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杭州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杭州家教网  >  赵老师主页  >  家教文章专栏  >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家教赵老师的文章专栏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发表于:2012-12-05阅读:157次

     杭州语文家教整理的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来测试一下自己吧!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题 号





总 分




得 分




(一)


(二)


(三)


 


 


 




一、 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0分)


1、用正楷或行楷将下列句子写在格子内(2分)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2、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然后改正。(4分)


大势渲染 消声匿迹 重峦叠障 甜言密语


言简意该 兴兴向荣 笑逐眼开 不能自己


错别字


 


 


 


 




改正


 


 


 


 




3、仿照下面两句的格式,发挥想象,再写出二个关于书的比喻句。(4分)


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书是阶梯,能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① 。


② 。


4、按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空。(5分)


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对友人宽慰的句子是:


, 。


②《江南春》写景的两句是: , 。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⑤《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是 , 。 ⑥ ,病树前头万木春。


5、将下列对应项连线(2分)


《犟龟》 严文井 中国当代作家


   《小溪流的歌》 漆孝诗 美国作家


    《基因畅想》 坎斯·彼勒 德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   米切尔·恩德 美国心外科专家


6、听话听音,例如邻居说:“你家小华真刻苦,每天晚上12点多了,我们都睡觉了,还听见她在弹琴。”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 。(2分)


7、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 。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字 。(1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狗的聪明(15分)


①看国家地理频道,最喜爱各类野生动物。每每看过,总会感慨自然界的动物活得难啊——觅食固不易,生存更危险;万物相侵害,一环扣一环。


②好不容易一口一口衔食喂大的小鸟,让黄鼬一下就连窝端了,她窝里还有一群小崽子;刚出壳不久的小海鸥、小企鹅,硬让贼鹰从父母脚底下给叼走了;至于羚羊、角马之类食草动物,时刻都在肉食动物的窥伺之中,不得安宁……危乎险矣,弱肉强食。野生动物的那点自由,需要何等的血的代价!


③由此便想到狗狗以及同类,不能不佩服,聪明!以狗狗之肥胖、鲜嫩、笨拙,在野生环境下绝活不过三天,肯定被吃得连骨头也不剩。可是现在,它比人吃得还好,睡得比人还放心。它的生存环境和野生动物一比,那它见的世面就

就大了!


④狗是动物中最聪明的,它看起来是投靠了人,做了人类的奴才;其实,也可以反过来说是利用了人,揣摸透了人的弱点,让人心甘情愿地成了它的仆人。


人不是最虚荣、最有领袖欲吗?那好,它迎合你,服从你,忠诚于你,让你高高在上,满足你这点小爱好。


⑤人不是最怕寂寞,最怕空虚吗?那好,它装憨卖傻,活力二八,跟随左右,陪伴终生,使你觉得最堪信赖的是犬不是人,所以有个亿万富婆临终把遗产给了爱犬而不给儿孙。


⑥至于你舍不得吃肉而给它吃肉,你为它洗澡、治病、打针、梳毛、遛弯儿,它吃得香了你高兴,它屙不出屎来你蹩劲儿……如此服务,渐成习惯,回头一想,咦,似乎还没对哪个人这么有耐性过!


⑦这不是,你让狗耍了,明知道你也愿意。


而且,它绝不愁濒临灭绝。它的一个狗儿子明码标价,它还没生,就有一大群人等着买呢!它不愁计划生育,也不怕难产,有医生给它做剖腹产手术呢!


要说狗现在过得比人好,一点不过分。住高楼别墅,乘豪华轿车,真是钟鸣鼎食、锦衣玉佩、公子哥儿、淑女名媛。可是人弄得这些,得奋斗一辈子还不一定行,


⑧狗呢,一点劲儿不费,嘿嘿,坐享其成!


⑨你说,是狗聪明还是人聪明。


1、第二节中主要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1分)


2、第二节中写到野生动物的生存之艰难,目的何在?(2分)



3、文中说狗狗见的世面比野生动物的大,你能结合文章说说它都见过哪些世面吗?(2分)


 


4、为什么说狗是聪明的?(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5、你能总结一下狗聪明在何处吗?(2分)




6、可以从文章中看到人的哪一些弱点?(2分)




7、你认为题目是否另有深意,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2分)




8、从文中找出两句你认为幽默的句子。(2分)


 


(二)春(12分)


①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她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晴,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____(A、绊 B、伴 C、拌)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____(A、嘹 B、缭 C、燎)亮地响着。


1、请给①段文字拟一个小标题: (2分)


2、解释②段中加点的词。(2分)


(l)卖弄:


(2)宛转:

>3、在②段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方格内,它们分别是( )( )(填序号)(2分)


4。第①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a、句:


b、句:


5、“吹面不寒杨柳风”诗句中的“杨柳风”指的是什么? (1分)


6、②段用这诗句开头在文段中有什么作用?从那个角度写出了风的特点?(3分)


答:




(三)文言文——《伤仲永》




①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②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 “泯然众人矣。”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旁近 ( ) 有可观者( )


或( )以钱币 丐之( )


2、第一段写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主要内容有两点:(2分)




一是写




二是写




3、用原文回答:方仲永幼年具有怎样的非凡才能?(2分)





4、“ ”点出了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预示了他“ ”结局。(提示:可用文中原句填空) (1分)


5、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





6、“父异焉”的“焉”是 的意思,在这里指文中那句话


(2分)


7、翻译句子(2分)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三、作文(40分)


七年级的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赶上了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学习。“新课标”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爱我们的学生,引导我们“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经历了一个学期的初中学习,相信你有还有很多的金点子可以帮助我们的老师教学,大着胆子敞开心扉给老师献上一计,或帮老师管理班级和学校,或帮老师教学,可以是文字学科的,也可以是特长爱好方面的,老师会感谢你的。请以《我的一个妙计》为题写一篇作文,篇幅不少于500字。




文章来源于杭州家教网http://hz.jiajiao400.com

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