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厦门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厦门家教网  >  方老师主页  >  方老师的文章
家教方老师的文章列表
发表于:2012-09-10 阅读:7次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调查,目的是研究 目标对人生的影响,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各方面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

调查结果如下: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的短期目标;

3%的人,有清晰的长期目标;

25年的跟踪研究发现:

27%没有目标者,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常失业, 靠救济,常抱怨;

60%目标模糊者,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工作生 活还算过得去,但无什么成就!

有清晰短期目标者,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他们不断实现自己的短期目标,生活状态稳步上升, 成为专业人士,中层主管;

3%有清晰长期目标者,25年来一直朝着自己 的长期目标奋斗,2S年后几乎都成为各行各业的顶尖的成功者!生活在金字塔的顶端!

本文转自厦门家教网 http://xm.jiajiao400.com

发表于:2012-09-10 阅读:9次

什么是成功?

最权威的定义就是:

成功就是逐步实现一个个有意义的目标!

所以,没有目标,就没有成功!

成功者狄斯雷利说:

“具有明确的意志,必可清除一切障碍!”

成功者爱默生说:

“一个捡垃圾的人,

整个世界却给他让路。”

成功者高尔基说:

“一个人追求的越高,

他的才力才发挥得越快,

对社会越有益。”

本文转自厦门家教网 http://xm.jiajiao400.com

发表于:2012-09-05 阅读:9次

使输入效果更好的八大法则

(1) 坚信有效。

(2) 全神贯注,一气呵成。

(3) 早要刚,有力、激昂,用信心开启每一天。

(4) 晚要柔,柔顺、平和,愉快中结束每一天。

(5) 加快速度,比平常说话快一点e

(6) 尽量做出相应的肢体动作,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

念“我健康”,就挺胸;

念“我自信”,就昂竹;

念“我快乐”,就展幵笑容。

(7)          身临其境,想像孩子与自己已经拥有本篇 表达的所有品质。想像越真实,效果越好。

(8)          尽量有节奏感。

如果你按照以上说明及法则去做,相信你一定 会给孩子输入强大的成功信息流,形成“我是成功 者”的自我形象,你的孩子一定会走向成功。你也会 在不知不觉之中,提高自己的成功素质。

本文转自厦门家教网 http://xm.jiajiao400.com

 

发表于:2012-09-05 阅读:7次

(1)             为孩子输入成功信息,预装“我是成功者”的成功“程序”。

(2)         培养孩子的成功意识。

(3)         从小培养孩子对成功的感情。

(4)         锻炼毅力。

(5)         传递信心。

(6)         密切亲子关系。

(7)         使孩子爱书,并养成阅读习惯。

(8)         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成功的一面,把家长的注意力集中在孩子成功的一面,这对培养 孩子的正向品质大有好处。

(9)         提升家长自己的成功素质。

本文转自厦门家教网 http://xm.jiajiao400.com

发表于:2012-09-05 阅读:11次

有六项要素决定家长对孩子的信息输入的效果:

输入者:

(1)         与孩子接触越多,输入效果越好。

(2)         与孩子关系越密切,输入效果越好。

(3)         孩子越是崇拜的人,输入效果越好。

一般情况下,母亲是最理想的输入者。

输入内容:

(1)         输入什么样的信息,非常重要。

(2)         输入“你能行”、“你是最棒的”等积极的肯 定的信息,有利于孩子成功。

(3)         输入“你不行'“你真差劲”等消极的否定 的信息,不利于孩子成功。

本书提供了大量的成功信息。

输入状态:

(1)         输入者的状态越好,输入效果越好。

(2)         接受者的状态越好,输入效果越好。

本文转自厦门家教网 http://xm.jiajiao400.com

 

发表于:2012-09-05 阅读:8次

输入时间:

给潜意识输入信息的最佳时刻有:

(1) 早晨醒来15分之内。

(2) 晚上睡觉前15分之内。

(3) 任何开心时刻。

输入方式:

调动孩子的多种感觉,输入效果好。

当你给孩子念成功短文时,

让孩子听到你肯定的声音(听觉),

让孩子看到你积极的愉快的表情(视觉),

让孩子握着你有力的手(触觉),

念完一段亲一口(触觉),

这样做要比单纯地念好得多!

输入次数:

输入重复的次数越多,效果越好。

 

这就是为什么每一篇短文的需要重复念诵60 次以上的原因。

本文转自厦门家教网 http://xm.jiajiao400.com

 

发表于:2012-09-04 阅读:31次

虽然消极势力有这么多天然的优势,但积极信 总也不是“吃素的”。

“人往高处走'人生来就有成功的本能;人生来 就只有发展的本能,成功是人的高层次需要;竞争要 求展现积极的一面;每个人都有积极的一面•

更重要的是,正如电脑的开关在人手里一样,人 脑的开关也在人手里。不论是什么信息,发自身体内部也好,还是来自外界也罢,都必须经过人脑这架 无与伦比的“超级处理器”去处理。而输入什么,如 何处理,输出什么,其控制权就在你手中。

就像你可以选择电视频道一样,通过有效地行 使你的大脑控制权,你可以有选择地接收积极信息,积极、主动、大量地持续不断地输入成功信息,壮大 积极力量。久而久之,成功的自我形象就会形成。

孩子处于人生的舂天,正是形成潜意识的关键 时期。给孩子输入大量的成功傕息,反复灌输成功思想,是把孩子培养成成功者的关键所在。

本文转自厦门家教网http://xm.jiajiao400.com

 

发表于:2012-09-04 阅读:11次

生与死是人生的最大矛盾,怕死是人最本 质的恐惧,而任何消极的信息要么a接与死亡有关 (如车祸),要么间接与死亡挂钩。比如,受伤,恶化 的结果可能是死亡;生病,可能的结果是死亡;生气, 可能导致心脏病,心脏病可能导致死亡;就是从床上 跌下来,也有可能导致死亡;……消极信息+消极想像,直接触动到人最本质的恐惧,所以,人们对消极 的东西特别敏感,为什么“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 里”,为什么许多家长总是不由自主地盯住孩子的缺 点,就是这个道理,在客观上扩大了消极市场。

把一个人能做的事与不能做的事相比较, 简直可以用一滴水与太平洋相比。不能做的、不会做的何其多也。对孩子来说尤其如此。这也是消极 信息的来源。

令人类无法改变的天灾人祸:地震、火山、 山崩、洪涝、干旱、车祸、疾病……都是消极信息的客观制造者。

对个体来讲,还有许多具体的消极信息源: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多数人的周围,消极者居多!

所以,要想让孩子在潜意识里形成成功的自我形象,必须给孩子潜意识大量地不断地输入成功的积极的倍息!

本文转自厦门家教网http://xm.jiajiao400.com

 

发表于:2012-09-04 阅读:8次

    一位家长,孩子一有错,抬手就打,听了一 个成功教子讲座后,他知道这样做不对,下决心改正 (显意识这样认为)。但孩子又一次犯错,还是照打不误!他说自己“身不由己”,这个“身不由己”就是潜意识指挥的结果。因为习惯性行为主要由潜意识 指挥。他还说道理懂,就是做不到。”“道理懂”是 显意识指挥的,“做不到”却是潜意识指挥的。

    比如,你想到伤心的事,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泪, 这个“情不自禁”就是潜意识指挥的结果,但遇到别 人过来,你觉得“男儿有泪不轻弹”,于是强忍住眼 泪,装出一副笑脸,口中说着“没事”,这是显意识指挥的结果。但是别人还是能感觉到你“有事'因为 你的潜意识通过眼神、语气、肢体语言都会使你露出

再如,一个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潜意识认为 “我就不是学习的料”,一贯表现为对学习的消极 应付,但有时受到一些鼓励,或老师的开导,或听了家长苦口婆心的劝告,使他产生了 “我也要好好 学习”的积极想法。他也采取了一些行动:坐在书 桌边,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

然而,由于潜意识 中仍然坚持“我不是学习的料”的消极主张,釆取 不予配合的态度。于是,虽然手里的是书,眼睛 也好像是在看书,但脑子里要么出现打电子游戏的情景,要么出现的是动画片中恐龙战队的画 而……潜意识的指挥使他心不在焉。潜意识不改变,他的学习就很难上去。

本文转自厦门家教网http://xm.jiajiao400.com

发表于:2012-09-04 阅读:10次

一般情况下,孩子在潜意识里更容易形成失败的自我形象。 为什么? 这是因为消极的信息具有许多天然的优势。 消极信息可以满足自我的部分需要。如睡懒 觉是消极的,但它可以满足“舒适”的需要;不敢冒险是 消极的,但它可以满足“稳妥”的需要;自卑可以使人不 去尝试而“省一点事'软弱则可以引人同情…… 从出生到成人,一个人的婴、幼、少年时期, 都生活在不如成人的环境之中,动脑筋不如成人,说 话不如成人,做事不如成人……独生子女尤其如此! 十几年中,“不如人”的消极信息不断输入大脑。 成人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地把消极的信息输 入孩子的大脑。人生的前十年,是潜意识形成的关 键时期,绝大部分孩子会听到无数次这样的话“你 不要这样做”、“你不能这样做”、“你还小”、“你懂什 么”……“含消极量”更高的话也不鲜听你真笨!” “你长一个什么样的脑子啊,简直是猪脑子!”“真不 争气! ”“你是不是要气死我? ”“你太差劲了!”……这 样从小开始不知要给孩子的潜意识输入多少“你不 能”、“你不会”、“你不行”的消极信息,大量的失畋者 就是这样“培养”的。 

本文转自厦门家教网http://xm.jiajiao4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