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杭州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杭州家教网  >  赵老师主页  >  家教文章专栏  >  文言文中表示反问的句型汇总
家教赵老师的文章专栏
文言文中表示反问的句型汇总
发表于:2016-05-11阅读:117次

 文言文中表示反问的句型汇总


  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型


  1.“……之有表示反问,其中的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是动词,……”是其宾语。提前宾语的作用在于强调宾语。……之有可译为有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定语。宾语是“……”所代替的名词性短语。如:


  (1)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亦君之力,臣何力之有?(《韩非子·难二》)——也是国君的力量,臣子有什么力量呢?


  2.“……”“不亦……是较委婉的反问说法,即不是吗,或者不也是吗。如: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习了又按时去复习它,不是很高兴(的事)?


  (2)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传·子鱼论战》)——利用敌人受阻的机会进攻他们,不也可以吗?


  3.“何以……是动词,是疑问代词,作的前置宾语;“……”是介宾短语,作的状语。所以何以……,等于介宾短语……”加动宾短语为何,相当于()……做什么。如:


  (1)然则又何以兵为?(《荀子·议兵》)——既然如此,那么用兵做什么?


  (2)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史记·淮阴侯列传》)——就要做真王了,要个假王的名义做什么?


  何以……有时也作奚以……”“……以为。如: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要飞到九万里之外又向南飞干什么?


  (2)君长有齐,奚以薛为?(《战国策·齐策》)——您长久地据有齐国,要薛城做什么?


  4.“无乃……,可译为恐怕……,用反问的形式,委婉地表示说话人肯定的看法。如:


  (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私心刺谬乎?(《报任安书》)——现在您让我推荐贤士,恐怕与我的心意相违背吧?


  (2)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孔子说:冉求,恐怕该责备你吧?”


 

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