纳(知识结构)、记忆(概念、规律,如化合价、金属活动性顺序、物质溶解性等基本知识)、练习(做好复习用书中的典型题目)。 二、专题复习知识网络化阶段——完善知识结构、网络,促进能力提高 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是一个知识点综合、巩固、完善、提高的过程。在此阶段同学们应注意的问题是:以题带知识。由于第二轮复习的特殊性,我们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带知识。基础知识夯实后,要想有大的突破与进一步的提高,就要针对自己较为薄弱的环节,进行相关专题的专项训练。通过专题训练,达到查漏补缺、全面提高的目的。 三、模拟训练综合模拟阶段——查漏补缺注重应用、增强适应中考能力 在这个阶段,模拟考试的次数会明显增多。在复习中特别要注意把握好每一次考试的检验作用,及时发现自己知识上存在的漏洞和疑点,思维的盲点、能力的空白点,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强化训练。同时在训练时还应注意加强速度和正确率的强化训练,训练之后对于有价值的题目还应该进行反思总结。这样,不但节省了复习时间,还逐步提高了自己分析综合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
初中化学之 水的助燃 [初中化学]
发表于:2013-03-29 阅读:63次
大家都知道,水不仅不能燃烧,而且还能灭火。其实,在特殊的情况下,有时候水还能帮助燃烧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用煤炉烧水,水开时常常会溢出,少量的水滴洒在通红的煤火上,火不但不会熄灭,反而会“呼”的一声,蹿出很高的火苗,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水能灭火,这是因为当你把足量的水浇到火上时,水能使燃烧物的温度降到它的着火点以下。但少量的水滴洒在通红的煤上,情况就不同了,水和煤中的碳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氢气能燃烧,一氧化碳也能燃,所以煤遇到少量的水后会燃烧的更旺。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们在烧煤火时,总是把干煤掺和成湿煤。 现在人们已有这样的发明:向液体燃油中喷水,使油雾化,可使火焰烧得更旺,而掺入的水量竟然可达三分之一。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喷入的水处在这些燃料油的微正中,当油滴燃烧时,水受热化成水蒸气,膨胀的水蒸气将油滴炸得粉碎。这样一来,燃料油同空气中的氧气混合的更充分,燃烧当然进行的更迅速,火焰也就更旺了。人们的这项发明可充分利用劣质的燃料油和废弃的石油,还可将含有大量可燃性成分的污水补加适量的重油,作为燃料使用。这样既处理了含油的污水,又增加了燃料的来源。 更有趣的是,你如果在酒精灯的灯芯里放入一小粒绿豆大的金属钾,用水一“点”,酒精灯马上就会着起来。这是因为钾遇水后会发生剧烈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产生的热立即会使温度升高达到氢气的着火点氢气立刻燃烧起来,并引燃酒精。因此,水能帮助钾、钠等物质燃烧。 水不仅能助燃,有时还可以变成“烈性炸药”。例如,空气出现闪电时,在那闪亮的一瞬间,它所产生的热可使周围的空气加热到2.8万摄氏度。云层中的水滴迅速汽化,顷刻间体积膨胀几千倍发出震耳的爆炸声。因而那隆隆的雷声就是水蒸气的连续爆炸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