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方老师的文章列表 |
---|
初中物理电学一对一家教,中考物理家教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3-11-23 阅读:161次
武汉市某重点中学初中物理教师,多届初三毕业班教学经验,市级骨干教师毕业班把关老师。对武汉市中考考点考纲有自己独到的研究,能准确把握武汉市中考试题命题风格与思路,善于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循序渐进的让学生学得快,学到更多解题的技巧!注重模块化教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在教学辅导中,将初中物理、化学关键性知识点揉碎、讲精,结合在综合性大题中,使孩子们能够自己领悟到公式、方法的内涵,真正“学会”怎么做题!经过辅导的同学,面对试卷不再茫然,小题的知识点清楚明白,大题有了清晰的思路,提高分数扎扎实实。利用科学教育方法最大限度调动孩子主动思考和学习的意识,从而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来活跃学生的思维,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目前已辅导过武汉二中、六中和七一中学等重点中学初二、初三的学生,效果明显,深受家长和学生好评。
部分辅导成果: 李同学:武汉七一中学学生,物理成绩一般,2013年元月调考后,成绩不够理想,经过交流后找到孩子学习的薄弱点,制定有针对性地学习计划,经过近3个月的辅导,孩子在4月调考取得70分好成绩,2013年中考顺利被武汉二中录取! 张同学:武汉二中广雅中学初三学生,物理一直是弱势科目,在总分中处于拉分地位,家长找到我,找出孩子的知识漏洞,先查漏补缺再构建知识体系,经过一个多月的辅导(一周三次),孩子在12月学校月考中,物理成绩位居班级第三,成绩”突然”的上升,物理老师怀疑孩子考试作弊,反映给家长,家长满心高兴,说孩子现在信心满满,让我继续辅导加强!在今年中考被育才高中录取。 |
初中电学难点突破 [初中物理]
发表于:2013-11-23 阅读:172次
在近几年的中考题中屡屡出现,电学综合题历来是初中物理的难点,由于试题综合性强,设置障碍多,如果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够扎实,往往会感到很难。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的是“题海战术”,无形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课业负担。探索和改进电学综合问题教学,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
在长期的初中教学实践中,本人逐步探索了一套电学综合问题教学方案,首先解决电学中的串联、并联中的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然后按不同类型的题来分类解析。如故障题、计算题、实验题、解方程题、求取值范围的题、求变化情况等各类题,最后再解决综合题及其应用。 |
机械运动复习提纲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3-01-01 阅读:376次
机械运动复习提纲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 000m;1dm=0.1m;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计算公式:v= 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v=,变形可得:s=vt,t=。 2、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四、测量平均速度 1、停表的使用:第一次按下时,表针开始转动(启动);第二次按下时,表针停止转动(停止);第三次按下时,表针弹回零点(回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2、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