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刘老师的文章列表 |
---|
围城前奏 [随笔杂谈]
发表于:2013-07-10 阅读:55次
还只是中国农历的五月,骄阳似火。
在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的中部的一个中小城市里:新修的水泥路面在烈日的炙烤下几乎要冒烟,风追着地上的白色垃圾,一直把它们逼到无路可逃;街道两旁的一些新修的店铺断断续续的拉开了门脸,因为没有人,店主都躺在休闲椅上,眯缝着眼,耐心的守着他们的梦。 中心的闹市区,路面已有很多破损,熙熙攘攘的看的到几个人了。也许是天气的原因吧,街道死角里,一些发霉的垃圾在烈日的眷念下,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 一切都显得平静而不协调。 一个由货运改成的临时客运站,却显得格外的热闹。穿着白色衬衫的栀子吆喝着:湖区的旅客上车了,上车了,湖区的旅客,车马上要开了!.......一遍一遍,她那嘹亮的嗓门似与烈日较劲,也在和金钱比赛。进站的铁栅栏口不见一人。栀子的脸因久经日晒已然泛起红来,更是衬托得她浓发庇护下的额头区分外的白,不难看出她昔日的美丽;她的那件白衬衫早已被汗水浸透了,紧紧的贴在她丰满的身躯上,局部地区也已被汗水浸染成了鹅黄。客车上的乘客早就等的不耐烦了,摧了一次又一次,都被她一句老道的“还差几分钟”给回了。大伙也不知道已等了几个“几分钟”,也就无奈的不再说话了,也许大家忽然间又明白了一个新的道理:与其把精力纠缠在自己无法主宰的事上,不如留点力气与这炎热的天气抗争一番,让自己好受一些。女人拿着随手的物品摇着风,男人们有的索性脱掉了上衣,闭目养神,显示出比女人绝对的优越,他们有百分百的把握-——着急是没用的,得等着车挤满了才会走;也有男人拿眼盯着栀子看,目光聚焦在栀子的白衬衫上,游离着,那眼睛显得很有神——至少是他们五年前的眼神,害的女乘客门都对栀子投去不屑的目光...... 栀子不再吆喝了,大家都有了启程的准备。油门打开了,车身开始抖动起来,忽然又停了。只见铁栅栏口出现了一个人,手里提着一个大行李箱,栀子三步并着两步的到了那边,熟练的接过那人的箱子往回走。小伙子留着小平头,上着一件白色背心,下穿一条兰色牛仔裤,虽说不上高大潇洒,却也显得精干而且充满活力,五官也不错,大眼睛,高鼻梁,厚实性感的嘴唇。有很多女人说的那种粗旷的感觉,也有很多女人说的秀气,他该属于那种很有女人缘的角色。 |
物理教学经验点滴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3-07-02 阅读:30次
对刚接触物理的八年级学生来说,唯一的基础材料则是现实生活,这就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来展开,教师要抓住时机不断地引导学生在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便能顺利地建立物理概念,把握物理规律。例如:在讲声学和光学时候,可以问为什么打雷和闪电明明是同事发生的,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见打雷的声音?这样学生通过不断地设疑,不断地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和规律,为下一步学习物理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教学中要“敢放”“能收”。新课改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就初中阶段的学生所研究的题目来说,结论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是想叫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所以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充分动脑、动手、动口过程中主动积极的学,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得出结论。 学生实验及有趣的小实验,也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我发现,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实验时候,连最不学习的学生也会目不转睛的看着实验,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学生实验及有趣小实验,既生动又形象,能使学生在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讨论等过程中获得与概念、规律相联系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千万不要因实验仪器或教学进度的原因放弃实验,而失去一个让学生动手的机会。有趣小实验更能发挥这种作用,激发他们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让教学内容事先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习的内容富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声音的发生时,可让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喉咙,让学生惊奇的发现原来每天都听到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等等,这样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应用能力。 总之,物理知识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关注现代物理科学技术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动向,都能使使学生真正了解到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使物理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过程,让学生感悟到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的奇妙和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科学知识的最大潜能,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
提高学习的方法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3-07-01 阅读:39次
很多家长都想为孩子找到一个好的学习方法,但我认为学习方法是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别人的方法不一定适合自己,因为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要针对自己的具体的情况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目标,要因人而异。下面我就我前段时间的学习谈一下自己的学习经验,希望对各位家长、同学有所帮助:
第一, 学习一定要有目的、计划,如果没有一个目标,就会在学习中迷茫;如果没有一个计划,学习就会懈怠。我认为首先应结合自己的实际定好一个目标。并且在每一次月考过后,根据成绩的变化又做适当的调整。 第二,学习要讲究效率。我感觉专心致志地听了一节课胜于课后埋头苦干两小时,所以要认真把握好课堂45分钟,认真听讲。其次,要多问,多向老师请教,多和同学交流,缩短解决难点的时间。 第三,学习要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注重对知识的拓展,把知识应用于实际,这样才能把书上学的东西变成我们自己的知识。 |
感悟 [随笔杂谈]
发表于:2013-06-20 阅读:34次
每一个人都有过寂寞
我的寂寞总是在我的指间滑落 一根烟、一杯酒,在中指和食指的缝隙 被移送到唇齿之间 一切就都随烟雾升腾、随酒肉穿肠而过 等到酒醒何处 再吟那“晓风残月” 一杯浓浓的茉莉花茶 又忆起17岁那年的雨季 心生无奈 却如芷水 透明得要命 |
压力压强复习 [初中物理]
发表于:2013-06-20 阅读:69次
知识目标递进清单: 知识块 基础目标 发散知识 综合方法 中考说明
压力 1、 定义 2、 产生的原因 3、 压力三要素 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比较法、作图法 压力的方向与大小是中考考察的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计算题与作图题中。
压强
固体 压强
压强的计算及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对p=F/S的综合运用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应用公式分析和解释现象及计算 中考重点内容,主要题型有选择、实验探究和计算,有些题目跟浮力、简单机械和机械效率结合。 液体 压强 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公式计算 对p=pgh的综合应用 液体内部压强的探究与应用 中考重点内容,以解释现象、实验探究为主,常和浮力结合起来考察。 气体 压强 大气压的存在、产生原因、特点及其测量和大小 气压计、抽水机原理 大气压的应用 中考内容,主要题型是选择题和实验探究题 |
测小灯泡的电阻教案 [初中物理]
发表于:2013-06-20 阅读:41次
测小灯泡的电阻测小灯泡的电阻教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 ②会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以及测量过程中的兴趣培养。 二、重点、难点: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正确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课前准备: 实物投影仪一台。(电源、开关、电压表、电流表、变阻器、额定电压3.8V、2.5V小灯泡各一个、共15组)为学生每人准备一张写有设计电路图、设计表格等的题单,两个不同型号的白炽灯泡。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互动平台1 展示不同型号的白织灯,让学生观察后谈自己的发现。 引思:不同型号的灯泡,电阻相同吗? 二、探究与设计实验 互动平台2: 1、设计实验方案 (1)提问:我们要测量一个灯泡的电阻,需要测哪些物理量?你能否设计一个电路来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从而间接测出电阻。(板书) 回忆、讨论: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方法及注意事项。 (2)引导学生明确:实验原理、实验方法(板书) (3)学生在草稿纸上设计电路图。 (4)找几个电路图设计不同的组,每组代表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电路图,说出设计思路,再分组讨论。 (5)教师点评:指出各电路图的缺陷,确定实验电路图。 交流讨论: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板书) 互动平台3: (1)交流,并展示设计的证据表格。 (2)教师点评.(实验注意事项) a、连接电路前开关要断开,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它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滑片应置于哪端?动。 b. 连好电路,闭和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后,以后几次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要逐渐减小。为什么不使灯泡两端的电压逐渐升高?(学生讨论) (师语)因为,我们要测量的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V、3.8V的,如果实际电压比额定电压高很多,易烧坏灯泡。 c.正确的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 d.连接电路时,遵循先串联后并联的原则。 2、学生分组实验 ①.教师巡视分组实验情况,及时解决实验中发生的问题。 ②.指导学生正确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 ③.观察每组学生的操作,掌握进度,记录下实验认真的小组和存在的问题。 3、分析、论证、评估与发现 互动平台4、 1、分别找四组代表用投影仪展示实验数据,每组代表发言。(有什么收获、存在的问题) 2、教师点评: a.肯定每组的成绩,指出存在的操作问题。 b.将学生展示的数据进行横向、纵向分析,引导学生讨论:同一个小灯泡在额定电压工作时的电阻大,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逐渐减小时,灯丝电阻变小。这是不是误差?每次测得小灯泡的电阻为什么不同? c.小组讨论,相互交流。 d.小结:小灯泡的灯丝电阻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电阻越大;温度越低,电阻越小。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 ②会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以及测量过程中的兴趣培养。 二、重点、难点: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正确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课前准备: 实物投影仪一台。(电源、开关、电压表、电流表、变阻器、额定电压3.8V、2.5V小灯泡各一个、共15组)为学生每人准备一张写有设计电路图、设计表格等的题单,两个不同型号的白炽灯泡。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互动平台1 展示不同型号的白织灯,让学生观察后谈自己的发现。 引思:不同型号的灯泡,电阻相同吗? 二、探究与设计实验 互动平台2: 1、设计实验方案 (1)提问:我们要测量一个灯泡的电阻,需要测哪些物理量?你能否设计一个电路来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从而间接测出电阻。(板书) 回忆、讨论: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方法及注意事项。 (2)引导学生明确:实验原理、实验方法(板书) (3)学生在草稿纸上设计电路图。 (4)找几个电路图设计不同的组,每组代表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电路图,说出设计思路,再分组讨论。 (5)教师点评:指出各电路图的缺陷,确定实验电路图。 交流讨论: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板书) 互动平台3: (1)交流,并展示设计的证据表格。 (2)教师点评.(实验注意事项) a、连接电路前开关要断开,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它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滑片应置于哪端?动。 b. 连好电路,闭和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后,以后几次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要逐渐减小。为什么不使灯泡两端的电压逐渐升高?(学生讨论) (师语)因为,我们要测量的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V、3.8V的,如果实际电压比额定电压高很多,易烧坏灯泡。 c.正确的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 d.连接电路时,遵循先串联后并联的原则。 2、学生分组实验 ①.教师巡视分组实验情况,及时解决实验中发生的问题。 ②.指导学生正确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 ③.观察每组学生的操作,掌握进度,记录下实验认真的小组和存在的问题。 3、分析、论证、评估与发现 互动平台4、 1、分别找四组代表用投影仪展示实验数据,每组代表发言。(有什么收获、存在的问题) 2、教师点评: a.肯定每组的成绩,指出存在的操作问题。 b.将学生展示的数据进行横向、纵向分析,引导学生讨论:同一个小灯泡在额定电压工作时的电阻大,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逐渐减小时,灯丝电阻变小。这是不是误差?每次测得小灯泡的电阻为什么不同? c.小组讨论,相互交流。 d.小结:小灯泡的灯丝电阻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电阻越大;温度越低,电阻越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