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武汉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武汉家教网  >  小王老师主页  >  小王老师的文章
家教小王老师的文章列表
发表于:2011-09-23 阅读:17次

做父母的能够给孩子的最大财富不是多少多少的钱,笔者认为一个健康的积极乐观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孩子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对未来抱持着无限的憧憬与希望,他的人生就总是幸福快乐的,这笔财富比什么都重要。

凡事都会有两面,往好的方向想他就是好事,往差的方向想他就是坏事,这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简单的举个例子,一个创业的人,辛辛苦苦的经营了一个公司两年的时间,最终不幸破产倒闭了,有的人从此一蹶不振,跟天塌了似的,有的人积极的总结经验教训,看看自己是哪里做的不够好,初期是不是犯了很多低级的错误,后期经营哪里走错了,准备接下来再大干一场。两种情况的结果我想大家应该也能够想的到,两个人的生活我觉得也是可以想象的,孰优孰劣不必多费口舌。

这种乐观的心态是家长慢慢培养引导出来的,也是一番的苦工,比如在孩子的日常交往中,引导孩子去了解朋友的优点,和朋友相处出现矛盾时让孩子想想他们的交往他们的友情得来的多么不容易,让孩子慢慢的学会宽容。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适当的安慰加积极的鼓励,即使是失败也有失败的所得,告诉孩子正面失败,没什么了不起的,失败当中也是有可取的部分,其他的积极的去补足就好了。这类情况很多,需要家长冷静宽容的去对待。

和那些一味只知道关注成绩的家长培养的孩子比起来,一个能够乐观的处事的孩子离幸福要更近的多,其实这也是家长最希望见到的。

孩子偷钱怎么办 [初中物理]
发表于:2011-09-22 阅读:29次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偷钱的行为其实还是挺常见的一个现象,很多的家长都会碰到这类问题,其实这时并不应该把这种行为定义为“偷”,也许在孩子的心理只是觉得自己拿了家长的东西没有及时的告诉家长或是不愿意告诉家长而已。

面对孩子的“拿”钱行为,处理要慎重,简单粗暴的打一顿骂一顿逼着孩子让他说以后再也不敢了其实并不是很好的处理方法,孩子这会的表述是再也不敢了,不敢的意思就是他也许还有这个想法,只不过是因为家长的威严让他有了畏惧的心理所以才答应下来,如果以后孩子不再畏惧了那是不是还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呢?

教育孩子要从本质入手,孩子拿钱肯定是去花了,花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这个一定是要弄明白的,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之后对孩子的教育还是必须的,当然了,方法很重要。

在这里,做家长的首先要让孩子明白“拿”钱是一种可耻的行为,不管是拿家长的钱还是别人的钱都会被别人所看不起,和你一块玩的小朋友会因为这件事不再和你一块玩,其他人也会讨厌你不想和你成为朋友,在这里一定要把这个后果说的严重一些,让孩子切身体会到,有的时候也不妨夸大一些,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心理上不想再犯。

光是堵也不行,适当的给孩子一些零用钱满足他的一些物质需求也是很重要的,毕竟是个人就会有些欲望的,但不能让这个欲望无限制的扩大下去,要把握好这个度,从小教育孩子学会怎么理财对孩子今后的发展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如果孩子能够合理利用好手里的每一分钱自然就不会再想着去“拿”家长的钱了。

发表于:2011-09-21 阅读:23次

孩子如果不犯错那就不叫孩子了,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怎么教育孩子这件事情是要讲方法的,不能简单的暴力解决更不能够不解决。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很容易的掺杂个人情绪在里面,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比如说家长高兴的时候孩子犯了大错也能被原谅,家长不高兴的时候孩子犯点小错就要被严厉的惩罚,同时对孩子的心理成长也是不利的,孩子会渐渐的滋生侥幸心理,犯错之后不会考虑这个事情的严重性而是想着怎么才能让父母轻罚自己,这对孩子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另外,孩子和事情不能够混为一谈,就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能说你做的不对做的不好,你太笨了这类的话,对孩子的一味指责会在孩子的心理留下一段阴影,让孩子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很笨真的什么都做不好,慢慢的自信就会随之而去,正确的做法是就事论事,你在这件事上哪里做的不够好,哪里是不应该去做的,哪类事情是不能够经手的,这样才会在孩子知道错在哪里的同时不打击到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切记喋喋不休,孩子就是孩子,精神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当你不厌其烦的去给他灌输一件事情的时候他早就变得不耐烦了,这样起到的效果反而不好,不如一次性的给他灌输知识,做到简单明确,之后再慢慢的想办法进行强化。

发表于:2011-09-20 阅读:50次

国内大的教育培训机构纷纷崛起,有的机构已经上市,像新东方、学而思等机构已经可以说是深入人心,笔者在这里给这些教育机构做一个简单的定义,教育培训行业是中国教育的一部分,是对中国教育的一个补充完善。

九年义务教育涵盖面不够广阔,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其他方面的渴求,比如想学习乐器、舞蹈等等,可在学校的课程里面并不包含这些,教育培训行业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发挥出弥补中国教育缺失的作用,提供这类受教育的机会给孩子。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接受能力是很强的,国内的特长大学招生也会做出相应的规定,想报考某个学科就要有相应的基础,这些基础如果不是教育培训行业在给孩子培训他们要到哪里去学习,所以说教育培训行业作为国家教育的弥补者当之无愧。

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平均剥夺了一些孩子受到良好教育的机会,这个时候,教育培训机构可以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给孩子,让其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这同样是对国家教育的补充。

不过国内的教育培训机构都是法人制的企业,是企业就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部分的教育资源相对于国家提供的教育资源来说,价格上要高出很多,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够获得这部分的资源,毕竟在没有国家的支持的情况下,一个企业要发展下去就要赚钱养活自己,希望大家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

一个国家只有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才能够传承下去,教育培训行业掌握了一部分教育资源,它应该也是国家教育的一部分。

发表于:2011-09-19 阅读:81次

当今社会下,请家教课外补习已经是司空见惯了,一对一的上门家教是现在最普遍的一种形式,网络上也出现了一种网络视频家教,通过视频工具来给孩子补习,这两者在本质上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只不过在实现手段上存在些差异,孰优孰劣不好评说,笔者认为其实二者可以实现共存。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发展,随着信息传输速度的加快,网络视频这种手段可以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视频会议、视频发表会、视频教学等等都可以说是很先进的模式,将视频手段用于家教领域其实也是一种趋势,但就目前情况而言还不能够完全的实现,通过视频进行教学对老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既要懂知识又要对电脑操作比较熟练,另外对教授的知识的传递效果要有精准的判断,孩子是否已经接收到了信息,是否都懂了,有的时候网络稍稍出现点传输错误,孩子就会漏掉一部分的内容,对于孩子的接收来说就带来很大的困难,和面对面的教学比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现今情况下,如果能够请到一对一上门的家教老师还是尽量不要用网络视频家教的好。

不过在孩子有问题需要请教的情况下就不一样了,老师没有必要非到学生家里才能够解答,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其实是最好的选择,节省双方的时间不说还能够及时的给孩子做出指导,如果现在的上门家教老师多利用先进的工具,慢慢的就会积累足够的经验,网络家教笔者觉得也会是未来的一种良好的趋势。

发表于:2011-09-16 阅读:85次

现在的学生家长凑到一块三句话都离不开自己的孩子和成绩,好像孩子的成绩不好就天塌地陷了一样,在人前觉得没面子,更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前途,其实大可不必这样,相关的人士对历年来的多位高考状元做了调查,本以为他们会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中展露锋芒,可事实和想象中出入很大,他们当中大部分人的表现都很普通,剩下部分都是在从事研究工作,也没有多大的建树,由此不难发现,孩子学习好了不一定就好,学习差了也不代表就一定是坏孩子。

孩子的学习不好首先要做的是找出学不好的原因,而不是逼着孩子加倍的努力去学。对于那些不努力不用功的孩子来说,强权是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的,但是对于那些不适合学习确有自己特长的孩子就完全是适得其反了,与其让孩子将时间浪费在那些无用的知识上,不如让他去发展自己的特长,这么大一个国家,需要各类人才,不是只有学校才可以培养人才的,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出来了也只是废柴而已。

让自己的孩子在适合他自己的道路上去发展这才是家长对孩子学习不好情况的正确处理方法,这里其实我还要强调一个被混淆了的概念,不是只有读书才叫学习,任何的技术文化的传承都是学习,如果孩子在任何方面都没有良好的表现的话,就强制性的让他读书吧,将来上个大学也是一条出路。

发表于:2011-09-15 阅读:108次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往往都是建立在以自己为标准的前提下,一般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更好,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每个家庭都乐见的事情,同样的很多家长也喜欢子承父业这个老传统,由此问题就诞生了,家长的期望大部分是建立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前提下,并没有太多的考虑孩子的情况。

这时候痛苦的就是孩子了,比如说一个艺术世家里的孩子他一出生就对数字和商业很敏感,而他的父母偏偏希望他成为一名艺术家不喜欢他经商,在没有天分的情况下,即使他的父母让他做一名很普通的艺术人士都很困难,更别提做一名伟大的艺术家了,可他的父母的期望确是他能够超越他们,这样不但孩子会痛苦,孩子达不成家长的愿望家长也会无比的痛苦,让痛苦存在于每个家庭成员之间这又是何苦呢!

家长的期望本就不应该过高,自己都不能达到非逼着自己的孩子达到那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孩子有自己选择自己今后道路的权利,在孩子自己选定的道路上家长确定一个适当的期望值这样做是没有问题的,孩子也是需要一定的鞭策才能够感觉到压力的,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前进,尤其是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多压一压还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认为孩子的选择并不是正确的,就把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这种做法只会适得其反,这个天下逃不出一个理字去,能够说服他才能证明你是对的,不然你没有资格去阻拦他,希望广大家长能够多想想这其中的道理。

发表于:2011-09-13 阅读:80次

不以分数定孩子的好坏,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让我们的教育不再培养高分低能的伪人才,其实这个目标是很明确的,但贯彻这个目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小升初、初升高基本上还是以成绩来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并没有另外的一套标准,成绩不行就意味着你不能够进入一所好的学校,国内的教育资源不平衡,好的学校和差的学校比起来在教学质量、升学率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为了能够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考一所好的大学,督促孩子不断的学习知识也是一个很无奈的选择。

在这一个连续的过程当中,素质教育的影子到是出现过,不过根本就不可能被提上日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谁都知道那是好事情,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没有人能够把所有都兼顾,能够一边坚持体育锻炼一边不把成绩拉下在别人眼里就已经是很牛的人了,如果所有的人都把精力分出去一部分来进行素质教育,那自然没有话可说,可正常的情况是几乎所有人都会花十二分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如果现在你是孩子的家长,你会同意孩子进行素质教育吗,就算明明知道对孩子是有好处的,可那好处和上个好大学谋个好前程相比就太微不足道了。

就目前国内情况而言,素质教育其实是行不通的,如果能够让教育资源均衡化,让大学能够普及化,不再有一本二本之分,那时候中小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才是可能的。

发表于:2011-09-09 阅读:43次

被动的学习无论怎么努力都不如主动的求索效果更好,现在的孩子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根本没有什么兴趣,激发其学习的动机就成为了一个让其自主学习的最佳方式,如何来激发呢,笔者有几点小的见解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一、               给孩子一个希望、一缕曙光,让他能够看到,在求索的路上,不要吝惜自己的鼓励,哪怕他只是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的给予表扬,这证明他的进步你都看在了眼里,对他来说这是最有意义的事情,被肯定被认可孩子的付出才有价值。

二、               不犯错误的神童是不存在的,孩子犯了错误家长要尽可能的给孩子指明方向,不应该抓住孩子的错误不放,最忌讳的就是在特定的场合旧事重提,每提及一次就是对孩子的一次伤害。

三、               家长总是有个坏毛病,在别人面前总说自己的孩子多聪明,在孩子的面前总喜欢因为不起眼的一件小事就说孩子笨,这种打击人格的用词在生活中最好是少出现,这可以说是一种心理暗示,正面的心理暗示会有积极作用,负面的心理暗示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惨重后果,家长多思索下自己的行为,看看是否得当。

四、               孩子现在学的都是些基础知识,自然会兴趣缺缺了,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去那些科技馆、展览馆、博物馆看看,对这些东西如果孩子有很浓厚的兴趣,你可以告诉他,以后想做这方面的事情,眼前就把基础知识学好,不然就没有机会接触这些东西,有了兴趣做支撑,一切都不再是问题了。

发表于:2011-09-08 阅读:73次

家长对孩子的爱那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爱并不能够说明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就是正确的,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下,上一代的文化素质并不是很高,就算是文化素质比较高的家庭,对于家庭教育这一块也并不是很了解,有些人并不认为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对此的重视不够,但又不能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过错,这就是一个相对来说很矛盾不好解决的问题。

其实我在这里说的家庭教育理论的缺失并不是指国内没有相关的书籍或是资料,而是家长在实际的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理论的缺失,面对孩子的一些问题,本来是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以轻松解决的,确被一些不明就里的家长简单粗暴的弄的不可收拾。

我曾经见过这样的家长,他能够把自己的孩子的缺点一条一条的罗列出8条来,甚至能够找到示例来证明他的言论,但我问他孩子有什么优点的时候他竟然要思考很久才能够举出一两个例子来,这样的家长我不能说他有多大的过错,毕竟知道孩子的缺点才好让孩子去改正,但就孩子的教育来说我觉得他是很失败的,他传递给孩子的不是爱而是恨,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如果你认为自己有千般好,而你的父母只看到你的坏你会怎么想?

如果不能够对家庭教育提起足够的重视,家长们教育出来的新一代实可谓是令人心忧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