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成都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成都家教网  >  王老师主页  >  王老师的文章
家教王老师的文章列表
发表于:2019-02-08 阅读:122次
想到一件小事随便侃一侃。大概是5年前,在QQ群里碰到一个家长,我和他私聊。当时他孩子也就不到六年级,学习很自觉,自己钻研奥数题,在没有家长和辅导老师的情况下自己把《举一反三》上的题目和解法拿来反复钻研。
这种孩子说实在话王老师教的学生不多,但一对一辅导过的小学生少说也几十个了,真没遇到过这么自觉的小学生。这自学能力在小学生里面保守的说,百里挑一。我很想要这样的学生,但是当时底气不硬,编他爸没编动,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你说你不补课,锻炼自学能力,这个我可以理解。但是总是这么闭门造车,你不觉得不符合这个时代的节奏吗?就拿孩子钻研的《举一反三》来说,上面有一些解法不专业,甚至错误,比方说漏情况,而且很多时候漏情况恰恰是因为解法不专业而导致的。一个小孩,在没有人引导的情况下把这种不够专业的书籍进行低水平的钻研,甚至模仿那些不专业的解题过程,这明显是在浪费孩子的钻研能力。
对父母而言,不找人补课,为了省钱也好,其他各种目的也好,那么你为了避免孩子进行低水平钻研甚至被不专业的解法带偏,你只好自己学习,并在必要的时候引导孩子,如果你有这个专业能力,那也OK。感觉有时是父母拖累了孩子的发展。所以作为父母,要么自己亲力亲为,要么努力挣钱请高水平老师辅导。(最好是班课和一对一相结合)说得很直白但是真实。
我又想起有个家长,很认真地监督孩子背单词,用最土最笨的方法,把单词抄在本子上,背。这种方法确实也不是一无是处,毕竟培养一个吃苦耐劳。而且很多时候确实朴素的笨办法能够培养人的心性。但是再让我说优点就编不下去了,这种方法,确实太过于“土法炼钢”了。学外语以及背单词,最重要的是情景化。而“土法炼钢”最大的缺陷就是情景化不足,过于枯燥以至于无法激活大脑,记忆效果当然也就十分有限。而且还十分消耗毅力。从投入产出比而言,背单词还不如直接背课文,苦是苦一点,但是效果显著,炼就关键性的童子功。像背单词这种东西,辅导班所能起到的作用也有限,因为绝大多数学生不可能一天到晚都呆在辅导班不出来,也没有条件一天到晚请个家教陪你连背东西都陪着你。于是如果要学得真正的巧,真正的有效率,作为家长,必须不断学习了解的各科学习的根本原理,并引导孩子。
还有学龄前教育,下文就简称早教吧。说到早教就更值得研究了,我认为学习成绩这东西,先天决定大概40%,早教决定35%,而后面再怎么努力最多只能改变25%了。当然这种事情因人而异我只是说个总体大概。先天基因我们无法改变就不谈了。应该在早教上布重兵。有些家庭里面生了二胎的,比如弟弟只有2~4岁的,我都让家长早点引导孩子学习外语和数学。有人不明白,这样“抢跑”有什么用,他们的理解:早点学只是为了赶进度,让进度比别的孩子提前一点点。其实完全错了,早点学根本不是为了赶那一点点进度,而是因为人的大脑在幼年期有一些特殊的功能以及可塑性,是年龄稍微大些以后就会丧失掉的。人的脑细胞数量以及活性随着年龄增长都是递减的。篇幅有限不多谈了,找我补课的可以接着深聊。
发表于:2018-05-11 阅读:65次

先表明观点,努力在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强调努力的正面作用,鼓励孩子努力学习是有必要的。但是很多家长因为自己觉得孩子不够努力,就斥责孩子,吵得亲子关系不和睦。学习成绩优异毕竟不代表孩子将来的前途就一定光明,但是这种争吵对亲子关系的伤害却是立竿见影的。

 我不会斥责任何一个学生不够努力,哪怕一个星期下来一道题都没做。对于孩子而言,没有那么多深明大义。别说孩子了,很多大人想减肥、想戒烟还实现不了,有几个人有钢铁般的意志呢?而很多时候努力只是外因以及自身过去经历、性格导致的,不是钢铁意志的结果。

 经过我多年的观察,一个人在一件事情上不够努力的首要因素就是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或者能力基础)。很多家长不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同样的工作量,不同人所承受的痛苦是大不同的。比方说很多家长爱说,谁谁谁,一周做了几套数学卷子,你才做一套,你看你多不努力。其实有可能甲做十套卷子所承受的痛苦,都不及乙做一套卷子。因为能力不同的两个人,痛苦就是不同。这点我有亲身体会,本人数学天赋略高于常人,高中时明显感觉做数学试卷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一口气能做好几套。而本人英语天赋就很普通,做一套试卷浑身难受。碰巧座位附近有些同学英语特别好。她们能在80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我120分钟都无法完成的试卷,考完下来分数比我高20~30分。我当时怎么也想不通她们是如何做到的。而当做数学试卷的时候,就换我80分钟以内做完别人120分钟都做不完的题了。那些数学天赋不佳或者是之前基础打得不好的同学,一听说考数学就叫苦连天,我当时觉得十分纳闷,“数学难道不是轻松又有趣吗?”现在一想太天真了。总之没有天赋的努力需要承受很大的痛苦,但很多人不理解这种痛苦,以为工作量一样,承受的痛苦就一样。

 不努力的第二大原因是没有产生足够的兴趣。这也一部分和天赋以及性格有关系。毕竟每个人的天赋和性格是不同的,你想让每个人都能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不现实的。我就遇见过数学天赋很高但兴趣不高的学生,也见过天赋不高兴趣却很高的。 不努力的第三大原因,就是还没有亲身体会竞争的激烈以及其深远意义。比如有些小孩懂事较晚,小学六年级仍然不知道考试成绩到底意味着什么,虽然大人教导过,但是有些小孩对社会的感知能力还没发育成熟,而且毕竟自己没有亲身体会,没有把大人的道理变成自己的潜意识,没有产生足够的紧迫感。从体制外的教育理念来看,这反而是好事。

 总之不努力是各种原因造成的。有的家长跑去跟孩子较劲,其实除了伤害亲子关系,很难找到正面的作用。还不如多鼓励孩子,说点正面的。有个六年级的学生,数学天赋不是很高,在多年学习奥数以及小升初数学时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和压力,而且父母还不理解她,经常责怪她不够努力,比如说谁谁谁每周做七八套试卷你怎么才做了一套之类的。一个明明很有艺术天赋的孩子,家长非要在她的数学上大作文章。她亲口跟我讲:“我曾经想到过自杀,但后来麻木了。”

 不过反过来想,正面的作用就找到了。应试教育走到极端,至少磨练了一部分人的心理素质,毕竟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谁他妈有功夫去理解你?你和父母、子女、配偶有各自的世界观,互相不理解才是正常的。不理解你还要指责你,这难道不是社会常态吗?习惯不被理解并承受指责是混社会的必备素质。期望被理解才是最大的错误。而真正因学业压力寻短见的学生确实在新闻中也听说过,但毕竟是极少数,而且他们的心理素质差到本来就无法适应这个世界,适者生存,不适者就理所当然该去死啊。而这些已经麻木的孩子,习惯于不被理解却没有自杀的孩子,他们以后抗压能力应该很强(杀不死我的,只会使我更强大----《反脆弱》),想必能成为祖国的栋梁。


发表于:2017-12-07 阅读:111次
     关于成都市最近又抽风打击奥数,扯两句。仿佛是09年打击过一次没打死,这盘是怕是要打死了。但是整个四川没有跟进,只是成都抽风在打。而且这次连初中联赛都打。我们来粗略推想一下会有啥影响。假设这种打击是长期有效的,假设今后好多年,成都的小学乃至初中奥数都被打死。不仅奥数、就连小学的艺术人才比赛也被打死了。

   这个时候有些外行就要来说了,奥数有那么重要吗?还有一种更老而且外行的说法是“中国奥数全球顶尖为啥数学研究做得不顶尖?”首先你如果了解国际奥数的比赛规则以及特点的话,你就应该明白人口基数对比赛结果影响很大,以及中国奥数在全球的顶尖地位完全是人口优势造成的。而且即使你人口基数比人家大几倍或几十倍,近几年还要被美国、韩国踩。换句话说,我们几倍至几十倍的人口基数,奥数拿全球第一是本分,不拿第一就是终极丢人了。至于数学研究,跟文化传统、学术传统、大学氛围关系很大,没拿到菲尔兹奖显然不能甩锅给奥数。18岁前在中国学奥数,后来去美国读大学再后来拿拉马努金奖的青年学者都好几个了。

   然后成都尤其是成都七中,最近在全国的奥数比赛上成绩还不错,跟东部某些强省强市或强校还是不能比但还算看得过去吧。相较于本世纪初,四川的竞赛成绩在全国是有明显上升的。其很大一部分原因,群众基础。七中搞数学竞赛的娃儿,很多小学是在XES超一班、超常班学过,或者某名师的奥数班学过,从小就有很好的基础。如果把这个群众基础打掉,那么成都的高中数学竞赛水平,当然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绵阳、南充等地当然会乘势威胁成都在省内的霸主地位,以及成都作为省内教育中心的地位。四川省数学竞赛在全国的地位,要么下降,要么由绵阳南充等地重新撑起来。

    关心教育的人,都知道最近有个现象:清北等名牌大学,裸分考上的人在严重减少,大多数都是通过自主招生或者通过参加竞赛、艺体考试获得降分协议而考上的。而且自主招生的题目也跟高考有很大出入,更不用说什么北大数学夏令营、清华金秋营等考试了。当然,竞赛和自主、不一定是数学,也可以是其他学科以及艺体特长。总之自主招生、XX计划、降分协议的盛行说明一个总体规律:大学不喜欢没有一技之长的学生!你总得找一个长项来当敲门砖。

    从1980到现在的全球人类贫富差距是逐渐拉大的,这种趋势看不到扭转的契机。将来的社会总体趋势就是贫富进一步分化,每一个行业进一步实现“赢家通吃”。能影响更多人,或能更好地控制人工智能的人,是主流人才。整个社会进入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急剧拉大的过程。简单说,要么你是某方面的终极牛人,要么你就是废物。这个趋势预测是现今知识界的主流共识,虽然很多人不喜欢,但趋势不是以你的喜好为转移的。篇幅有限也不展开说了。

    而学科竞赛,以及包括艺体考级、比赛,就是尽早发掘你在学习方面的终极潜力的其中一条路。学科竞赛培养的是什么?培养的是大量、快速、而又深入地吸收知识的能力。为啥名牌大学要通过各种旁门左道给竞赛生、特长生加分?为啥不喜欢没有一门长项的学生?这就是时代的需要。一专多能,首先一专得是很硬的专。啥都懂点啥都求不精的,名牌大学认为这种人成事的几率不高。

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有点乱就权当看着玩了。想起吴军老师说的教育观念“辛苦而不痛苦”。痛不痛苦每个孩子不一样,不管学什么,你没那个天赋还非要去学的,就肯定痛苦。但是做人,辛苦是必须的。那些在奥运赛场上为国争光的运动健儿,从小训练辛不辛苦?难道不比孩子上辅导班辛苦?看看北京上海,明明小孩子升学压力较四川小很多,但奥数搞得飞起。就人大附中一个学校的奥数,把整个四川所有高中加起来都要吊起来锤。人家北京上海不比你成都懂教育?

成都市教育部门对小学、初中学科竞赛以及艺体比赛的封杀,完全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当然,颁布脑残政策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发表于:2017-11-01 阅读:211次
有些道理摸索了几年终于有些明白,就随便记录一下。
有一个全国连锁辅导机构,名字就以字母代替了,叫XES,或者XES培优,以其数学培优竞赛辅导最为出名,学生进去之前先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将小学生分入提高班,尖子班,超常班,超一班。(初中好像是分中考班,直升班,超常联赛班,集训队)。我表弟也在那里补了3年多了。明明在超常联赛班听得半懂不懂,跟上进度十分勉强,还赖着不想降班。原因在于那里聚集了成都很大一部分的尖子生。但是老师的课程或是拉得太快或是讲得不那么到位,也可能是班课本身就无法适合教室里的每个人,总之有相当一部分人在那里听得云里雾里。
XES为什么要叫做XES培优呢?因为培优比补差好做很多。XES 以及它离家出走的儿子 MT,SW 等等,基本或者根本不做补差。打着培优招牌。基本也不接待差生。有些差生头很铁,硬要去,听一段时间听不懂,或者没有提分效果,自然就不了了之了,XES 的招牌就是竞赛和培优,也不在乎几个差生非议。还有长期明明听不懂还要每周花几个小时去那里瓜兮兮坐飞机表示“我也是XES联赛班(或直升班)的一份子”的,这些人也成为收入来源的一部分。所以XES的战略是最佳的。
你看凡是没有明确定位培优的机构 (即涉及补差的机构),什么XD,WZCL,JH,MST,DS 等等,盈利能力和美誉度有XES强吗?显然没有。 有的机构宣传什么“提分快”,如果效果是普遍的,那个机构早就声名远播,还用他自卖自夸?培优做成招牌的有XES,补差做成招牌的有谁?
好些差生在那些机构补了过后,都反映没有效果,甚至越补越差。但是很多知名大机构之所以能做大,在教学方案以及知识点上肯定是基本没问题的,例如 XD 能做到这么大并纽交所上市,一定是正规操作,至少知识点、教学方案是大体清楚明白的。只是补差需要补脑,知识点再整得明白,起不到补脑效果。所以很多人补差就没产生效果。
成都好几家文轩连锁书店,里面都有一个辅导机构,叫BWS,号称“认知力训练”全国第一品牌。在全国五个大城市有店。它的宗旨是,学生的学习不好,根本原因是认知力不足,在传统辅导班老师给你补的是知识点,无法改变你认知力不足的问题,所以效果不明显;在BWS这里,专门对你的认知力进行训练,从根本上提升你对知识的吸收能力。
但经过我初步调查,BWS 的总体效果是很不显著的,百度评价里几个好评仿佛都是托。然后探索到深圳的某家长论坛里的讨论,补了后在学校的考试成绩没有明显提升。而且学费几大万。我猜测,并不能说它纯属忽悠,而是小孩稍微年龄大一点(小学高年级)过后,大脑的可塑性降低了,那些训练基本产生不了效果,或者其效果转移不到考试上。
说到知识的吸收能力,其实机构的培优与补差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去培优的那些学生本身对知识(尤其数学里的解题套路)的吸收能力更强,培优辅导班只需要把学校老师没有着重讲的比较偏难一点的解题套路讲清楚就完事了。而补差的话,学生吸收能力差,学校里面的知识都没吸收好,就算到补习班再给你讲一遍,就一定保证能吸收好吗?有些题目,优生根本不屑于听的,给某些差生讲几遍都搞不清楚。
补差的成功率和医治癌症差不多,确实少数患者被治好了(有个别人确实从几十分提到一百二三的),但大多数治不好,医生只能给你说“我尽力”“看具体情况”。目前人类的技术手段不能实现普遍的补差成功(个别案例不能称作普遍)。交钱之前自己想清楚就是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