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白老师的文章列表 |
---|
初中英语语法讲解2 [初中英语]
发表于:2012-05-10 阅读:30次
动词的时态 一般现在时表将来 比较一般过去时与现在完成时 |
初中英语语法讲解1 [初中英语]
发表于:2012-05-10 阅读:153次
一. 词汇
⑴ 单词 1. 介词:in, on, under, behind, near, at, of 1). in表示"在……中", "在……内"。例如: in our class 在我们班上 in my bag 在我的书包里 in the desk 在桌子里 in the classroom 在教室里 2). on 表示"在……上"。例如: on the wall 在墙上 on the desk 在桌子上 on the blackboard 在黑板上 3). under表示"在……下"。例如: under the tree 在树下 under the chair 在椅子下 under the bed 在床下 4). behind表示"在……后面"。例如: behind the door 在门后 behind the tree 在树后 5). near表示"在……附近"。例如: near the teacher's desk 在讲桌附近 near the bed 在床附近 6). at表示"在……处"。例如: at school 在学校 at home 在家 at the door 在门口 7). of 表示"……的"。例如: a picture of our classroom 我们教室的一幅画 a map of China 一张中国地图 2. 冠词 a / an / the: 冠词一般位于所限定的名词前,用来署名名词所指的人或事物。冠词有不定冠词和定冠词两种。不定冠词有两个形式,即a和an。a用在以辅音音素开头的词前,如a book; an用在以元音音素开头的字母前,如an apple. a或an与可数名词单数连用,泛指某类人或某物中的一个。 This is a cat. 这是一只猫。 It's an English book. 这是一本英语书。 His father is a worker. 他的爸爸是个工人。 the既可以用在可数名词前,也可以用在不可数名词前,表示某个或某些特定的人或事物,也可以指上文提到过的人或事物。 Who's the boy in the hat? 戴帽子的男孩是谁呀? ------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classroom? ------ I can see a bag. ------ Where's the bag? ------ It's on the desk. ------- 你能在教室里看到什么呀? ------ 我能看见一个书包。 ------ 书包在哪呀? ------ 在桌子上。 3.some和any ①在肯定句中用some.例如: There are some books on the desk.桌子上有一些书。 Lucy has some good books露西有一些好书。 ②在疑问句和否定句中用any。例如: Is there any ink in your pen?你的钢笔里有墨水吗? Do you have any brothers and sisters?你有兄弟姐妹吗? There isn't any water in the glass.杯子里没有水。 ⑵记住它们的特殊用法。 ①some亦可用于表示盼望得到对方肯定的答复或表示建议、委婉请求的疑问句中,这一点我们不久就会学到。例如: Would you like to have some apples?你想吃苹果吗? ②any也可用于肯定句中,表示"任何的"。例如: Any one of us can do this.我们当中任何一个都能做这个。 some 和any的用法是经常出现的考点,希望大家能准确地掌握它们的用法。 4.family family看作为一个整体时,意思是"家庭",后面的谓语动词be用单数形式 is ;如把family看作为家庭成员时,应理解为复数,后面的谓语动词be应用are。 My family is a big family. 我的家庭是个大家庭。 My family are all at home now. 我的家人现在都在家。 Family强调由家人组成的一个集体或强调这个集体中的成员。home指个人出生、被抚养长大的环境和居住地点。 house指"家"、"房屋",侧重居住的建筑本身。 His family are all workers. 他的家人都是工人。 My home is in Beijing. 我的家在北京。 He isn't at home now. 他现在不在家。 It's a picture of my family. 这是一张我全家的照片。 5. little的用法 a little dog 一只小狗,a little boy 一个小男孩。little常用来修饰有生命的名词。 *但little还可表示否定意义,意为"少的",加不可数名词。 There is little time. 几乎没时间了。 There is little water in the cup. 杯中水很少。 ⑵ 词组 on the desk 在桌子上 behind the chair 在椅子后 under the chair 在椅子下面 in her pencil-box 在她的铅笔盒中 near the door 在门附近 a picture of a classroom 一个教室的图片 look at the picture 看这张图片 the teacher's desk 讲桌 a map of China 一张中国地图 family tree 家谱 have a seat 坐下,就坐 this way 这边走 二. 日常用语 1. Come and meet my family. 2. Go and see. I think it's Li Lei. 3. Glad to meet you. 4.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I can see a clock / some books. 5. Can you see an orange? Yes, I can. / No, I can't. 6. Where's Shenzhen? It's near Hong Kong. 7. Let me see.(口语)让我想想看。 see 在这是"明白、懂了",不可译作"看见"。例如: 8. Please have a seat. seat表示"座位",是个名词。have a seat表示"就坐",也可以说take a seat, 和sit down的意思相同。 三. 语法 1. 名词所有格 名词如要表示与后面名词的所有关系,通常用名词所有格的形式,意为"……的"。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 一般情况下在词尾加"'s"。例如: Kate's father Kate的爸爸 my mother's friend 我妈妈的朋友 (2). 如果复数名词以s结尾,只加"'"。例如: Teachers' Day 教师节 The boys' game 男孩们的游戏 (3). 如果复数名词不以s结尾,仍加"'s"。例如: Children's Day 儿童节 Women's Day 妇女节 (4). 表示两个或几个共有时,所有格应加在后一个名词上。例如: Lucy and Lily's room Lucy 和Lily的房间 Kate and Jim's father Kate 和Jim的爸爸 动物和无生命事物的名词的所有格一般不在词尾加"'s",而常常用介词of的短语来表示。 a map of China 一幅中国地图 the name of her cat 她的猫的名字 a picture of my family 我的家庭的一张照片 the door of the bedroom 卧室的门 2. 祈使句 祈使句主要用来表示说话人的请求、命令、建议、叮嘱等意图。祈使句一般不用主语,读时用降调。为使语气委婉、礼貌,常在句首或句尾加please 。在句尾时,please前多用逗号。 (1). 祈使句肯定形式的谓语动词一律用动词原形。 Go and see. 去看看。 Come in, please. 请进。 (2). 祈使句的否定形式常用don't于句首。 Don't look at your books. 不要看书。 Don't play on the road. 不要在马路上玩。 3. There be 的句子结构 There be是一个"存在"句型,表示"有"的意思, 肯定句的形式为:There be + 名词(单数或复数)+地点状语或时间状语。 be动词单复数的确定,看be后边第一个名词,当所接主语为单数或不可数名词时,be动词形式为is;当所接主语为复数名词时,be动词为are;当be动词后接两个以上主语时,be动词与最临近主语保持数上的一致。意思为"某地有某人或某物"。如: There is an eraser and two pens on the desk. 桌子上有一块橡皮和两支钢笔。 There are two pens and an eraser on the desk. 桌上有两支钢笔和一块橡皮。 (1)there be的否定句,即在be的后面加上not。 否定形式为:There be + not + (any) + 名词+地点状语。 There is not any cat in the room. 房间里没猫。 There aren't any books on the desk. 桌子上没书。 (2)there be句型的疑问句就是将be提到句首:Be there + (any) +名词+地点状语?肯定回答:Yes, there is / are. 否定回答:No, there isn't / aren't. ---Is there a dog in the picture? 画上有一只狗吗? ---Yes, there is. 有。 ---Are there any boats in the river? 河里有船吗? ---No, there aren't. 没有。 (3)特殊疑问句:How many . . . are there (+地点状语)?"某地有多少人或物?"回答用There be . . . There's one. / There are two / three / some . . . 有时直接就用数字来回答。One. / Two . . . ---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the classroom? 教室里有多少学生? ---There's only one. / There are nine. 只有一个。/有九个。 (4)如果名词是不可数名词,用:How much + 不可数名词 + is there + 地点状语? How much water is there in the cup? 杯中有多少水? How much food is there in the bowl? 碗里有多少食物? |
中考历史总复习 [初中历史]
发表于:2012-04-27 阅读:197次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
炎黄尧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一统,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中国历史第一册
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二、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1、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世纪,汤灭夏建立了商朝。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记熟书P12的司母戊鼎图)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4、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秦时实行中央集权制。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机构:中央实行一省制:元朝废除三省,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三、春秋战国(东周)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 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实行商鞅变法,战国时,地处最西边的诸侯是秦国。 5、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形成于西周。最早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春秋时期 6、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汗从人,不知饥馑”,有“天府之国”美称。 7、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字源于甲骨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鼎文。雕塑艺术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已发展到很高水平。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8、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经》里;庄子是战国时道家学派的继承人物。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诗经》,编订了《春秋》,其言行记载在《论语》中;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物,他们主张实行“仁政”,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 10、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11、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以法治国。 12、孙武是春秋晚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一书;战国时杰出的军事家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13、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对社会变化提出不同的看法,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四、秦汉时期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始皇帝)灭亡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割据局面。(书P44秦始皇像)。 2、秦朝规定全国规范的文字是小篆,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钱。秦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宁。 3、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在大泽乡爆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 4、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5、西汉初年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与景帝两代,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减轻刑罚,提倡节俭,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展迅速,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休养生息的政策实行,促进了西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6、汉武帝的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促成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7、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著名学者是西汉时期的董仲舒。 8、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定都于洛阳。刘秀在位时,政局渐趋稳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国力日益强盛,史称为“光武中兴”。 9、西汉时的播种工具是耧车;东汉时出现了新型灌溉工具是翻车;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内冶铁,比欧洲早1000多年。 10、秦朝末年,匈奴首领冒顿单于在蒙古草原建立统一的奴隶制军事政权,第一次实现了对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大统一。 11、公元前119年,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12、西汉时期汉元帝把王嫱(王昭君)出塞嫁给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从而密切了汉匈关系。 13、西汉武帝时期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标志,成为当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在西域经营了30年,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奴役,恢复和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14、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往西,经甘肃的河西走廊及当今的新疆地区,远达中亚,南亚,西亚,以至地中海东岸各国和南欧、北非等地。开辟丝绸之路功劳最大是西域的使者张骞。 15、成书于西汉的《周髀算经》和东汉的《九章算术》是著名的数学著作,对世界古代数学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16、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有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写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代奉为医学经典,张仲景被尊称为“医圣”。华佗创制麻醉剂“麻沸散”,他是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方法做手术的医生,被后世尊称为外科鼻祖,他还编成锻炼身体的“五禽戏”。 17、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张衡发明了能测量地震的地动仪。 18、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道教是东汉时期兴起于我国本土的宗教。 19、西汉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是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3000多年历史,《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0、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是我国古代艺术珍品。秦始皇陵兵马俑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艺术宝库,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 1、曹操以少胜多为其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官渡之战。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同孙权、刘备的联军在赤壁决战,大败而归,史称赤壁之战,而此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220年,曹丕建立魏国,定都在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国,史称蜀汉;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熟记三国鼎立形势图中魏、蜀、吴三国的位置和都城) 3、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是著名的政治家。 5、230年,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夷洲和大陆的联系。 6、265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280年,西晋统一全国,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局面;316年,匈奴首领刘渊率兵攻入洛阳,西晋灭亡。 7、公元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383年,前秦苻坚率大军南下进攻东晋,在淝水之战中,东晋军队以少胜多,击败前秦军队。 8、南朝的四个政权依次是宋、齐、梁、陈,都城均在建康。 9、南朝时,扬州、荆州是江南生产丝织品最多的地方,涌现了建康、江陵等重要商业城市,番禺(今广州)成为海外贸易中心, 10、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吴国境内绝大多数山越人从山区迁到平原,和汉族人民一道开发江南。农业有所发展,但仍然比不上北方。主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5个) 11、北朝的五个政权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12、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王朝均建都于洛阳。 13、南朝时期,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最先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的科学家,比欧洲早1100年。他的著作是《缀术》 14、南北朝时期,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他著有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内容最完整的农书。 15、北魏时期,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的郦道元,他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是《水经注》。 16、汉字书法从东汉起逐渐成为一种专门艺术:曹魏时钟繇创立了楷书;东晋的王羲之,被尊为“书圣”,他的代表作是《兰亭序》,此书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17、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名人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18、石窟艺术是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中成就最高的是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 问答 1、商鞅变法的时间、内容和意义?答: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利用商鞅,开始变法。内容:a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b奖励军功;c奖励耕织;d建立县制。意义:商鞅变法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秦国通过变法,废除了旧制度,发展了封建经济。增强了国力,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简述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答:兴办私学,广收学生,主张因材施教,要求学生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教育学生学习态度要老实,重视道德教育,希望学生成为品行高尚的人。 3、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答:a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自称“始皇帝”,在中央设立“三公”,在地方推行郡县制,中央和郡县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b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大修驰道,统一车轨;c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给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巨大损害;d军事上,派蒙恬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巩固边防,加强对越族地区的开发。 4、简述汉武帝巩固大统一的措施?答:a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权力,加强中央对王国的控制。夺去王侯爵位和封地,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推行一套新的选用官吏制度,注意选拔人才。b把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对经济的控制。c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作为思想统治工具。在长安设立太学,主要培养官吏。d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安定北部边境。 5、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时间、内容和意义?答:386年,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圭,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为革除落后习俗吸取汉族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孝文帝拓跋进行了改革。内容:a实行官吏傣禄制,严惩贪污;b颁布均田令;c迁都洛阳;d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中国历史第二册
一、隋唐 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隋文帝实行了改革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 2、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分为三点四段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到余杭,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熟记P2,隋运河图)。隋、元两朝大运河的南北起点都相同,南起今杭州,北到今北京,都以洛阳为中心,元朝南粮北运比隋朝更有优势的理由:新开了两段运河,运河从杭州直达北京(大都),还开辟了畅通的海道。 3、618年,李渊(唐高祖)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隋朝时李春主持修赵州桥,它是我国最古老的石拱桥。 4、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5、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出现“贞观之治”(23年);唐朝中期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29年)。 6、曲辕犁和筒车的出现,表明唐朝农业生产工具有了很大改进。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唐朝。 7、唐朝疆域,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以北和库页岛,南及南海。 8、唐太宗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民族的拥护被北方各族称为“天可汗”。 9、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六诏人是彝、白族的祖先,吐蕃是藏族的祖先。 10、唐太宗派大臣护送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成亲。他们为促进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拉萨大昭寺有她的塑像。唐中宗时,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进一步密切了唐蕃的友好关系。 11、中日交往历史悠久,早在汉朝时就有往来。唐朝时,中日往来频繁,日本先后13次派遣唐使。日本到唐朝的留学生中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吕;唐朝时期东渡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尚(他6次东渡日本,最后一次才成功)。 12、唐朝初年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3、755年,唐朝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后来,其部将史思明继续进行叛乱,直到763年,唐朝才平定叛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危害:使北方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14、隋唐时期,最杰出的医药学家是孙思邈,其名著《千金方》对我国的医药学发展影响巨大。后人尊称孙思邈为“药王”。 15、唐朝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不朽名作有《蜀道难》和《望庐山瀑布》等;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名作有《三吏》、《三别》等作品;白居易的著名作品有《长恨歌》和《琵琶行》。 16、隋唐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有柳公权、颜真卿;著名的画家有隋朝的展子虔和唐朝的阎立本、吴道子,其中的吴道子被后人尊为“画圣”,代表作为《天王送子图》 17、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在隋唐时期开凿的敦煌莫高窟,是石窟艺术的典型代表。 二、五代、辽、宋、夏、金等政权 1、唐朝灭亡后的50多年里,中原地区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总称五代。 2、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定都开封。 3、916年,契丹国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在上京称帝,建立契丹国后,契丹改国号为辽;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我国西北地区由党项族建立并定都兴庆的政权); 4、1115,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定都会宁。1127年,金灭亡北宋;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 5、订立“澶渊之盟”的双方是辽与宋 6、南宋的抗金名将有岳飞和韩世忠等,岳飞于1140年在郾城之战中大败金兵。 7、北宋时发明了插秧农具“秧马”;还出现了牛转翻车;政府把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由福建推广到北方一些地方。南宋时,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太湖流域一带的水稻产量很高,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8、北宋的开封和南宋的临安都有夜市、晓市,还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瓦子)”;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三、元期 1、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政权。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建立元朝,定都大都(为政治中心、闻名世界的商业中心); 2、我国古代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元朝,第二个是清朝。 3、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辖吐蕃(西藏地区),使西藏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图) 4、元朝还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最早将台湾纳入其行政管辖范围,表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了十多年,并经常巡视各省或出使外国,元朝对外贸易的最大港口是泉州。 6、火药用于制造武器,始于唐朝末年;司南制成于战国时期,指南针制成于唐朝,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7、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我国古代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8、词是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兴起了晚唐。宋朝时,词的创作达到高峰,出现了许多著名词人和词作。北宋著名词人苏轼的名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宋朝著名的女词人是李清照,南宋词人辛弃疾,他的代表作是《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9、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的杰作;元朝著名的书画家是赵孟頫,其名画有《秋郊饮马图》等。 四、明朝和清朝 1、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1421年,明成祖把都城从应天府迁到北京。 2、明朝建立后,明太祖变更统治机构,加强君权,设立了最具特色的厂卫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另外,明朝科举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 4、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明朝中后期的商品经济有较大的发展。明朝后期,白银成为流通的货币。 6、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意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远航美洲、达·伽马远航印度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7、16世纪中期,倭寇入侵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明朝的戚继光抗倭功勋卓著;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他们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民族英雄。 8、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9、1684年,清朝设立台湾府,属福建省管辖。 10、1636年,皇太极(清太宗)在盛京称帝,把女真族改为满洲,改国号为清,清军加紧对明朝的进攻,大军直抵山海关,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投降清军,引清军入关;1644年,清军入关,占领北京,顺治帝迁都北京,京师(今北京)成为清朝的都城,不久,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 11、康熙帝两次命令清军围攻雅克萨,沉重打击了沙俄侵略者,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我国领土,《尼布楚条约》是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 12、顺治帝封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后来康熙帝封班禅五世为“班禅额尔德尼”,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驻藏大臣三者地位平等;乾隆时建立金瓶掣签,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14、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北岸,西北包括唐努鸟梁海地区,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亚,东到太平洋(包括库页鸟),南达南沙群岛,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14、清朝雍正皇帝时,设立军机处,直接听命于皇帝,负责处理军国大事,严厉压制反清思想,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大兴文字狱,推行文化专制主义统治。 15、乾隆年间,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平叛。 16、清明初年对外贸易政策是采取闭关政策。“康乾盛世”指的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 17、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18、李时珍是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他用毕生精力,写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该著作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 19、宋应星是明末清初杰出的科学家,他编写了《天工开物》,该书被译成多国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0、明代三部最优秀的小说是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施耐庵写的《水浒传》,吴承恩写的《西游记》。 21、清代著名小说有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问答 1、唐朝初期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答: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在位期间注意总结隋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他知人善任,重视纳谏,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继续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注意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所以贞观年间,国家统一,社会秩序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2、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答: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意义:为人类在文化、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是我国人民对世界做出的重大贡献 3、王安石变法的时间、目的、内容是什么?答: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主持变法,希望通过改革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内容:青苗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募役法;保甲法。 4、明朝前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哪些?答:a在中央撤中书省、废丞相,六部长官直接听命于皇帝,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顾问。b在地方,废除行省,设三司,直属中央,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c设置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监视官吏、镇压人民;d科举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实行八股取士,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的见解,束缚知识分子的思想。 5、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是怎样产生的?答:明朝中期以后,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投入市场,成为商品。全国出现30多座工商业繁荣的城市,还涌现了从多的小市镇和集市。在商品经济发达的苏州、杭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出现了“机户”。机户拥有资金和织机,开设“机房”雇人进行生产。为机户做工的人叫“机工”,机工计日向机户领取工资,机户占有生产资料,剥削机工劳动成果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靠出卖劳动力为生是早期的雇拥工人。这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拥与被雇拥的关系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出现了。 6、清朝前期的闭关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答:这种政策,遏制了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它隔绝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经济文化联系,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7、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强化统治机构:雍正皇帝时,设立军机处,直接听命于皇帝,负责处理军国大事,严厉压制反清思想,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大兴文字狱,推行文化专制主义统治。
中国历史第三册 (中国近、现代史部分 第三、四册 1840年至1949年) 1840年至1919年为旧民主主义时期;1919年至1949年新民主主义时期 1、派林则徐到广州禁烟的清朝皇帝是道光帝。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在虎门销毁鸦片,这次运动的意义是: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斗争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2、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鸦片战争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危害性)。 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6-1860),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太平军抗击了美国人华尔的洋枪队。 4、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清政府设置伊犁将军,统辖整个新疆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1884年,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任命刘锦棠为第一任巡抚。 5、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战争中在黄海战役中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邓世昌。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危害性)。图 6、1900年,八国联军英、俄、日、法、德、美、意、奥侵略中国,于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危害性) 7、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前期)为目标,创办军事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70年代又以求富(后期)为目标创办民用企业,著名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还有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这些企业具有资产阶级性质。 8、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9、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称戊戌变法,在变法中只有湖南督抚陈宝箴支持变法,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公车上书”;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即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帝,这次变法只维持了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10、1894年,孙中山成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了振兴中华口号,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1905年在孙中山、黄兴的推动下,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它的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中国同盟会的性质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12年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11、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为辛亥革命,领导者孙中山。 12、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春,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1912年4月,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正式解职,临时政府迁到北京;1915年,在护国运动中,孙中山在日本发表《讨袁宣言》;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举起护法运动的旗帜,反对段祺瑞。 13、1905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条铁路干线。魏源是鸦片战争时期的思想家,他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严复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译述的《天演论》,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兴办的最早国立大学,是今北京大学的前身,1905年,清政府制订新学制,普遍兴办学校,宣布废除科举制。 14、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发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大旗帜;李大钊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15、由于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于1919年爆发五四运动,地点首先在北京,主力是学生;6月3日,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运动的主力是无产阶级。五四运动要求惩办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中方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6、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了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制,实现共产主义的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17、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确立了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改组后的国民党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中共三大制订了国共合作的方针。 18、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苏联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建立了黄埔军校,周恩来任军校政治部主任。(图) 19、为打倒帝国主义侵华势力,推翻封建军阀的统治,把国民革命推向全国。1926年,开始北伐,北伐的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北伐的主要战场是湖南、湖北,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问答 1、中英《南京条约》签定的时间及其附件的内容和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时间:1842年;内容: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应交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附件的内容: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租地建房,永久居住的特权。危害: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变为了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中国人民开始了既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又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中国革命进入旧民主主义时期,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了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它启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但它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成效不大,没有使中国富起来。 4、中日《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危害。时间:1895年。内容: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4个通商口岸;日本人可在通商岸设立工厂。危害: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5、戊戌变法的时间、领导者、性质、意义。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既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它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6、《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危害。1901年签订;内容:中国向各国赔白银4.5亿两,拆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危害: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不仅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也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在中国上空飘扬,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8、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意义: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指明了新途径。 9、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动。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姿态出现。并取得一定的胜利成果,它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0、中国共产党何时、何地成立?性质?成立的意义是什么?答:1921年在上海成立。性质:中国共产党是完全新型的,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无产阶级政党。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历史第四册
1、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 2、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领导的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在湘、鄂、赣、粤四省发动秋收起义。9月,毛泽东回到湖南,发动湘赣边秋收起义。 3、1928年,毛泽东建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政治部主任。 4、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成为长征的转折点;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这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的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5、1931年日本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6、西安事变的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1936年12月蒋介石亲赴西安强令东北军,西北军进攻红军。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中共派周恩来赴西安谈判。和平解决最有利于中华民族。 7、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2月日军攻陷南京,屠杀中国军们30多万,南京大屠杀是中外历史上罕见的。 8、1938年日军进攻徐州,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1940年,彭德怀在华北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打败了日军在华北的气焰,増强了华北军民的抗日信心。 9、1945年4-6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中共七大,大会决定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一颗原子弹,苏联也对日作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举行投降签字仪式,抗日战争最终结束。 10、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和周恩来,王若飞到重庆谈判。10月10日国共两党签署了《双十协定》。 高考冲刺提升语文成绩方法 [随笔杂谈]
发表于:2012-04-19 阅读:57次
高考冲刺复习之快速提升高考语文成绩的方法在距离高考不到一百天的日子里,我们已经处于冲刺阶段,那么如何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提高语文成绩呢?下面就和同学具体说说。需要解决三大问题。一、 观念问题:语文不是背一背 许多家长和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那就是语文差一点没关系,因为语文不需要脑子,临考试的时候,背一背,记一记,也就行了。当然,大家之所以这样讲,与语文课堂的某些现状有关,有的老师就是把语文当成知识课来上的。考试就是知识搬家,将记在笔记本上的内容原封不动地搬到了试卷上。语文考试就变成了关于记忆力的检测。记忆力当然是人很重要的一项能力,一个人失去了应有的记忆力,那会完全变成白痴了。但是现代人才,绝非仅仅有记忆力就行的。思维力、想象力、反思力、推断力、创造力,这些能力的要求对一个现代人来说是更为重要的能力。语文课与这些能力原本相关,但为大家所忽略。将语文的学习视为只要背一背,记一记,这是造成语文低分的重要的主观原因。 二、方式问题:从不关注或一曝十寒 这里我们从语文学习的方式上找一找语文低分的原因。一部分同学低分的原因是除了在课堂上有一搭没一搭地听几句之外,课下从未关注过语文,基本没有课外阅读,只写老师布置的作文。这一类同学还有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那就是他们从来不朗读,读书只要一出声,必定是磕磕绊绊,念什么文章,都是一个劲,没有轻重缓急,也无抑扬顿挫。这一招当然也是家长朋友检测孩子语文程度的一个简便易行的有效方式。您不妨让孩子读一段报纸,读一篇文章,如果孩子是这样的话,那就证明他的语文学习已经出现了问题。还有的同学,倒是关注了语文学习,不过是一曝十寒式的。猛干一晚,十天不看。其实,语文的学习最是不能这样。它需要的是少量多次,循序渐进,边读边悟。 三、 内容问题:识记之后还干什么 语文低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同学备考复习的时候,将语文丰富的内涵与思考内容经常简化为字音、字形和文学文化常识、背诵的课文这几项内容。假如我们新近学了贺知章的一首古诗《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一般同学复习备考的内容是:复习字形“鬓毛”的“鬓”,写几遍,保证会写;然后再掌握字音“衰”读作“cuī”;再后,记住这首诗的的作者是唐代的诗人贺知章,号四明狂客,还曾写过的一首诗叫《咏柳》。这个复习够充分的吧。都这么复习了,那还能干什么呢,剩下的就是去考场发挥了。其实这个同学语文复习得的确不错,但他把最应该复习的内容却丢掉了。那就是面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那群天真烂漫的孩子,白发苍苍的87岁致仕归乡的贺知章此时的心境到底是怎样的,他有何样的人生感慨?你可以将贺知章此时心潮起伏的心情用你的笔描绘记录下来吗?体悟人生,感动生命,增加人生丰厚的体验,将复杂的内心世界用自己的笔能够准确细腻的记录下来,这些才是语文学习的应有之义。 四、 60天提升之法 1. 转化观念,从今天做起。改变对语文不重视的观念,改变语文学习方法。坚持每天学习语文40分钟。 2. 提前预习,认真面对课文,将容易写错和不理解的词语首先划出来。能查字典弄清楚的,就自己查字典。查完后,仍然难解其意的,准备好,第二天问老师。一边读,一边想,将自己的想法可以用铅笔写在书页空白的地方。大胆地去写,不要害怕自己的幼稚与错误。 3.带着这样的问题,第二天上课的时候,与老师碰撞。看一看,自己哪些地方与老师英雄所见略同,哪些地方还有差距,哪些地方自己理解错了,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误。 4. 课下整理基础知识后,能够坚持写听课感悟,感悟中可以写:在课堂上,自己领悟了哪些,在哪些地方收到了启发,转变了什么,老师与其他同学的精彩在哪里? 5. 带着自己这些感受,与老师坦诚交流。认真听取老师肯定了你什么,对哪些内容指出了问题。 6. 增加阅读量,带着从老师那里领悟而来的方法,运用到自我阅读中。 7. 期末考试早下手,提前二周,自我先做模拟考。依据自己的成绩与不足,再行改变。 |
高考考场策略 [随笔杂谈]
发表于:2012-04-19 阅读:56次
2012高考备战:高考考场不可不知的增分策略 高考考场不可不知的增分策略 |
高考英语美文 [高中英语]
发表于:2012-04-19 阅读:475次
《当幸福来敲门》精彩对白(中英文对照)
精彩对白 Chris Gardner:You got a dream, you gotta protect it. 克里斯·加德纳:如果你有梦想,就要守护它。 Chris Gardner:People can't do something by themselves; they wanna tell you you can not do it. 克里斯·加德纳:当人们做不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他们就会对你说你也同样不能。 Chris Gardner:You want something. Go get it! 克里斯·加德纳:有了目标就要全力以赴。 Martin Frohm: What would you say if man walked in here with no shirt, and I hired him? What would you say? 马丁:如果我雇佣了一个没有穿着衬衫走进来的人,你会怎么说? Chris Gardner: He must have had on some really nice pants. 克里斯·加德纳:他一定穿了一条很棒的裤子。 There is an I in "happiness",There is no Y in "happiness",It's an I 幸福的幸里面是一个“幸”,不是一个“辛”。或者理解成,Y=Why=为什么,I=我。幸福里面没有为什么,只有我。 I'm the type of person,if you ask me a question, and I don't konw the answer,I'm gonna to tell you that I don't konw.But I bet you what: I konw how to find the answer, and I'll find the answer,. 我是这样的人,如果你问的问题我不知道答案,我会直接告诉你“我不知道”。但我向你保证:我知道如何寻找答案,而且我一定会找出答案的。 What would you say if a guy walked in for an interview without a short on and I hired him? What would you say? He must've had on some really nice pants. 如果有个人连衬衫都没穿就跑来参加面试,你会怎么想?如果最后我还雇佣了这个人,你会怎么想? 那他穿的裤子一定十分考究。 Don't ever let somebody tell you you can't do something, not even me. 别让别人告诉你你成不了才,即使是我也不行。 You got a dream, you gotta protect it. People can't do something themselves,they wanna tell you you can't do it.If you want something, go get it. Period. 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捍卫它。那些一事无成的人想告诉你你也成不了大器。如果你有理想的话,就要去努力实现。就这样。 --You gonna trust me, all right? -- I trust you. Thomas Jefferson mentions happiness a couple times in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May seem like a strange word to be in that document, but he was sort of… He was an artist. Lord, don't move that mountain, give me strength to climb it. Please don't move that stumbling block, but lead me , Lord, around it. My burdens, they gets so heavy, seem hard to bear, but I won't give up. Because you promised me. You'd meet me at the altar of prayer.(唱诗班的动情演绎) 英语美文:Rush 匆匆--朱自清 Swallows may have gone, but there is a time of return; willow trees may have died back, but there is a time of regreening; peach blossoms may have fallen, but they will bloom again. Now, you the wise, tell me, why should our days leave us, never to return? - If they had been stolen by someone, who could it be? Where could he hide them? If they had made the escape themselves, then where could they stay at the moment?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have been given to spend, but I do feel my hands are getting empty. Taking stock silently, I find that more than eight thousand days have already slid away from me. Like a drop of water from the point of a needle disappearing into the ocean, my days are dripping into the stream of time, soundless, traceless. Already sweat is starting on my forehead, and tears welling up in my eyes.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象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Those that have gone have gone for good, those to come keep coming; yet in between, how swift is the shift, in such a rush? When I get up in the morning, the slanting sun marks its presence in my small room in two or three oblongs. The sun has feet, look, he is treading on, lightly and furtively; and I am caught, blankly, in his revolution. Thus--the day flows away through the sink when I wash my hands, wears off in the bowl when I eat my meal, and passes away before my day-dreaming gaze as reflect in silence. I can feel his haste now, so I reach out my hands to hold him back, but he keeps flowing past my withholding hands. In the evening, as I lie in bed, he strides over my body, glides past my feet, in his agile way. The moment I open my eyes and meet the sun again, one whole day has gone. I bury my face in my hands and heave a sigh. But the new day begins to flash past in the sigh.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的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边垮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What can I do, in this bustling world, with my days flying in their escape? Nothing but to hesitate, to rush. What have I been doing in that eight-thousand-day rush, apart from hesitating? Those bygone days have been dispersed as smoke by a light wind, or evaporated as mist by the morning sun. What traces have I left behind me? Have I ever left behind any gossamer traces at all? I have come to the world, stark naked; am I to go back, in a blink, in the same stark nakedness? It is not fair though: why should I have made such a trip for nothing!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却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象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You the wise, tell me, why should our days leave us, never to return?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英语美文:青春(Youth) YOUTH Samuel Ullman 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 it is a state of mind; it is not a matter of rosy cheeks, red lips and supple knees; it is a matter of the will, a quality of the imagination, a vigor of the emotions; it is the freshness of the deep springs of life. Youth means a tempera-mental predominance of courage over timidity, of the appetite for adventure over the love of ease. This often exists in a man of 60 more than a boy of 20. Nobody grows old merely by a number of years. We grow old by deserting our ideals. Years may wrinkle the skin, but to give up enthusiasm wrinkles the soul. Worry, fear, self-distrust bows the heart and turns the spring back to dust. Whether 60 or 16, there is in every human being’s heart the lure of wonder, the unfailing childlike appetite of what’s next and the joy of the game of living. In the center of your heart and my heart there is a wireless station: so long as it receives messages of beauty, hope, cheer, courage and power from men and from the Infinite, so long are you young. When the aerials are down, and your spirit is covered with snows of cynicism and the ice of pessimism, then you are grown old, even at 20, but as long as your aerials are up, to catch waves of optimism, there is hope you may die young at 80. 青春 塞缪尔·厄尔曼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 象,炙热的恋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 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二十后生而有之,六旬男子 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致灵魂。忧烦,惶恐,丧失自信,定使心 灵扭曲,意气如灰。 无论年届花甲,拟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奇迹之诱惑,孩童般天真久盛不 衰。人人心中皆有一台天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 信号,你就青春永驻,风华常存。 一旦天线下降,锐气便被冰雪覆盖,玩世不恭、自暴自弃油然而生,即使年方二十,实 已垂垂老矣;然则只要树起天线,捕捉乐观信号,你就有望在八十高龄告别尘寰时仍觉希望。 英语美文:从不说他做不到 英语美文:从不说他做不到 We Never Told Him He Couldn't Do It
The children in our neighborhood ran around as most children do during play, and Joey would jump right in and run and play, too. We never told him that he probably wouldn't be able to run as well as the other children. So he didn't know. In seventh grade he decided to go out for the cross-country team. Every day he trained with the team. He worked harder and ran more than any of the others - perhaps he sensed that the abilities that seemed to come naturally to so many others did not come naturally to him. Although the entire team runs, only the top seven runners have the potential to score points for the school. We didn't tell him he probably would never make the team, so he didn't know. He continued to run four to five miles a day, every day - even the day he had a 103-degree fever. I was worried, so I went to look for him after school. I found him running all alone. I asked him how he felt. "Okay," he said. He had two more miles to go. The sweat ran down his face and his eyes were glassy from his fever. Yet he looked straight ahead and kept running. We never told him he couldn't run four miles with a 103-degree fever. So he didn't know. Two weeks later, the names of the team runners were called. Joey was number six on the list. Joey had made the team. He was in seventh grade - the other six team members were all eighth-graders. We never told him he shouldn't expect to make the team. We never told him he couldn't do it. We never told him he couldn't do it...so he didn't know. He just did it.
我的儿子琼尼降生时,他的双脚向上弯弯着,医生向我们保证说经过治疗,小琼尼可以像常人一样走路,但像常人一样跑步的可能性则微乎其微。琼尼3岁之前一直在接受治疗,和支架、石膏模子打交道。七八岁的时候,他走路的样子已让人看不出他的腿有过毛病。 邻居的小孩子们做游戏的时候总是跑过来跑过去。毫无疑问小琼尼看到他们玩就会马上加进去跑啊闹的。我们从不告诉他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跑,我们从不说他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因为我们不对他说,所以他不知道。 七年级的时候,琼尼决定参加跑步横穿全美的比赛。每天他和大伙一块训练。也许是意识到自己先天不如别人,他训练得比任何人都刻苦。训练队的前7名选手可以参加最后比赛,为学校拿分。我们没有告诉琼尼;也许会落空,所以他不知道。 他坚持每天跑4~5英里。我永远不会忘记有一次,他发着高烧,但仍坚持训练。我为他担心,于是去学校看他,发现他正在一个人沿着长长的林荫道跑步呢。我问他感觉怎么样,"很好。"他说。还剩下最后两英里。他满脸是汗,眼睛因为发烧失去了光彩。然而他目不斜视,坚持着跑下来。我们从没有告诉他不能发着高烧去跑4英里的路,我们从没有这样对他说,所以他不知道。 两个星期后,在决赛前的3天,长跑队的名次被确定下来。琼尼是第六名,他成功了。他才是个七年级生,而其余的人都是八年级生。我们从没有告诉他不要去期望入选,我们从没有对他说他不会成功。是的,从没说起过……所以他不知道,但他却做到了! |
中考冲刺提高英语成绩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2-04-18 阅读:90次
中考考前冲刺阶段,学生应分两个阶段进行复习。其一是用两周时间,将复习重点放在中考题型分组专项训练上,其二是用两周时间将心思放在查漏补缺、模拟考试及其它适应性测试上,以帮助中考阶段提分。
题型分组专项训练,主要指根据去年中考题型模式,每次一组专项题型,如选择AI卷里的两个题型、AII卷里的一两个题型及B卷里的一个题型。这样既能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能有序调整心理状态,最后逐步过渡到临考状态。 需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关于“三大填空”:完形填空、短文填空(方框型,首字母型)、对话填空(自由型,选项型)。目前“三大填空”着重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的理解能力,而非单纯对语法结构、短语词组。因此,考生不仅要会处理好每个单句,理解语义,还要处理好句与句、单句与全文之间的内在关系,选出适当的词填上,使文章完整与通顺。 其次,关于单项选择、对话及短文中的“难句”和独白中的“难题”:现在的考试题的“难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偏、怪、难试题,而是完全源于教材、经出题者创新编题的结果。这些难题的出题形式主要包括:“故意”省略句中某些成分,检测句法结构;巧用相似结构,干扰常态思维;拆开固定搭配,考查基础知识;利用汉语思维,检测语言素养;增加后句中修饰语,考查应变能力;添加插入语成分,干扰思维定式;跨学科知识融合,考查综合运用。 最后,关于书面表达:首先要抓住所给的提示(即写作要点),然后运用所学词汇、语法及句型,回顾并参考平时教材中的相关短文、对话、文体,避繁就简,简明表达要讲的内容。不要添枝加叶,画蛇添足。 而模拟考试和查漏补缺,则是让学生真真实实的感知考场氛围,让学生适度紧张起来,认真应对中考。操作时,主要以整套题为单位,或以几个大题为单位定时训练,并随即讲评,快速反馈。另外,在这个阶段,学生手里至少要有一本专用书,一份专用报,而且是针对冲刺阶段的东西,以作为学校课堂的必要补充以及深度强化之用。 |
初中英语语法 [初中英语]
发表于:2012-04-18 阅读:104次
词性
一、实词1.名词(nouns)n.: 名词是词性的一种,也是实词的一种,是指代人、物、事、时、地、情感、概念等实体或抽象事物的词。名词可以独立成句。在短语或句子中通常可以用代词来替代。名词可以分为专有名词(Proper Nouns)和普通名词 (Common Nouns),专有名词是某个(些)人,地方,机构等专有的名称,如Beijing,China等,专有名词的首字母要大写。普通名词是一类人或东西或是一个抽象概念的名词,如:book,sadness等。 2.代词(pronoun)pron.: 代词是代替名词的一种词类。大多数代词具有名词和形容词的功能。英语中的代词,按其意义、特征及在句中的作用分为: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反身代词、相互代词、疑问代词、关系代词、连接代词和不定代词九种。 3.数词(numeral)Num.: 表示“多少”和“第几”的词,叫数词。其用法相当于名词或者形容词。数词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两种。 4.形容词(adjective)adj.或a.; 很多语言中均有的主要词类中的一种。主要用来修饰名词的词,表示事物的特征。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和特征的程度好坏,与否。 5.副词(adverb)adv.: 是一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全句的词,说明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概念的词。副词是一种半虚半实的词。副词可分为:时间副词、地点副词、方式副词、程度副词、疑问副词、连接副词、关系副词、频率副词和说明性副词等。 6.动词(Verb)v.: 动词,就是用来形容或表示各类动作的词汇。基本上每个完整的句子都有一个动词,要表示第二个动作时可使用不定词、动名词、对等连接词、从属连接词或增加子句等方法连结。二、虚词7.冠词(article) art.: 冠词是虚词,本身不能单独使用,也没有词义,它用在名词的前面,帮助指明名词的含义。 冠词可以说是名词的一种标志,它不能离开名词而独立存在。表示的主语数量或者特征。 8.介词(preposition)prep.: 介词是一种用来表示词与词、词与句之间的关系的虚词,在句中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介词后面一般有名词、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其他词类,短语或从句作它的宾语。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介词词组,在句中作状语,表语,补语或介词宾语。介词可以分为时间介词、地点介词、方式介词、原因介词和其他介词。 9.连词(conjunction)conj: 连词是一种虚词, 它不能独立担任句子成分而只起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以及句与句的作用。连词主要可分为4类:并列连词、转折连词、选择连词和因果连词。 10.助词: 助词是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虚词。助词有结构助词,时态助词,语气助词三种。 11.叹词:(interjection)interj.: 叹词是语法学术语。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三、判断词现代汉语中表示条件、让步、转折等关系的连词多包含一个来自判断词“是”的语素,其他语言也有类似的情况。英语中的判断词有常见的“Yes”和“No”。四、情态动词1) 情态动词不能表示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情,只表示期待或估计某事的发生。 2) 情态动词 除ought 和have 外,后面只能接不带to 的不定式。 3) 情态动词没有人称,数的变化,即情态动词第三人称单数不加-s。 4) 情态动词没有非谓语形式,即没有不定式,分词,等形式。五、感叹词感叹词是用来表示说话时表达的喜怒哀乐等情感的词。它不构成后面句子的一个语法成分,却在意义上与它有关连,后面的句子一般说明这种情绪的性质、原因。感叹词是英语口语中最富于表现力的词语之一,用途甚广。学会它,对于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表达复杂的思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中的感叹词很多,但目前的语法著作中却很少对它进行归纳总结,致使许多人对含有感叹词的句子理解不透。现将部分感叹词的用法进行小结: 一、Oh 表示惊讶、指责、痛苦、称赞、懊恼等,可译为“哦”、“哎呀”、“噢”“啊”、“呀”等。 1. "Oh, who was that?" Mr. Black asked.“哦,是谁?”布莱克先生问。 2. "Oh, how blind you are!" he cried.“哎呀,你们真瞎!”他大声道。 3. "Oh, oh!" he cried. "My stomach! My head! oh! oh!“哎呀,哎哟!”他大声道,“我的肚子!我的头!哎哟!哎哟!” 4.Oh, learned judge! Oh, wise young man. 噢,博学的法官!噢,聪明的年轻人!六、其他1、动名词:动名词是一种兼有动词和名词特征的非限定动词。它可以支配宾语,也能被副词修饰。动名词有时态和语态的变化。 2.、动词不定式:不定式定义:由to+动词原形构成。不定式是一种非限定性动词。而非限定动词是指那些在句中不能单独充当谓语的动词,可分为不定式,动名词,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 3、分词:[participle]具有动词及形容词二者特征的词;尤指以-ing或-ed,-d,-t,-en或-n结尾的英语动词性形容词,具有形容词功能,同时又表现各种动词性特点,如时态,语态、带状语性修饰语的性能及带宾词的性能〈句子成分〉一个句子一般皆由两部分组成,即主语部分(subject group)和谓语部分(predicate group)。如: (1) Professor Ward teaches Engilsh to university students. 沃德教授给大学生教英语。 句中的 Professor Ward即是主语部分,teaches English to university students 即是谓语部分。 句子成分(members of the sentence )是句子中起一定功用的组成部分。句子由各个句子成分所构成。 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表语七种。 主语是句子叙述的主体,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 谓语说明主语所发出的动作或具有的特征和状态。谓语由动词来承担。 宾语是动作的对象或承受者,常位于及物动词或介词后面。宾语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宾语从句等来担任。 主语和谓语是英语句子的两大成分,除少数句子(如祈使句和感叹句等)外,一句话必须同时具有主语和谓语所表达的意思才能完整。主语是针对谓语而言的,是一句话的主题,谓语用来说明主语的情况,为主语提供信息。例如:They are working.主语是they(他们),那么他们在做什么呢?看来没有谓语are working 是不行的。在正常情况下,英语的主语和谓语的位置与汉语一致,也就是说主语在前,谓语紧跟其后。那么,哪些词语可以做主语,谓语,何时主谓倒置,主语与谓语的一致情况如何,我将一一讲述。一、主语主语(subject) 是一句的主体,是全句的述说对象,常用名词或相当于名词的词担任,一般置于句首。如: (2)The plane has just taken off at the airport。 飞机刚刚从机场起飞。 (3)I respect his privacy。 我尊重他的隐私权。 主语是句子陈述的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表示句子说的是"什么人"、“什么事”、“什么东西”、“什么地方”等等。 名词、代词、数词、动名词、To do不定式、一个句子 都可以做主语。二、谓语谓语是对主语动作或状态的陈述或说明,指出“做什么”和“是什么”或“怎么样”. 谓语动词的位置一般在主语之后。三、宾语宾语,又称受词,是指一个动作(动词)的接受者。宾语分为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间接宾语也称宾语补足语)两大类,其中直接宾语指动作的直接对象,间接宾语说明动作的非直接,但受动作影响的对象。一般而言,及物动词后面最少要有一个宾语,而该宾语通常为直接宾语,有些及物动词要求两个宾语,则这两个宾语通常一个为直接宾语,另一个为间接宾语。名词、代词、数词、动名词、To do不定式、一个句子 都可以做宾语,而to do不定式用于宾语补足语。四、定语定语是用来修饰、限定、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品质与特征的。 主要有形容词此外还有名词、代词、数词、介词短语、动词不定式(短语)、分词、定语从句或相当于形容词的词、短语或句子都可以作定语。 汉语中常用‘……的’表示。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修饰和被修饰、限制和被限制的关系。在汉语中,中心语与定语二者之间有的需要用结构助词“的”,有的不需要,有的可要可不要。 “的”是定语的标志。五、状语英语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句子成分叫状语(adverbial)。 状语的功用:状语说明地点、时间、原因、目的、结果、条件、方向、程度、方式和伴随状况等。 状语一般由副词、介词短语、分词和分词短语、不定式或相当于副词的词或短语来担当。其位置一般放在句末,但也可放在句首或句中。六、补语英语补语的作用对象是主语和宾语,具有鲜明的定语性描写或限制性功能,在句法上是不可或缺的。补语是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份。最常见的是宾语补足语。名词、动名词、形容词、副词、不定式、现在分词、过去分词都可以在句子中作宾补。七、表语表语是用来说明主语的身份、性质、品性、特征和状态的,它常位于系动词(be, become, appear, seem,look,sound,feel,get,smell等词)之后,表语常由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不定式、动词的-ing、从句来充当;如果句子的表语也是由一个句子充当的,那么这个充当表语的句子就叫做表语从句。动词时态英语语法中的时态(tense)是一种动词形式,不同的时态用以表示不同的时间与方式。 是表示行为、动作和状态在各种时间条件下的动词形式。因此,当我们说时态结构的时候,指的是相应时态下的动词形式。 下面就英语中常见的十种基本时态进行阐述,其它的时态都是在这十种时态的基础上结合而成的。 所谓“时”就是行为发生的时段或状态存在的时段,即:现在、过去、将来和过去将来四种;所谓“态”就是行为或状态发生时说呈现的状态,有一般状态、进行状态、完成状态或完成进行状态四种。由时和态结合,便形成下列十六种时态: 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一般过去将来时; 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将来进行时,过去将来进行时; 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将来完成时,过去将来完成时; 现在完成进行时,过去完成进行时,将来完成进行时,过去将来完成进行时.一、 一般现在时1.概念:表示经常发生的情况;有规律出现的情况;总是发生的;和事实真理。 2.时间状语: 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every week (day, year, month…), once a week(day, year, month…), on Sundays(on Mondays …), 3.基本结构:动词 原形 (如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动词上要改为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4.否定形式:主语+am/is/are +not+其他; 此时态的谓语动词若为行为动词,则在其前加don't, 如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则用doesn't,同时还原行为动词。 5.一般疑问句:把be动词放于句首;用助动词do提问,如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则用does,同时,还原行为动词。 6.例句:It seldom snows here.这里很少下雪。 He is always ready to help others.他总是乐于帮助别人。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事实胜于雄辩。二、 一般过去时1.概念:过去某个时间里发生的动作或状态;过去习惯性、经常性的动作、行为。 2.时间状语:ago, yesterday,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last week, last(year, night, month…), in 1989, just now, at the age of 5, one day, long long ago, once upon a time, etc. 3.基本结构:主语+动词或be的过去时+名词 4.否定形式:主语+was/were +not+其他;在行为动词前加didn't,同时还原行为动词。 5.一般疑问句:was或were放于句首;用助动词do的过去式did 提问,同时还原行为动词。 6.例句:She often came to help us in those days.那些天她经常来帮助我们。 I didn't know you were so busy.我不知道你是这么忙。三、 一般将来时1.概念: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及打算、计划或准备做某事。 2.时间状语:Tomorrow, next day(week, month, year…),soon, in a few minutes, by…,the day after tomorrow, etc. 3.基本结构:主语+am/is/are +going to + do+其它;主语+will/shall + do+其它 4.否定形式:主语+am/is/are not going to do ;主语+will/shall not do+其它 5.一般疑问句:be放于句首;will/shall提到句首。 {首字母大写} 6.例句:They are going to have a competition with us in studies.他们将有一场比赛和我们一起研究。 It is going to rain.天要下雨了。四、 一般过去将来时1.概念:立足于过去某一时刻,从过去看将来,常用于宾语从句中。 2.时间状语:The next day (morning, year…),the following month(week…),etc. 3.基本结构:主语+was/were +going to + do+其它;主语+would/should + do+其它 4.否定形式:主语+was/were+not + going to + do; 主语+would/should + not + do. 5.一般疑问句:was或were放于句首;would/should 提到句首。 6.例句:He said he would go to Beijing the next day.他说他第二天要去北京。 I asked who was going there.我问,谁要去那里。五、 现在进行时1.概念:表示现阶段或说话时正在进行的动作及行为。 2.时间状语:Now, at this time, days, etc. look. listen 3.基本结构:主语+be +doing +其它 4.否定形式:主语+be +not +doing+其它 5.一般疑问句:把be动词放于句首。 6.例句:How are you feeling today?你今天感觉如何? He is doing well in his lessons.在课上他表现得很好。六、 过去进行时1.概念:表示过去某段时间或某一时刻正在发生或进行的行为或动作。 2.时间状语:at this time yesterday, at that time或以when引导的谓语动词是一般过去时的时间状语等。 3.基本结构 主语+was/were +doing +其它 4.否定形式:主语+was/were + not +doing+其它 5.一般疑问句:把was或were放于句首。(第一个字母大写) 6.例句:At that time she was working in a PLA unit.那段时间她在人民解放军部队工作。 When he came in, I was reading a newspaper.他进来时,我正在读报纸。七、 将来进行时1.概念:表示将来某一时间正在进行的动作,或表示要在将来某一时间开始,并继续下去的动作。常用来表示询问、请求等。 2.时间状语:Soon, tomorrow, this evening,on Sunday, by this time,in two days, tomorrow evening 3.基本结构:主语+shall/will + be +现在分词+其它 4.否定形式:主语+shall/will + not + be +现在分词+其它 5.例句:This time next day they will be sitting in the cinema.下一天的这个时间,他们正坐在电影院。 He won’t be coming to the party.他不去参加聚会了。八、 过去将来进行时1.概念:表示就过去某一时间而言,将来某一时刻或某一段时间正在进行的动作,主要用于宾语从句中,尤其多用于间接引语中。 2.基本结构:should/would + be +现在分词 3.例句:They said they would be coming.他们说了他们将要来。 He said he could not come because he would be having a meeting.他说他不能来因为要开会。九、 现在完成时1.概念:过去发生或已经完成的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结果,或从过去已经开始,持续到现在的动作或状态。 2.时间状语:yet,already,just,never,ever,so far,by now,since+时间点,for+时间段,recently, lately, in the past few years, etc. 3.基本结构:主语+have/has +p.p(过去分词)+其它 4.否定形式:主语+have/has + not +p.p(过去分词)+其它 5.一般疑问句:have或has放句首。 6.例句:I've written an article.我已经写了一篇论文。 The countryside has changed a lot in the past few years.在过去的几年,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十、 过去完成时1.概念:以过去某个时间为标准,在此以前发生的动作或行为,或在过去某动作之前完成的行为,即“过去的过去”。 2.时间状语:Before, by the end of last year (term, month…), etc. 3.基本结构:主语+had + p.p(过去分词)+其它 4.否定形式:主语+had + not +p.p(过去分词)+其它 5.一般疑问句:had放于句首。 6.例句:As soon as we got to the station, the train had left.当我们到车站的时候,火车已经开走了。 By the end of last month, we had reviewed four books.到上个月底,我们已经复习了四本书。 基本结构:主语+had+p.p(过去分词)+其它 ①肯定句:主语+ had+p.p(过去分词)+其它 ②否定句:主语+ had+ not+p.p(过去分词)+其它 ③一般疑问句:Had+主语+p.p(过去分词)+其它 ④特殊疑问句:特殊疑问词+一般疑问句十一、 将来完成时1.概念:在将来某一时刻之前开始的动作或状态 2.时间状语:by the time of; by the end of+时间短语(将来);by the time+从句(将来) 3.基本结构:主语+be going to/will/shall + have+p.p(过去分词)+其它 4例句:By the time you get back, great changes will have taken place in this area.到你回来的时候,就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十二、 过去将来完成时1.概念:表示在过去某一时间对将来某一时刻以前所会发生的动作,常用在虚拟语气中,表示与过去的事实相反。 2.基本结构:should/would have done sth. 3.例句:I thought you'd have left by this time.我想这会儿你已经走了。 He told them he would have finished it by 8 o'clock.他告诉他们他会在8点以前干完。十三、 现在完成进行时1.概念:表示从过去某一时间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动作。这一动作可能刚刚开始,也可能仍在继续,并可能延续到将来。 2.基本结构:主语+have/has +been +doing+其它 3.时间状语:since+时间点,for+时间段等。 4.例子:I have been sitting here for an hour.我已经在这里坐了一个小时。 The children have been watching TV since six o'clock.从6点起,孩子们一直看电视。十四、 过去完成进行时1.概念:表示某个正在进行的动作或状态,持续到过去某个时刻,还未完成,一直持续到之后的当前才结束。 2.基本结构:主语+ had + been + doing +其它 3.例子:She had been suffering from a bad cold when she took the exam.她在考试之前一直患重感冒。 Had they been expecting the news for some time?他们期待这个消息有一段时间了吧? 4.特殊含义:①尚未完成:He had been writing the novel.他已经在写小说了。(他没写完) ②企图:He had been studying the meaning of this proverb.他曾经学习过这个谚语。(他曾努力学习过它) ③未得结果:We had been studying what our enemy had said.我们一直致力于敌人所说的。(但是我们没有理解) ④最近情况:He had been quarrelling with his wife.他和他的妻子吵了一场架。(最近) ⑤反复动作:He had been asking me the same question.他一直问我相同的问题。(屡次) ⑥情绪:What had he been doing?他做了什么?(不耐烦)十五、 将来完成进行时1.概念:表示动作从某一时间开始一直延续到将来某一时间。是否继续下去,要视上下文而定。 2.基本结构:shall/will have been doing 3.例子:I shall have been working here in this factory for twenty years by the end of the year.到今年年底,我将在这个工厂工作20年了。 If we don't hurry up the store will have been closing before we get there. 咱们如不快一点儿,等我们到了那儿,店门就会关了。十六、过去将来完成进行时1.概念:表示从过去某时看至未来某时以前会一直在进行的动作。 2.基本结构:should/would + have + been +现在分词 3.例子:He told me that by the end of the year he would have been living there for thirty years.他告诉我,到年底时,他就在那住了30年了。 一、 被动语态的用法: 1. 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构成:is / am / are +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Our classroom is cleaned everyday. 我们教室每天都被打扫。 I am asked to study hard. 我被告知要努力学习。 Knives are used for cutting things. 刀是用来切东西的。 2. 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构成:was / were +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A new shop was built last year. 去年修了一座新商店。 Dinosaur eggs were laid long long ago. 恐龙蛋被放置了很久很久。 3. 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构成:will+ be +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A new hospital will be built in our city. 我们城市将要修建一家新医院。 Many more trees will be planted next year. 明年会种更多的树。 4. 现在进行时的被动语态构成:am / is / are + being +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Uncle Wang is mending my bike now.→ My bike is being repaired by Tom now. 王叔叔正在修理我的自行车。 They are planting trees over there. → Trees are being planted over there by them. 他们在那里种植的树木。 5. 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构成:has / have + been +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This book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many languages. 这本书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Many man-made satellites have been sent up into space by many countries. 在许多国家有许多人造卫星被送上了太空。 6.过去进行时的被动语态构成:was/were + being +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The boy was being operated on when his parents hurried to the hospital.当他的父母赶到医院的时候这个男孩正在做手术。 The new road was being made.这条新路正在修筑。 7.过去完成时的被动语态构成:had + been +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The classroom hadn’t been cleaned before the teacher came. 在老师来之前,教室尚未打扫。 The tickets had been sold out before I came to the cinema.在门票被销售一空前我赶到了电影院。 8.将来完成时的被动语态构成:shall/will + have done They will have been married for 20 years by then. 届时,他们结婚将满20周年。 The project will have been completed before May.该项目将在五月前完成。 9.含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构成:情态动词+ be +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Young trees must be watered often. 小树需要经常浇水。 Your mistakes should be corrected right now. 你应该现在就改正你的错误。 The door may be locked inside. 这扇门可以反锁。 Your homework can be handed in tomorrow. 你的家庭作业可以明天交。 二、 怎样把主动语态改成被动语态? 把主动语态改为被动语态非常简单,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 先找出谓语动词; 2. 再找出谓语动词后的宾语; 3. 把宾语用作被动语态中的主语; 4. 注意人称、时态和数的变化。 例:1. Bruce writes a letter every week. →A letter is written by Bruce every week. 布鲁斯每星期写一封信。 2. Li Lei mended the broken bike this morning.→The broken bike was mended by Li Lei this morning. 李雷今天上午在修理坏的自行车。 3. He has written two novels so far.→Two novels have been written by him so far. 至今他已写了两部小说。 4. They will plant ten trees tomorrow.→Ten trees will be planted by them tomorrow. 他们明天将要种植十棵树。 5. Lucy is writing a letter now.→A letter is being written by Lucy now. 露西正在写信。 6. You must lock the door when you leave.→the door must be locked when you leave. 当你离开的时候你必须把门锁上。 三、 使用被动语态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不及物动词无被动语态。 What will happen in 100 years?一百年里会发生什么事? The dinosaurs disappeared about 65 million years ago. 约65万年前恐龙灭绝。 2. 有些动词用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 This pen writes well. 这支钢笔很好写。 This new book sells well. 这本新书卖的很好。 3. 感官动词或使役动词使用省略to的动词不定式,主动语态中不带to ,但变为被动语态时,须加上to 。 例:make somebody do something→somebody+ be +made to do something see somebody do something→somebody +be +seen to do something A girl saw my wallet drop when she passed by.→My wallet was seen to drop by a girl when she passed by. 一个女孩看到我的钱夹掉了当她经过的时候。 The boss made the little boy do heavy work.→The little boy was made to do heavy work by the boss. 这个老板让这小男孩干重活。 4. 如果是接双宾语的动词改为被动语态时,直接宾语(物)作主语,那么动词后要用介词,这个介词是由与其搭配的动词决定。 He gave me a book.→A book was given to me by him. 他给了我一本书。 He showed me a ticket.→A ticket was shown to me by him. 他给我展示了一张票。 My father bought me a new bike. →A new bike was bought for me by my father. 我父亲给我买了一辆新自行车。 5. 一些动词短语用于被动语态时,动词短语应当看作一个整体,而不能丢掉其中的介词或副词。 We can’t laugh at him. →He can’t be laugh at by us. 我们不能嘲笑他。 He listens to the radio every day. →The radio is listened to by him every day. 他每天都收听广播。 The nurse is taking care of the sick man. →The sick man is being taken care of by the nurse.这护士在照顾这个虚弱的男人。</CA 例句翻译by猫猫虚拟语气语气是一种动词形式,用以表示说话者的意图或态度。虚拟语气表示所说的话只是一种主观的愿望、假设或建议等。虚拟语气可以用在非真实条件句、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和定语从句中。
基本句型结构
句子按其结构可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 一、简单句基本形式:简单句的基本形式是由一个主语加一个谓语构成。其它各种句子形式都是由此句型发展而来,如五大基本句型:1.主语+谓语这种句型简称为主谓结构,其谓语一般都是不及物动词,例: Things change.事物是变化的。 Nobody went.没有人去。 --Did you go by sea?你们走的是海路吗? --NO,we flew.不,我们是飞去。2.主语+连系动词+表语这种句型称为主系表结构,其实连系动词在形式上也是一种谓语动词,但实质上表语成了谓语,例: Mr. Turner is an artist.特纳先生是位画家。 The milk turned sour.牛奶变酸了。 She became a lawyer.她当了律师。3.主语+谓语+宾语这种句型可称为主谓宾结构,它的谓语一般多是及物动词,例: We never beat children.我们从来不打孩子。 My sister will fix everything.我姐姐会料理一切。4.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这种句型可称为主谓宾宾结构,其谓语应是可有双宾语的及物动词,两个宾语一个是间接宾语,一个是直接宾语,例: He gave the book to his sister.他把这本书给了他的妹妹。 I'll write you a long letter.我将写给你一封长信。5.主语+谓语+宾语+宾补这种句型可简称为主谓宾补结构,其补语是宾语补语,与宾语一起即构成复合宾语,例: I found the book easy.我发现这本书不难。(形容词easy作补语) I'll let him go.我将让他去。(不定式go用作补语) 注意:有时两个或更多的并列主语拥有一个共同的谓语,甚至并列有两个主语和两个谓语,这样的句子仍然是简单句,例: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in the east Asia are developing rapidly.中国和东亚其它国家正在迅速地发展。(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并列主语) Mr. Wang and I often work together and help each other.王先生和我常在一起工作互相帮助。It 引导结构It 既是代词又是引词。作代词时,它可作人称代词、指示代词、非人称代词,用于前指、非确指或习语中。作引词时,它本身无实义,只起先行引导的作用。可作形式主语(it is + adj. + for/of sb. to do sth.)或形式宾语(it + adj. + to do sth.),真实地主语或宾语是不定式、动名词或名词从句,它们则放在后面。It 也用于强调句结构。如想强调某个词或部分,可用it is (was)+强调部分(主语、宾语或状语)+that(who)…的强调结构。本章要求了解代词 it 和引词it 的各种用法,重点掌握it 用于前指或后指;引词it 用于强调结构。二、并列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用并列连词连在一起构成的句子,叫做并列句,其基本结构是“简单句+并列连词+简单句”。并列连词有:and, but, or, so等。并列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连接而成。并列句中的各简单句意义同等重要,相互之间没有从属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关系。它们之间用连词连结。三、复合句复合句(Complex Sentence)由一个主句(Principal Clause)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从句(Subordinate Clause)构成。 主句是全句的主体,通常可以独立存在;从句则是一个句子成分,不能独立存在。 从句不能单独成句,但它也有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就像一个句子一样。所不同在于,从句须由一个关联词(connective)引导。1、名词性从句在句子中起名词作用的句子叫名词性从句(Noun Clauses)。 名词性从句的功能相当于名词词组, 它在复合句中能担任主语、宾语、表语、同位语、介词宾语等,因此根据它在句中不同的语法功能,名词性从句又可分别称为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1)主语从句作句子主语的从句叫主语从句。主语从句通常由从属连词that,whether,if和连接代词what,who,which,whatever,whoever以及连接副词how,when,where,why等词引导。that在句中无词义,只起连接作用;连接代词和连接副词在句中既保留自己的疑问含义、又起连接作用,在从句中充当从句的成分。例如: What he wants to tell us is not clear. 他要跟我们说什么,还不清楚。 Who will win the match is still unknown. 谁能赢得这场比赛还不得而知。 It is known to us how he became a writer. 我们都知道他是如何成为一名作家的。 Where the English evening will be held has not yet been announced. 英语晚会将在哪里举行,还没有宣布。 有时为避免句子头重脚轻,常用形式主语it代替主语从句作形式主语放于句首,而把主语从句置于句末。主语从句后的谓语动词一般用单数形式。常用句型如下: (1) It + be + 名词 + that从句 (2)It + be + 形容词 + that从句 (3)It + be + 动词的过去分词+ that从句 (4)It + 不及物动词 + that 从句 另注意在主语从句中用来表示惊奇、不相信、惋惜、理应如此等语气时,谓语动词要用虚拟语气“(should) +do”,常用的句型有: It is necessary (important, natural, strange, etc.) that … It is suggested (requested, proposed, desired, etc.) that…2)宾语从句名词句用作宾语的从句叫宾语从句。引导宾语从句的关联词与引导主语从句表语从句的关联词大致一样,在句中可以作谓语动词或介词及非谓语动词的宾语。 1. 由连接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由连接词that引导宾语从句时,that在句中不担任任何成分,在口语或非正式的文体中常被省去,但如从句是并列句时,第二个分句前的that不可省。例如: He has told me that he will go to Shanghai tomorrow. 他已经告诉我他明天要去上海。 We must never think (that) we are good in everything while others are good in nothing. 我们决不能认为自己什么都好,别人什么都不好。 注意:在demand、order、suggest、decide、insist, desire, request, command, doubt等表示要求、命令、建议、决定等意义的动词后,宾语从句常用“(should)+ 动词原形”。例如: I insist that she (should) do her work alone. 我坚持要她自己工作。 The commander ordered that troops (should) set off at once. 司令员命令部队马上出发。 2. 用who,whom, which, whose, what, when, where, why, how, whoever, whatever, whichever等关联词引导的宾语从句相当于特殊疑问句,应注意句子语序要用陈述语序。例如: I want to know what he has told you. 我想知道他告诉了你什么。 She always thinks of how she can work well. 她总是在想怎样能把工作做好。 She will give whoever needs help a warm support. 凡需要帮助的人,她都会给予热情的支持。 3. 用whether或if引导的宾语从句,其主语和谓语的顺序也不能颠倒,仍保持陈述句语序。此外,whether与if 在作“是否”的意思讲时在下列情况下一般只能用whether,不用if: a. 引导主语从句并在句首时;b. 引导表语从句时;c . 引导从句作介词宾语时;d. 从句后有“or not”时;e. 后接动词不定式时。例如: Whether there is life on the moon is an interesting question. 月球上有没有生命是个有趣的问题。 The question is whether she should have a low opinion of the test?现在的问题是她是否应该有对测试的小意见? Everything depends on whether we have enough money. 一切要看我们是否有足够的钱。 I wonder whether he will come or not. 我想知道他来还是不来。 Can you tell me whether to go or to stay? 你能否告诉我是去还是留? 4. 注意宾语从句中的时态呼应,当主句动词是现在时,从句根据自身的句子情况,而使用 不同时态。例如: he studies English every day. (从句用一般现在时) he studied English last term. (从句用一般过去时) I know (that) he will study English next year. (从句用一般将来时) he has studied English since 1998. (从句用现在完成时) 当主句动词是过去时态(could, would除外),从句则要用相应的过去时态,如一般过去时,过去进行时,过去将来时等;当从句表示的是客观真理,科学原理,自然现象,则从句仍用现在时态。例如: The teacher told us that Tom had left us for America. 5. think, believe, imagine, suppose等等动词引起的否定性宾语从句中,要把上述主句中的动词变为否定式。即将从句中的否定形式移到主句中。例如: We don’t think you are here. 我们认为你不在这。 I don’t believe he will do so. 我相信他不会这样做。3)表语从句在句中作表语的从句叫表语从句。引导表语从句的关联词与引导主语从句的关联词大致一样,表语从句位于连系动词后,有时用as if引导。其基本结构为:主语 + 系动词 + that从句。例如: The fact is that we have lost the game. 事实是我们已经输了这场比赛。 That’s just what I want. 这正是我想要的。 This is where our problem lies. 这就是我们的问题所在。 That is why he didn’t come to the meeting. 那就是他为什么不到会的原因。 It looks as if it is going to rain. 看上去天要下雨了。 需要注意的,当主语是reason时,表语从句要用that引导而不是because。例如: The reason why he was late was that he missed the train by one minute this morning . 【注意】whether 可引导表语从句,但与之同义的if却通常不用于引导表语从句。4)同位语从句同位语从句说明其前面的名词的具体内容。同位语从句通常由that引导,可用于同位语从句的名词有advice、demand、doubt、fact、hope、idea、information、message、news、order、problem、promise、question、request、suggestion、truth、wish、word等。例如: The news that we won the game is exciting. 我们赢得这场比赛的消息令人激动。 I have no idea when he will come back home. 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 The thought came to him that Mary had probably fallen ill. 他想到可能玛丽生病了。 同位语从句和定语从句的区别: that作为关系代词,可以引导定语从句,充当句子成分,在从句中作宾语时可以省略; that引导同位语从句时,起连词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不充当句子成分,一般不能省略。 试比较下面两个例句: I had no idea that you were here.(that引导同位语从句,不能省略) Have you got the idea(that)this book gives you of life in ancient Greece?(that引导定语从句,作宾语,可以省略)5)名词性that-从句1)由从属连词that引导的从句叫做名词性that-从句。That只起连接主句和从句的作用,在从句中不担任任何成分,本身也没有词义。名词性that-从句在句中能充当主 语、宾语、表语、同位语和形容词宾语,例如: 主语:That she is still alive is her luck. 他还活着全靠运气。 宾语:John said that he was leaving for London on Wednesday. 约翰说他星期三要到伦敦去。 表语:The fact is that he has not been seen recently. 事实是近来谁也没有见过他。 同位语:The fact that he has not been seen recently disturbs everyone in his office. 近来谁也没有见过他,这一事实令办公室所有的人不安。 形容词宾语:I am glad that you are satisfied with your job. 你对工作满意我感到很高兴。 2)That-从句作主语通常用it作先行词,而将that-从句置于句末,例如: It is quite clear that the whole project is doomed to failure. 很清楚,整个计划注定要失败。 It's a pity that you should have to leave. 你非走不可真是件憾事。 用it作形式主语的that-从句有以下四种不同的搭配关系: a. It + be +形容词+ that-从句 It is necessary that… 有必要…… It is important that… 重要的是…… It is obvious that… 很明显…… b. It + be + -ed 分词+ that-从句 It is believed that… 人们相信…… It is known to all that… 众所周知…… It has been decided that… 已决定…… c. It + be +名词+ that-从句 It is common knowledge that… ……是常识 It is a surprise that… 令人惊奇的是…… It is a fact that… 事实是…… d. It +不及物动词+ that-从句 It appears that… 似乎…… It happens that… 碰巧…… It occurred to me that… 我突然想起……6)名词性wh-从句1)由wh-词引导的名词从句叫做名词性wh-从句。Wh-词包括who, whom,. whose, whoever, what, whatever, which, whichever等连接代词和where, when, how, why等连接副词。Wh-从句的语法功能除了和that-从句一样外,还可充当介词宾语、宾语补语和间接宾语等,例如: 主语: How the book will sell depends on its author. 书销售如何取决于作者本人。 直接宾语:In one's own home one can do what one likes. 在自己家里可以随心所欲。 间接宾语:The club will give whoever wins a prize. 俱乐部将给得胜者设奖。 表语: My question is who will take over president of the Foundation. 我的问题是谁将接任该基金会主席职位。 宾语补足语:She will name him whatever she wants to. 她高兴给他起什么名字就取什么名字。 同位语: I have no idea when he will return. 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 形容词宾语:I'm not sure why she refused their invitation. 我尚不能肯定她为什么拒绝他们的邀请。 介词宾语: That depends on where we shall go. 那取决于我们去哪儿。 2)Wh-从句作主语也常用先行词it做形式主语,而将wh-从句置于句末,例如: It is not yet decided who will do that job. 还没决定谁做这项工作。 It remains unknown when they are going to get married. 他们何时结婚依然不明。7)if, whether引导的名词从句1)yes-no型疑问从句 从属连词if, whether引导的名词从句是由一般疑问句或选择疑问转化而来的,因此也分别被称为yes-no型疑问句从句和选择型疑问从句,其功能和wh-从句的功能相同, 例如: 主语:Whether the plan is feasible remains to be proved. 这一计划是否可行还有等证实。 宾语:Let us know whether / if you can finish the article before Friday. 请让我们知道你是否能在星期五以前把文章写完。 表语:The point is whether we should lend him the money. 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应该借钱给他。 同位语:They are investigating the question whether the man is trustworthy. 他们调查他是否值得信赖。 形容词宾语: She's doubtful whether we shall be able to come. 她怀疑我们是否能够前来。 介词宾语: I worry about whether he can pass through the crisis of his illness. 我担心他是否能度过疾病的危险期。 2)选择性疑问从句 选择性疑问从句由关联词if/whether…or或whether…or not构成,例如: Please tell me whether / if they are Swedish or Danish. 请告诉我他们是瑞典人还是丹麦人。 I don't care whether you like the plan or not.我不在乎你是否喜欢该计划。 if和whether的区别: 1、 在动词不定式之前只能用whether 。如: 例8 I can’t decide whether to stay. 我不能决定是否留下。 2、 在whether …… or not 的固定搭配中。如: 例9 I want to know whether it’s good news or not . 我想知道是否是好消息。 3 、在介词后,只能用whether。如: 例10 His father is worried about whether he lose his work . 他的父亲担心是否会失去工作。 4、宾语从句放在句首表示强调时,只能用whether 。如: Whether this is true or not, I really don’t know. 这是否真的,我真的不知道。 (例11 Whether they can finish the work on time is still a problem . 他们是否能准时完成这项工作还是个问题。--此例为主语从句,有误,感谢指出) 5、用if会引起歧义时,只用whether。如: 例12 Could you tell me if you know the answer ? 这句话有两种意思:“你能告诉我是否知道答案吗?”或“如果你知道答案,请告诉我,好吗?”。如用whether可避免歧义。2、定语从句定语从句(Attributive Clauses)在句中做定语,修饰一个名词或代词,被修饰的名词,词组或代词即先行词。定语从句通常出现在先行词之后,由关系词(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引出。3.、状语从句状语从句(Adverbial Clause) 状语从句指句子用作状语时,起副词作用的句子。它可以修饰谓语、非谓语动词、定语、状语或整个句子。根据其作用可分为时间、地点、原因、条件、目的、结果、让步、方式和比较等从句。状语从句一般由连词(从属连词)引导,也可以由词组引起。从句位于句首或句中时通常用逗号与主句隔开,位于句尾时可以不用逗号隔开。否定转移否定转移是指否定形式在谓语动词,而否定的信息焦点却在状语和表语,或否定形式在主句,而否定的信息焦点却在从句。这是英语的一种习惯思维方法,与汉语不同,应予注意。构词法词法研究的对象是各种词的形式及用法。英语主要有三种构词法:缀后法(affixation):缀后法指在词上附加前缀或后缀,构成新词;转化法(conversion): 转化法就是把一个词从一种词类转成另一种词类;合成法(composition):合成法就是把两个以上的词、组合成一个复合词。转化与合成。此外还有一些次要地构词法。本单元要求熟记基本的构词法,具备辨别英语词类的能力。掌握名词的复数、形容词、副词及动词各种形式的 变化,并能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及词在句子中的地位和作用来实现它们的词类转化。英语倒装为了强调、突出等目的而颠倒原有语序的句式叫做倒装句。倒装是一种语法手段,用于表示一定的句子结构或强调某一句子成分。英语倒装句有两种:完全倒装和部分倒装。 完全倒装:指将句子中的谓语动词全部置于主语之前。此结构通常只用于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 部分倒装:指将谓语的一部分如助动词或情态动词倒装至主语之前,而谓语动词无变化。如果句中的谓语没有助动词或情态动词,则需添加助动词do, does或did,并将其置于主语之前。 英语句子的倒装一是由于语法结构的需要而进行的倒装,二是由于修辞的需要而进行的倒装。前一种情况,倒装是必须的,否则就会出现语法错误;后一种情况,倒装是选择性的,倒装与否只会产生表达效果上的差异。主谓一致1) 语法形式上要一致,即用作主语的名词中心词和谓语动词在单、复数形式上一致 2) 意义上要一致,即主语和谓语的一致关系取决于主语的单、复数意义. 1 并列结构作主语时当意义为复数时谓语用复数 注意: 当主语由and连结时,如果它表示一个单一的概念,即指同一人或同一物时,谓语动词用单数,and 此时连接的两个词前只有一个冠词. 2 当what引导的名词性分句作主语时,主谓一致问题就极为复杂.著名学者周海中教授在论文《关于what-分句作主语的主谓一致问题》中就这一问题做了深入研究,并给出了10种的主谓一致关系.这些一致关系值得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特别注意.独立主格一、概说独立主格结构的构成:“逻辑主语(名词或代词)+其他成分(分词、不定式、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或介词短语)”构成。独立主格在语法上是一个独立的短语,而不是句子;在意思上依附整个句子,具有一下特点: 1.作用相当于状语从句,可表时间、原因、条件、行为、方式或伴随情况; 2.可置于句首,也可放在句尾 3.主要用于书面语 4.逻辑主语与句中语法不同,不指同一个人或同一个事物二、构成1.名词或代词+过去分词 2.名词或代词+现在分词 3.名词或代词+不定式 4.名词或代词+形容词或副词 5.名词+介词短语 6.with/without+名词或代词宾格+分词三、句法功能1.时间状语 2.原因状语 3.条件状语 4.表伴随情况或补充说明英语中不存在属格一个普遍的误解是在英语中只存在一个以“'s”结尾表示所属的属格。然而,语言学家已经表明英语的所有格完全不是一个格,而是一个独立的词并且在书写和发音上都不是前一个词的一部分,这可以有下面这个句子表明:The King of Sparta's wife was called Helen.(斯巴达国王的妻子叫做海伦。)如果“'s”是属格,那么“妻子”(wife)就属于“斯巴达”(Sparta),但是“'s”并不是只表示“斯巴达”(Sparta),而是表示“斯巴达国王”(King of Sparta)。 上面这个例子并不表明英语没有自己的属格;但是它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另一个形式。在古英语中,ban的属格形式是banes。后来在现代英语中,这个发展成为了使用“'s”表示的“ban's”。在18世纪,人们对此的解释是省略号代替了一个属格代词,就像“the King's horse”是“the King, his horse”的缩写。但是这个解释是不正确的。人们更相信是省略号代替了古英语中的“e”。语法学习的捷径1 掌握语法要循序渐进,浅出深入学英文一定要一步一步的来,懂得基本5大句型后,才学更复杂的句式。至于为什么要先浅出呢,那就是学习一个大的规则之前先要搞明白有关该规则的基本原则,之后再学习一些更复杂更细小的要求,这样才会无论怎么深入也会有个大的原则做自己的救命稻草,不会迷失方向。 比如虚拟语气,一直是英语学习中的难点,主要是汉语表达虚拟语气很简单,只要在句子中加个“如果”“要是”等就可以了,但英文中加“if”“if only”是远远不够的。但其实只要掌握英文中的虚拟要借用过去时态和情态动词来表达,也就掌握了最基本的原则了。道理很简单。过去的人们总会觉得是不大可能改变的,有些“虚”的感觉,因此英文中借用了过去的时态来表达自己说话时的一种主观态度。至于情态动词,本来就是可以表示各种可能性的(比如may的可能性要小于can),用在虚拟语气中来表达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基本的原则掌握了,再去学更具体的规则,比如对现在,过去,将来的虚拟表达分别是什么样的,怎么表达错综的虚拟句(比如条件是对过去来说的,而结果是对现在而言的,比如If I had bought the stocks of Microsoft years ago, I would be a rich man now),最后可以掌握一些把条件或结果隐去的虚拟句了,这也就是先浅出后深入了。2把握规则的实质,思考规则的用意记得有一位同学给我背了一长串的口诀,说是老师帮助总结的,但忘了是关于什么的规则。我觉得很有意思,因为这位同学确实下了很大功夫,但就是没能自己去思考,去真正弄懂规则为什么要这样。以至于只记得口诀,就好像练习武术只记住了每个招式的名称,却不知道怎么打。比如,不定式做状语最经常表示目的,结果,和原因了。为什么呢?我想不定式的to 和介词to 虽然词性不同,但意思应该有相同之处。介词to表示方向性,去往什么地方或者已经到了什么地方,但最主要表示去往什么地方,表示一种方向性。而不定式做状语也最经常表达目的。而已经达到一个地方和结果在意思上也是很契合的。 He deliberately spoke in a loud voice to attract attention. To attract attention也就是朝这个方向努力的啦。 What have I done to offend you? 招惹(offend)已成事实,一个结果,也就是到了什么地方了。 至于表示原因,看下句:I was thrilled to rediscover lace w:st="on">Chinalace>. 再次发现中国是已经发生的,因此才会感到兴奋(thrilled),还是跟to表示到了什么地方,结果有关了。 还有不定式不管做什么成分,它的一般式(to be doing 是它的进行式,to have done它的完成式)都有个“将来”的味道, 这也与它做介词时的方向性有关吧。3一定坚持练习用英文听,说,读,写, 经常做阶段性的总结,一步一个台阶 有了语法,就要持之以恒的去用,听英文的歌,新闻,看英文电视剧,电影,英语动画片,既可以娱乐可以获得“最新鲜”的新闻。 |
串并联电路特点 [初中物理]
发表于:2012-04-12 阅读:1053次
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I=I1=I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U1+U2 分压原理: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部分电路所做的电功之和。W = W1+ W2 各部分电路的电功与其电阻成正比。 串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串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表达式:P = P1+ P2 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表达式: 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表达式:I=I1+I2 分流原理: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U=U1=U2 并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支路所做的电功之和。W = W1+ W2 各支路的电功与其电阻成反比。 并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并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表达式:P = P1+ P2 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表达式: |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物理]
发表于:2012-04-12 阅读:58次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 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11.(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12. 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4.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5.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8.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9.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第三章 光现象知识归纳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第四章 光的折射知识归纳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凸透镜成像: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v<2f),如照相机; (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2f)。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光路图: 6.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8.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9.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10.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 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 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 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 (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请把这三题答案写出来)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7.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8.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9.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1.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2. 速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s=vt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1米/秒=3.6千米/小时 13.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14.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15. 根据可求路程:和时间: 16. 人类发明的计时工具有: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归纳 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进率是千进) 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计算密度公式是;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体积V的单位是米3。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9.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 10.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 (3)求体积: 1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5. 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6. 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 7. 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 8.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9. 1 AU (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10. y.(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 第八章 力知识归纳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10.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 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 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 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 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第九章 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4.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 (3) 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 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 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5. 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浮 < G ,下沉;(2)F浮 > G ,上浮 (3)F浮 = G , 悬浮或漂浮 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 F浮 < G, 下沉;(2) F浮 > G , 上浮 (3) F浮 = G,悬浮。(不会漂浮) 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6.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F浮= G — F ,(G是物体受到重力,F 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 (4)平衡法:F浮=G物 (适合漂浮、悬浮) 7.浮力利用 (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第十章 力和运动知识归纳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5.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 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 或写成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 (2)费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 质是个等臂杠杆) 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 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 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3.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螺丝也是斜面的一种) 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P有/W=η 7.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知识归纳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 重力势能;动能 弹性势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 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9.比热(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10.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11.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2.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13.热量的计算: ① Q吸=cm(t-t0)=cm△t升 (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 ② Q放 =cm(t0-t)=cm△t降 1.热值(q ):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焦耳/千克。 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 =qm;(Q放 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热值,单位是:焦/千克;m 是质量,单位是:千克。 3.利用内能可以加热,也可以做功。 4.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2周。 5.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的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6.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知识归纳 1. 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2.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4.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5.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6. 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7. 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断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8.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9. 串联: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 10. 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1.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简称电流)表示。 2.电流I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安培(A);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µ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3.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4.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1.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U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伏特(V);常用单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µV)。1千伏=103伏=106毫伏=109微伏。 3.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4.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5.熟记的电压值: 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1.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2.电阻(R)的单位: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 1兆欧=103千欧;1千欧=103欧。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4.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1)滑动变阻器: ①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②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③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④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2)电阻箱:是能够表示出电阻值的变阻器。 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知识归纳 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 )式 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1安=1伏/欧。 3.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4.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 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 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5.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① 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 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③ 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④分压作用 ⑤ 比例关系:电流:I1∶I2=1∶1 6.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① 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 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 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R ④ 分流作用 ⑤ 比例关系:电压:U1∶U2=1∶1 第十五章 电功和电热知识归纳 1.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2.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4.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 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W=UQ(Q是电量); 7. 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有:瓦特(国际);常用单位有:千瓦 8. 计算电功率公式:(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 9.利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 11.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12.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14.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亮,易烧坏。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暗, 当U = U0时,则P = P0 ;正常发光。 (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是表示额定电压是220伏,额定功率是100瓦的灯泡如果接在110伏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瓦。) 15.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16.焦耳定律公式:Q=I2Rt ,(式中单位Q→焦;I→安(A);R→欧(Ω);t→秒。) 17.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 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 1.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 2.两根进户线是火线和零线,它们之间的电压是220伏,可用测电笔来判别。如果测电笔中氖管发光,则所测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 3.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 4.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保险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从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5.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6.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在安装电路时,要把电能表接在干路上,保险丝应接在火线上(一根足够);控制开关应串联在干路 第十六章 电转换磁知识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