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北京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北京家教网  >  陈雯老师主页  >  陈雯老师的文章
家教陈雯老师的文章列表
发表于:2019-03-06 阅读:822次

摘要:《诗经》作为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开端,是上乘的先民女性审美研究参考典籍。本文旨在通过对《诗经·国风》中女性形象的赏析,探究先人眼中女性审美的标准及对后世审美的影响,一窥先民生活原貌。

关键词:诗经;审美标准;影响;女性形象

1引言

从令人目眩的高街风潮,到生活场景中的搭配巧思,无不反映了女性对于美的永恒追求。不同的时代背景孕育了不同的审美标准,是地理、人文、社会经济等多重因素的合力呈现。在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中,如唐代美人以丰腴雍容为准绳,明清仕女以娇柔纤细为标准,各个时代被打上不同的审美烙印。

若论及东方女性审美的源头,无人不称誉《诗经》。《诗经·国风》中所记录的女性形象对于当代女性审美的影响颇深,所谓一脉相承大抵是如此。本文从其中女性形象所追求的仪表美、体态美、品德美、情感美着手,探究先民的审美标准对于后世审美的影响。

2女性审美

审美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灯塔的角色,而女性审美更是社会风貌的集中体现。《诗经》作为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开端,是探寻先民女性审美的不二之选。《诗经·国风》其中情思深深的诗句,向我们娓娓描绘了当时主流语境下的女性形象。笔者从仪表美、体态美、品德美、情感美四方面还原先民们的审美标准与趣向。

2.1仪表美

谈到女性之美,人们脑中浮现的形象大抵是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诗经·国风》中的女性审美也是如此,且更为具体。不仅有静态美的描写,如《郑风·有女同车》用“颜如舜英”来形容女子的容颜俏丽,又如《诗经·卫风》中用“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来比喻美人庄姜的手指洁白柔嫩、皮肤白净滑腻,更有动态神韵美的刻画,如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来描绘女性的美目流转间的精灵神态,一抹绯红的娇羞直达心底。

《诗经·国风》还善用细腻的笔触以自然物象比喻女子的容貌,如《周南·桃夭》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便以光耀明媚、照眼欲明的桃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使之更添一层馥郁芳香。女子之美源于自然更融于自然,这便是《诗经·国风》中美的基础。

2.2体态美

《诗经》认为美女的体态应是别有一番韵味的丰硕美。《诗经》中的丰腴不像唐代时候女性追求的体胖无力、丰肉微骨的病态美,而是一种力量与健康的代表。其实想来也不难理解这种与现代并不一致的审美。在周代,耕种被视为百姓的生存之源,男女老少均要靠劳作生活,因此女子高大的体魄是她们劳动能力的象征,也是她们在田间挥洒汗水、为生存而努力奋斗的见证。同时,高大也被认为是力量与权力的象征。《硕人》一诗中贵族女子庄姜的身份无疑是高贵的,但当她出现在人们面前时,最引人注意的莫过于她高大的身材,如“硕人颀颀”、“硕人敖敖”。可见不论地位高低、家庭贫贱,高大是那个时代女子的共同追求。《陈风·泽破》中有“有美一人,硕大且卷”的描述,“卷”的意思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双下巴的意思。虽然不能因此断定《诗经》时代女子均以肥胖为美,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诗经》中有多处有关“硕大”的描写。那朦胧丰硕的身姿,悠远美好的幻影,闪烁在遥远古人被激起的温柔情感里。

2.3品德美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吟诵出了《诗经》时代男子对美好女子的追求。这里的美好不仅是女性审美在外在上的呈现,更多的是对内在美的要求。如《国风·召南》中有云“何彼襛矣,唐棣之华?曷不肃雝?王姬之车”,刻画了一位虽貌美却举止轻佻浮薄的贵妇人形象。周人对王姬持否定态度,反映了那个时代品德美才是评定美女的核心要求。再如《诗经·国风·邶风·静女》中提及的“静女其姝”,表现了人们对贞静素朴的女子的赞颂。再如《国风·周南·桃夭》中“宜其家室”“宜其家人”一句体现了社会对女子的俭朴持家的认可。又如《国风·周南·葛覃》中写道“薄污我私,薄澣我衣”,抒发了周人对女子勤劳的欣赏。更有许穆夫人通过“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一句,表达对女子拥有爱国情怀、承担家国责任的期盼[1]。通过对《诗经》中女子内在美的审美要求的研究,后世之人窥得周人对女子道德品质的看重,同时也反映出女子在保障家庭和谐、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性。

2.4情感美

爱情历来为文学家们所传颂,这种美好的情感也根植于每个少女的心底,令她们神而往之、辗转不安。遇到爱情,《诗经》时代的女性会勇敢地表达内心的欢喜与依恋,《国风》中就刻画了不少热情天真、对爱情满怀憧憬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中有人在渴望爱情,有人在冒险与心上人约会,又有人在经历了希望与失望后在情感上变得洒脱。《召南·摽有梅》中的女主人公望梅思“媒”,委婉而大胆地诵出了青春流逝、渴望爱情的心情。“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国风·邶风·静女》)既表现了男女之间美好的爱情,也描绘了一位勇于追求爱情的女子形象。“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国风·卫风·氓》)则是一位遇到了“婚前是羊,婚后是狼”的氓的妇女在经历了情变后的内心活动,从中也足以看出这位妇女在年轻时候对于爱情执着的追求与单纯的向往[2]。《诗经》时代的女性不似后代地位低下,她们也没有那么多礼节的约束,加之周人对于爱情大多持较为宽松的态度,因此女性对于爱情的诸多情感都得到了生动的表达。

3后世影响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论是几万年前以采集为生的智人,还是今天越来越追求时尚的现代人,“美”都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调节人们的心情,可以促进某些产业的发展,影响文化的兴盛。而女性审美作为漫长历史中“美”的向导更是对后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在女性独特审美的影响下,各个时代的女子开始追求不同的“美”,它既包括赏心悦目的外貌、婀娜动人的体态,又包括丰富美好的内心与别具一格的神韵。这些审美标准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对后世审美观念的形成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3.1自然朴素的审美观

当今审美要求女性目若玄珠、齿若编贝,实则此类审美倾向沿袭于《诗经》时代。在《诗经》中,并不难发现对女性外貌进行直接描绘的诗句,如《召南·野有死麇》中的“有女如玉”,此句直白的表露出古人以白为美的审美倾向。又如《卫风·硕人》中“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此句为后世描绘出一位有着纤纤玉手,皮肤似凝结的琼脂一样滑润,头颈似蝤蛴一样白嫩细长,牙齿则像有序排布的瓜子一样整齐。所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也不过如此吧[3]。由此可见,《诗经》时代的审美倾向对后世品评美女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从眉眼、肤色、纤指、细颈、贝齿、蛾眉六处均可考证。

3.2贤淑恭谨的内心美

孟德斯鸠有言:“美必须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内心中更是如此。”内心美是女性审美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是衡量女性美丽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诗经》中有对女子“宜其家人”(《国风·周南·桃夭》)等勤俭持家、贞静娴雅的美好品德的描写,这些对女性道德品质的要求逐渐在人们的心中扎根,成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努力塑造的性格,例如李延年曾赞美“北方佳人”“绝世而独立”(《李延年歌》)的品格,柳永在《离别难》中用“蕙质兰心”来形容心地善良、品质高尚、容貌高雅的女子。古人对于高洁的品德始终保持着不懈的追求,从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周敦颐的“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我们便可略窥一二[4]。即使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贤淑恭谨的内心美仍是大多女性想要达成的目标。这些新时代的女性不但在事业上尽力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在家庭中也努力践行知书达理、贤良淑德等自古以来对女性品德的要求。

3.3遥不可及的神韵美

《诗经》中女性之美,更美在神韵。相由心生,面由心改,善良纯朴之人其善在心,其神尤澈。佳人之美,不在其衣溢彩华美,在于其神恬静似水。不贪恨嗔痴的女子,因神气清净内敛,自得丰满圆润之体韵,并有妩媚灵俏之美感。如《秦风·蒹葭》中那“在水一方”的伊人目光清纯,有山泉涓涓流淌之美感。又如《关雎》里那令一众俊才日夜守望的“窈窕淑女”,定是神态恬美大方,静如皎月,动若波光流淌,形神魅力无可抵挡。再如《周南·汉广》中那“不可求思”的游女,眉眼里自有一番韵味,可谓是“思君忆君,魂牵梦萦

一种特有的中国古典神韵美,似轻纱般笼罩着她们,使其之美像精神图腾一样难以言喻却又令人神往[5]。这种美经久不衰,对后世审美观念影响颇深。

4总结

纵观古今,唯有既面若桃花又纯真善贞、独立自强的女性才为世人称赞,谓之美人[6]。《诗经》中所宣扬的女性美是内外兼修的美,它既重视生理官能,也关注伦理道德、精神追求。因此,其内涵的丰富性不仅给后世文学形象的塑造以深刻启示,更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有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张丽丽.试论《诗经》的女性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09):6+14.

[2]马凤华.女性文学话语的自述——论《诗经》女性审美特色[J].江西社会科学,2003(02):86-89.

[3]王杰.《诗经》女性美及其审美价值[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9(09):12-13.

[4]刘霞.《诗经·国风》女性审美特征探析[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01):94-97.

[5]王巍.试论《诗经》中女性美的标准与追求[A].中国诗经学会.诗经研究丛刊(第二十辑)——第九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之二[C].中国诗经学会:中国诗经学会,2010:9.


发表于:2019-03-06 阅读:478次

摘要:在如今物质生活得到极大丰富,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高中生作为一个心理发育未完全成熟,其消费心理极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而产生非理性消费行为,这种消费理念一旦养成对其今后人格的塑造与发展都会造成负性影响。本文将详述高中生常见的非理性消费心理及成因,并从自身观念、家庭塑造、学校培养、社会环境四个层面提出塑造高中生理性消费观念的引导策略。

关键词:青少年;非理性消费;消费心理;引导对策;消费教育

1 高中生消费行为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直接导致了我国国民消费能力的同步提升,民众的消费观念也进入变革阶段。在消费文化盛行的时代背景下,高中生作为一支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青少年群体,逐渐形成了该群体特有的消费观念。

近年来出现了部分高中生将消费作为增强其自我认同感的唯一途径并试图以此获得同辈优越感的现象,如跟风购买、盲目求奢的行为。本文旨在分析此类非理性消费行为的成因以及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帮助青少年树立理性的消费意识。

2 高中生常见非理性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进行商品购买过程中进行的一种复杂心理活动,它受消费对象、消费场景、消费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高中生消费行为主要是以情感、对世界的认知以及环境因素为主的消费过程[1]。高中生虽然具有一定的消费经验,但囿于年龄、阅历、社会认知等客观因素,其消费行为的实施易受认知、情绪、同辈、家庭等因素影响。因此,心理因素是消费的主导诱因,研究高中生的非理性消费行为必须从研究非理性消费心理着手。青少年非理性消费心理可主要分为三种:求异心理、从众心理与攀比心理。

2.1. 求异心理

影响下进行的“非常规”商品消费行为能起到增强创造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便利生活的作用。但是更多的高中生在求异心理的驱使下盲目求奢,养成超出自身购买能力的奢侈品消费习惯,最终造成不必要的家庭经济负担[2]。而求异心理是把双刃剑,监护人及班主任应积极引导这种心理朝健康的方向发展,极力避免求异心理成为非理性消费的潜在诱因。

2.2 从众心理

部分的高中生非理性行为的导火索是从众心理。如今的高中校园中,不难观察到群体的消费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体消费行为的现象。部分高中生会在“群体特征”的影响下,进行同样的消费行为,其目的是保持与群体的一致性。这一部分高中生认为购买符合“群体特征”的商品能够使其更快获得群体接纳,避免成为群体中被排斥的对象,这便是从众心理。

高中生在从众心理引导下,可能会做出购买不符合自身需求,甚至超出家庭经济承受范围的商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高中生一旦养成此类低介入模式的消费决策习惯,会使其筛选符合自身需求的商品的能力逐步退化。因而监护人及班主任应给予高中生正确的引导,着重培养其自察以及分析需求的能力,避免因从众心理而产生的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出现。

2.3. 攀比心理

高中生的攀比心理是一种非理性消费心理。随着高中生对物质世界认知活动的深入,他们也逐步形成了对于物质价值的评判标准。在家庭宠溺、部分网红成功途径的不正确示范、负向同辈压力催生下,使得部分高中生建立了扭曲的价值观,它直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高频的物质比较行为上。通过物质上的优越感得到群体的认同和羡慕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认为物质优渥便等同于高人一等,这便是攀比心理。攀比心理极易促成高中生对于超出个人、家庭承担范围的非理性消费行为。这些并非基于需求的非必要消费行为若不经制止,最终则会导致家庭的巨大经济负担,更对其终生人格的完善造成不利影响。监护人及老师若留意到高中生的日常消费有攀比的倾向,应对其消费观念给予正向的引导。

3 改善非理性消费的措施

高中生的消费决策与消费心理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要想使高中生养成理消费的决策思维,必然需要多方面的引导与培养。本文将详述四种改善措施。

3.1 高中生理性消费观念的树立

消费观念是造成消费行为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高中生需要改变自身观念,杜绝攀比心理,崇尚求实心理,合理的对待自己的消费,减轻父母的负担[3]。大部分高中生属于无收入的未成年群体,生活费用基本来源于家庭的支持。在需要进行消费时,我们应该充分了解自身情况,并且对相关商品进行分析,从中挑选自己最为需要的、性价比最高的商品进行购买,让金钱与商品都能够发挥出它最大的价值[4]。高中生应树立理性消费观念,抵制盲目从众与攀比心理,以节俭为原则进行满足自身实际需求的理性消费。

3.2 家长引导下的理财教育

家长的陪伴对于高中生价值观的树立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家长在满足高中生消费需求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支持高中生理性消费需求,及时制止其过度消费与超前消费的行为,引导其树立节俭理性的消费观念。第二,鼓励高中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志愿活动,让高中生懂得金钱的来之不易。第三,协助高中生在消费过程中对自身需求进行分析,以此培养其理性思考习惯。例如提必需品的性价比对比、替代品的功能对比等。第四,教授高中生理财知识,引导高中生合理分配金钱。从最小的零花钱做起,进而让高中生参与到家庭的收支记账中,丰富高中生的理财经验的同时培养其合理规划、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第五,在高中生拥有一定理财意识后,让其独立进行消费,家长需要给予及时的评价。在良性的互动反馈中深化高中生的理性消费意识,培养高中生独立自强的生活方式。

3.3 学校推广节俭教育

高中生的生活主体场景是校园,高中生消费观念的塑造离不开教育的支持。学校倡导的理念与教育人员的消费观念对其消费行为的塑造也意义重大。

因此,学校作为教育的提供者应当更加关注高中生的节俭教育、劳动教育、理性分析教育,倡导家庭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弘扬勤俭节约的消费理念。学校在行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校方应积极组织针对高中生群体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劳动中让高中生认识到父母通过劳动获得金钱的不易,使其更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减少高中生非理性消费的频次。第二,学校应当倡导节俭光荣浪费可耻的风气,同时对攀比、盲从之风加以制止,避免不健康的消费风气影响更多的高中生。第三,学校应加强理性思考能力方面的教育,通过讲座、课程的形式让高中生拥有辨别商业虚假宣传的能力和合理分析自身实际需求的能力。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办理财相关课程,对学生的理财能力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并鼓励其通过实践提高自身理财能力。在一系列教育的过程中,学校还应考虑个体年龄、认知能力、接受适应力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制定针对高中生个体的教育方案。

3.4 社会创造可持续消费环境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传播媒介对高中生成长的影响,广告传媒有自身的利益包含其中,很少考虑对青少年的影响后果,对高中生的消费起着一定的引导作用。可持续消费提倡以精神世界的富足代替消费主义的价值,以理性消费代替铺张浪费,是一种提倡环境友好型的新型消费价值观。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社会娱乐风气的监管力度,建立可行细则来确保良性的社会消费环境,更要善用媒体渠道正确引导舆论,例如针对高中生群体制作一些理性消费的公益广告,使其意识到盲从求奢是非理性消费行为,对社会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都会带来负面影响。企业更应担负起引导高中生理性消费的责任,禁止利用高中生不成熟的心理来进行营销活动,积极引导高中生选择一种符合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消费模式与生活方式[5]。一是选择无公害无污染的环境友好型绿色产品;二是注意环境保护,消费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生态的影响;三是减少一次性产品消费,减少资源浪费以及增加废物利用频次; 四是树立可持续消费观念,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不影响后代人进行生产生活的权力[6]

4 总结与展望

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现代社会中,高中生需要以追求商品的实用价值而非满足虚荣心为目的,秉持理性消费心理进行消费决策。在提倡多元文化的今天,对高中生非理性消费心理进行探讨,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有利于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培养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与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方面也具有正面作用。

 

­­


 

参考文献

[1]孙悦.青少年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特点及引导策略[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04):17-19.

[2]龙亭希.探究影响高中生消费行为的心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7(21):125-126.

[3]杨奕欣.浅议城市高中生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问题[J].祖国,2017,22:286-287.

[4]史永新.他们是全新消费一族:我国城市青少年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分析[J].江苏商论,2001(07):19-21.

[5]綦松波.班主任对中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指导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8):164-166.

[6]吕祎婷.论广告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影响[J].明日风尚,2017(23):242-243.

 

 

 


发表于:2019-03-06 阅读:357次

摘要:自我效能感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理论,旨在研究知识学习和行为动作的根本。中学阶段是个体转向成熟的重要过渡时期,而自我效能感的建立对青少年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它会使青少年产生个体胜任感从而施行具体行为。本研究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家庭内外因素对其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机制,进而从客观家庭环境、家庭氛围、教养方式等方面提出提升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可行建议。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家庭因素;中学生;影响因素;对策

中学生正处于个体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伴随着身体的变化,青少年的注意焦点由外部环境逐渐向内转移,初步形成对周围环境以及自身的独特看法。其中家庭因素对于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客观家庭环境、家庭氛围、教养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意图探究家庭因素对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进而提出一些增强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建议。

1引言

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由心理内部环境、家庭内外因素、学校教育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其中家庭内外因素由于具有先入为主的特性,对于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1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首提自我效能感理论,该理论是指人们在进行某一动作之前,对自己能否组织该动作所具有的判断或推测,即对自己拥有的技能的主观自信程度[1]。他前期所指的“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是一种自我能力的预期与内部评判,是自我认知与个体实际行为之间的桥梁。在其学术生涯的后期,班杜拉对自我效能的概念有了更为系统的表述与清晰的界定。他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一种近似于信念的心理产物,为个体提供认知与产生行为趋向的动力,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行为的实施,进而对其终生发展产生无法忽视的影响。

1.2个体所处内外环境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水平与个体生存环境、生活经验等因素息息相关。成败经验是个体在动作过程中得到的感知,能有效提升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是获得自我效能感的基本途径之一。替代性经验是对于特征相似个体能力水平的观察,类似个体的成功能暗示个体在处理相似情况时也能取得成功,由此获得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言语劝导即接受他人认为自己具有完成工作的能力的态度,切合实际的劝导可以激发个体的积极性,提升自我效能感。在家庭氛围中个体所处的环境相较稳定,因此家庭因素对于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发展存在重大影响[2]

2 家庭因素对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年纪,是一段自我认知快速完善的重要时期。家庭因素对中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家庭内部及外界环境均会对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1家庭外环境对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在家庭外环境变量中,双亲文化程度、职业、收入状况、家庭结构等均与中学生自我效能感水平有显著联系。例如对于考入城市学校的农村学生来讲,物质条件与眼界的差距可能会使他们在融入环境的过程中难以建立自我效能感。在家庭构成中,独生子女作为家庭的唯一中心,其自我效能感会普遍高于多子女家庭,随着家庭人数增加,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呈下降态势。在非核心家庭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普遍低于核心家庭。在家庭物质水平方面,家庭环境较为富裕、双亲职业固定的中学生自我效能感较高。这是由于职业地位越高的父母,越会对孩子寄予较高的期望值。此外,父母的文化水平也会影响到中学生的自我认知,进而影响其自我效能感水平[3]

2.2家庭内环境因素对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相关分析表明,家庭内部因素对中学生自我效能感有决定性的影响。例如中学生自我效能感水平同父母严厉程度、家庭矛盾等级呈负相关,同家庭亲密水平、监护人受教育程度呈一定正相关。这是由于在高亲密度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更及时,有助于解决中学生成长过程遇到的难题。随着家庭沟通质量的提高,子女的自我效能感呈上升趋势。在高知识水平家庭中,监护人的生活经验有助于丰富子女的阅历,进而正向作用于子女的自我效能感水平。

3 家庭因素对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建议

家庭内外环境是决定中学生自我效能感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借以提高中学生自我效能感。

3.1积极弥补家庭客观因素的不足

家庭中的客观因素均会对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产生一定影响,例如父母职业、文化水平等。一般情况下,家庭客观因素较难改变,对此家长应正确认识家庭环境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加以弥补。例如若父母自身学历水平较低,则需要客观审视,理解并接受孩子现有的学习成绩,并为其制定恰当合理的目标,避免盲目追求过高目标;同时家长也应尝试通过各种途径积极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借此也可以形成家庭中的学习氛围[4]。若家长更多地忙于工作,则需要适当地多进行亲子活动,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以确保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亲密,形成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

3.2尽力避免家庭教育中重智轻德的倾向

研究显示,不少父母一味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在思想品德和自我认知等方面的不足。若无法形成对自身的正确认识,则有可能影响中学生未来的发展,甚至影响其融入社会。因此父母应在重视子女学业的同时,注意子女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培养,使孩子形成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正确认识,树立适宜的目标,坚定理想信念。例如父母应言传身教,使孩子形成对于竞争和比较的正确认识,意识到身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而非在吃穿用等方面盲目攀比,一味追求物质丰裕。不恰当的比较易损伤部分中学生的自信,降低其自我效能感[5]

3.3对子女采取适度的教养方式

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应注意把握一定的分寸,避免其过度或缺乏对孩子造成不利的影响。例如,若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一方面可能会使子女形成依赖,影响子女的独立性和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则可能使子女产生厌烦情绪,在反抗控制的过程中形成逆反,激化家庭矛盾,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和心理健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家长应关心孩子的情感需求,并保持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孩子。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应制定一定的规则,且父母双方应保持意见的相对一致,这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增强自我效能感。

3.4贫困家庭子女的心理教育需特别关注

贫困家庭应特别注意对于子女的教育,在这一类的家庭中,父母往往无法保证家庭成员更高层次的物质需求,因此他们往往会忙于生计,忽视对于子女的教育和关心。缺乏关心不利于孩子建立自信和培养社会责任感,不利于家庭成员间关系发展,降低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因此这一类家庭的父母应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和内心情感,增进家庭成员间的理解,并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客观认识其自身所处的家庭环境,避免孩子因攀比物质或其他因素而产生自卑心理。父母应避免自作主张或全盘包办,避免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政府也应制定出台相关的政策,对于这部分家庭进行支持,合力促进这部分孩子的健康成长。

3.5对中学生的心理教育要注意家校互动

除家庭因素以外,学校的教育也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中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家长和学校之间应注意合作。家庭教育相比学校而言,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和潜移默化的熏陶效果,因此家长应积极强化家校联系,用家庭教育巩固与提高学校教育效果。同时,家长也应注意弥补学校教育的特异性不足的缺点,积极与孩子进行沟通,确保孩子的身心健康。学校应对家长进行一定的培训和引导,做好家长的功课,在使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同时,确保家庭教育的有效性。

4总结与展望

中学生正处在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开始逐渐产生属于其个人的想法和认识。在此阶段应注意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其建立基本的自信并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使其在保持心理健康的基础上树立远大志向。对于中学生群体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不仅需要处于主导地位的家庭配合,还需要强化家校联系,必要时还需政府和社会的支持[6]

 

 

 

 

 

参考文献

[1]李晓娟.家庭因素对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03.

[2]高娟.中学生情绪智力、家庭环境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3]岑萃.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

[4]杨阳.青少年自我效能感与家长教育心理控制源的关系[D].北京林业大学,2010.

[5]郭蕊,邓树嵩,梁建成,严亚琼,马迎教.百色市壮族初中生自我效能感与家庭因素的相关分析[J].卫生研究,2009,38(03):320-322.

[6]张芸芸.家庭环境对初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01):99-1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