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小王老师的文章列表 |
---|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之及时性 [初中物理]
发表于:2011-09-07 阅读:295次
家庭教育是一个历时弥久的过程,和学校教育的传道授业解惑所不同的是,家庭教育更注重孩子的生活细节和良好的习惯。 在学校里,教师要面对的是几十个孩子,时间是有限的,在这个过程中,只能够针对这个阶段的孩子的共性进行教育,然则,每一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那些共性他们不一定都有,他们更不会切实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哪里,这时的学校教育就出现了很严重的漏洞,谁来补这个漏洞呢,当然就是孩子父母了。 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又不用去关心别人的孩子,从精力上来讲就要充分的多。正因为是朝夕相处,孩子的毛病不足家长都了如指掌,可以很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同样是因为朝夕相处,孩子有什么变化家长马上就能够发现,如果是好的就及时的给予鼓励,如果是不好的就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这种及 为什么家庭不健全的孩子比普通孩子更难管教,其实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有些情况在萌芽期没有被发现,等其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成了气候。有人曾经调查过那些少年犯的教育情况,在学校里他们可能成绩差些,但并没有受到歧视,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家长不能够给与孩子足够的关注度,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让他们误入歧途。 父母可以说是孩子的终身教师,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要等事后再去悔恨。 |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初中物理]
发表于:2011-09-06 阅读:64次
央视的《开学第一课》今年的主题是“幸福在哪里”,邀请了众多的明星与嘉宾共同的探讨幸福的童年,并发表了一系列的宣言,要让孩子能够幸福的成长。 广大学校为了响应这个活动,要求学生必须观看这个节目,没赶上时间的还要补上,不但要观看,还要写观后感,有的学校竟然要求观后感要700字以上,不知道这个幸福感来自于哪里,如果我被强制要求干自己没什么兴趣的事情,肯定是不会有幸福感的。 根据某机构做的调查数据显示,孩子认为幸福的十件事情当中,没有一件是和学习有关系的,这不能不说是国内教育的一种悲哀,孩子的幸福感连学校的边都沾不上一点,但孩子认为最不幸福的事情总结起来就都能和学校联系上了,“挨批”与“做作业”就是孩子认为最不幸福的十件事的一个总结,来自 到底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呢,归根究底还是教育体制的问题,国内的教育资源不能够平均的分配,没办法中国的人太多了,既然不能够平均分配就只能是逼着自己的孩子去努力获得好的教学资源,既然不是孩子自己想做的事情,那幸福自然就谈不上了,孩子没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其实家长也会心痛,但有什么办法呢,事实摆在面前,幸福的童年和未来比起来还是未来的发展更重要,孩子啊,其实你也不能全怪你的爸爸妈妈,他们也是没有办法的。 到底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呢,你觉得呢? |
开学第一天 [初中物理]
发表于:2011-09-01 阅读:43次
一个暑假就这样过去了,不管这个暑假过的开心还是紧张总之一句话,结束了。等在前面的日子肯定会是繁重的课业,上不完的补习班,等等等等。 如果是这么想的,在未来的日子里肯定会过的很艰难,童年不应该这样白白的浪费掉,在这里给广大学生们一个小建议,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成长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早付出和晚付出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现在你可以自由的选择,主动权在握,现在不付出以后还有机会补上,但我不想以后补所以就现在付出吧,自己的选择就不会令这个过程太痛苦了。如果是长大之后再选择付出,那个代价可是很大很大的。 虽然现在的课业很繁重,但可以结交到很多真心的好朋友,这些朋友是你一辈子的资源,其实每天都能见到自己的好朋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不用为了生活到处奔波。 曾经有这样一段话,都是过来人说的,当一群高考学子欢呼着解放了,终于不用再学习了,终于要进入天堂了,过来人会语重心长的慨叹,殊不知,你们所离开的恰恰就是天堂。 好好的品味品味吧,也许你会觉得上学并不是一件太痛苦的事情。 |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之强势篇 [初中物理]
发表于:2011-08-31 阅读:105次
当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做父母的习惯于帮助孩子做很多的事情,本来他已经能够自己吃饭了,但父母还是习惯给他喂饭怕他弄脏衣服撒了饭菜;当孩子八九岁的时候,孩子已经上学了,接触的东西变的多了很多,但是孩子还没有判断事物的能力,做父母的会帮孩子做更多的事情,替他决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当孩子十几岁的时候,做父母的已经养成了替孩子做主的习惯,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控制欲,不经过孩子的同意,就帮他报个补习班暑假班什么的,如果可以照顾孩子一辈子的家长那也就算了,可又有几个家长能够照顾自己的孩子一辈子呢,这样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孩子得不到锻炼,就会缺失相应的能力,孩子丧失了他应有的适应社会的能力,今后还如何去适应这个社会。 做家长的不能事事都替孩子做主,提建议是好的,但不能够太强势太独断了。 还有一类家长,总喜欢限制孩子做他们喜欢的事情,当然了,我的意思也不是说不管孩子,他想做啥就做啥。孩子的天性是略带叛逆的,你越是让他不要这样不要那样,他越是想尝试,这样反而是刺激他去做那些事情。 做事情是要讲求方式方法的,如果他喜欢的事情对学业没有影响不妨鼓励他去做,如果有影响,如果他真的喜欢不妨支持他去做,但你为他分配好时间可以用学业的好坏来决定划分的比例,另外一方面做好他失败时候的准备工作,人生路上适当的坎坷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坏处。 总之就是一句话,强扭的瓜不甜,要学会动脑做事要讲方法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