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武汉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武汉家教网  >  吴同学主页  >  吴同学的文章
家教吴同学的文章列表
我的数列总结 [学术论文]
发表于:2012-07-11 阅读:31次

在高中阶段,我们涉及到的能够解出通项的只有两种: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传统的高考题目喜欢借助它们来制造下文,然而如今题目也在革新,旨在挖掘学生的创造力与发现力。这里,数学归纳法就成为了重头戏,例如今年湖北高考卷填空的压轴题。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时候知道些规律是很有帮助的,而且高考题往往也有旧题重演的迹象。

我整理了我老师的笔记,并且挑出我最常用的写在这里。

1.       类似斐波拉契数列的相关性质的规律

 

 

2.       在我的数学课上我还会介绍不动点发,待定系数法等方法,其中不动点发用于研究形如的数列是非常得心应手的。可以得出通项,甚至可以在

 

   题目要求证明它的上确界(上限)时帮助大家找到合适的放缩公式。

 

 

谢谢大家的阅读!

                                                  

                                                   你们的朋友,吴杨

发表于:2012-07-11 阅读:41次

亲爱的家长、同学们:

  正如我们所感,高中数学一直来说都是高考中的大难科,有很多高中数学成绩十分优秀的同学,是不是他们的逻辑思维一定比那些数学考试分数相对较低的同学强很多呢?答案是否定的,尤其近几年,湖北数学卷的题型日趋常规化,在高考抑或平日模考中取得高分的着手点就转到我们对课本概念、常见结论的精益求精上来。

  高中数学之于初中数学变化较大,使得诸多同学不适应乃至产生厌烦感,其实高中数学的结构是十分明朗的,代数部分由函数、数列、不等式组成,几何部分由古典立体几何、近世笛卡尔几何以及三角学组成,兼带概率论浅涉。并且一旦积累的结论多到一定程度,解题的起点大幅提高,很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对于非高三学生,我有更高的要求,因为你们有更多的精力与可能。我特有的大学高等数学知识运用到高中问题可以拓展你们的思路。

  数学思维模式的形成与积累并非一朝一夕,必须有良好的思考、总结习惯才可能做到积水成渊。这个暑期已经是我第三次全面总结高中数学框架、脉络,分列题目梯度,总结常见场景与结论,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计划的历程,我相信我有能力因材施教。

  光阴荏苒,作为一名曾受名师刘万银、曹明祥(原天门中学、武汉六中资深教师)的点拨,并且提炼他们授课笔记的沪上211,985全国重点大学的学生,我相信我会把同学们带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之路上来,我有着丰富的竞赛,数学实践经历,并且高中阶段数学长居130不下。

  最后,希望家长和同学们给予我这次分享的机会。我相信,我们一起走过的有限时光将是你日后值得回忆并为之骄傲的日子!祝大家学业有成,阖家欢乐。

                                                      你们的朋友

                                                        吴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