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上海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上海家教网  >  陈中和主页  >  陈中和的文章
家教陈中和的文章列表
发表于:2013-03-22 阅读:32次

动态数学在行动!

你想从小打牢数学基础吗?你想从容应对各种竞赛吗?你想在中考中攻克数学压轴题吗?

这里就是你的不二选择,来吧! 
第一阶段招收六年级到九年级学生,数量有限,报名从速。

一、专家介绍

陈老师,专职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市级中学数学特约研究员,从事数学教学三十年,研究课题为“电脑化动态数学教学”模式。“电脑化动态数学教学”模式这种与时俱时的教学模式,变学数学为做数学,变抽象的数学为直观的数学,变难度数学为数学游戏。以此增强学生学生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潜力,系统学习数学知识,使学生形成自己的一套数学思想和解决数学难题的技能。同时帮助你全面掌控中考动态,轻松应对升学考试。
    二、辅导方式:
    1.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崭新的学习环境,变数学学习为课题学习,让学生学会研究数学问题。使用电脑化学习,学生自己学会使用电脑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变学数学为做数学,变抽象的数学为直观的数学,变难度数学为简易游戏。经过此种形式的数学学习,学生的自学能力特强,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特别牢固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可以凭此能力直接参加奥数类的竞赛,不怕任何形式的考试。

2.六年级至九年级数学学习

各年级均进行动态数学教学,多媒体大屏幕。教材以上海各中学的数学课本为蓝本,融入奥数等知识,自编成动态数学教材,高效解决你的学习问题。
    九年级为中考强化班,日常学习以解决课本中问题为主,中考复习阶段开设专题班,以解决压轴题为重点学习内容。

三、开设班级

1、6年级至8年级5人或10人小班;

系统学习中学数学知识,与上海现阶段教材内容基本同步,研究性学习数学中的疑难问题,打牢基础,电脑化学习,游戏化的享受,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拓展知识面,使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具有奥数竞赛能力。
    2、9年级中考压轴题专题培训班;

解决18、23、24、25题,动态数学,完美拆解各种难题,使你快速形成数学能力。如想解决压轴题,你就快来吧!全上海仅此一家,这里绝对是你的不二选择!

四、上课时间

周五:17:00-21:00;周六08:00-21:00;周日08:00-21:00

四、学习费用

各年级小班每生每次课(3小时)学习费用

6年级:180元。7年级210元。8年级240元。9年级270元。

请根据学生情况选择学习方式。

中考数学看失分 [随笔杂谈]
发表于:2012-11-09 阅读:29次

   失分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考查简单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函数中自变量取值范围,易出错。

  考查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易将其判定相混,或不审题误把圆直径当半径。

  考查简单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失分点在于对括号中给出精确度忽略而错选。视图时,考生由于缺乏空间想象力而易失分。

  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特别是均变速运动有关问题是难点。

以图表形式提供信息考查统计知识,由于信息量及阅读量大,线索多,要求学生冷静、细心审题,否则易失分。

  考查几何变换中点的坐标及点或线段在变换中经过的路线,考生容易在三个方面失分,旋转中的旋转方向,坐标与线段转化过程中忽略点所在位置或者是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相混。

  考查概率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用频率估分概率时考生容易出错。

        ——勿因计算能力失分

  应对策略:从四月、五月调考试卷可以看出,考生卷面上出现大量“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考生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解题速度慢。导致后面的解答题没有时间做,连看题都没有时间了。解题速度缓慢原因就是不熟练,基础知识不熟练,基本方法不熟练,这是平时训练不够所致,所以我们经常说回归课本,目的就是要让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吃透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

  运算错误多。答卷的时候,经常会犯一些低级的错误,这是运算能力的问题,不能简单的说是粗心大意,这方面要加强运算能力的训练,避免基础性失分。

  答题不规范。一道题做完了,自己以为是对的,其实大打折扣,主要是因为答题不规范,丢三落四。例如解应用题没有作答,求函数解析式没有写出定义域(自变量取值范围),乱用数学符号、乱造数学符号等。

  因此考生在最后几天,要注意回归教材,认真通读课本,结合考试说明的能力要点,及时查漏补缺,把知识方法系统化,针对调考后训练中出现的错误,失分点,进一步总结错因,杜绝隐患。调整心态及作息时间,以适应数学中考安排。

发表于:2012-11-09 阅读:21次
      如何集中“兵力”,拿下中考数学高分呢?来看看下面的五大“攻略”吧。 攻略一:概念记清,基础夯实。数学≠做题,千万不要忽视最基本的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特别是选择题,要靠......

  如何集中“兵力”,拿下中考数学高分呢?来看看下面的五大“攻略”吧。

  攻略一:概念记清,基础夯实。数学≠做题,千万不要忽视最基本的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特别是选择题,要靠清楚的概念来明辨对错,假如概念不清就会感觉模棱两可,终极造成误选。因此,要把已经学过的教科书中的概念整理出来,通过读一读、抄一抄加深印象,特别是轻易混淆的概念更要彻底搞清,不留隐患。

  攻略二:适当做题,巧做为王。有的同学埋头题海苦苦挣扎,辅导书做掉一大堆却没有什么进步,这就陷进了做题的误区。数学需要实践,需要大量做题,但要“埋下头往做题,抬起头来想题”,在做题中关注思路、方法、技巧,要“苦做”更要“巧做”。考试中时间最宝贵,把握了好的思路、方法、技巧,不仅解题速度快,而且也不轻易出错。

  攻略三:前后联系,纵横贯通。在做题中要注重发现题与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尽不能“傻做”。在做一道与以前相似的题目时,要会通过比较,发现规律,穿透实质,以达到“触类旁通”的境界。特别是几何题中的辅助线添法很有规律性,在做题中要特别记牢。

  攻略四:记录错题,避免再犯。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可是同学们常会一次又一次地掉进相似甚至相同的“陷阱”里。因此,建议大家在平时的做题中就要及时记录错题,还要想一想为什么会错、以后要特别留意哪些地方,这样就能避免不必要的失分。究竟,中考当中是“分分必争”,一分也丢不得。

  攻略五:集中兵力,攻下弱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软肋”,假如试题中涉及到你的薄弱环节,一定会成为你的最痛。因此一定要通过短时间的专题学习,集中上风兵力,打一场漂亮的歼灭战,避免变成“瘸腿”。
发表于:2012-11-09 阅读:36次

       对中考数学卷,压轴题是考生最怕的,以为它一定很难,不敢碰它。实在,对历年中考的压轴题作一番分析,就会发现,实在也不是很难。这样,就能减轻做“压轴题”的心理压力,从中找到应对的办法。 ......

  对中考数学卷,压轴题是考生最怕的,以为它一定很难,不敢碰它。实在,对历年中考的压轴题作一番分析,就会发现,实在也不是很难。这样,就能减轻做“压轴题”的心理压力,从中找到应对的办法。

  压轴题难度有约定

  
历年中考,压轴题一般都由3个小题组成。第(1)题轻易上手,得分率在0.8以上;第(2)题稍难,一般还是属于常规题型,得分率在0.6与0.7之间,第(3)题较难,能力要求较高,但得分率也大多在0.3与0.4之间。近十年来,最后小题的得分率在0.3以下的情况,只是偶然发生,但一旦发生,就会引起各方关注。控制压轴题的难度已成为各届命题组的共叫,“出发点低,坡度缓,尾巴略翘”已成为上海数学试卷设计的一大特色,以往上海卷的压轴题大多不偏不怪,得分率稳定在0.5与0.6之间,即考生的均匀得分在7分或8分。由此可见,压轴题也并不可怕。

  决不靠猜题和押题

  
压轴题一般都是代数与几何的综合题,很多年来都是以函数和几何图形的综合作为主要方式,用到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形和圆的有关知识。假如以为这是构造压轴题的唯一方式那就错了。方程与图形的综合的几何题目也是常见的综合方式,如往年中考的第25(3)题,就是根据已知的几何条件列出代数方程而得解的,这类题目在外省市近年的中考试卷中也不乏其例。动态几何题目中有一种新题型,如北京市往年的压轴题,在图形的变换过程中,探究图形中某些不变的因素,它把操纵、观察、探求、计算和证实融合在一起。在这类动态几何题目中,锐角三角比作为几何计算的一种工具,它的重要作用有可能在压轴题中初露头角。总之,压轴题有多种综合的方式,不要总是盯着某种方式,应对压轴题,决不能靠猜题、押题。

  分析结构理清关系

  
解压轴题,要留意它的逻辑结构,搞清楚它的各个小题之间的关系是“平列”的,还是“递进”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如往年第25题的(1)、(2)、(3)三个小题是平列关系,它们分别以大题的已知为条件进行解题,(1)的结论与(2)的解题无关,(2)的结论与(3)的解题无关,整个大题由这三个小题“拼装”而成。又如2007年第25题,(1)、(2)两个小题是“递进关系”,(1)的结论由大题的已知条件证得,除已知外,(1)的结论又是解(2)所必要的条件之一。但(3)与(1)、(2)却是“平列关系”,(1)中,动点P在射线AN上,而(3)根据已知,动点P在射线AN上。它除了可能在射线AN上,还可能在AN的反向延长线上,或与点A重合。因此需要“分类讨论”。假如将(1)、(2)的结论作为条件解(3),将会使你坠进“陷阱”,不能自拔。

应对策略必须抓牢

  
学生害怕“压轴题”,恐怕与“题海战术”有关。中考前,盲目地多做困难是有害的。从外省市中考卷或从前几年各区模拟考卷中选题时,特别要留意它是否超出今年中考的考查范围。有关部分已明确,拓展II的教学内容不属于今年中考的范围,如代数中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用‘两根式’和‘顶点式’来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的应用”等,几何中“圆的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四点共圆的性质和判定”等,因此这些内容不可能作为构造压轴题的“作恋。为了应对中考压轴题,教师可以根据实际,为学生精选一二十道,但不必强求一律,对有的学生可以只要求他做其中的第(1)题或第(2)题。盲目追“新”求“难”,忽视基础,用大量的温习时间往应付只占整卷10%的压轴题,结果必然是得不偿失。事实证实: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压轴题的失分,并不是没有解题思路,而是错在非常基本的概念和简单的计算上,或是输在“审题”上,因此在最后总温习阶段,还是应当把功夫花在夯实基础、总结回纳上,老师要帮助学生买通思路,把握方法,指导他们灵活运用知识。有经验的老师经常把压轴题分解为若干个“小综合题”,并进行剪裁与组合,或把外省市的某些较难的“填空题”,升格为“简答题”,把“熟题”变式为“陌生题”,让学生练习,花的时间虽未几,但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我以为:综合题的解题能力不能靠一时一日的“拔苗助长”而要靠日积月累的培养和练习。在总温习阶段,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放弃一些困难和大题,多做一些中档的变式题和小题,反而能使他们得益。

不要太受区考影响

  
说实在,现在流行的“压轴题”真是难为我们的学生了。从今年各区的统考试卷看,有的压轴题的综合度太大,以致命题者自己在“参考答案”中表达解题过程都要用往A4纸一页还多。为了应付中考压轴题,有的题拔高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要求,如有道题,(2)、(3)两题都要分好几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初中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领会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在中考中也只能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中有所渗透和体现而已,希看命题者手下留情,不要再打“擦边球”,搞“深挖洞”了。更希看今年中考数学卷能够控制住最后两题的难度,不要再“双压轴”了。

  对一些在区统考时,“压轴题”眼前打了“败仗”的同学,我劝你们振奋起精神来,不要由于这次统考,压轴题不会做或得分过低而没精打采,进步信心和勇气是第一位的。你们要发挥自己的上风,更加重视基础,努力做到把会做的题,做对做好,以此尽力挽回压轴题的失分,你一定会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的,预祝你中考成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