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位老师的文章列表 |
---|
初高中同步强化班 [小班信息]
发表于:2014-04-30 阅读:23次
本人在业余开班的有初高中物理同步强化班,5-8人精品小班,一对一等,小班课时费45~60元/小时,欢迎同学和家长来试听!先试听,试听满意才缴费!学习过程,如果不满意随时退费!
|
新高三总复习开始上课 [小班信息]
发表于:2013-07-08 阅读:43次
2014年高考新高山总复习班开始上课,小班一:周二、周五晚7:30~9:30;小班二:周一、周四晚7:30~9:30;小班三:周三、周日晚7:30~9:30,每班5~8人,名额有限,预报从速! 授课地点:小班一、二在西门校区 小班三在凤五校区 |
暑假新高一预科 [小班信息]
发表于:2013-06-17 阅读:48次
新高一精品预科班辅导招生简章 课程对象:初中刚毕业的学生 暑假预科辅导的必要性 高中学习和初中学习相比有什么特点? 1、“中考我不怕,就怕分班考砸啦”。高中新生要面临分班考试,中考后至8月底这段时间是分班备战的最佳时机! 2、高中课程负担进一步增加的同时,综合运用要求提高,难度加大是高中的主要特点;这个阶段也是培养创新思维、提升自学能力的重点阶段; 3、高一主要学科的难度表现在: 【数学】开始具备高度抽象,同时内容骤增,仅高一就会包括集合、不等式、指数和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等应接不暇的新概念; 【英语】新课标高中英语拓展了阅读词汇量和听力要求,是对学习难度和方法的挑战和冲击; 【物理、化学、生物】和高中相比,初中的物理化学只是皮毛,高中在理科体系上深入较多,开始涉及一些高考重点,对自学和理解领会能力的要求达到新的高度; 学习内容 1、帮助学生系统复习初中课程,提升对分班考试的应对能力,并预习高一课程。 2、教师在辅导学生的同时,对学习方法,知识体系的关注加强,帮助学生更快地提升活学活用能力。 师资优势 乐思学教育的个性化辅导老师,拥有丰富的高中辅导经验,通过坚持不懈的教研活动,准确捕捉学生的学习规律,将帮助高一新生开启良好开端。 时间安排 1、精品小班每期15天; 2、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灵活安排7天期、10天期、15天期及全月期等暑假一对一集训; 开课时间:
第一期:7月21日 第二期:8月4日 具体情况,请到校区咨询。 |
中考物理顺口溜 [中考物理]
发表于:2011-06-28 阅读:144次
中考物理知识顺口溜 一、声学 物因振动而发声,振动停止停发声。固比液气传声快,真空不能传播声。 分贝强弱要注意,乐音也能变噪声。防噪产生阻传声,严防噪声入耳中。 声音大小叫响度,响度大小看振幅。距离太远响度小,减少分散增大声。 声音高低叫音调,频率高低调不同。长松粗低短紧高,发声物体要分清。 同一音调乐器多,想要区分靠音色,只闻其声知其人,音色不同传信息。 二、光学 发光物体叫光源,描述路径有光线;直线传播有条件,同种介质需均匀; 若是个别有“反光”,那是镜面帮倒忙。 平行光束穿透镜,通过焦点是一定;折射光线可逆行,焦点出发必平行; 画反射光路图: 作图首先画法线,反入夹角平分线,垂直法线立界面。光线方向要标全 画折射光路: 空射水玻折向法,水玻射空偏离法。海市蜃楼是折射,观察虚像位偏高。 凸透镜成像: 一倍焦距不成像,内虚外实分界明;二倍焦距物像等,外小内大实像成;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实像倒立虚像正,照、投、放大对应明 眼睛和眼镜 三、热学 冷热表示用温度,热胀冷缩测温度;冰点零度沸点百,常用单位摄氏度。 量程分度要看好;放对观察视线平,测体温前必须甩;细缩口和放大镜 物体状态有三类,固体液体和气体;物态变化有六种,熔凝汽液升凝华; 汽化当中有不同,既有蒸发又沸腾;蒸发快慢不相同,温度面积气流通; 液化方法有区分,压缩体积和降温;液化现象遍天地,雨雾露水和白气。 升华现象不一般,灯丝变细冻衣干;凝华现象造图画,窗花霜雪和树挂; 晶体熔化和凝固,吸放热但温不变。液体沸腾需吸热,升到沸点温不变 人工降雨本领大,干冰升华又液化。吸收热量能致冷,熔化升华和汽化; 四、电路及特点: 摩擦起电本领大,电子转移有变化;吸引排斥验电器,静电放电要注意 毛皮摩擦橡胶棒,棒上负电比较强;丝绸摩擦玻璃棒,丝负玻正等电量 定向移动成电流,电流方向有规定;电源外部正到负;自由电子是倒流。 容易导电是导体,不易导电是绝缘;绝缘自由电荷少,防止漏电和触电; 串联等流电压分,并联分流电压等;串联灯亮电阻大,并联灯亮小电阻 五、照明电路和安全用电 安全电压要记牢,构成通路会触电,高压带电不靠近,触电首先断电源 树下避雨要当心,高物要装避雷针;湿手莫要扳开关,老化元件勤更换; 六、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连接电路 画电路,连元件,连线过程断开关,滑片移到最大端,电压表并,电流表串, “正”“负”接错针反,整理仪器再计算。 “同段导体三个量,I、U正比I、R反,不管I、U多变换,理解R是不变。 W=UIt,可用谐音法记作:“大不了,又挨踢 七、电与磁 (1)磁体周围有磁场,北出南回磁感向,场外北极也一样 (2)闭导切割磁感线,感应电流就出现。改变动向流向变,机械能向电能转。电磁感应来发电,法拉第贡献不一般。 (3)判断螺线用安培,右手紧握螺线管。电流方向四指指,N极指向拇指端。 五、力学 1、正确使用刻度尺的“四要” 测量仪器要读数,最小刻度要记住; 天平游码看左边,量筒水面看底部; 压强计读高度差,上小下大密度计; 电流电压先看档,电能表上有小数。 2、质量与密度 质量本是一属性,物体本身来决定;状态、形状和位置,外变不变其大小 一放平,二调零,三调横梁成水平,指针偏哪哪边重,螺母反向高处动”,以及“称物体,先估计,左物右码方便自己;夹砝码须心细,加减对应盘高低 密度一般是一定,温度变化会不同,体积换算勿遗忘,立方厘米对毫升。 3、机械运动 “物体有惯性,惯性是属性,大小看质量,不论动与静 4、平均速度的计算 5、二力平衡的条件 一物二力能平衡,方向相反大小等;一条直线是条件,合力一定等于零。 6、力的图示的步骤 一画简图二定点,三定标度四画线,五截线段六画尖,最后数据标尖边。 7、二力合成的特点 二力合成一直线。同向相加反相减,同向方向不改变,反向随着大的变 8、力臂的确定及其画法 找支点,画力线(力的作用),从点(支点)向线(力的作用线)引垂线,力臂就是此线段 9、连通器的特点 连通器,底连通,同液体,同高低。 10、液体内部的压强 液内各方有压强,无论对底或壁上,同深各向等压强,密度深度有影响。不能忘——,ρgh相乘在一堂。 11、阿基米德原理 液物向上向下压力差,浮力大小就是它,浮大重力向上爬,重大浮力深处下,两力相等悬漂啦。要问浮力有多大?ρgV排计算它。 |
初中物理顺口溜(2) [中考物理]
发表于:2011-03-05 阅读:163次
二、光学 发光物体叫光源,描述路径有光线;直线传播有条件,同种介质需均匀; 若是个别有“反光”,那是镜面帮倒忙。 平行光束穿透镜,通过焦点是一定;折射光线可逆行,焦点出发必平行; |
初中物理顺口溜(1) [中考物理]
发表于:2011-03-05 阅读:559次
初中物理知识记忆“顺口溜”总结 一、声学 物因振动而发声,振动停止停发声。固比液气传声快,真空不能传播声。 分贝强弱要注意,乐音也能变噪声。防噪产生阻传声,严防噪声入耳中。 声音大小叫响度,响度大小看振幅。距离太远响度小,减少分散增大声。 声音高低叫音调,频率高低调不同。长松粗低短紧高,发声物体要分清。 同一音调乐器多,想要区分靠音色,只闻其声知其人,音色不同传信息。 |
如何学习物理? [高考物理]
发表于:2011-02-18 阅读:75次
物理复习要“多理解”、“多练习”、“多总结” 古语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学知识,更要学方法。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优秀学生学习心得组成,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目的,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事半功倍。 物理作为理科重点科目,在高考复习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而且运用正确的 学习方法,牢固掌握物理知识,对于学生在今后的应用中也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如何学好物理,使其在高考中锦上添花? 学物理,要"三多"。指的就是指学生们在学习物理的时候,要"多理解,多练习,多总结"。 多理解就是注重课前预习和课上学习,将教材真正读懂、吃透;多练习,就是课后多做习题,多运用;多总结,就是要经常归纳分析自己犯过的错误。找出弱项,加以克服。三个"多"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关系。多理解是多练习的前提,多练习才能保证总结的准确和及时,通过多总结可以使学生更明白日后听课时应"多理解"什么地方,课下应多练习什么题目。从而形成良形循环。 那么究竟如何做到"多理解,多练习,多总结"呢? 多理解,即多层次、多角度地理解。平时坚持先预习、后上课、再复习的方法。 预习,大体可分为泛读、精读和练习三步。先精略看一下所要学的内容,对重要的部分加以标注,第二步精读时仔细阅读标注部分,进行深入理解。对于仍不能理解的问题,加上着重号,上课时就可以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解难点,解答疑问。这样便对知识理解得较全面、透彻。 课后进行复习,除了对公式定理进行理解记忆,还要深入理解老师的讲课思路,理解解题的 "中心思路",即抓住例题的知识点对症下药,应用什么定理的公式,使其条理化,程序化。 多练习,既指巩固知识的练习,也有心理素质的"练习"。巩固知识的练习不光是指要认真完成课内习题,还要完成一定量的课外练习。应该有选择地做一些有代表性的类型题,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做一些能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加强解题技巧的提高题。而另一方面,调整心态,培养健康向上开朗乐观的性格,从容面对各种考试,才能在考场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 多总结,首先要对课堂知识进行详细分类、整理,特别是定理,要深入理解它的内涵、 外延、推导、应用范围等,总结出各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其次要 对多种题型的解答方法进行分析和概括。俗话说熟能生巧,掌握解题技巧可以帮助学生熟练解答各种题型,不但巩固知识,也节省了答题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