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长沙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长沙家教网  >  王同学主页  >  王同学的文章
家教王同学的文章列表
发表于:2012-05-04 阅读:119次

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一.总体设想:力图体现二期课改的精神。


二期课改指导思想的精髓是: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突出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多元智能。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让学生发挥学习的自主性  .主动性,.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和能力网络,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老师及时给予帮助,所以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


二.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掌握其定义域。


  2. 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猜想,分析,动画展示,会画对数函数的图像,掌握其性质。 


3.通过操作,动画展示,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通过观察,对比,猜想,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注意力,理解和分析力,猜想和拓展力,培育学生类比联系,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模式


㈠问题情景㈡激发动机㈢展现概念㈣探索图形㈤得出性质


教学重点:对数函数的图像。


突出重点(的方法):分析,对比,板书,尝试作图,动画展示。


教学难点:对数函数的图像。


转化难点(的方法) :分析 ,操 作,尝试作图,猜想,动画展示,概括。


能力培养:理解. 对比、动手、观察.、思考、猜想.、概括。


教学用具:电脑,实物投影仪, 彩白粉笔。


课时安排:二节


        第一节: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性质。


        第二节: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性质的复习及其应用。


三. 教学过程


㈠教学引入 ㈡对数函数的定义 ㈢对数函数的图像


㈣对数函数的性质 ㈤指对函数的比较 ㈥对数函数的应用


四.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念课)


㈠.教学引入1:


由细胞分裂的实际问题而引入对数函数的定义.


     y=2x         x=log2y       y=log2x


    函数y=logax(a>o,a≠1)称为对数函数


㈠.教学引入2:


  由对折纸张的实际问题(有足够大的1mm厚的纸,对折多少次后能达到1m高?能达到一栋楼那么高?能达到地球那么厚?) 而引入对数函数的定义.


     y=2x         x=log2y       y=log2x


    函数y=logax(a>o,a≠1)称为对数函数


可列表对比


函数


定义域


值域


y=ax


(-∞,+∞)


(0,+∞)


y=logax


(0,+∞)


(-∞,+∞)


 


 


 


例题.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⑴   y=logax2


       ⑵   y=loga(4-X2)


       ⑶   y=log a (x/(4-x))


这里,强化对数函数的定义域的理解,同时进一步提高。


研究对数函数的图像


1.  问:如何画出y=log2x的图像?可以是描点法,也可以利用对称性。


请同学们动手画。


     这里再特别强调:对数函y=logax(a>o,a≠1)是指数函数y=ax (a>o,a≠1)的反函数,


 反函数的图像关于y=x对称 因此y=logax(a>o,a≠1)与y=ax (a>o,a≠1)的图像关于y=x对称。因此,只要作出和y=ax (a>o,a≠1)的图像关于y=x对称的图像,即可得到y=logax(a>o,a≠1)的图像。


2.问:y=log1/2x的图像是怎样的?


    你能猜测一下吗?请画出草图。然后实物投影仪打出两图,进行分析、比较。


3 .请同学讨论:


     对数函数y=logax (a>o,a≠1)的图像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底数a是如何影响y=logax (a>o,a≠1)的图像的?


      然后老师用几何画板演示。


㈣研究函数的性质


请同学概括出对数函数的性质,并说明依据


    可类比指数函数的性质得出,也可以利用对数函数的图像得出对数函数的性质


性质1   对数函数y=logax(a>o,a≠1)的图像 都在y轴的右边.


性质2  对数函数y=logax(a>o,a≠1)的图像都经过点(1,0).


性质3  对数函数y=logax(a>1),当x>1时,y>0; 当0<x<1时,y<0.


性质4  对数函数y=logax(0<a<1),当x>1时,y<0;当0<x<1时,y>0.


 


拓展思考   


请同学讨论:


    1. 对数函数y=logax (a>o,a≠1)的图像


与y=log1/ax (a>o,a≠1)的图像的关系如何?


2 .对数函数y=logax (a>o,a≠1)的图像与y=loga1/x (a>o,a≠1)的图像的关系如何?


㈤ 指对数函数的对比


一般形式


y=ax (a>o,a≠1)


y=logax(a>o,a≠1)


定义域


R


R+


值域


R+


R


图像及函数值的变化


 


 


图像联系


 


 


单调性


 


 


五.小结


本节课我们用类比联系的方法学习了新概念对数函数,又在作图观察比思考的过程中观察到了对数函数的图像特征,概括出了对数函数的性质。


六.板书


1.引入  2. 定义  3.  一般图像  4. 拓展的结论


七.反思


   1.  本节课学习了新概念,而数学概念是数学的逻辑起点,是学生认知的基础,是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核心,在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数学教学中,以数学概念为载体,通过相关的数学思维过程的训练,能培育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灵活思维的能力。    2 . 数学概念的学习必须建立概念间的联系,我们通过指数函数,反比例函数,相应图像等,建立概念网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    3  .在教学中注意了:(1)概念产生的背景,提出的过程.(2)概念的本质属性。(3)建立概念间的联系,建立概念本质间的联系。(4)概念的巩固,包括符号,名称,运用。(5)概念学习的过程的认识。    4.在教学中注意了操作,猜想,动画展示,分析,概括的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发表于:2012-05-04 阅读:34次

初三化学方程式按元素归类总结

编者语:这个总结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你应对初三化学的推断题,也就是所谓的框图题的。当你在做框图题的时候应该看到某一物质时能立刻联想到跟它相关的所有反应,以及反应现象来,从中挑选出符合题目的反应,进而一步步解题。希望这个小总结能够为你的化学学习带来一点帮助,那编者也就满足了。因为是按元素来分类,一些反应有重复,望见谅。



与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Mg+O2点燃====2MgO 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

S+O2 点燃====SO2  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O2点燃====CO2  现象:生成能够让纯净的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2C+O2点燃====2CO 现象:燃烧现象外,其他现象不明显

4P+5O2点燃====2P2O5  现象::生成白烟

3Fe+2O2点燃====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2H2+O2点燃====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2H2O2MnO2====2H2O+O2↑ 现象: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气泡

2HgO△====2Hg+O2↑ 现象:生成银白色的液体金属

2KClO3MnO2====2KCl+3O2↑ 现象: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2KMnO4△====K2MnO4+MnO2+O2↑ 现象:同上,



—————————————————分割线————————————————



跟氢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H2+O2点燃====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Zn+H2SO4==ZnSO4+H2↑ 现象:有可燃烧的气体生成

Mg+H2SO4==MgSO4+H2↑现象:同上

Fe+H2SO4 ==FeSO4+H2↑现象:变成浅绿色的溶液,同时放出气体

2Al+3H2SO4 ==Al2(SO4)3+3H2↑ 现象:有气体生成

Zn+2HCl==ZnCl2+H2↑ 现象:同上

Mg+2HCl==MgCl2+H2↑现象:同上

Fe+2HCl==FeCl2+H2↑ 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

2Al+6HCl==2AlCl3+3H2↑ 现象:有气体生成





H2+CuO====Cu+H2O 现象:由黑色的固体变成红色的,同时有水珠生成

高温

2Fe2O3+3H2 =====2Fe+3H2O 现象:有水珠生成,固体颜色由红色变成银白色



————————————————分割线——————————————————



跟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O2点燃====CO2(氧气充足的情况下) 现象:生成能让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C+O2点燃====2CO(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  现象:不明显

高温

C+2CuO=====2Cu+CO2↑ 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并减少,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高温

3C+2Fe2O3=====4Fe+3CO2↑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黑色的固体减少,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CO2+C高温====2CO  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减少

3C+2H2O=CH4+2CO   现象:生成的混和气体叫水煤气,都是可以燃烧的气体



跟二氧化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O2点燃====CO2   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a(OH)2+CO2===CaCO3↓+H2O 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CaCO3+CO2+H2O===Ca(HCO3)2  现象:白色固体逐渐溶解

Ca(HCO3) △====CaCO3↓+CO2↑+H2O 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同时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Cu2(OH)2CO3△====2CuO+H2O+CO2↑ 现象:固体由绿色逐渐变成黑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2NaOH+CO2===Na2CO3+H2O(也可为KOH) 现象:不明显

CaCO3高温====CaO+CO2↑  现象: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跟一氧化碳有关的,但同时也跟二氧化碳有关:



Fe3O4+4CO====3Fe+4CO2 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高温

FeO+CO===Fe+CO2      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高温

Fe2O3+3CO====2Fe+3CO2 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高温

CuO+CO====Cu+CO2      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分割线——————————————————



跟盐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NaOH(也可为KOH)+HCl==NaCl+H2O  现象:不明显



HCl+AgNO3==AgCl↓+HNO3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这个反应用于检验氯离子



CaCO3+2HCl==CaCl2+H2O+CO2↑现象:百色固体溶解,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Na2CO3+2HCl==2NaCl+H2O+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NaHCO3+HCl==NaCl+H2O+CO2↑ 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Fe2O3+6HCl==2FeCl3+3H2O      现象:红色固体逐渐溶解,形成黄色的溶液



Fe(OH)3+3HCl==FeCl3+3H2O     现象:红棕色絮状沉淀溶解,形成了黄色的溶液



Cu(OH)2+2HCl==CuCl2+2H2O    现象:蓝色沉淀溶解,形成黄绿色的溶液



CuO+2HCl==CuCl2+H2O         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黄绿色的溶液



Zn+2HCl==ZnCl2+H2↑ 现象:同上

Mg+2HCl==MgCl2+H2↑现象:同上

Fe+2HCl==FeCl2+H2↑ 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

2Al+6HCl==2AlCl3+3H2↑ 现象:有气体生成



以上四个反应,盐酸、硫酸都相似,后面两类就不赘述了,读者只需写出配平即可;硝酸一般具有氧化性,所以产物一般不为H2



————————————————分割线—————————————————



跟硫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NaOH(或KOH)+H2SO4==Na2SO4+2H2O 现象:不明显



Fe2O3+3H2SO4==Fe2(SO4)3+3H2O 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溶液



CuO+H2SO4==CuSO4+H2O      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Cu(OH)2+H2SO4==CuSO4+2H2O  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H2SO4+BaCl2==BaSO4↓+2HCl   现象:生成不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



CaCO3+H2SO4==CaSO4+H2O+CO2↑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现象:这三个反应现象同与盐酸反应现象一致



————————————————分割线—————————————————



跟硝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Fe2O3+6HNO3==2Fe(NO3)3+3H2O 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溶液



CuO+2HNO3==Cu(NO3)2 +H2O   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Cu(OH)2+2HNO3==Cu(NO3)2+2H2O 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NaOH(或KOH)+HNO3==NaNO3+H2O 现象:不明显



Mg(OH)2+2HNO3==Mg(NO3)2+2H2O  现象:白色沉淀溶解

CaCO3+2HNO3==Ca(NO3)2+H2O+CO2↑ 



Na2CO3+2HNO3==2NaNO3+H2O+CO2↑



NaHCO3+HNO3==NaNO3+H2O+CO2↑ 现象:以上三个反应现象同与盐酸反应现象一致



———————————————分割又见分割——————————————————



跟碱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NaOH+HCl(或HNO3、H2SO4)==NaCl+H2O 现象:酸碱中和反应,现象不明显



CaO+H2O==Ca(OH)2  现象:放出大量的热



NaOH(KOH)+FeCl3(Fe(NO3)3、Fe2(SO4)3)==Fe(OH)3↓+NaCl 现象:生成红棕色絮状沉淀,括号里面的反应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2NaOH(KOH)+FeCl2(Fe(NO3)2、FeSO4)==Fe(OH)2↓+2NaCl 现象: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括号

里面的反映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2NaOH(KOH)+CuCl2(Cu(NO3)2、CuSO4)==Cu(OH)2↓+2NaCl 现象:生成蓝色絮状沉淀,括号里面的反应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NH4Cl(NH4NO3、(NH4)2SO4)+NaOH(KOH)==NH3↑+H2O+NaCl 现象:有可以使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



MgCl2(Mg(NO3)2、MgSO4)+NaOH(KOH)==Mg(OH)2↓+NaCl 现象:生成白色沉淀,括号里面的反应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NaHCO3+NaOH==Na2CO3+H2O 现象:不明显 此反应的Na换成K是一样的





Ca(HCO3)2+2NaOH==CaCO3↓+Na2CO3+2H2O 现象:生成白色沉淀,此反应把Na换成K是一样的



2NaOH+CO2==Na2CO3+H2O 现象:无明显现象 此反应的Na换成K是一样的



Ca(OH)2+CO2==CaCO3↓+H2O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此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NaHSO4+NaOH==Na2SO4+H2O 现象:无明显现象



2NaOH+SO2==Na2SO3+H2O    现象:无明显现象



跟钡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BaCl2+Na2SO4==BaSO4↓+2NaCl 现象:有白色的不溶于强酸的沉淀生成



BaCl2+Na2CO3==BaCO3↓+2NaCl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但可溶于盐酸和硝酸,其实也溶于硫酸,但生成硫酸钡沉淀,不容易看出来

跟钙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aCl2+Na2CO3==CaCO3↓+2NaCl 现象:生成白色沉淀



CaCO3+CO2+H2O==Ca(HCO3)2     现象:固体逐渐溶解



Ca(HCO3)2+Ca(OH)2==2CaCO3↓+2H2O 现象:生成白色沉淀



————————————————偶还是分割线—————————————————



跟几种金属及其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铜:

CuSO4•5H2O△====CuSO4+5H2O↑ 现象: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



高温

CuO+CO====Cu+CO2 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H2+CuO====Cu+H2O 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同时有水珠生成



Cu+2AgNO3==Cu (NO3)2+2Ag 现象:铜表面慢慢生成了银白色金属



CuCl2+2NaOH==Cu (OH) 2↓+2NaCl 现象:生成了蓝色絮状沉淀



CuO+H2SO4==CuSO4+H2O  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Cu (OH) 2+H2SO4==CuSO4+2H2O 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Fe(Zn)+CuSO4==FeSO4+Cu   现象:有红色金属生成



Cu2(OH)2CO3△====2CuO+H2O+CO2↑ 现象:固体由绿色逐渐变成黑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铁:



Fe+2HCl==FeCl2+H2         现象:铁粉慢慢减少,同时有气体生成,溶液呈浅绿色



FeCl2+2NaOH==Fe(OH)2↓+NaCl 现象: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



4Fe(OH)2+O2+2H2O==4Fe(OH)3 现象:氢氧化铁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成红棕色



Fe (OH) 3+3HCl==FeCl3+3H2O  现象:红棕色絮状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Fe (OH) 2+2HCl==FeCl2+2H2O  现象:白色絮状沉淀溶解,溶液呈浅绿色



Fe+CuSO4==FeSO4+Cu        现象:铁溶解生成红色金属



Fe+AgNO3==Fe(NO3)2+Ag    现象:铁溶解生成银白色的金属



Fe2O3+6HCl==2FeCl3+3H2O   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的溶液



          现象: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Zn+FeCl2==ZnCl2+Fe         现象:锌粉慢慢溶解,生成铁



银:



AgNO3+HCl==AgCl↓+HNO3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强酸



AgNO3+NaCl==AgCl↓+NaNO3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强酸



Cu+2AgNO3==Cu(NO3)2+2Ag  现象:红色的铜逐渐溶解,同时有银白色的金属生成



2AgNO3+Na2SO4==Ag2SO4↓+2NaNO3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补充化学方程式:



3Ag+4HNO3(稀)==3AgNO3+NO↑+2H2O 现象:银逐渐溶解,生成气体遇空气变棕色

Ag+2HNO3(浓)==AgNO3+NO2↑+H2O   现象:银逐渐溶解,生成棕色气体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现象:铜逐渐溶解,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FeCl3+Fe==3FeCl2                       现象:铁粉逐渐溶解,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



2Na2O2(过氧化钠)+2H2O=4NaOH+O2       现象:有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生成


 




化学方程式汇总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4.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5.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高温 2Cu + CO2↑

21.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2.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Cu + CO2

2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酸 -------- 盐+氢气(置换反应)

26.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4.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5.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6.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水

37.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5)酸 + 碱 -------- 盐 + 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8)盐 + 盐 ----- 两种新盐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五.其它反应: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加热CuSO4 + 5H2O

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
发表于:2012-05-04 阅读:26次

从来富贵多淑女,自古纨绔少伟男。意思是对待儿子要穷养,这其实是对儿子一生的投资;对女儿要富养,其实是一种文化修养的投资。


富养女儿,穷养儿子。意思是说,如果养的是女儿,就要尽可能地为她营造一个富足舒适的成长环境,从小使她对高质量的生活耳濡目染,这样培养出来的女孩子长大后会很有品味,会创造有情调的生活;如果养的是儿子,就要刻意使他尝试生活的艰辛,从小磨砺他坚强的意志,以备将来他能担当应尽的责任,从而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培养男孩,就要让他多吃些苦,让他有奋斗、打拼、改变的动力和意志。。培养女孩则相反,就要让她多享些福,给她尽量好的物质条件,把她塑造的优雅、大方、得体。


 同时对于恋爱婚姻我感觉也有了指导意义 。那就是:女人要嫁给吃过苦,懂奋斗的男人。男人要娶家境良好,知书达礼的女子。


“穷养儿子富养女”是民间一句古训,对古训的理解,不能一概而论,要从哲学和广义上去领会,不能从狭隘的角度去接受。否则,每条谚语与古训都有偏正。古训,通常言简意赅,寓意深刻,需要我们时刻品味!不能小看!


也有人说男孩放养猛如虎,女孩家养秀如花。我以为,穷是磨练,男孩是泥土身,将来得成长为男人,所以得经摔经得起风雨。富是呵护,女孩是莲藕身,磕不起,得娇贵着点养。穷与富非物质之比,实乃轻重之分。


 从来富贵多淑女,自古纨绔少伟男,应当“穷养儿子富养女”。富养的女儿不贪小利,气质非凡;生活的磨砺让穷养的儿子意志更坚强;男孩子以后要走上社会,承担社会责任与家庭责任,所以要穷养以励其志,否则大手大脚,纨绔子弟一个,如何上奉父母,下养妻儿!


 富养的女孩,从小会被带着出入各种场合,增加阅世能力,等到花般年纪,再到尘世里艰难成长,便不易被各种浮华和虚荣所迷惑,一个没见过大世面的女孩,在纨绔子弟的糖衣炮弹下,很可能被花言巧语所击败。富养的女孩,因为见识多,独立,有主见,明智,很清楚自己真正追求的东西。


富养女,其实是一种教育投资,教育的富足;穷养男,更是一种挫折教育,男儿当自强,而没有经历过失败挫折的男孩是长不大的。


男生将来是要奋斗的,必须让他知道钱来之不易;


女孩是要嫁人的,必须培养她鉴别事物的眼光,别将来被人的一块蛋糕就给哄走了。


富养女更浪漫。女孩称为千金,估计也有这方面的渊源。虽说相貌由天而生,可也需要后天的精心呵护,需要平日的精致雕琢,这显然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除了给予较好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开阔女孩的视野与见识。富也是“丰富”的意思。懂得美,懂得欣赏,懂得辨别,也就懂得了自我保护,而不会被外界的种种所诱惑。


穷养男更实在。做个真正的男人,这一生要蒙受的磨难、冷眼、屈辱、挫折不知要多少。古人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其心志,如此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男孩从小就应培养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作风,仁义孝道的思想,尤其在物质上不能过多给予,否则容易成为又一个纨绔子。


  富养20年,芙蓉出水;穷养20载,宝剑出炉。


  女孩子不那么担心物质条件,才容易培养出从容的气质,男孩子对物质条件上心一点,才不会散漫。跟天性有关?女孩子天生善于注重细节,再灌输“小气”的思想就容易市侩了。男孩子反之。这是生活的智慧吧?


  男孩要意志坚定,女孩要知书达礼。穷养富养大概是这个意思吧。


  家养小子,就要从小培养孩子坚强不屈的性格,吃苦耐劳的精神,孝义德善的品质。否则,树木不刷不成材,一味的娇惯、放任、纵容,只会培养出一个不成气的纨绔子弟来。


家有娇女,就要从小多给于疼爱、适度满足物质需求,以达到丰富内心与意识品德。这样,使其懂得美善、学会辨别和自我保护,走上社会才不至于受种种物欲诱惑,避免上当受骗。


这个题目不是说穷的家庭才养儿子,富家才养女儿,而是指男孩要“穷”养:吃苦受罪,历尽沧桑,日后方能有所作为有担当;女孩要“富”养:生活精致、无忧无虑,优越的生活就像一针强劲的免疫针,使她以后会对抗诱惑,明辨真伪,成为知情识趣优雅美丽的 女子 。                                                               

发表于:2012-05-01 阅读:22次
 逆反是孩子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俗话说:“半大小子,气死老子。”许多家长抱怨说,初中孩子特别不听话,爱和大人顶嘴,叫他向东他偏向西,叫他不干他非要干,逆反心理特别强。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奇怪。

在孩子的发展过程度中,会出现两个反抗期。第一反抗期是孩子三四岁的时候,第二反抗期是孩子的初中阶段。但两个反抗期有不同的特点:孩子在第一反抗期,主要是为了争取自我主张,获得活动自由。如“让我自己穿衣服”、“让我自己走路”等等。孩子在第二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则是全面性的,是孩子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剧烈变化的时期,孩子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开始觉醒,强烈渴望摆脱家长的束缚,按照自己的意图和想法独立行事。


家长不妨回想一下,上小学的孩子,当您去接他,孩子看到您高兴得不得了,会跑过来与您亲热。孩子上了初中,您还去接他,孩子大多会不理您,或板着个脸,跟同学继续说话,觉得您像跟班一样跟随在旁边,给他丢人,甚至会认为您在偷偷跟踪他。具体地说,孩子的第二反抗期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对现有社会地位的欲求不满。由于孩子“成人感”的形成,他们要求具有和大人相当的社会地位和决策权力,反抗在家里的从属地位,更反对家长权威式的干涉。


二是与大人在观念上的碰撞。初中孩子开始对自然世界、社会生活、人际交往等问题进行思考,并且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由于他们受思维发展水平的局限,其观念具有幼稚性,表现出主观、偏激、绝对性。他们不理解为什么大人的想法与他们格格不入,更反对家长强加给他们的观念。


三是不能自控的情绪波动。由于孩子生理加速发展而造成的对身心发展现状的不适应和不平衡,他们在缺乏准备的条件下,面对许多矛盾和困惑,这些不断出现的“麻烦”,常常让他处在焦虑的情绪背景中,遇到不满和不平之事,容易出现突发式的情绪失控。


如果家长依然像教育小学生那样,事事干涉,必然引起孩子的不满。倘若家长用高压手段,会引起孩子更大的不满和反抗。因此,教育第二反抗期的孩子,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是行不通的。那么,家长应该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帮孩子顺利度过第二反抗期呢?


对待孩子逆反心理的几种方法:


1、给孩子平等的发言权。当父母让孩子发言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耐心倾听。无论孩子讲什么,家长一定要耐心倾听,这是对孩子人格的尊重,也是了解孩子,以便对症下药,解决矛盾的一个途径。(2)不随意指责或草率评论。家长应克制自己的情绪冲动,让孩子把话讲完,避免随意的指责引起双方的不快。(3)作出积极反应。当孩子充分表达意见后,家长应作出积极的姿态:“你这个想法不错,要是再加一点或再改一点就更完善。”家长的积极反应可以让孩子心情愉快,充满成就感,有利于双方下一次的情感交流。


2、批评孩子切莫伤害自尊心。明智的家长应懂得如何熟练地运用批评艺术:(1)分清场合和措辞。当着亲友或孩子的同伴批评孩子,孩子会感到难堪和不满,也听不进家长的批评。(2)批评措辞要适当,切忌“你简直不可救药”、“你怎么不如某某学习好”、“你真笨”等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语。(3)对事不对人。真正懂得批评的家长,着眼点应该放在如何促进孩子改正缺点上,而不是揪着缺点不放。即就事论事,不翻旧账。(4)适当冷处理。当孩子情绪反应强烈、言语冲动的时候,家长干脆采取不理睬的态度,等孩子冷静思考,平息冲动后再作批评。


3、让孩子学会将心比心。家长过问、干涉孩子的行动,应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担心和忧虑,让孩子知道家长的爱心。比如,处理孩子放学晚归这种事情,有的家长是等孩子回家后,劈头盖脸一顿臭骂,勒令以后不准晚归。这种处理方式过于急躁,孩子不但没有体会到家长的爱心,反而对家长产生了抵触情绪,认为小题大做,管得太宽。而有的家长则会尽量压住怒气,心平气和地询问原因,并说明因为不知道你为什么晚归,心里很着急、很担心、希望你能够站在家长的角度,体会家长的爱心和不易,以后早点回来。相信懂事的孩子听了这一番话后,会为自己的晚归给家长带来不安而感到内疚自责,对家长的干涉行为也不会产生反事情与抵触。


4、采用实践体验法。用实践体验法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比命令和口头说教有效得多。一位父亲曾经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傍晚,父亲与儿子散步时,儿子看到西瓜摊卖西瓜就非要买。父亲说:“离家太远,抱回去太累人,不买。”儿子不高兴了:“我要买西瓜你不买,你喜欢我学习好,我也不好好学习。”父亲略一思量,对儿子说:“买西瓜可以,你要自己拿回家。”儿子抱着买的西瓜走,一会儿就累得满头大汗,一路歇了几次才把西瓜抱回家。这一体验让孩子感触颇深:“吃个西瓜也真不容易啊!”由此体会到父亲的苦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