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田静的文章专栏 |
---|
你如烟花般寂寞
发表于:2013-06-11阅读:218次
|
这是一个让人既爱又恨的女子,爱的是她那华美的文章,一切带有色彩感的短语和辞藻。以及她自己对时尚的独到见解。恨的是她孤傲的心性,让自己最后落得凄凉的境地。虽然知道那并不是她本身的错。 正如她的短篇小说《传奇》一样,她的人生本身就是一部传奇。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祖父是张佩纶,清末的名臣。祖母则是李鸿章的长女。包括她的母亲也是一位有胆有识的新时代女性,这个人对张爱玲的成长起到了重大的影响。 大概就是因为父母的感情不合造成张爱玲童年时候的感情经历,从而形成了影响其一生的性格。张爱玲在他的《天才梦》里曾经说过,自己是一个除了写作之外的生活盲。她会在生活了大半年的地方迷路,也不善于交际,最怕应付和别人谈话。这也是她在自己的文章里人情世故达练,而现实中却隐藏自己的内心的真实原因吧。 最先开始看的是她的《白玫瑰与红玫瑰》,一个有点英伦风情的小说。这个男人最终还是选择了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我们只能感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而那句关于男人一生中都有俩个女人的话也成了经典。 看张的小说有一种渐进明朗的彻悟感,看的多了你会对人生的苦难有一种新的视角。《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薇龙,从一个不经事的女学生被现实熏染成了一个小有盛名的上海交际花,让我看到了人生太多的变故与不牢靠。尤其是薇龙淋雨后重病卧床的那一段,她想起了小时候生病家里人的关怀与温暖,妈妈给她握在手里降温的彩色玻璃球,小时候的纯洁与温暖,与当下的沉沦和孤独无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心头凄凉不已。《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和范柳原这俩个都自私的人,在兵荒马乱的年代竟然能走在一起,坏的痞子般的人也有了一点爱情的概念,他不再同她调戏了,只因她已是自己的妻。看完心里真的为他们高兴,末世流年里俩个人的爱情真是刻骨铭心···········放下了高傲放下了身段只是因为有了那种出生入死的相惜与爱情啊! 无论是《半生缘》,《桂花蒸· 阿小悲秋》,《色戒》还是《金锁记》。张爱玲笔下的女子都演绎着不同版本的爱恨情仇,他们的爱情与命运都掌握在张的手中。然而对于张爱玲自己,情路却是坎坷不顺。胡兰成,这个非议极大的男人,既是有名的才子也是个汉奸。正如同周作人一样,才华横溢,但是政治立场有问题。大概正如俗话所说的那样,女人都喜欢坏男人。张爱玲把自己的爱情寄托在了他身上。然而自古才子多风流,胡兰成也不例外,他的确也爱慕张的才情与美丽,他们也曾经轰轰烈烈过。但是最后胡还是其她而去。很喜欢张爱玲在搬离俩人家时留下的那一纸文“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的了···”她看似决断的坚决,其实隐藏着无限的悲伤,但是她是骄傲的女子呵,永远不会让人看到流泪的样子的。 她从海上来,张爱玲离开了中国伤心地,只身去了美国旧金山。在那里她找到了生命中另一个重要的男人——瑞荷。俩人年龄相去甚远,但是在异国他乡能有一颗真心去依靠张已经很知足,更何况他懂她!后来瑞荷去世,张爱玲搬到加州过起了独居的生活。之后孤单地死在了自己的公寓里。 张爱玲留给世人的印象最出名的就是这一张身着旗袍微傲的样子。很多知道她的人也都说她冷傲难以接近,在我看来,她就好像是一种名叫“断肠草”的香草,这种草它生长在刺树丛中,仅靠少量的水和微弱的阳光生存,它有着极度的敏感和极度的洁癖。只要被触摸过,它就一天天地枯萎,最终死去。把这种植物带到阳光下,却不杀死它的方法是:一旦触摸了断肠草,同一个人就必须每天去触摸它,用饱含爱情的心,用对待心上人的心。或许有一点偏激吧,但是张爱玲这位传奇女子敏感的内心一直是渴望别人去温暖的。她之所以不去靠近别人是因为怕被人拒绝。 她就像是烟花一样,璀璨的闪耀在高空,但是“高处不胜寒”她同样也是寂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