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西安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西安家教网  >  田老师主页  >  田老师的文章
家教田老师的文章列表
发表于:2013-04-24 阅读:97次

材料作文“识别教授”导写

【文题设计】

  中央大学曾规定师生进校门时均须佩戴识别证,否则不得入校。有一天,某位教授去上课,新来的校警不认识他,不允许他入校。教授说:“我是XXX教授,到学校上课的。”校警并不买账:“你不戴识别证,我怎么知道你是教授?”这位教授大怒,把皮包和讲义往校警怀里一塞,理直气壮地说道:“你有识别证,那就请你去上课吧!”

【思路点拨】

这是一则很有意思的材料,其中的两个人物,一为堂堂教授,一为普通校警,二人身份地位悬殊。当大名鼎鼎者遭遇无名小卒时,他们不同的表现彰显出其各异的性格品行,让人深思。大而言之,该材料可立意的角度有二:

一.从教授的角度

1.校规人人要遵守,莫拿教授作借口。既然中央大学规定了师生进校门时均须佩戴识别证,否则不得入校,那么无论是普通平凡的莘莘学子,还是学问高深的权威教授,甚至是身份尊贵的一校之长,都得不折不扣地自觉遵守,以维护校规的严肃性,否则,今天你要破例,明天他想违规,久而久之,这校规岂不成了形同虚设的聋子耳朵?可是这位教授却不拿校规当回事,执意打教授牌,这跟当前社会上一些人动辄拿“我爸是李刚”作挡箭牌如出一辙,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利用特权和名位堂而皇之地给自己的违规行为寻找借口和开脱。可以想见,当大家都视规定、秩序为无物时,那我们的社会将会是一副怎样的乱象啊!

2.做人态度宜谦恭,骄横无礼理不通。教授没戴识别证,或许是一时疏忽,平心静气说明情况,或请其他同事、学生做个证未尝不可,他不该一开口就亮出教授的招牌,企图以这种特殊身份压人,将违规行为视为天经地义,更不该在遭拒时竟骄横地以己之能去噎人。如果说挟教授以自重还算是不够谦虚的话,那么用专长来让别人难堪,那简直就是蛮横无理了。曾在故乡最高学府的讲台上谦虚地自称是“假知识分子”的沈从文,以其《丈夫》《边城》等名篇倾倒了国内外成千上万的读者,其才其德,让人由衷赞叹。

3.教师本是育人者,为人师表身作则。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言行会直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特殊地位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严以律己,以给学生作出表率,否则无论在课堂上如何滔滔不绝诲人不倦,那教育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联系现实中一些身居高位的领导干部,不愿发挥表率作用,表里不一,言行乖违,台上大讲反腐倡廉,台下却是大肆捞钱,自损形象,自打耳光,实在荒唐。“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居上位者应该牢记这个古训。

4.无论地位多显赫,尊重别人是美德。往往,地位尊贵者会自恃其优越的处境而作出轻视他人之举。这位教授就是如此,因为自己是教授,对方是新来的校警,其言其行便多了骄矜和蛮横:“我是教授”“大怒,把皮包和讲义往校警怀里一塞”“理直气壮”,气势咄咄逼人,完全不把对方放在眼里。此类居高临下、睥睨他人的行为现实中并不鲜见,有的人或仗势、或倚才、或恃财,目无他人,跋扈自是。这种尊者对鄙者、富人对穷人、才高者对庸碌者的轻视,反映了其平民意识的缺失和自尊自大的心理。“敬人者人恒敬之”,无视他人,必遭他人鄙弃。

二.从校警的角度

    坚持原则不通融,一视同仁最公正。这位新校警并没有因为那位自称是教授的人身份特殊就轻易违背学校制定的校规,而是严格执行,只认牌子不认人,这种坚持原则不屈从、一视同仁秉公正的品质着实让人敬佩。当前,一些执法者对触犯了法律的权贵往往网开一面,随意降低惩罚的标准,事事为尊者讳,导致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与那位校警相比真有天壤之别。如果人人都能像这位校警一样视原则高于一切,相信我们的社会会更加文明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