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福州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福州家教网  >  唐老师主页  >  唐老师的文章
家教唐老师的文章列表
发表于:2012-12-04 阅读:622次

     福州数学家教整理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法达标练习题及答案!快来测试一下吧!

◆随堂检测
1、有理数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
有理数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
2、(-0.25)×(- )×4×(-7)


3、(-2) ×(-7) ×(+5) ×(- )


4、(-3) ×(+ )×(-1 )×(- )×(+1 )


5、(-0.25) ×(-7) ×32×0.125×(- )×0


◆典例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运用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和运算律进行乘法计算,几个不等于零的有理数相乘,先有负因数的个数确定积的符号,然后把绝对值相乘,运算时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解:原式=-
◆ 课下作业
●拓展提高
1、若a?b?c=0,则这三个有理数中( )
A.至少有一个为零 B.三个都是零 C.只有一个为零 D.不可能有两个以上为零
2、已知(-ab)×(-ab)×(-ab)>0,则( )
A. ab<0 B. ab>0 C. a>0, b<0 D. a<0 ,b<0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积比每个因数都大
B.异号两数相乘,若负因数绝对值较小,则积为正
C.两数相乘,只有两个数都为零时积才为零
D.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时,如果有奇数个负数相乘,积为负
4、如果(x+2)(x-3)=0,那么x=________
5、计算
(1)(-0.4)×(+25)×(-5)
(2)(-2.5)×(+4)×(-0.3)×(+33 )×(-2)
6、试比较2a与3a的大小
7、用“>”,“<”或“=”号填空
(1)若a(2)若a8、求 的值
●体验中考
1.(2009年孝感)-32的值是
A.6 B.-6 C.9 D.-9
参考答案:
◆随堂检测
1、ab=ba,(ab)c=a(bc)
2、-1
3、-10
4、
5、0
◆ 课下作业
●拓展提高
1 、A
2、A (-ab)×(-ab)×(-ab)=-(ab)>0,所以ab<0
3、D
4、-2或3 解析:因为(x+2)(x-3)=0,所以可令(x+2)=0,或(x-3)=0,
解得x=-2或x=3
5、(1)50(2)-200
6、解析:对2a与3a作差:2a-3a=-a
讨论:当a>0时,-a<0,则2a< 3a
当a=0时,-a=0,则2a= 3a
当a<0时,-a>0,则2a> 3a
7、(1)由于a即a、b、c三个数中有两个负数,由惩罚的法则推广知abc>0
(2)由于a0,ac>0,而bac
8、解:原式=
●体验中考
1、D
     有理数的题目你会做了么!

文章来源于福州家教网http://fz.jiajiao400.com

发表于:2012-11-26 阅读:180次

    高考中,物理占有一定的比例。福州高中物理家教给大家总结了高中的物理公式!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注:

  (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

  (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

  注:

  (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

  (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1)常见的力。

  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

  5.万有引力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6.静电力F=kQ1Q2/r2 (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7.电场力F=Eq (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ILsinθ (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

  9.洛仑兹力f=qVBsinθ (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

  注:

  (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

  (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

  (3)fm略大于μFN,一般视为fm≈μFN;

  (4)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见第一册P8〕;

  (5)物理量符号及单位B:磁感强度(T),L:有效长度(m),I:电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

  (6)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2)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 反向:F=F1-F2 (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 {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

  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见第一册P67〕

  注:

  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

  五、振动和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振动的传播)。

  1.简谐振动F=-kx {F:回复力,k:比例系数,x:位移,负号表示F的方向与x始终反向}

  2.单摆周期T=2π(l/g)1/2 {l:摆长(m),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θ<100;l>>r}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

  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

  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

  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

  注:

  (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

  (2)加强区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减弱区则是波峰与波谷相遇处;

  (3)波只是传播了振动,介质本身不随波发生迁移,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4)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

  (5)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

  (6)其它相关内容:超声波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22〕/振动中的能量转化〔见第一册P173〕。

  六、冲量与动量(物体的受力与动量的变化)。

  1.动量:p=mv {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3.冲量:I=Ft {I:冲量(N?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决定}

  4.动量定理:I=Δp或Ft=mvt–mvo {Δp:动量变化Δp=mvt–mvo,是矢量式}

  5.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m2v2?

  6.弹性碰撞:Δp=0;ΔEk=0 {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

  7.非弹性碰撞Δp=0;0<ΔEK<ΔEKm {ΔEK:损失的动能,EKm:损失的最大动能}

  8.完全非弹性碰撞Δp=0;ΔEK=ΔEKm {碰后连在一起成一整体}

  9.物体m1以v1初速度与静止的物体m2发生弹性正碰:

  v1?=(m1-m2)v1/(m1+m2) v2?=2m1v1/(m1+m2)

  10.由9得的推论-----等质量弹性正碰时二者交换速度(动能守恒、动量守恒)

  11.子弹m水平速度vo射入静止置于水平光滑地面的长木块M,并嵌入其中一起运动时的机械能损失

  E损=mvo2/2-(M+m)vt2/2=fs相对 {vt:共同速度,f:阻力,s相对子弹相对长木块的位移}

  注:

  (1)正碰又叫对心碰撞,速度方向在它们“中心”的连线上;

  (2)以上表达式除动能外均为矢量运算,在一维情况下可取正方向化为代数运算;

  (3)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合外力为零或系统不受外力,则系统动量守恒(碰撞问题、爆炸问题、反冲问题等);

  (4)碰撞过程(时间极短,发生碰撞的物体构成的系统)视为动量守恒,原子核衰变时动量守恒;

  (5)爆炸过程视为动量守恒,这时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增加;(6)其它相关内容:反冲运动、火箭、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见第一册P128〕。

    以上的物理公式,是高中全部的物理公式。望各位考生认真复习!福州高考物理家教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文章来源于福州家教网http://fz.jiajiao400.com

发表于:2012-11-22 阅读:49次

           福州小学奥数家教给大家带来了一道奥数题,一起来看看!

          笼中有兔又有鸡,数数腿36,数数脑袋11,问几只兔子几只鸡?

      福州小学数学家教认为,想学好奥数,先要培养孩子的奥数思维。通过做题,讲解也一定要有意思,可以图像化,趣味化,逐步的培养兴趣!

文章来源于福州家教网http://fz.jiajiao400.com

 

发表于:2012-11-20 阅读:90次

      福州小学奥数家教分享一年级奥数题,找零钱的问题。小朋友们不妨做不做!


找零问题:(高等难度)

    小华买了一支铅笔,2块橡皮,2个笔记本,付了一元钱,售货员找个他五分钱,小华看了看一支铅笔的价格是8分,就说,叔叔,您把帐算错啦,想一想,小华为什么这么快就知道帐错了?


找零问题答案:

    利用数的奇偶性判断,不用计算就可知道算错了,因为一支铅笔八分钱,是个偶数,另外,不论橡皮和练习本价钱是多少,两块橡皮两个本也肯定是偶数,所以小华应付的总钱数应当是个偶数,他付了1元就是100分,找回的钱是5分是个奇数,所以不需计算就知道算错了。


      福州小学数学家教认为,奥数的培养在生活中尤为重要,家长们要多注意。

 

文章来源于福州家教网http://fz.jiajiao400.com/

 

 

发表于:2012-10-31 阅读:128次

     福州幼儿家教整理,关于幼升小特长的考试题。
 
  一、美术

  1、按要求涂色,或给图画想象涂色,要求颜色正确,均匀,不能出线。

  2、从所给的一组画中挑选一幅仿画下来,然后添上其他景物或内容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最后再涂上好看的颜色。

  二、音乐

  1、老师弹琴或唱出一首歌,让学生拍打出正确的节奏。

  2、让学生唱一段歌曲,要求声音响亮,最好能边唱边跳。

  三、体育

  1、立定跳远或支撑(测爆发力,坚持力,耐久力)。

  2、做体操(测动作的柔软灵敏及左右侧协调)。

  3、拍球(测手眼脑协调、动作反应速度)。

     福州学前家教认为,特长其实就是在幼升小可以给孩子加一些分数。文化课的考试题家长们也要注意!


文章来源于福州家教网http://fz.jiajiao400.com

 

发表于:2012-10-30 阅读:105次

    福州幼儿家教就幼升小面试准备的问题答疑解惑。具体建议如下:
 
  难题,怪题,在一些所谓名校的考试中,确实是有可能存在的。因为相对其他学校而言,名校的生源丰富,也比较优秀,只有出一些与众不同的“难题”,才能达到筛选学生的目的,但考试题目不会全部出这种题,学校也不会拿这种题难为孩子。更重要的是,大多数学校的考试中很少出现此类题目。

  一般来说,在入学考试之前,学校为了了解情况、摸底,在家长同意的前提下,会从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一个全面的测评,其目的也是为了摸清孩子学前教育的情况,据此来更好地因材施教。

  测评大致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德。主要看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比如尊敬师长、文明礼貌、不随手丢弃垃圾等;

  二是智。智指的是学识。老师会有所针对地问一些数学、智力问题,考查孩子在上小学之前所学到的知识,以及学习习惯养成如何,看学前智力开发到了哪个阶段,以便进行今后的教学;

  三是体。通过体能测试,看孩子体质。

  另外,学校也会对家长进行考查,包括家长的文化素养、对教育的认识,对孩子的期望达到何种程度等方面,主要形式有电子论坛、电话往来、校园开放日等。

  但在幼儿阶段,孩子还是以玩为主的,在玩的过程中适当地学些浅显的知识、打基础,就可以了,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行为习惯就很好,不一定要学到多少东西。家长不应为了升学或其他目的,强迫孩子学习不属于他所在年龄的知识。

  福州学前家教建议,幼升小之前,家长无需做特别的准备,也没必要专门给孩子找偏题、怪题,但可以向以往有经验的家长讨教,对考试有个大致的了解。


文章来源于福州家教网http://fz.jiajiao400.com

发表于:2012-10-29 阅读:88次

   福州初中英语家教总结中考英语重点句型、词组。

  1. She used to be a Chinese teacher. 她过去是一位汉语老师。
  [用法] used to + 动词原形,表示过去经常性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含有现在不再如此之意。
  [搭配] used to do的否定式可以是usedn’t to do或didn’t use to do.
  [比较] used to do sth. 过去常做某事;be/ get used to doing sth. 习惯于做某事;be used to do sth. 被用来做某事。
  [举例]
  1) I used to read in bed.
  我过去总是躺在床上看书。
  2)Did he use to work into the night  或 Used he to work into the night
  他以前总是工作到深夜吗?
  3)I am used to getting up early.
  我习惯早起。
  4)Knives are used to cut things.
  刀是用来削东西的。
  2.…return it sooner or later.
  ……迟早要将它归还。
  [用法]
  l)sooner or later意为“迟早”、“早晚”。
  2)return此处用作及物动词,意为“归还”,相当于give back.
  [拓展]return还可用作不及物动词,意为“返回”,相当于go back或come back。
  [举例]
  l)He will find his shortcoming sooner or later.
  他迟早会发现他的缺点的。
  2)When will you return to your hometown  什么时候回老家?
  nbsp;3)I have returned the book to the library. 我已经把书还给图书馆了。
  3.No matter what the weather is like…无论天气……
  [用法]no matter what 相当于whatever,其意为“无论什么”,引导状语从句。
  [拓展]类似no matter what的表达方式还有:
  no matter when无论什么时候
  nbsp; nbsp;nbsp;no matter where无论什么地方
  no matter who无论谁
  no matter how 无论怎么样
  [举例]
  l)No matter what he does,nbsp; he always tries to do it well.
  无论做什么事,他总是力求做好。
  2)No matter what happens, I will take your side.
  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将支持你。
  3)No matter who gives a talk, we shall listen carefully.
  无论谁做报告,我们都应当认真听。
  4)No matter how he goes to work, he is never late.
  无论怎么样去上班,他从不迟到。
  4. A young man practised speaking English with Mr. Green. 一位年经人与格林先生练习讲英语。
  [用法]practise doing sth. 表示“实践、练习(做)某事”。
  [拓展]practice名词,“实践”、“实施”、“练习”;put a plan into practice实行某计划。
  [举例]
  l)The boy practised making a new sound. 那男孩练习发出新的声音。
  2)She practised the piano two hours every day.
  她每天练习两个小时的钢琴。
  3)We have laid the plan and now we must put it into practice. 我们已经制订出计划,现在必须实施。
  5. He encouraged everyone to take part in protecting our lakes, rivers, seas and oceans.
  他鼓励大家参加保护我们的湖泊、河流和海洋的活动。
  [用法]
  1)encourage用作动词,意思是“鼓励”、“支持”。
  2)take part in“参加”,常表示参加活动。
  3)protect 是动词,表示“防御”、“保护”。
  [搭配]
  1)encourage sb. in sth.
  在某事上鼓励或支持某人
  nbsp;encourage sb. to do sth.
  鼓励某人干某事
  2)protect sh. from sth.
  使某人不受某事侵袭或伤害
  [比较]
  1)My parents encourage me in my studies.
  我父母亲经常鼓励我学习。
  2)The school encouraged the students to practise using the computers.
  校方鼓励学生练习使用计算机。
  3)Will you take part in the English contest
  你准备参加英语竞赛活动吗?
  4)The vegetables were well protected from the cold.
  这些蔬莱被保护得好而没受冻。
  6. …to warn people about sharks in the water. ……警告人们当心水里的鲨鱼。
  [用法] warn用作动词,意思是“警告”、“警戒”。
  [搭配]
  1)warn sb.+ that从句
  nbsp;nbsp;2)warn sb. of sth. 警告某人某事
  3)warn sb. to do sth.
  告诫某人做某事
  4)warn sb. against(doing) sth.
  告诫某人当心某事/不要做某事
  [举例]
  1)I warned him that snakes were dangerous. 我警告他,蛇很危险。
  2)We are trying to warn children the dangers of smoking.
  我们正试图警告孩子们吸烟的危害。
  3)Dr Synes warned me to give up my drinking.
  Synes 大夫劝我戒酒。
  4)The notice warned people against swimming in the pool.
  公告告诫人们不要在池塘里游泳

    中考中考察的词语很多。能把握住的一定要把握。以上福州中考英语家教总结的重点句型等,一定要牢记!


文章来源于福州家教网http://fz.jiajiao400.com

发表于:2012-10-26 阅读:140次

    福州初中语文家教点评中考同题作文《我和别人一样吗?》

  我和别人一样吗?

  要求:1.文体规范;2.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写出特别的“这一个”

  很有趣的一个作文题目——“我和别人一样吗?”这是一个反问句,实际上是在激发考生去追问自己,反思自己,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因为是写自己,每一个考生应该是有话好说,有事可写的,同时也有益于激发考生去深入发现自己,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从这一角度说,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能够激发潜能的开放性题目。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又是一个不容易写好的题目。如果考生平时埋头学习,没有突出的个性,又不善于审视自己,或者审视别人,那就会写得很平庸,没有闪光点,作文当然也不会出彩。从目前的教育现象来看,这样的考生并不少。所以,这样的作文题目也很容易拉开考生之间的距离。

  从具体写作的角度来说,这样的题目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但是不管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要注意,既要写出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也要写出与别人一样的地方。这样不仅可以使文章有跌宕有起伏,而且也可以考察出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因为现在的教育制度使学生(特别是城市学生)有太多相似的东西,一起学习,一起活动,一起回家,在父母的监督下复习功课,不用做家务,等等,这些太多的相似从某个角度来说也遮蔽了学生的个性,因此才需要追问,才需要反思,才需要发现自己在这种相似的生活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其实,大环境虽然相似,但每个考生生活的小环境(包括家庭背景、父母亲的教育方式、自己的生活经历、身体条件等等)都不一样,所以每个考生的个性特征都不同,只有写出相同中的不同,才能写得有特色,有深度。如你可以追问,为什么一样的年龄,一样的班级,别人那么开朗阳光,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我”却不能?“我”该怎么办?也可以反思,“我”为什么要和别人一样呢?“我”虽然内向胆小,但“我”安静沉着,细致认真,“我”也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我”照样可以是特别的一个。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初中作文训练主要以记叙文为主,因此很多考生可能会写记叙文。这就要求考生一定要注意写出具体生动有特点的细节,文章才有生机,让人过目不忘。

  初一年庄海滢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正中擎出一枝点亮的蜡/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我也要骄傲地捧出辉煌……——林徽因《莲灯》

  “我和别人一样吗?”

  你曾无数次地问过自己,得到的答案都无一例外地让你失望——是的,只是一个一般人。

  苍白的脸颊,薄薄的嘴唇,齐眉的刘海,眼睛里总隐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忧郁。长相平平,成绩平平,性格沉默,生活,波澜不惊。

  可你也想成为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人,一个受人瞩目和羡慕的人。

  可你除了略带忧郁的气质和满满的渴望以外,似乎一无所有,身无长技。

  你,站在舞蹈教室外,看着她,传说中的校花,在《天鹅湖》的音乐下,翩跹起舞,踮起脚尖,优雅地转着圈,像极了高贵的天鹅,光芒四射,刺痛了你的眼睛。

  回家后,你赤着脚,站在镜子前,张开双臂,踮起脚尖,试着转圈,却意外地扭到了脚。你坐在地板上,揉着脚踝,苦笑着,心里的一束光亮,彻底消失。

  果然只能当一个一般人。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只是一个美好的童话。你认命地想。

  第二天,全校甄选话剧《红楼梦》的演员,班里正在热切地讨论,毫无疑问,她成了薛宝钗的不二人选。你站在圈子外,轻叹一声,转身,离去,不属于你的世界,何必关心。却被叫住了,“你可以出演林黛玉吗?”你惊讶地张大了嘴,摇了摇头:“我不行的,只是一般人而已,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声音逐渐小到连自己都听不见。“谁说的,你的气质就很适合啊。”大家纷纷附和。热切的希冀的眼光向你投来,你无处可逃,咬咬牙,答应了下来。

  你告诉自己:“搏一回吧。”

  于是,你努力地背台词,反复揣摩人物的心理,反复地看电视剧《红楼梦》,甚至连做梦梦到的,都是林黛玉……

  几经排练,终于到了上台的时候,你的手心微微沁出汗来,不停地发抖,你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就搏这一回吧。”

  当站在台上的那一刻,你突然放松了,台下那么多期待的眼神,台上那么闪亮的聚光灯,你的心底萌生出了一种叫做自信的幼苗。你,终于也和她站在同一个舞台上表演了。你,终于也成了受人瞩目的人了。

  这一刻,你,光芒四射。

  你再一次询问自己——“我和别人一样吗?”

  不,不一样!我也是与众不同的!你心里的声音骄傲地回答。

  点评:用生动独特的细节和深沉自然的心理活动写出了一个靠自己的努力从平庸变得与众不同的女孩,非常切题。文字简洁流畅,颇有味道。但前面不一定把自己的相貌写得太平庸,这样后面被选演林黛玉的细节会更真实可信。

  初一年林宇恺

  骑着自行车的男生被女生分为青蛙和帅哥两个种类,挎着包散步的女生被男生分为恐龙和美女两个种类,老师把学生分为优等生和差生两个种类。

  我和你是属于哪一类呢?

  我会和你一样吗?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座迷宫。迷宫里的每个转角上,每个台阶上,每个指向灯旁都有一个小小的自己,安静的自己,疯狂的自己,有时反应迟钝的自己。球场上释放青春的自己,输球后面对女生们的眼泪用衣服蒙住脸黯然离开的自己,毅然放弃了游泳生涯的自己,喜欢上网却又不玩游戏的自己,期末考近在咫尺却还在拼命写稿的自己,以及那个梦里有着肆意生长着的热带植物的自己……

  那么你呢?

  也许你小的时候也热衷于动画片,也许你也在渐渐成熟起来,也许你也跟我去同一家电影院看电影,也许你也跟我去同一个地方买CD、剪头发。

  可是就算你的姓名与我相同,我依然可以用各种各样的理由在自己的身边划下阻隔的栅栏。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阅读爱好,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于是我们会被分隔成各种不同的角,有许多的角可以互补,也有许多的角可以互余。可是不会有两个完全相等的角。就像世界上不会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不会有两个我,两个你。

  是的,我是独一无二的,一直都这么认为。

  点评:选材和角度都很特别,写出了对想象中的同龄人的探询和追问,传达出了自我确证的思考。立意颇耐人寻味。当然,还可以写得更丰富充实一些。

    初一陈曦

  从小到大,一直都被大人们不断地与其他的小孩比较。昨天说表妹学会游泳,今天说堂姐考了年段前五。每每听到这些夸奖别人顺便贬低自己的话,我总甩出一副不屑的样子,心里实在觉得烦。也许是骨子里的倔强因子起了作用,我总想着要超过她们,让大人们无话可说。无奈我从小就是一个笨小孩。老师夸我聪明,亲戚夸我伶俐,可我自己知道,我和其他孩子比,一直都差了那么点。别人能够轻易解出来的计算题,我却要在脑子里转了好几圈;人家画得一手好画,我却只能描得乱七八糟;其他孩子能唱能跳,而我却只愿意在角落里摆弄玩具。也许在潜意识里,我是和其他同龄人不一样的。

  步入初中,原来闲暇的玩闹时间瞬间被繁重的课业占去了一大半,为了不辜负父母和亲朋好友的期望,我只得老老实实和其他同学一样坐在教室里,认真地听课写作业,因一道极难的习题抓破脑袋,为了明天的小测能够顺利过关而咬着唇死背单词。踩着上课铃声进教室,下课与死党腻在一起吵闹成一团的日子渐渐消失了。认识我的人都说,我变了,变得乖了。我成功地成为父母心目中的好孩子。不禁在心底问自己,你和别人一样吗?

  我和别人一样。勤勤恳恳读书,将来考上不错的大学,毕业后兢兢业业工作。一样脚步飞快地穿梭于繁华的街道,寂静的小巷。一样在难得的周末一觉睡到自然醒。一样忙于应酬,与同事小心翼翼地交往。一样恋爱结婚,一样相夫教子。

  我又和别人不一样。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有属于自己的小梦想。有独特的喜好,有特殊的习惯。淹没在人群里不会闪光,但认识我的人却能立马看到我的所在。骨子里还有别人学不来的慵懒与倔强。

  这样和别人一样抑或不一样的我,必会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活得特立独行,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点评:写得既真实又颇有深意。小作者跌宕起伏地写出了一个不愿被大人们改造成和大家一样的人、渴望活出自己精彩的孩子的苦恼和追求,非常切题,又独特地蕴藉地传达出小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审视和批判。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如果后面能够就自己的不一样写得更独特具体一些,文章会更精彩。

   初二年翁雅宁

  茫茫人海,你我同样微不足道,然而在这芸芸众生之中,我又是那独一无二的生命,为了生存,撇开了数不尽的艰难,向成功迈去。

  我降生在世界东方的一个角落,这一刻,决定了我成为一个无可替代的生命。时间的分秒流逝,将我打造成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我和别人不一样,我游历中国,酣歌纵酒,有着超凡脱俗的才能,这成就了我“惊风雨,泣鬼神”的绝世佳作。就算那社会多么繁盛,也抵挡不住大唐盛世由盛转衰的命运,但这却改变不了我昂扬奋发的精神和对自由理想的向往。“天生我材必有用”,我终归和别人不一样,我,就是那独一无二的李白。

  我和别人不一样,我热爱艺术,我追求自然与人性,我要让那微不足道的向日葵成为热情冲动的生命体。别人说我是疯子,带给我无尽的谩骂与讽刺,然而他们却不能了解我对艺术的独特见解。我愤怒,我割去了我的耳朵,为了让人们深入地了解艺术,我自杀,为了让自己与那无与伦比的艺术紧密融合。“即使放在火柴盒里,我也是无限空间的主宰者”,我和别人不一样,我,就是那引人注目的凡·高。

  我和别人不一样,我热爱数学,几近着迷。出生时,我就有着与常人不同的头脑,长大后,我总能合理地安排我的时间,我不喜欢被束缚,我想要有自己的生活,就算是头发花白我也喜欢向那高高的山峰登去,因为我总是有意识的磨炼意志,锻炼身体。我是相对论的提出者,“决定论量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我坚信A=X+Y+Z的真实性。我和别人不一样,我,就是别于常人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我和别人不一样,我出生在德国一个平凡的家庭,但却早早的显露出了音乐的才华。我向往自由,平等,博爱,这使我的音乐充满了激情,即使我双耳失聪,也阻挡不了我对音乐的热爱。爱情的起起落落为我的创作带来了无尽的遐想空间,我将我的感情投入于每一首乐曲中,虽然我是感情上的失败者,但我却是音乐的强者。“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我和别人不一样,我,就是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我,永远都是自己眼中闪闪发亮的强者。我坚信——我和别人不一样!

  点评:角度很独特,以第一人称的方式,非常概括地典型地写出了中外历史上几个杰出人物的与众不同,可以看出小作者颇为开阔的知识面和对历史人物的独特审视与把握,叙写简洁却意蕴丰富。如果能进一步写出这些杰出人物与众不同中的共同点,如都有执著的追求和永不放弃的精神等,文章会更有深度。

   初三年骆驰原

  不必自卑沮丧于自己的平凡,因为有人清楚地记得,我和别人不一样。——题记

  在街上无意间撞到一个孩子,年龄很小,抱着一个很大的兔子布偶,是那种千篇一律的款式,商店里随处可见。那孩子有些茫然,我便蹲下身去,摸了摸她的头:“对不起啊,你没事吧?”

孩子回过神来,带着点面对陌生人的害羞,笑了:“嗯,没关系……”我随意问道:“……很可爱的兔子先生。你喜欢兔子啊?”“因为兔子先生是兔子先生,我才喜欢的。”孩子一脸的严肃,像是说着很郑重的话,“我的兔子先生和其他兔子不一样。”

  孩子澄澈的眼眸映在我眼中,带着一股子稚嫩的坚定。

  彼时,我正与母亲吵过一架。因为近来成绩的不理想,抑郁之意早就积聚在心里,只等着一根无形的导火索和一颗不合时宜的火星,来引爆蓄势待发的火药。本来只是稀疏平常的几句话,带着点批评的意味,明知道母亲是出于关心,脾气不好的我却当场爆发:“反正我就是大众脸!反正我就是特点不突出!反正我就是丢大街上找都找不到!我和别人都是一样的吧?为什么你就是觉得我要比别人好……”

  狠狠将曾经的自信抛之脑后,怯懦地将自己隐藏在大众之中。原以为没有曾经的光耀会跑得更快,却在不知不觉中把这当做止步不前的借口。我和别人是一样的吧,我又没有什么不同,没有资本骄傲,没有资本做那些可望而不可即的梦。

  我和别人是一样的。我一直拘泥于此。

  但是此刻,孩子的话却让我愕然。母亲为什么爱我?先前的我有足够的光彩能令她骄傲,而现在我在众人中止步不前,平凡得难以被认出,但母亲的爱,是始终没有变过的吧?

  孩子跑开了。路的另一边,一位妇人在焦急地看着她,平凡,但在一种奇异的光辉笼罩下却又不同寻常。

  我开始向家的方向跑去。熟稔摁下楼层按钮,在电梯上升时默想着道歉的话。我走出电梯门的一刹那,家门打开了。“回来了?”母亲的语气很轻,丝毫不像是与我有过争吵。

  “嗯。”我闷闷地答着,疑虑从心底生出,“你怎么知道来开门?我又没按门铃……”

  “不知道呀,感觉好像是你来了,就开门看看……”

  突然什么都明白了。母亲对于我的爱,并无关于我能带来何等荣耀,只是在于,我是母亲的孩子。母亲爱我,只是因为我就是我。对于旁人我可能微不足道,可在母亲眼中,我就是她唯一的孩子,独一无二,任谁也无法替代。并非母亲希望我不同于常人,而是她一直这样坚信着。

  我和别人一样吗?

  世俗说,是。

  爱说,不,你就是唯一。

  点评:写得较丰富,通过独特的铺垫引出自我反思,写出了对于母爱的理解,即对于母亲来说,所有的孩子都是唯一的不可代替的。但如果前面的铺垫和后面的反思能够结合得更密切合理一些,文章会更真实自然。

   初三年江静雯

  当这个题目赫然在目时,以反问的句式等待着我的作答。与别人一样吗?一时间竟觉得对自己有点陌生,好似对着镜子看自己,只有外表没有内涵。但,我和别人不一样。这样肯定的回答,是留给自己的证明。

  梦想是珍藏在内心的秘密,少年的我拥有的五花八门的梦,有些梦想太过仓促,只是成了烟雾一般在内心荡漾了几下便消失了。小学时因阅读了少许书籍就沾沾自喜,以为这样就拥有笔走天涯的洗练和淡定。当有一回被老师问及自己的梦想时,就自信地回答要成为一名作家,却不知这样的回答是要付出多少的艰辛才能用平缓的语气来述说的。以为一两篇佳作就可以哄骗世人的眼,但却欺骗了自己。而后自己却不懂得收敛内心的骄傲,开始放弃阅读,最终自己的写作只能止步不前。

  我意识到了危机,我尽力阻止危机的蔓延。计划着每日的阅读,详细的笔记,充足的积累。这些看似简单的过程花费了不少的时间,但在写作方面确实有所提高。开始从内心热爱起写作,它是一种把内心的情感代替给纸张的承载,写作亦是与孤独的交锋,写作是完全忘我的工作。每当我遇事不顺利时,我都愿意执笔写下内心的情绪,把写作当成一种宣泄,把内心的自我完全的跃然于纸上。我从内心的爱上写作,爱上了阅读。似乎数日没有阅读会使整个大脑变得呆滞,思维也会变缓慢而且松懈。小学只局限于阅读作文集子之类,但现在却阅读了许多的中外名著,包括散文、小说、诗歌。阅读没有局限性,生活似乎就由阅读所构成。自己却也因为阅读使性格有点改变,变得更沉着与冷静。

  我和别人一样吗?不,当然不一样。我拥有与别人不同的梦想,虽然曾遭受挫折,但我却不放弃。我在挫折中吸取不足加以改正,从而更爱上了自己的梦想。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我知道这不能只是说空话,重要的还在于自己的行动。

  点评:能写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梦想和追求,文字颇老练。但行文较平,如果能加上一两个独特的细节,文章会更生动一些。

    福州中考语文家教总结,作文要写好是不容易的,看了这些作文,希望对你会有所启发。

文章来源于福州家教网http://fz.jiajiao400.com

发表于:2012-10-25 阅读:66次

      今天昆明初中语文家教给大家讲讲应用文应该怎么写。

  与其它实用文体相比,应用文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在形式上,应用文都有固定的惯用体式,格式稳定,排列规范,结构形式完整严谨。如书信,一般由称谓、正文、祝词、署名、日期五部分组成,通常不随意改动。

  其次,在内容上,力求准确,有针对性。或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或介绍、总结、说明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写作时务必将时间、地点、基本情况、事件原委、处理办法或措施等方面的内容交代清楚。另外,时间要求极为严格,要及时,因为应用文都是为解决问题而写的。

  第三,在语言上,要求准确平实,通俗易懂,简练明白。叶圣陶先生说:"公文不一定要好文章,可是必须写得一清二楚,十分明确,句稳词妥,通体通顺,让人家不折不扣地了解你说的是什么。"多数应用文不宜采用描写、抒情,切忌堆砌形容词;更不允许虚构和夸张,即使有描述,其目的必须是为了说明问题。应用文还经常使用一些专用词汇和术语。此外,应用文在语言方面还有较多地运用并列短语、介宾短语,沿用一些文言句式等语法特点。

  应用文可分四类:第一类是公文书类,有通知、决议、指令、请示等,是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公务活动中使用的文书。第二类是事务文书类,有计划、总结、报告、合同等,是交流情况,完成某项工作任务,解决问题的工具。第三类是科研应用文类,有学术论文、毕业论文,科研报告等,是进行科研和描述研究成果的重要文体。第四类日常应用文,有书信、日记、电报等,这一类应用文使用频繁,中学生学习这类应用文非常重要。

  初中阶段应掌握的应用文有:通知、启事、电报、汇款、介绍信、证明信、公开信、倡议书、申请书、感谢信、表扬信、慰问信、贺词、贺信、贺电、会议记录、合同、民事诉状、计划、公约、海报、黑板报、科技报告、产品说明书、唁电、唁函等。下面分别从格式、结构、语言三方面谈应用文的写作。

  1、应用文的格式

  应用文都有约定俗成的惯用格式,有了格式,不仅眉目清楚,而且有了规矩。这为读写应用文、处理问题提供了很多方便。且部分应用文的格式有直接生效的指导作用或法律约束。因此,写应用文必须遵从各种应用文惯用格式。以电报稿、通知、启事、申请书、感谢信、表扬信、祝贺信、倡议书、建议书和一般书信为例:

  (1)关于称呼语。启事不必开头写称呼语,通知如标题已明确通知的对象,不加称呼语了。其余8种都要求抬头顶格写称呼语,称呼语后面必须有冒号,问候语不能语称呼语同一行。

  (2)关于正文首行。只有电报的正文首行顶格写,其余都空两格开始写。

  (3)关于致敬语。结尾不写致敬语的有:倡议书、建议书、启事、电报和通知。结尾必须写致敬语的有:祝贺信、申请书、感谢信、表扬信和一般书信。致敬语不能与其它内容写在同一行。

  "敬礼"必须另起一行顶格写。"敬礼"之后一般不点标点符号,要写也只能写一个叹号。

  (4)关于署名和日期。只有电报的署名紧连正文,其余均可另起一行右署名。

  只有电报不写拍发日期,其余都要在署名下一行位置上写准日期。写日期时,汉字和阿拉伯数字使用要一致,不能混用。

  2、应用文的结构

  应用文的结构,要求完整严密,层次清楚,简单明了。一般说来,应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格式,即由三部分构成--标题、正文和结尾。如:

  (1)计划。由三部分构成。①标题:包括单位名称、计划内容和使用期等。②正文:一般包括前言、目的、任务、具体措施、实施步骤、时间安排、注意事项和检查办法等。③结尾:即落款部分,交代制定计划的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交代制定计划的日期等。

  (2)总结。一般也是三个部分构成。①标题:与计划标题类似,包括单位名称,总结期限,总结内容等。②正文:包括基本情况;成绩和缺点;经验和教训;存在问题和今后意见。③结尾:和计划一样,要交代写总结的单位名称和写作日期。

  (3)简报。一般有三部分。①报头:它是公文样式的标志,不是简报的题目,包括简报的名称、期数、编印单位、印发日期。②正文:正文之上一般有标题:正文一般以刊登一分材料为宜;正文末尾可注明供稿单位或撰稿人姓名。③结尾:写明发送单位和印发的份数。

  (4)电报稿。电报稿没有固定的、统一的格式。在拍发时向邮局索取,按规定填写。电报全文由四部分组成。①电报头栏。由电报局营业员、值机员填写,与发报人无关。②收报人住址姓名。由发电报人填写,"收报地名"栏写╳╳省(市)╳╳(县)即可。至于更具体的地址如╳╳区╳╳街╳╳号和收报人姓名,则写入"收报人住址和姓名"栏内的方格中,不可写入长行横格中(这里是值机员译写电码用的)。③电报内容和署名。由发报人填写。电文不必点标点,电文后要紧接着写上发报人的姓名,以便对方收到电报后能知道电报是谁发来的。电文和署名也要写在方格内。④发报人姓名、住址、电话。要按规定详细填写,这部分内容并不拍发,仅供邮电局参考。

  (5)讲演稿。讲演稿的结构分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①开头。除对不同的听众要加上各种不同的称呼外,要开门见山,接触讲题,提出全文主要内容,说明演讲的意图,以便听众能抓住要领。②中间。要突出讲话的中心,把讲话的内容集中在主要三点上,反复申述,铺陈展开。讲话的内容若多,可以分项来谈,使层次清楚,便于听众掌握。③结尾。为了使听众对全部讲演内容有清晰、完整、深刻的印象,在讲演的结尾,一定要把主要内容加以概括,作个小结。

  (6)说明书。说明书不论报刊登载或张贴,均以介绍商品的情况和属性为重点,写法不拘一格,文字要生动活泼,简明易懂,其结构由两部分组成。①总介绍。用概括的语言介绍商品名称、产地、规格、性质、特点、功用等。②说明重点。与商品有关的重点事项必须介绍清楚,同时提出使用产品应注意的问题,如易燃、怕晒、易碎、耐高温、有无毒性等。

  3、应用文的语言

  应用文的语言重在实用,一个字一句话往往至关重要,有人说"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笔,笔下有毁誉忠*。"为这不夸张地说出了应用文语言的重要性。应用文语言一般要求平实、得体、简洁。

  (1)平实。即准确朴素,它只要求平直的叙述,恰当地议论,简洁地说明,准确通顺地把客观事实、作者的观点说清楚就行,既不能夸张渲染,也不需要描写抒情,那些华而不实的空话、大话更不能用。

  (2)得体。应用文的语言是为特定的需要服务的,要受明确的写作目的、专门的读者对象、一定的实用场合等条件的制约,因此语言使用一定要得体。颁布政令要庄重严肃。请示、申请要委婉平和。批评表扬要持之有据、分寸恰当。广播稿的语言通俗化、口语化,要尽量使用短语,避免用长句,有些词语在书面语中可适用,在广播稿中却不适用。又如解说词是供群众听的,读起来要上口,听起来要顺耳,解说词是对实物和画面进行解说的,因此,要用形象的文学语言,描绘所解说的事物和形象,感情要充沛,还可使用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综合表达方式。另外要正确使用应用文的习惯语,切实弄清它们的含义和用法。如信函中的称谓、问候和致敬语要正确使用。

  (3)精简。应用文的语言要做到言简意赅,尽量压缩文字,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词、句、段和空话、套话删去。

  应用文往往使用某些文言词语,运用恰当,可收到精简的效果。

  按要求写一份电报。

  北京长安街小学10岁学生张小华七月五日要从北京乘41次火车来西安姨妈家,她买到8车厢4号座票。出发前,小华父亲向西安发了一份电报,让小华姨妈接站。

  要求:请写出这份电报的正文,做到文字简明,字数限在12个字内。

  电文:□□□□□□□□□□□□

  根据以下内容,替实华中学学生会写一则通知。

  实华中学学生会准备通知各班文艺委员明天下午六时半到学校会议室开会,研究学校第十届"五月之花"文艺会演有关事宜,并要求各班文艺委员带上本班节目的名称和演出人员名单。

  要求:①书写格式正确。②内容不得有遗漏。

  "七一"即将来临,中学正开展各种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但是只组织了非毕业班的同学参加。毕业班的同学对此有一些看法,希望能参加一些活动,同时改变目前"一切为了迎考"的状况。

  请以初三(1)班部分同学的名义给学校领导写一封信,表达毕业班同学的这种心愿。

  要求:①要有记叙,有议论。②措辞要掌握分寸。③符合书信的格式。④正文不少于600字。

  根据下面(1)、(2)提供的材料,写一则新闻。

  (1)通知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校书法教学,提高学生书法水平,经研究决定于五月间举办"厦门市中学生硬笔书法比赛",具体通知如下:

  ①比赛时间:5月21日上午9:00-10:30

  ②比赛地点:厦门一中振万楼

  ③参赛对象:全市各中学初、高中参赛选手

  ④奖励办法:设一、二、三等奖

  厦门市教委、厦门教育学院

  ╳╳年╳月╳日

  (2)比赛情况介绍

  ①比赛如期举行,全市有20所中学68名选手踊跃参赛。

  ②比赛作品经评选,决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2名。

  ③初中组:彭晶、吴清云获一等奖;高中组:吴得祥、李国文获一等奖。

  要求与提示:①新闻稿必有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主体部分要介绍比赛时间、地点、联办单位、参赛单位、选手及获奖情况)。②标题自拟,字数不得超过120字(不含标题)。③写稿人姓名、学校不得在文中出现。

  祝贺信是对集体或个人的事业上取得优异成绩、单位举行重要会议或庆祝活动时,单位或个人向对方表示祝贺的一种专用书信。

  以武钢二小的郑晖、鄱阳街小学的张磊、华师一附中的胡晓君、市外语学校的马佳等四名小选手组成的武汉少年代表队,在第五届华罗庚数学金杯赛上经过激烈角逐,一举夺得"三金一银"的佳绩,并获团体总分第一名,捧回了华罗庚金杯。

  读了以上材料后,请在6月10日这一天,以江城中学初三(1)班班委会的名义向郑晖等四位同学写一封祝贺信。

  要求:①格式正确;②内容具体;③语言简洁,书写工整;④正文150字内。

      昆明中考语文家教认为,应用文的写作,一定要做到格式正确,语言准确。

 

文章来源于昆明家教http://km.jiajiao400.com

发表于:2012-10-25 阅读:69次

      中考作文怎样做到工于记实,善于写虚的,福州初中语文家教为考生讲解。
 
  1、工于记实

  作文要练的一项基本功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如实地表现客观事物。"现实生活"或"客观事物",就写作来说,它无非就是构成文章内容的人、事、物、景等。要工于记实,就是要学会真实、准确地表现人、事、物、景。这就像绘画中的写生,对所画的对象,它的形态、色调、明暗、质地、量感……都能够如实地表现出来。画一棵树就像一棵树,画一个人就像一个人。这就为绘画创作打下了基础。基础打好了,创作的时候,构思一旦成熟,就可以大笔泼墨,任情挥洒,想画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就像什么。写作也是这样,要做到对所写的人、事、物、景都能逼真再现,写什么就是什么。如果你写的一个人,一件事,一棵树,一场春雨,别人看了,觉得不像那个样子,不是那么回事,不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那就不是如实记写了。

  叙述、描写和说明,正是三种记"实"的能力。它们各有其独特的作用,是我们应切实练好的写作基本功。

  (1)叙述。叙述是对人和事发展过程的交代、陈述。它是一种表述过程的能力。要叙述得清晰、明白,应做好如下处理:

  ①人称的处理。叙述的人称,按语言交际涉及的主体(表述者)、客体(被表述者)、受体(接受者)来分,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三种。一般真实而范围较小的题材多用第一人称;虚构或范围较广的题材,多用第三人称;一些特殊题材,如哀悼、赞颂、激励、劝慰等等,常用第二人称。第一人称的如《我和生命》:"自从有了我,世界上便添了一个多难的生命。但我却爱我的生命,尽管生命赋予我的只是……"这篇文章运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叙述"我"曲折多难的人生经历,文章写的是真事,抒的是真情,从而能够打动人心。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能使文章自然真切,易打动读者。

  第二人称是以"你"的形式出现的,文中作者把事情的开端、发展、结果都通过对"你"的倾诉、赞颂、劝慰、激励等表现出来。如《弟弟,请原谅姐姐》一文这样写道:"弟弟,姐姐在读二年级时,你便来到这个世界上,从小你就对姐姐很好,是你让姐姐变得懂事。而从姐姐懂事的那一刻起,就一直想对你说:请原谅姐姐,弟弟……"文章以第二人称手法写出了自己的一段心路历程,运用第二人称使作者可以面对面向弟弟道出满腔愧疚之情,抒情真切感人,比一般的记叙文更易打动读者。

  第三人称,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运用较多,因为站在第三者的立足点,直接叙述人物经历和事情始末,更容易展开叙述。如《忍耐的一天》,作者这样写道:"忍耐不是一个形容词,忍耐是一个人,一个其貌不扬,但也不算丑陋的女孩。其实她原本姓任,在长达十多年的生命体验后,她觉得自己是个被压抑得太久的人……"文章用第三人称的手法叙述了"忍耐"一天的生活情况:从早上离开被子到晚上钻进被窝,而重点以学校生活为主。但贯穿整篇内容的却是人物的心理活动情况。作者也正是为了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而采用了第三人称的手法,可以说,这样的处理比较成功。

  ②顺序的处理。叙述的顺序主要有四种:顺叙、倒叙、插叙和平叙。

  顺叙,就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来进行叙述。顺叙的行文安排与事情发展过程一致,容易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使文章有条有理,层次井然。顺叙基本上按情节发展或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来组织叙述内容。如《老山界》,从当天下午到当天夜里,再从第二天黎明到下午两点前和两点以后,是按时间的先后写的。

  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果或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开头进行叙述,然后再写事情的起因和经过。倒叙可造成一种悬念,是巧妙的构思手法之一,能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如:"在我的小抽屉里,珍藏着一只已经用旧了的圆珠笔。它是我童年的朋友兰兰送给我的。这只笔确实不怎么起眼,但是每当我看到它,便会引起一段美好的回忆。"这是一篇文章的开头。它用的就是倒叙。作者为什么要"珍藏着"这样一只"已经用旧了"的、"不怎么起眼"的圆珠笔呢?它会引起作者一段什么样的"美好的回忆"呢?这就是悬念。它会使人产生"急于想读下去"的兴趣。采用倒叙的写法,由倒叙转入顺序,一定要有明显的界限,又要过渡自然。常用的方法是,顺叙部分另起一段,开头用"那是……"或"记得……"等。

  插叙,就是在叙述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根据内容和主题的需要,插入一些以前的情节,然后接上原来的线索,继续进行叙述的一种写法。只要插叙运用得当,能使情节更加丰富。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事件背景更为清晰。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插叙了一段美女蛇的故事,这不仅使百草园的生活增添了一层神奇的童话色彩,而且含蓄地说明,百草园的生活使少年鲁迅扩大了见闻,受到了启发和教育。用好插叙对提高文章的表现力是很有作用的。所谓"用好",主要包含两个意思:一是从顺叙转入插叙,再由插叙回到顺叙,要过渡自然,不能让人糊涂,也不能生硬;二是插叙的内容不宜多,文字也要力求简洁,不能喧宾夺主。

  平叙,叙述两件(或更多件)同时发生的不同空间的事,称为平叙。这种叙述的方法,可以先叙述一件,再叙述一件(古人称之为"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也可以并行交*地进行。前者,就每一件事来说,是顺叙,从二者的关系看,是平叙的。后者则紧密交*,齐头并进了。像"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平叙,是较为常见的。这只要在起止处加以必要的照应,就可以了。并行交*的平叙,齐头并进写几条线,互相穿插,并行推进,要把线索交织起来,巧于照应,使读者看得明白。

  ③线索的处理。以叙述为主的文章都至少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写作时必须正确处理好线索。文章的线索主要有下列几种:

  一是以时间为线索,就是按照时间的变化发展来组织材料的。如前面所举课文《老山界》,就是以时间为线索的。二是以事件为线索,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有其发展顺序的,即起因、经过、结果,按这种顺序来结构全篇就是以事件为线索。三是以物件为线索,就是让具体的物件为线索,将有关材料串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是以物件为线索的文章。

  (2)描写。描写是将客观事物的形状、情态具体地描绘、再现出来。它是一种展示状貌的能力。描写的种类很多,主要有:

  ①肖像描写。②动作描写。③语言描写。④心理描写。⑤细节描写。⑥环境描写。⑦场面描写。

  (3)说明。说明是以简明的文字解说事物外在状貌、内在特征等的表达方式。它是一种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告知"能力。

  任何事物都有它本身的条理,事物之间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对客观事物进行说明时,必须抓住事物本身的条理和一定的内在联系,有层次地加以说明。这种有层次包括三方面:

  ①时间顺序。②空间顺序。③逻辑顺序。

  叙述、描写、说明都是记"实"的,是反映、再现客观事物的,但各有侧重点:叙述,主要是陈述过程;描写,主要是描绘形象;说明,则主要是解说性状,直接说明事物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它们在写作时,往往结合起来使用,共同担负记"实"的任务。

  2、善于写虚

  在写作中,记"实"是一种能力,写"虚"也是一种能力,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能是一种更为重要的能力。

  这里所说的"虚",是相对于前面所说的"实"而言的,它不是客观存在的实在的人、事、物、景等,而是写作者主观的情、意。也就是说,它指的是作者由于受人、事、物、景等外物触动而由自身所产生的感情和想法。

  "虚"和"实"常相联系。即主观和客观是常常结合并贯通着的。我们知道,文章在展示"外部世界"、再现客观事物的同时即流露出或寄寓着作者对事物或浓或淡的感情和或浅或深的认识。比如写景,写出的景总是带着作者的情的,因此,人们才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因为,自然界中的"景"和"物"本身并无任何感情色彩而言,但它一经作者写入作品,便会带上作者的感情,不再是纯自然物了。所以,在作者笔下,总是把自己的主观情、意融入景物之中,使山水有情,草木含意,情景交融。否则,纯客观地描写景物,即使是毫发毕肖,也毫无生机、灵气可言。如读朱自清的《春》,我们感受到作者通过对初春景色的描绘、渲染,抒发了热爱春天、热爱生命、对未来充满信心与美好憧憬的诚挚感情。写景是这样,写人写事也是这样,离不开作者注入的情和理。

  抒情、议论,是两种写"虚"的能力。它们各自也有其独特的作用,是我们应切实练好的写作基本功。

  (1)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抒情的方式很多,主要有:

  ①通过叙事抒情。用叙事作为抒情的工具时,与一般的叙述有很大的不同。这种叙述,要用作者心理上的感受与变动作灵魂,要在客观的叙述上加上主观的感情色彩。这样的叙述,便带了浓重的抒情性。一般的叙述总是较为精密、完整、详尽;而作为抒情工具时,叙述只具有一个粗略的印象已经够了,目的是达到抒情的效果。

  ②通过议论抒情。在记叙文章中,作者对所写的人或事,产生了强烈的感情,无限的激情涌上笔端,往往借助议论来抒情。这种议论,是被主观的感情色彩所支配的,它与一般的议论不同,它既不需要交代论据,也不需要进行论证,而只是一个判断。作为抒情工具,这个判断已经够了,那周密的论证是不必要的。例如,在杨朔的《荔枝蜜》中,有这样一段:"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在小蜜蜂的身上,作者发现了生活的哲理,通过对小蜜蜂的议论、赞扬,抒发了强烈的崇敬、感佩之情,这种感情,极为真挚、深沉。

  ③通过描写抒情。通过描写,尤其是通过景物描写来抒情,这也是较为常见的抒情形式。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这是很多的。在诗歌和抒情散文中,往往要通过景物描写抒情,优秀的篇章,把写景和抒情揉合在一起,情景交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通过描写抒情,作者的感情色彩总要在字里行间中表露出来,这是它不同于一般描写的地方;当然,表露的程度和方式,是与文章的体裁及作者的风格分不开的。例如:"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鲁迅先生这首《送增田涉君归国》的绝句,前两句是对日本秋天的描绘,字里行间流露的却是怀念之情,怀念在日本的"华年"。这首小诗,在平淡的字句中,抒发了纤细、深沉的感情,体味起来,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诚挚,那样的感人。

  ④直接抒情。除了通过一些间接的手段抒情以外,在有些时候,还可以直接抒情。这种抒情方式不能用得很多,但也是常见的。直接抒情用得过多,会伤于空泛,并不好;但浓烈的感情直接抒发出来,是能深深打动读者的。例如,在汉铙歌中有一首《上邪》。全文是:"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诗中没有叙述事件,也没有议论或描写,而是把内心的感情袒露出来,用了最直接的抒情手段。由于感情浓烈,虽是把誓言、决心直接倾诉出来,感染力也是很强的。

  (2)议论。就是对客观事物进行评论,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但记叙类文章中的议论,不象议论文那样要有充足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它是在叙述、描写和说明的基础上,直接表明作者对人物、事件的看法,在文章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提醒幸福》中这样写道:"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它不会像信号弹似的,在很高的天际闪烁红色的光芒。它披着本色的外衣,亲切温暖地包裹起我们。"几句中肯的议论,言简意赅,揭示了作者要表达的意旨。

  以上表明,被生活的情景触动,就会产生强烈的感情;对事物有感悟、有认识就会有深刻的议论。抒情,发自内心,不是硬加上去的;议论,源于真知,切忌空泛抽象。在写作中,我们应善于"写虚",使自己的情感得到更优美、深刻的表达。

  初中生活富于幻想,易动感情,在同学们的心灵深处一定会不断地萌发出许许多多"渴望",如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理解,渴望有位好友,渴望获得成功,甚至渴望获得一条漂亮的裙子、一个小足球等等。请"以我渴望"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通过完整的一件事或几件事具体写出渴望的原因。②以叙述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③不少于700字。

  导思:中学生风华正茂,情感丰富,易于幻想。在同学们心灵深处有很多的"渴望"产生,如何获得成功,渴望有位知心朋友,渴望师长的理解等等。如何把这一"渴望"叙写清楚,确立深刻主题,应成为本次写作重点。

  1、首先应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选择一件或几件事具体写出渴望的原因,以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叙写时注意层次清晰,详略得当。

  2、表达方式应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议论和抒情。记叙要具体、生动;议论要简明、精警;抒情要含蓄、真挚。

  3、语言要清新自然,真挚感人。字数应不少于700字。

  我爱家乡的

  要求:请你把题目补充完整,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家乡的风土人情。

  导思:常言道:"谁不说咱家乡美?"家乡是每个人生长的地方,熟悉的地方,是每个人都难于忘怀的地方。我国国土地大物博,每个地区的风土人情,都各有特色。

  1、根据命题要求,本文要以写景状物、描写说明为主,写出自己家乡的特色。而题目中的"爱"字就决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因此,总的来说,同学们要在对家乡风物熟悉了解的基础上,抓住地方特色,或记叙文、散文,或说明文、议论文,为自己的家乡唱出一曲深情的颂歌,表达你对家乡的热爱。

  2、本命题的写作要点是: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使行文自然融合,情系于中。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考场佳作来。

    福州中考语文家教认为,叙述、描写和说明是三种记"实"的能力。议论和抒情是两种写"虚"的能力。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也是同学们应该掌握的。

 

文章来源于福州家教http://fz.jiajiao4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