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大连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大连家教网  >  小李老师主页  >  小李老师的文章
家教小李老师的文章列表
发表于:2014-07-19 阅读:58次
2014年暑假,小李老师会开设初中高中数学,英语假期班。    开设课程:初中,高中数学,初中,高中英语。    上课地点:大连理工大学北门附近,泉水快轨站附近(20高中)。    小李老师会承诺每个班级学生不超过5人。所有课程全部由本人亲自授课,并且使用自己教学多年来的讲义,并配套习题。    高一,高二主要以讲新课为主,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适当的复习。共计划15课,每节课两小时,每小时 60元。    高三学生主要针对不同知识点进行分块。分类复习,总结高考要点,难点,考点。最大限度以及最快 时间提升孩子的成绩。 高三同样计划12课,每节课两小时,每小时80元。 另外本人也可以上门家教,费用为高一,高二每小时120元,高三每小时150元    在这里附上本人的个人简介: 现为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大连人,擅长数学,英语。09年参加高考数学、英语成绩分别为144、143分。现在在学大教育机构数学,英语老师工作、曾获得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大连市数学竞赛一等奖。通过英语BEC高级,高分获得大学生4,6级证书,通过英语专8,数学英语机构优秀名师。数学英语基础扎实,教学方法独特,根据学生个人制定不同的计划,让学生稳固快速的进步。曾带过多名高考生,中考生。分别在英语,数学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保证只要您的孩子能够跟上我的步伐,我会给您孩子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有句话说的话是这样说的,我们不能一口吃个胖子,但胖子是一口一口吃成的。请相信我,让我们一同努力,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到今天我从事高考英语教学工作已经有5年了。在这五年期  间,本人跟总结了近20年的高考英语试题,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归类总结,最终把英语语法总结出一本自己的讲义----《高考语法十节通》。这本书通过我不断总结各个练习册的精华,并且针对考试大纲,高考真题,归纳出一本完整的包含全部考点的语法书。  在不断教学当中,我发现了大部分学生都有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学生总是会在非考点上花大量的时间去理解和钻研,导致整个高三复试时间不够,没有规律。其主要原因就是同学们没有把时间合理运用,做了很多无用功,那么练习册的选择就尤为重要。就英语语法学习来说,更是如此,一本好的语法讲解书配上老师的讲解,就会使学生很快的理解考试的要点,以后做题更是会事半功倍,得心应手。使你在做高考英语单选题时做到心中有数,再加上一个有效率的记忆方法,那么对于辽宁省英语高考来说,135分绝对不是问题。  小李老师在这里可以向你保证,在通过学习我所编写的这本《高考语法十节通》,加上我的独特讲解,并且紧跟我的复习步伐。那么提升英语成绩绝对不是梦想!举例说明说明,有四名高三同学,在我给他们讲课之前,英语语法一塌糊涂,没有一个系统的英语学习方法。初次做高考单选题,错题率在50%以上。经过了10节课的学习,配上我的讲义,再次对他们的进行测试时单选的正确率几乎达到了95%。  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高考的命题是有规律的,我所讲的语法就把高考的所有可能出题情况包含进去、当我们再遇到高考题时,自信心就会增加许多。主动思考增多,那么学习成绩自然就会提升。  在这里,不仅仅是语法,对于阅读,完形,改错。我同样有着独特的做题技巧,在下一篇文章中将会详细讲解。  在这里我想那些成绩一直没有提上去,但是很努力的同学说,对于英语的学习,我绝对可以仅仅通过十节课就帮助你提升到一个让你惊喜的层次,前提是你要努力,跟上我的复习节奏。这样英语不仅不会拖后腿,反而会成为你决胜他人的强项。以此类推,在其他科目上也会产生相同的效果。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了你的明天,加油!  本人所说的这些并不是你一定要上我的课,如果你想学习,对学习方面有问题,也欢迎交流,如果我能帮到你的,我一定尽力。联系方式:一八零九八八二三令四六
发表于:2014-02-28 阅读:64次
小李老师会开设高中数学,英语假期班。    开设课程:高中数学,高中英语。    上课地点:1 大连理工大学北门附近,2大连交通大学附近。3大连东北财经大学附近。    小李老师会承诺每个班级学生不超过5人。学费:高一高二每小时60元,每节课两小时。高三每小时80元,每节课两小时。所有课程全部由本人亲自授课,并且使用自己教学多年来的教学讲义,并配套习题。    高一,高二主要以巩固知识点加强难题典型题训练为主,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适当的复习。 高三学生主要针对不同知识点进行分块。分类复习,总结高考要点,难点,考点。最大限度以及最快 时间提升孩子的成绩。 另外本人也可以上门家教,费用为高一,高二每小时120元,高三每小时150元    在这里附上本人的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本人现为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大连人,擅长数学,英语。09年参加高考数学、英语成绩分别为144、143分。现在在学大教育机构数学,英语老师工作、曾获得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大连市数学竞赛一等奖。通过英语BEC高级,高分获得大学生4,6级证书。国家奖学金,辽宁省优秀毕业生,辽宁省优秀党员,大连市三好学生等奖项。数学英语基础扎实,教学方法独特,根据学生个人制定不同的计划,让学生稳固快速的进步。曾带过20名高考生,15名中考生。都在英语,数学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保证只要您的孩子能够跟上我的步伐,我会给您孩子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有句话说的话是这样说的,我们不能一口吃个胖子,但胖子是一口一口吃成的。请相信我,让我们一同努力,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到今天我从事高考英语教学工作已经有5年了。在这五年期   间,本人跟总结了近20年的高考英语试题,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归类总结,最终把英语语法总结出一本自己的讲义----《高考语法十节通》。这本书通过我不断总结各个练习册的精华,并且针对考试大纲,高考真题,归纳出一本完整的包含全部考点的语法书。  在不断教学当中,我发现了大部分学生都有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学生总是会在非考点上花大量的时间去理解和钻研,导致整个高三复试时间不够,没有规律。其主要原因就是同学们没有把时间合理运用,做了很多无用功,那么练习册的选择就尤为重要。就英语语法学习来说,更是如此,一本好的语法讲解书配上老师的讲解,就会使学生很快的理解考试的要点,以后做题更是会事半功倍,得心应手。使你在做高考英语单选题时做到心中有数,再加上一个有效率的记忆方法,那么对于辽宁省英语高考来说,135分绝对不是问题。  小李老师在这里可以向你保证,在通过学习我所编写的这本《高考语法十节通》,加上我的独特讲解,并且紧跟我的复习步伐。那么提升英语成绩绝对不是梦想!举例说明说明,有四名高三同学,在我给他们讲课之前,英语语法一塌糊涂,没有一个系统的英语学习方法。初次做高考单选题,错题率在50%以上。经过了10节课的学习,配上我的讲义,再次对他们的进行测试时单选的正确率几乎达到了95%。  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高考的命题是有规律的,我所讲的语法就把高考的所有可能出题情况包含进去、当我们再遇到高考题时,自信心就会增加许多。主动思考增多,那么学习成绩自然就会提升。  在这里,不仅仅是语法,对于阅读,完形,改错。我同样有着独特的做题技巧,在下一篇文章中将会详细讲解。  在这里我想那些成绩一直没有提上去,但是很努力的同学说,对于英语的学习,我绝对可以仅仅通过十节课就帮助你提升到一个让你惊喜的层次,前提是你要努力,跟上我的复习节奏。这样英语不仅不会拖后腿,反而会成为你决胜他人的强项。以此类推,在其他科目上也会产生相同的效果。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了你的明天,加油!  本人所说的这些并不是你一定要上我的课,如果你想学习,对学习方面有问题,也欢迎交流,如果我能帮到你的,我一定尽力
发表于:2013-12-31 阅读:42次
    2013年寒假,小李老师会在开设高中数学,英语假期班。    开设课程:高中数学,高中英语。    上课地点:大连理工大学北门附近,大连交通大学附近。    小李老师会承诺每个班级学生不超过5人。所有课程全部由本人亲自授课,并且使用自己教学多年来    的讲义,并配套习题。    高一,高二主要以讲新课为主,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适当的复习。共计划12课,每节课两小时,每小时    70元。    高三学生主要针对不同知识点进行分块。分类复习,总结高考要点,难点,考点。最大限度以及最快     时间提升孩子的成绩。 高三同样计划12课,每节课两小时,每小时80元。    另外本人也可以上门家教,费用为高一,高二每小时120元,高三每小时150元    在这里附上本人的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本人现为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大连人,擅长数学,英语。09年参加高考数学、英语成绩分别为144、143分。现在在学大教育机构数学,英语老师工作、曾获得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大连市数学竞赛一等奖。通过英语BEC高级,高分获得大学生4,6级证书。国家奖学金,辽宁省优秀毕业生,辽宁省优秀党员,大连市三好学生等奖项。数学英语基础扎实,教学方法独特,根据学生个人制定不同的计划,让学生稳固快速的进步。曾带过7名高考生,5名中考生。都在英语,数学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保证只要您的孩子能够跟上我的步伐,我会给您孩子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有句话说的话是这样说的,我们不能一口吃个胖子,但胖子是一口一口吃成的。请相信我,让我们一同努力,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到今天我从事高考英语教学工作已经有5年了。在这五年期   间,本人跟总结了近20年的高考英语试题,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归类总结,最终把英语语法总结出一本自己的讲义----《高考语法十节通》。这本书通过我不断总结各个练习册的精华,并且针对考试大纲,高考真题,归纳出一本完整的包含全部考点的语法书。  在不断教学当中,我发现了大部分学生都有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学生总是会在非考点上花大量的时间去理解和钻研,导致整个高三复试时间不够,没有规律。其主要原因就是同学们没有把时间合理运用,做了很多无用功,那么练习册的选择就尤为重要。就英语语法学习来说,更是如此,一本好的语法讲解书配上老师的讲解,就会使学生很快的理解考试的要点,以后做题更是会事半功倍,得心应手。使你在做高考英语单选题时做到心中有数,再加上一个有效率的记忆方法,那么对于辽宁省英语高考来说,135分绝对不是问题。  小李老师在这里可以向你保证,在通过学习我所编写的这本《高考语法十节通》,加上我的独特讲解,并且紧跟我的复习步伐。那么提升英语成绩绝对不是梦想!举例说明说明,有四名高三同学,在我给他们讲课之前,英语语法一塌糊涂,没有一个系统的英语学习方法。初次做高考单选题,错题率在50%以上。经过了10节课的学习,配上我的讲义,再次对他们的进行测试时单选的正确率几乎达到了95%。  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高考的命题是有规律的,我所讲的语法就把高考的所有可能出题情况包含进去、当我们再遇到高考题时,自信心就会增加许多。主动思考增多,那么学习成绩自然就会提升。  在这里,不仅仅是语法,对于阅读,完形,改错。我同样有着独特的做题技巧,在下一篇文章中将会详细讲解。  在这里我想那些成绩一直没有提上去,但是很努力的同学说,对于英语的学习,我绝对可以仅仅通过十节课就帮助你提升到一个让你惊喜的层次,前提是你要努力,跟上我的复习节奏。这样英语不仅不会拖后腿,反而会成为你决胜他人的强项。以此类推,在其他科目上也会产生相同的效果。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了你的明天,加油!  本人所说的这些并不是你一定要上我的课,如果你想学习,对学习方面有问题,也欢迎交流,如果我能帮到你的,我一定尽力。    
发表于:2013-09-28 阅读:38次
   1.在首次学习或后来的记忆过程中,没有把单词信息(音、形、义、词性、用法)准确地从句子、对话、课文、词汇表、词典及阅读资料等背景材料中凸现出来,也就是说,首次输入单词信息不准确,刺激大脑皮质不强烈。   2.在首次学习或后来的记忆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各种干扰,识记了不需要识记的内容。这种干扰存在于诸多方面,如:不同课程的干扰、相似词的干扰、一课书中生词量过大的干扰、汉语环境的干扰等等。这些干扰均会无形之中影响记忆效果。   3.过去学过或记忆过的单词中词形、读音、词义、用法相似或接近的单词,与现在需记忆的单词搅在一起,引起了混淆。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如:同音词:meat←→meet;近音词:bird←→bed;形似词:horse←→house;同义词:also←→too←→either;对称词: cool←→warm;辨析词:family←→home←→house;形似歧义词组:lookout←→lookoutof等等。   此外,造成遗忘还有其它原因,如:信心不足,恒心不够,情绪不佳,方法不当,目的不明,观察不细,反复太少,刺激不强,联想不丰,时间太长(疲劳记忆),兴趣不高等等。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多次试验确立的遗忘曲线理论,以及我们在学生中所做的调查,我们发现单词遗忘有其普遍规律。    1.单词的轮廓和大体骨架不易遗忘,个别字母易遗忘。很多单词在学生眼里都是似曾相识,但拼写时却只能拼出大体轮廓,特别是长词、难词、含哑音字母词、双写字母词和重现率低的词。此外,由于英语本身的历史原因,许多字母或字母组合并无固定的拼读规则可循,全靠硬记,如元音字母a,在其所构成的音节中及“a+其它字母”构成的元音字母组合中就至少有20种以上的读音。这种拼写和读音之间的差异无疑给初学者增加了难度。这就需要在识记时随时加以总结、归纳。   2.遗忘速度的快慢与间隔时间的长短关系密切。通俗说来就是:刚记忆之后遗忘速度最快,以后遗忘速度逐渐放慢,如:一个小时记忆了100个生词;30分钟后会遗忘40个;24小时后
又会遗忘30个;30天后还会遗忘25个;两个月以后能真正记住的只有5个。   3.遗忘具有选择性。尽管新教材词汇的重现率较高,多数在5次以上,但仍有一部分词汇(特别是三会以下的词)重现率在5次以下。有些词虽然课本重现率在5次以上,但平时听说读写训练很少涉及,被遗忘的恰恰就是这种词。此外,易遗忘的还有读音不规则词、长词、难词、容易引起歧义的词(词组、惯用法)等。   4.遗忘与所记目标、位置及识记时目的明确与否有关。记忆目标是指单词的读音、词形、词义、词性、用法等。识记位置是指首次学习或记忆时该词所处的位置(句子中?课文中?词表中?读物中?听力训练时?……)。识记目的是指是有意识(有目的)记忆还是无意识(目的不明确的)记忆。   5.遗忘与每次记忆的数量和方法有关。笔者曾做过一次试验:让两组水平差不多的学生分别在两个教室里记忆生词10分钟,A组记忆20个,B组记忆10个。10分钟后当场进行听说读写测试,结果显示,B组成绩明显高于A组。这说明不能要求中学生一次记忆大量的单词,否则,欲速则不达。考试前采用突击方法记忆成百上千个单词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遗忘与记忆者所采用的方法更是有关。例如有一次我利用自习课在黑板上书写了20个生词,让全班学生记,说以后要听写,但未说具体哪一天听写。结果,我两个星期以后听写的,发现得分率最高的学生采用的是循环记忆法(即每天记5个,依次循环)。中等以上的学生采用的是联想记忆法,最差的仅仅当时背了一节课,后来仅读了读。这充分说明了记忆方法是很重要的。   在找出遗忘成因及遗忘规律之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因材、因词摸索并采取具有实效的记忆策略,这种策略不能拘泥一格,而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不管采用哪种记忆策略,都应遵循以下科学原则:   1.对症下药。根据前述的遗忘速度先快后慢、遗忘量先大后小的规律,一定要在24小时之内开始复习,且要全部复习所记内容。   2.先密后疏。间隔复习时间为1,2,4,7,14,28天,今天记忆或学习了五个生词,明天必须复习(为第1天);后天还须复习(为第2天);间隔一天再复习(为第4天);间隔二天再复习(为第7天);间隔六天再复习(为第14天);间隔十三天再复习(为第28天)。   3.及时复习。记忆后的下一天及再下一天必须及时复习。记住了也必须复习,否则等发现
已经忘了再去复习就晚了。   4.多次复习。每一个生词均不能指望通过几次记忆就能记住,而要经过多次记忆(最佳次数为12-16次),且要机会均等地复习。   5.间时复习。记单词不能采取“一劳永逸”的战术,要知道就算当时(或那一段时间)记得再牢的单词也会遗忘。只有间时复习才能省时省力使单词进人长效记忆。   6.持续复习。单词记忆最忌“一曝十寒”,要坚持“细水长流”,每天哪怕只是读几遍也行。   7.“使用”复习。单词即使进入了长效记忆,如果长期不用,也会遗忘。因为记忆是为了使用,反之使用也是在记忆。所以要多做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在使用中才能保持单词的长效记忆。   要有“能记住”的信心。心理学家认为,信心是成功的一般。美国总统罗斯福“曾是病歪歪而又蠢拙的孩子”,他既紧张有对自己能力无信心,但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了勇者之最。     其次,思想要高度集中。生理学家认为,记忆是大脑细胞和神经系统的复杂活动所产生的效果。只有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才能获得良好的记忆效果,常见这样的学生:看上去似乎在用心记忆,有的甚至眉头紧皱,其实心理并不平静,精力并没有集中于要记忆的东西上面。  再具体方法上,包括:  拘科学家测定,要记住一个英语单词,一般需要反复背诵50遍。但是,如果连续将一个单词背诵50遍,也难以永久记住它,往往是过不多久就忘了。什么原因呢?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著名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把以记住的知识隔三天,然后在隔七天,隔一个月在记忆,记忆力最高,记忆效果最好。  联想记忆。著名的詹姆斯教授认为,“基本上,我们的头脑是一具联想的机器”。联想是记忆不可或缺的因素。那么联想呢?常用的有新旧知识的联想,同类知识的联想,正反对比等。如同义词的解析,形似字的比较,英语单词中结构相似的词比较,等等。  另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如果起码的睡眠和时间得不到保证,疲劳过度,大脑功能得不到恢复,不仅不能增强记忆相反却不能记住!!   
2、归类记忆法。如果把记忆比喻为知识的仓库,那么只有把知识归类,仓库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储存能力。例如归类法来识字,记忆的效果就很好。如青、清、情、晴、精,这样一串字,归类记忆就容易记。   3、有意记忆法。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请老师给两个班的同学布置了默写课文的作业,都说第二天测验,第二天果真测验了,结果两个班成绩差不多。测验后,只告诉一班同学两星斯后还要测验一次,二班同学不知道。两个星期后又进行测验,一班同学的成绩比二班同学要好得多(一班同学在测验前也没有复习)。这说明,并不是一班同学比二班同学更聪明,记忆更好,而是由于老师在第一次测验后,对一班提出更长久的记忆目标,结果一班同学就记得长久些。这个实验都告诉我们,在学习中要养成一种习惯,严格要求自己,给自己明确提出记忆的目标,这样才能有好的记忆效果。   4、理解记忆法。就是在积极思考、达到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材料的方法。我们在记忆材料的时候,应该向自己提出“先理解、后记忆”的要求,把材料分成大小段落和层次,找出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而不要从一开始就逐字逐句地记忆。例如背古文,如果不把古文的意思弄懂,那么就会像背天书一样,非常吃力。如果把古文里的实词、虚词都弄懂了,把全篇的中心意思掌握了,这时再背,就是在理解基础上记忆,背起来就有兴趣得多,也快得多,印象也深得多。在学习的时候就要经常有意识地运用理解记忆,在记忆的时候展开积极的思维,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5、精选记忆法。记忆应有选择,记忆那些最重要、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材料。 善于学习记忆能力强的人,往往善于抓住重点,抓住精髓,善于组织材料。有位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谈到精选记忆法时说:“修辞格有数十种之多,但常用的不过十几种。在认真学习每种修辞格之后,我把常用的12种修辞格浓缩成顺口溜:„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双关、反语、设问、反问、反复、对照、对偶、排比‟,并且以这24个字为主,列成一张表。在编排中,除了让它好读、押韵,便于记忆外,还把容易混淆的放在一起,用箭头标出,在下边用简练的语言注上联系与区别或特性,记忆住了顺口溜也就记住了12个主要的修辞格,根据排列的位置,想到几组修辞格的异同,进而想到它们的全部特点。这样,在分析句子时就能做到条理清晰,不易混淆和遗漏了。”   6、谐音记忆法。据说,一天,有位老师上山与山顶寺庙里的和尚对饮,临走时,布置学生背圆周率,要求他们背到小数点后22位:3.1415926535897932384626。大多数同学背不出来,十分苦恼。有一个学生把老师上山喝酒的事结合圆周率数字的谐音编了一句顺口溜:“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而乐”。待老师喝酒回来,个个背得滚瓜烂熟。这种聪明的学生就是利用谐音法来帮助记忆的。   利用谐音法还可以帮助记忆某些历史年代,不少人觉得记忆历史年代是件很苦恼的事,不容
易记住,而且还容易混淆。但是,要学好历史,又必须记住历史年代,因为没有时间也就无所谓历史。于是,许多聪明人利用谐音法来帮助记忆历史年代。例如,马克思生于1818年逝世于1883年。那么可以这样记,“一爬一爬(就)爬(上)山(了)。”再如,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用它的谐音:“一把揪死”,就非常容易记住。   当然,谐音记忆法只适于帮助我们记忆一些抽象、难记的材料,并不能推而广之,用于记忆所有的材料。   7、口诀记忆法。把记忆材料编成口诀或合辙押韵的句子来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叫做口诀记忆法。这种方法可以缩小记忆材料的绝对数量,把记忆材料分成组块来记忆,加大信息浓度,增强趣味性,不但可减轻大脑负担,而且记得牢,避免遗漏。口诀大都押韵,朗朗上口,容易记忆。例如,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歌,在劳动人民中间世代相传,且有强大的生命
发表于:2013-09-23 阅读:108次
   
如何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如果你问我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我想从根本上提高的唯一办法就是转变思维方式,也就是把中式思维向英式思维靠拢,只有这样才能符合考官的喜好,才能得高分。本文中,将具体介绍一下中式思维和英式思维的区别,以及怎样才能写出更符合考官要求的作文。西方人的直线式思维和中国人的螺旋式思维存在明显的差异,体现在语言中,几乎渗透到语言的各个单位,包括词汇、句子、段落和全篇。当然,笔者无意说思维模式孰好孰坏,正如我们不能断言文化模式孰好孰坏一样。但作为学英语的中国人,学原汁原味的语言是我们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事实上,如果脑袋里有一个中文的概念或者想法,要用英文来表达的时候总是免不了紧张,因为由于中英两国的文化不同,很多东西无法表达是因为这个中国的概念在英文里面根本就不存在。有数字统计过中英两国语言的词汇量只有40%能互通,而这就意味着剩余的60%的表达肯定是和原文有很大出入的。甚至很多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语言,不假思索就能说出的概念,在英语文化里很可能根本就没有对应的表达,例如“热闹”这个词,考生们可以试试能否在英文单词中找到让你满意的对得上号的词。“这个地方很热闹”这句话,根据语境可以有不同的翻译,但是总体而言,“热闹”作为一个词来说,在英文里几乎是没有对应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强调,写英语作文,说英语口语,要用英语思维,不要用中式思维。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很空洞的概念,只有当你真正用英语与外国人交流的时候才会体会到英式思维的重要性。  这的确很难,因为我们在中式思维里面扎根的太深了。事实上,这也和两国语言本身的特点有关。鲁迅就说过,中文和外文比,吃亏就吃在不够精确,具体到单词水平,就是“词汇量少”。因为词汇量少,因此中文特别讲究“上下文”,一个模糊的词只有在一个特定的语境里面才能让读者感到一个特定的意思。相比而言,英文在这方面就不是这样,具体的说,大部分英语词都是有着非常确定的意思的,因此,那些在中文里面需要联系上下文才能端倪出的细微差别,也许在英文里面只是另一个单词而已。记住这点,笔者下面所说的也许会对诸位有用,在这里,笔者提供一个方法,就是如果你脑袋中有一个想法的话,仔细想想你到底想精确说的是什么意思。比如,当你想说某一个命题错误的时候,你最好想清楚它到底错在哪里,这些词之间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差别,所以主要想看你到底想说的是什么。  所以,诸位想锻炼写作的话,建议要做的第一样功课,就是求精细。只有你自己求精细了,才能发现报刊、书籍中对相近的概念的不同表达法的精妙之处,才会由衷地为某篇文章的一个用词会心一笑。写作就是思维表达的一种形式。西方人直线式的思维方式体现在语言上就是西方人说话写文章喜欢开门见山,把关键性的话放在开头,然后再论及其它次要的内容。而写作涉及到语言的方方面面,从语言的结构上来说最基本的因素包括遣词、造句和篇章。螺旋与直入的思维差异就会影响到这些方面,具体包括修饰语与中心词、句子和篇章。  一、修饰语与中心词,英语的修饰语,如介词短语、动词不定式、分词、定语从句等皆放在被修饰语的后面;而汉语的修饰语无论长短、繁简,皆置于被修饰语的前面。体现了直入与螺旋的不同的思维方式。例如: 


The scientists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are looking for the efficient methods to make the air clean and protect it from the pollution by all kinds of industrial harmful waste gases. 汉语“全世界的科学家”,修饰语在前,中心词在后,而英语则是中心词在前,修饰语在后。“净化空气、防止空气受到各种有害工业废气污染的有效方法”同样是修饰语在前,中心词在后,而英语则相反。 比较而言,该句主语太长,谓语太短,构成了不连续性修饰语,不过还是有些突兀,但修饰语还得后置。而汉语“怎样合理分配世界自然资然的问题”仍是修饰语在前,中心词在后。  二、句子,英语句子开门见山,其主谓结构是全句的“纲”,其余成份是“目”,一般先下结论,后叙事,从近到远,新近发生的事先出现,重心落在句首。汉语句子一般以逻辑关系和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一般先叙事,后下结论,由远及近,重心落在句尾。这种差异体现了直入与螺旋的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时往往会受汉语思维的影响,写出下面的句子: a) When I stayed in Guangzhou last month, you helped me. I am grateful for that. 如果按英语直入的思维方式,以上几句要改写成:  b) I am very grateful for your help to me during my stay in Guangzhou last month.  这种思维方式的转换要是更复杂一点,对中国学生来说,是需要操练的。例如: 1. 我认为如果他们初次相识时,她很穷,他未必会爱她。这位女性由于对他有好感而帮助他,使他心存感激,这种感激之情很容易发展成为真挚的爱情。 I do not suppose he would have loved her if she had been poor when he first knew her, but the gratitude which he felt for the help which he owed to her kindly interest in him easily developed into a sincere affection. (条件关系和多层因果关系的转换)  三、段落篇章,这里篇章包括段落和全文,英文篇章,一般都采用直线型的形式,尤其是说明文和议论文,更是一般——具体式的。英语篇章是a writer-responsible pattern, 即作者在篇章中有责任、有义务向读者交代其主旨或目的。为使读者省时高效,英语篇章开门见山,一开头就直接点明段落的主题句 (topic sentence) 或全文的中心思想 (thesis statement), 即亮明作者的观点、态度、看法等;或者以引言开门,即“首先用一个熟悉的事实、观点、故事、引言等开头,然后直接见到作者全文的观点思想”。
如何练习听力?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3-09-21 阅读:103次

如何练习听力? 

凡练过英语听力的中国人,百分之百都感到英语听力困难,天天挂着耳机听一段英语也听不懂,把音量开到震耳欲聋也还是听不明白,可拿出原文来一看却又十分简单,可看完了原文后再去听还是听不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听我给你道破天机,可千万不可泄露呦!人走路时要用两条腿,左腿迈一步,右腿迈一步,十分轻松就可以往前走,没有任何人会觉得走路费劲(除非是腿脚不好的人)。可如果你让人一条腿走路,另一条腿不动,那他走的那条腿就会十分费劲,只能一蹦一蹦地走,走得慢,还走不了多远。而如果你让他把不动的那条腿彻底定死在地上,只让他另一条腿走路,那么只要定死的这条腿不动,另一条腿就是累死也走不出半步,使得本来很简单的走路变得寸步难行。 英语听力难以提高,就是这个原因。 

当你拼命练听力时,你只走了听力这一条腿,而另一条腿却固定在地上,因此你怎么练听力也难以前进,一段英语往死里听上一百遍也还是听不懂,该模模糊糊的照样模模糊糊。那么固定的那条腿是什么呢,就是发音。从来没听见你的嘴里发过英语音(或发准过英语音),就相当于你的发音的这条腿固定在地上,单剩下听力这条腿又怎么能前进呢?发音和听力,就像是人的两条腿,一起走本来很容易,可如果非让一条腿停住,只留另一条腿活动,则走半步也比登天还难。 

为什么发音和听力是相辅相成的两条腿的关系呢?语言的声音不是简单的声音,不是鸟叫或打雷那种简单的声音,而是从人的嘴里发出来的一种含有高等智慧的复杂的声音。要想识别和理解这种声音,一方面要多听这种声音,使自己的耳朵习惯于这种声音,另一方面就要通过自己的嘴亲自发出这种声音,亲自创造和体验这种声音的每一个细节,来练就对这种声音的熟悉程度和熟悉能力,才能反过来学会识别这种声音。因此要想彻底听懂语言,非亲口能说出这种语言不可。就像会打篮球的人才能当篮球裁判员一样,篮球大家全都能看,全都能看懂输赢,但要想当个篮球裁判员,看到一般观众看不到的运动细节,就必须亲自会打篮球才行。看篮球容易,看不懂细节还可以看个热闹,看不懂百分之百还可以看个百分之七八十,但语言的听力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段英语里只要有几个地方没听懂,或者有一个关键词没听懂,整段英语就全糊涂了,没法听个热闹。 

因此要想提高听力,就不能丢下发音,要听力发音一起练,缺了谁另一个都难以前进。中国人感到学英语很难,因此一般对英语有畏惧感,学英语时倾向于一个难关一个难关地攻克,生怕各种难关一起攻克负担过重。既然英语考试只考听力,就只练听力而不练发音,生怕练习发音是耽误时间,其实这样做恰恰导致了听力的进步障碍,使听力的进步难度成倍地加大。当你听一段英语实在听不懂时,就请你去练习这段英语的发音,练完了发音后再去听,定会

豁然开朗的感觉。听力和发音,两个能力分开学习时各自的难度是10,而两个混在一起学,交替地学,合起来的难度反而是2,甚至是0,没有难度。 

当然,这里的发音练习指得是能发准英语音的练习,而不是胆大敢说,说出一堆胡音乱音的发音,若说出来的英语声音严重发音不准,离标准声音相差悬殊,那这种发音真是在耽误时间,除了练练胆以外不如不练。就好像一个人为了能当篮球裁判就自己练习打篮球,凭着自己的感觉胡打乱打一气,最后还是看不懂正规的篮球比赛。 

中国人在练习英语听力时,除了忽视听力外还有选择听力材料过难的毛病,不信你试试看,若有高级、中级、初级三种听力材料摆在中国大学生面前让其选则,一般人肯定是先选高级的,他们错误地听到了一个叫做“强化”的概念,认为高级的听力肯定包含了初级的听力,高级的听力听懂了,初级的听力肯定也会过关。殊不知正是这种“强化”的概念害了中国人学英语。练听力就像是上十个台阶,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本来很简单,可若妄想一步迈上第十个台阶,就是不迈脚下的台阶,则反而把极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导致一辈子也迈不上第十个台阶,结果还冤枉地误认为英语听力难学。选好练习听力的材料很重要,千万别选太难的材料,一定要选则你勉强可以张口说出来的材料来听,这样听几遍说几遍,听、说协同提高,很容易就取得双进步。 

因此,当你再看见很多人天天挂着耳机一声不响地听英语时就请你走上前去告诉他:朋友,你这么干是不行的,要想耳朵里的英语清清楚楚,你的嘴里就必须要出声,你嘴里的英语发音是什么水平,你耳朵里的英语听力就是什么水平,听力和发音是两条连在一起的腿,是必须共同前进和拉不开距离的。 

    英语阅读可以分为“精读”和“泛读”,同样,英语听力也可以分为“精听”和“泛听”,我介绍的这种方法,就是通过“精听”,来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具体步骤是:中国国际广播之声(CRI)或美国之音(VOA)或英国广播公司(BBC)每个小时开始的英语新闻,大约有20条,每条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词汇量不超过200个单词,您可以将某一天某一小时的某一条新闻,用录音机复制下来,然后反反复复收听这条新闻,一遍不成听两遍,一天不成听两天,直到这条新闻中的每个单词(请注意是每个单词),都能准确听出来为止。 

  在进行这种“精听”训练时,您需要特别注意四点。 

      第一点是:某些英语单词的弱读。比如介词of,它的音标是[ov](o=hot中间的那个元音),但它通常被弱化成[ev](e=maker的第二个元音),有时甚至被弱化成[v]或[f],您在“精听”一条新闻时,一定要把所有的弱读单词听出来。 

  第二点是:某些英语单词的连读。比如您在“精听”一条新闻时,听到一个生词,发音好象是notatal,不像是外国的人名、地名,而且《英汉词典》中也查不到,这时,您就应当想到,它很可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的连读,按照这个思路,您应当猜出它是not at all。 

  第三点是:某些单音节的英语单词。多音节的单词,比如foreign、minister、immigration等,由于音节多,很容易听出来,比较麻烦的是那些单音节单词,比如did、was、him等,只有一个音节,发音时间短促,很容易被忽略,因此您在“精听”一条新闻时,一定要重点识别这些单音节单词。 

  第四点是:单词与头脑的同步。弱读、连读、单音节单词这三个问题解决之后,最后的问题就是“单词与头脑的同步”,也就是您每听到一个单词,头脑中必须马上想到这个单词的中文意思,比如听到Russia,马上想到“俄国”,听到president,马上想到“总统”,听到visit,马上想到“访问”,等等。 

  一条新闻中的每个单词(请注意是每个单词),都能准确听出来之后,您就可以复制下一条新闻,继续进行“精听”训练了。当然,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第一条新闻,您全部听懂,可能需要三天,第二条新闻可能缩短到一天,第三条新闻可能缩短到半天。通过 

想做好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需要你的坚持不懈,提高英语听力水平也不例外。那具体如何提高自己的英语听力水平呢? 

我觉得首先要清楚自己的听力水平处于哪个阶段。你觉得听英语对你而言是一项任务吗?你是为了听而去练英语听力吗?你觉得听英语是一种乐趣和享受吗……当你回答了这些问题后,就清楚自己的听力处于哪种水平了。当然,如果你浑然感觉不到自己是在听英语时,那恭喜你,你的英语水平已经达到一个境界了。只有明确了自己的听力水平,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其次,要激发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的原动力。你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为了出国?为了能听懂国外新闻?为了能听懂自己偶像说的话?还是为了能听懂一首好听的英文歌曲?还是为了看懂一部美国大片……而为了达到这些目的,你会不自觉的激发起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的动力。这样,目标明确了,想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的动力就来了。 

这个时候,咱们再来谈谈如何提高自己的英语听力水平吧!说起提高英语听力的方法,可谓繁多。每个学英语的人都在采用这样或那样的方法努力来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当然,不管哪种方法,时间长了,兴趣度就会变淡。所以,建议广大英语学习者要运用多样化的练习听力的方法,这样才能和枯燥乏味说Byebye!好了,下面提供n多种提高英语听力的方法,供您找寻,供您实践,最终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1.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英语水平的好的听力材料。比较经典的英语教程有:《新概念英语》、《老友记》《走遍美国》……;经典的英语新闻材料有:慢速英语VOA、常速VOA、BBC、CNN、CCTV9英语新闻……;尤其是最近刚刚火起来的《OMG美语视频》,对于初中级英语水平者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练习英语听力和英语口语的好资料呢! 

2.语音是基础,要加强语音练习。语音不标准,不加以矫正的话,单词、短语、句子、对话和语篇的听写都会受影响。所以,要想真正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必须从语音抓起。《李阳疯狂英语发音宝典》就是不错的选择。 

3.精听一些听力材料。精听材料的选择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例如,为了考英语四级,就精听《历年英语四级真题》;为了商务英语考试,就精听历年商务英语真题;我们还可以精听一些名人演讲、学校的英语听力教材…… 

4.平时要多多泛听,同时也增强了练习听力的兴趣。泛听的内容就随意了,比如,可以听英文歌曲、看英文电影、看美剧、看英文脱口秀、听英文广播……,至于泛听的时间,可以充分利用一些时间段,比如早晨、路上或晚上临睡前。泛听是提高英语听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关键是要做到“每天泛听”“经常泛听”。 

5.要做英语听写练习。一味的只听不练,发现不了自己的不足,也不利于提高英语听力水平。而常做英语听写练习就会找到一些听力提高不了的原因,究竟是词汇量不够?还是不清楚语音语调……。比如,听英文广播,听一句写一句;听一首英文歌曲,边听边把歌词写下来…… 

虽然我们一直在说如何提高英语听力水平,但是我们知道,要真正提高英语听力水平,英语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都不可少,只有听说读写互相带动、促进和提高,才能最终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以上只是动动嘴皮说一说,最最关键的还是那一点,自己的坚持和努力!相信,最终你会享受到英语带给你的无限乐趣!

发表于:2013-09-16 阅读:59次
阅读是主动地、积极地获取信息的创造行为,是培养学生通过视觉感知书面文字符号并获取信息能力的途径,更是提高听、说、写能力的有力杠杆,它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卷中,阅读的分值(阅读理解,完形填空,改错)占了整个试卷分值的一半以上。99年高考英语试卷阅读理解的篇幅在增长,难度也有所加大。笔者认为要提高英语阅读水平,学生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多采用Top-down阅读法 自上而下(Top-down)阅读是从语篇整体出发,把注意力集中在通过文字符号获取信息上,即按文章所给的标题先对文章的内容与含义作出推断,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运用自上而下的阅读法的关键是培养学生预测、推断文章内容和含义的能力,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略看文章的总体结构安排或文章的标题来预测文章的内容及深层含义,可从下列几方面去推测: 1.文章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作者将从哪几方面来阐述? 3.内容将如何发展下去? 在阅读时要注意不同的英文文体,因为文体对信息的组织和布局模式有着重大影响。训练掌握各种英语文体的结构特征,有利于归纳文章和进行逻辑推理。例如:记叙文以叙事为主必定有三个要素:情节、人物和背景。情节的发展多以时间、地点的转移为线索。因此,阅读记叙文时,必须抓住时间这条线索,以人物为中心,弄清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再如议论文和说明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段落大多有主题句(较多地出现在段首或段末),要抓住主题句,发掘每一个主旨,弄清文章的中心论点,以便更加详细地预测文章的内容,吃透整篇文章的表层及深层含义。 二、正确处理好精读与泛读间的关系。 精读和泛读是阅读时两种主要方法,两者相辅相存,不可偏废也无法代替。 1.注重阅读材料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精泛阅读材料是提高英语阅读的重要手段。选择字数为200左右,后面配有习题的阅读材料为宜。阅读材料体裁要多样化——叙事类、科普类、议论或说明类、广告类等。要注重文章的实用性。所选材料的难易程度以理解正确率达60%~70%,生词量不超过4%为恰当。 2.精读泛读相辅相存。 比起泛读,精读是点。对一些有一定难度写得较好的文章要进行剖析,要归纳、总结作者的写作意图、思路及中心论点,最后达到获取详细信息和深层次内容的目的。如果说精读是点,泛读即是面。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积累大量词汇、结构和句型,才能积累大量词汇、结构和句型,才能扩大知识面,培养语感,提高对文字的反应能力。在泛读时,要根据上下文提高自己猜测生词的能力,不要一看到生词就查词典,要弄清文中批示代词和人称代词所指代的对象。要对自己进行限时阅读。一篇200字左右难度适中的阅读文章,争取6分钟之内做完其阅读理解题。在阅读时,要多积累英、美等国家的社会、历史、地理、文化及风俗方面的知识,这有利于提高阅读水平。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时,要从意群上去看,不要逐字读,更不要用笔或手指边指边出声读,这样有碍理解文章的意思,而且影响阅读速度。 阅读是一个综合过程,阅读能力的提高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只有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改进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兴趣,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可分为知识性障碍和非知识性障碍。知识性障碍包括:1.词汇障碍2..语法障碍 3.背景知识障碍 。非知识性障碍包括:1. 心理障碍 2.阅读习惯. 3..阅读速度4.阅读技巧 (一)重视英语词汇和习惯用法的积累 美国语言学家Driller (1978)根据词汇统计特征指出:如果我们认得25个最常见的英文单词,平均每页纸上的词我们会认得33%;如果认得135个常用词,则为50%;如果认得2500个,则为78%;如果认得5 000个,则为80%;一旦记得10 000个,可达92%。可见,阅读能力的高低和词汇量的大小是分不开的,目前大部分学生的词汇量偏少, 这是影响阅读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呢? 1. 构词记忆法 据估计,英语词汇有100万到120万,但大部分单词是由构词法构成的。构词法包括派生、合成和转化。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常用的前缀(un/dis/im/il /super.)、后缀( ly/ less/ ful/ ment…)的含义及用法,就可以根据已知词猜出它的派生词,从而达到扩大词汇的目的。如:前缀super 有超过,超越的含义,就可以猜出supermarket (超级市场)supernatural (超自然的)、 superman (超人)、superstar (超级明星)等词的含义。。 2. 联想记忆法 由一个词联想到和它有关或无关的词,如看到live vi 生活,联想到其他词性及用法,如,直播的、活的等词义。 3. 广泛阅读记忆法 “To read well, you need a strong vocabulary.. To build a strong vocabulary, you need to read well.” 这句名言道出了阅读和词汇量的关系。要有流利的阅读,就必须有丰富的词汇。大量的阅读可以丰富你的词汇。 (二) 牢固掌握语法知识 近年来的NMET阅读理解短文的句式结构趋向复杂,语法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已经突显出来。如在阅读中遇到另人费解的长句、难句,就可以借助语法,对句子进行适当的分析,搞清各部分的关系,从而准确理解整句的意思。以Decision-thinking is not unlike poker-it often matters not only what you think, but also what others think you think and what you think they think you think.(NMET 2000) 为例。该句的29个词中包含了主语从句,宾语从句、并列句和破折号连接的附加说明等多种关系。其中并列句中又有复合句,复合句中又有并列句。只有把句子的成分一一理清,才能掌握其意思。 (三)、积累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生活知识 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一定的语言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生活知识。例如在NMET2003的阅读理解A篇,该篇选材涉及地理,介绍了两座farthest/ most distant inhabited islands,一个为Guinness Book of Records 所认定的Tristan da Cunha;另一为复活岛(Easter Island)文章中出现了较多的专有名词,对于阅读经验不足的同学会形成干扰,而对于那些对Easter Day 等背景知识了解的同学,相对就会好些。另外在C篇中,出现了书刊号,如果熟悉这些,就会减少好多阅读困难。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 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求平时多朗读,背诵精彩段落和文章,以培养语感。另外,有的同学在阅读时出声读、点读或回读,这些不良习惯都会影响阅读速度和对文章的理解。所以要克服这些不良习惯,作到不回读,不声读,不点读等。只有这样,阅读速度才能加快,理解的准确率才能提高。 除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外,也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教师要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一般阅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略读(Skimming)即迅速浏览全文,抓住文章大意和主题句,明确作者的态度和意图。 2、跳读(Skipping) 即快速查找某一相关信息,读时要一目十行,对不相关的内容一带而过。 3、猜测生词(Guessing the new words) 在阅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生词。如果一遇到生词就去查字典,或跳过去不看,都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这样就要猜测生词的意思。不同的语境,单词的意思也就不一样。所以要根据上下文线索和构词法等知识去猜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提高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只要坚持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兴趣,广泛阅读,积累词汇,并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理解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
发表于:2013-09-12 阅读:44次

现在的高考数学题目要鲜活得多,它已经成为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科目,因此高考数学的特点很明显,就是总分高,学生因程度产生的差距大。 

高考数学怎样复习? 

1.加强题型指导,提高得分能力 

选择、填空题不要小题大做,解题指导的关键是准和快,要充分利用题设和选项的特殊信息,尽量运用数形结合、定性判断、特殊验证、排除缩小、直觉思维等方法优化解题过程。解答题首先应该采用“先慢后快”的战术,即审题要慢,要看清楚,步骤要到位,动作要快。审题时要弄清问题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要注意题目的隐含条件,然后弄清各条件与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列出关系式求解。 

考生要注意,表述答案时,书写要规范,要克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问题,力争会做的不扣分,要重视解题过程中数学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做到解题格式规范。 

选择、填空、大题,各种题型都会有压轴题,如果在个别题目上纠缠太久,就会影响后面的答题,考试时一定要注意“时间效益”。对于实在想不来的题目,考生要舍得先放弃。 

答题时要保证卷面整洁不得做任何记号。字不一定写得好,但卷面一定要清晰,让改卷老师一目了然。 

2.调整做题节奏,训练考试意境 

提高数学水平和能力离不开做题,应该适当调整做题量,回归课本、知识点。 

做题不仅要练水平,更应该练感觉,练情景。做一份试卷之前应该做好一切准备,掐好时间,模拟高考场景练习,并在做完选择填空和做完大题后分别看一下时间,把握好解题的节奏,训练高考意境。 

“平时高考化,高考才能平时化”。千万别东西吃吃,饮料喝喝,随随便便做一份试卷,那是看不出最后的真实水平的。 

3、高考数学应试技巧 

1)、每个大题都要写上明显比较详细的结论,比如综上可知(1)(2)……,可以多得分。 

2)、要舍得放弃,不要念念不忘。有三四个题不会做很正常的,因为高考是一个时间收益问题,120分钟要考130分,那么一分钟就是一分多,小题如果四五分钟都没有思路就要跳过去,否则越做越亏。 

3)、压轴题的处理,要努力做出一问和二问,这两题属于比较简单的,第三问可以用用数归法、放缩法、正向反向法,要不然就是写出知识点,总之不要空着。 

4)、做解答题时,发现答错了,应该先写好正确解题过程,后划去错误的解题过程。 

5)、越简单的大题(前三题)过程越是要写详细,争取拿满分。 

6)、最后面的题不一定是最难的,如果第一小题解不出,可将此小题的结论当已知去解第二小题,如果感觉好多题目不会,应该瞬间调整好心态。 

发表于:2013-09-12 阅读:76次
N希望补习班招生简章(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团队)
授课方式:小班型授课(承诺不超过5人)
可选课程:初高中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授课地点:大连理工大学
授课时间:周六,周日长期授课,暑假新课教学。
补习班简介:
基础班:夯实基础、掌握做题技巧,短时间内提高学习成绩。
提高班:思维拓展、加深难度、挑战高分。
办学特色:
1、小班授课,确保每一位学生的利益
为了能够达到一个高水平的教学成果,兼顾每一位学生的课堂表现,确保每一位孩子都能掌握所学知识,管理并记录每一位学生的成绩变化。
2、平价辅导,为家长减轻负担
帮助家长分担压力。创建平价教育,让每一位百姓家的孩子也能够享受到最优良的教育。
3、生动教学,让学习变得如此轻松
避免学生因厌倦了枯燥乏味的文化补习课而在课堂上睡觉,浪费了家长的血汗钱不说,还耽误了孩子宝贵的时间。

收费标准:
周末班:
高三:单科50元/课时每课时1小时,按月结算
高二:单科45元/课时
高一:单科40元/课时

多科报名有优惠!
单人家教电话详谈情况。
N希望家庭辅导班致力于初高中教育,初中课堂全部由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辅导团队负责授课。他们都有着大量的带班经验、家教经验和在职老师的助教经验,素质过硬,其中不乏获得过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英语专业8级、英语BEC高级高分教员,保送研究生教员。他们所带出的学生在成绩上都有大幅度进步,在长期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一套完善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这是一支专业的家庭辅导团队,我们会保证教学质量,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利益。
从即日起,对前5名预约报名者,将给予50元优惠。名额有限,欲报从速。
(如果地点不方便,我们还可以提供家教上门辅导)

发表于:2013-09-10 阅读:76次

高考数学全年复习方法

虽然已经进行素质教育,但由高考的指挥棒还在,高考复习是否得法,关系着每一个学生的升学问题,基础要重视,学生数学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要重视,因而以打牢“三基”为根本出发点,对知识进行强化训练、从而形成培养解题能力的目的。

一、如何打牢“三基”

1.深入研究《考试说明》,以《考试说明》为高考复习的指南针,做到不超纲,同时,从根本上体会《考试说明》:

(1)切实理解对《考试说明》中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对了解、理解和掌握做到准确把握。

(2)同时注意对能力和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的要求,深刻理解高考中的“通性通法”。巧妙的应用特殊技巧。

(3)高考中考察能力是以思维能力为主体,高考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是对各种能力的全面考察,如运用能力、探究能力、综合能力、应用能力、所有能力的考察都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其中运算能力是一个重点,它是对思维能力与运算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的考察,它在考察数和式的运算得同时,以含字母的运算来考察学生的运算能力,同时对算理和逻辑推理有很高的要求。对空间形式的观察与分析,对图形的处理与变换是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考察。

④ 数学科的命题特点是,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注意对能力的培养,结合对近几年高考形式及高考题的分析,提供如下策略:

1、重视课本教材,狠抓学生基础,立足中低档题目,降低复习的重心,注重复习的过程,稳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课本为基础,全面整合知识,总结方法,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抓知识点之间的“交集”,这是高考命题的一个特点,也是一个重点。从基础知识中提炼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2、选题要精,方法要准,例题要典型,思路要清晰。

我们在选题时要注意题目的典型性、注意训练的目的性,同时要对学生有针对性,突出重点,注重基础。注意对选题进行举一反三的练习,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做到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真正做到“解一道题,会一类题”。

每个学生的能力会有不同,但是高考中出现的“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是影响很多考生的一大问题,所以我们做题时一定要多“回头看”,多及时的总结,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二、提前规划,全面部署

有计划才能有条不紊,有措施才能临危不惧。要不然就会处于被动地位,随着高考的临近,心理压力会越来越大,甚至丧失信心,最终导致考试失败。越到后期越要注意,要做到由易到难的深入,然后再由难到易得回归。

高考复习分成三个阶段已经是一个老话题,第一轮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复习,第二轮是进行专题复习,第三轮时进行高考前的模拟训练。高考复习的主要任务不是去做题,而是学会做题,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1、第一轮

在这一阶段主要是,查遗补忘,梳理知识。在这一过程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对概念的理解一定要深刻、准确;(2)明确公式、定理的原理及正逆推导的过程;(3)掌握好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寻找它们的交集点。这一轮的复习一定要把工作做细,通过这一轮的复习能熟练解答课本上的例题、习题,能概括出各单元的知识点以及典型题型及其通行通法的主要解法,很重要的一点还要形成解题的规范化。

2、第二轮

这一轮重点是要突破,整合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化和提高。可以针对第一轮复习中暴露出来的知识弱点、整个考试过程中的出题重点、近年来高考命题的热点,以及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考察。在这一轮还要重点的针对规范化、分步得分、分情况讨论等应试技巧的训练。

第二轮要做好从知识单一到知识综合;从部分到整体;从掌握到应用;从纵向思维到横向应用这几点转化工作。

但是这一轮要注意与第一轮的衔接,不能过分提高,

3、第三轮

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结全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集合近几年高考题的命题方向,进行高考前的热身训练。

模拟训练要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自身的实际,仿真性的要做几套适合自己的综合性的模拟题,目的不是“押宝”,而是进行综合性的提高。通时要注意对考试技巧的培养,高考高考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考察,更是对临场发挥、应试策略、答题技巧的考察。

第三轮不仅仅是考试,做模拟题,更是要想法设法的“得高分”:

怎样审题?怎样寻找解题方法?关键步骤在哪里?

4、时间安排建议

高一、高二两年基本完成新课教学,高三用一年时间进行全面复习,具体安排如下:

将高中所学知识分成十章,于次年的三月初左右结束,结束后进行一轮验收考试。

之后到四月底进行第二轮复习,即专题综合复习,四月底进行二轮验收考试。

再到六月初进行第三轮复习,模拟高考强化训练套题。

六月一日至六日调整心理,回到基础,准备参加高考。

三、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1)考试速度。考试讲究的是“任务完,时间到”而不是“时间到,任务完”,要争分夺秒,复习一定要有速度的训练,避免“小题大做”。

(2)计算能力。数学就得做题,做题就得运算,虽然近几年计算量有所减少,但并不是对计算能力降低了要求。要熟练、准确、简捷、快速的运算。

(3)学会表达。高考以中低档题为主,通过审题后获得正确的解题思路相对容易,如何准确而规范地表达出来就显得重要了,因此,要克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问题,从开始就得注意规范化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