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西安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西安家教网  >  刘老师主页  >  刘老师的文章
家教刘老师的文章列表
发表于:2014-02-06 阅读:94次

        培训主要解决学生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1、写字不规范; 

 2、写字不认真,安静不下来; 

3、写字还可以但是速度太慢,稍微快一点字就很差; 

4、写出来的字不美观,字形“龙飞凤舞”; 

5、还想把字写得更好……

 

10人一个小班,短班每期10次课,每次课2小时,主要是纠正孩子基本写字问题。长班为每期20次课,每次课2小时,使学生写字能够达到规范、工整的同时更美观、大方,给人留下更好的印象,成为一门特长。

发表于:2013-07-21 阅读:70次
一、端正写字态度,培养良好写字习惯(常规跟踪,不单独安排课时)  1.学习硬笔书法的重要性,意义和作用。  2.基本要求:课堂纪律,准备的工具,作业和考查。  3.基本的姿势   (1)站姿  (2)坐姿  (3)握笔  (4)身体配合  (5)运笔  4.不规范姿势的单个纠正。  5.互动环节。(兴趣点、切入点、矫正盲点、速成技巧。)
二、创新知识课程。(14——16课时)  主笔突出,中宫收紧。(3课时)  把握节奏,重心平稳。(1课时)  主部明显,折笔见棱。(2课时)  字形端正,沉默是金。(1课时)  运笔流畅,送笔到位。(1课时)  比例适当,收放有度。(2课时)  点画精确,笔路清晰。(2课时)  综合强化训练(2——4课时)     难点:      1.常见的主笔、找中宫。      2.例字训练。      3.字形端正,重心平稳,写字速度控制。      4.找好中宫之后要做的事情,笔画、偏旁的长短和位置。      5.不端正、不平稳常见的问题纠正。
传统点画、结构、笔顺规范课程。(18课时)  永字八法综合知识(2课时)  点、横、竖(2课时)  撇、捺(2课时)  提、挑、戈、钩(2课时)  折(创新课程知识补充,1课时)  字的结构组成规律(1课时)  偏旁部首分类书写技巧(3课时)  笔顺书写一般规则(2课时)  笔画的轻重缓急和美观效果(1课时)  综合强化训练(2课时)     难点:       1.永字八法的具体运用。       2.个别笔画经常出现的混用、误用情况。       3.错误笔顺的纠正。
发表于:2013-04-02 阅读:278次

初学者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往往是个系统工程,也是将来学生能够取得什么样的学习效果的前提。

书法教学要想达到更好的效果,首先从家长到老师,再到学生,都要做到“两忌”——忌随意;忌刻意。

有的家长让孩子频频报各种培训班,但最终收效甚微。实际上,首先是家长的认识往往不是很到位。受年龄、社会环境尤其是家庭习惯的影响,一些孩子本身缺乏最基础的自我约束,所以也直接体现在其言谈举止。

一般的初学教学都做出了类似的要求口诀:“坐姿——头正、身直、脚放平;握笔摆好‘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子一拳远。”也有人归纳了握笔口诀:“—抵二压三托,指实掌虚腕活,笔尖角度斜向前……”这些基本上学生都能很快背诵。但是在实际的书写中,不难看出,学生写字时错误执笔还是很常见。

现在普及式的书法课堂教育,很难做到对每一个学生精细化地予以纠正、塑形,故家庭日常的配合和辅助就显得尤为必要。作为家长,不能认为把孩子交给书法课堂、培训班,而忽略了日常习惯和兴趣的培养,会使书法的教学显得很孤立,对孩子的提升很有限。其实,绝大多数家庭在日常生活教育中培养了孩子一些基本的礼仪知识,而自己的一些习惯却常常为孩子作了坏的榜样。比如自己的书写习惯太随意,平常只是对孩子要求而对自己的不良习惯视而不见,也往往是影响孩子。另一方面,书法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也要注意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找好学生的兴趣切入点,首先让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书写习惯,循序渐进。这样对于学生来说,也就能够很自然地逐步提升。

发表于:2013-01-21 阅读:180次
      目前该班里有10名同学,主要为二、三年级同学。其中大部分同学也参加过其他书法培训班或者练字班。根据初步两节课对他们的了解,大多数同学只是做到了简单的按照老师的电话描摹,对“为什么”都不清楚,而且除了老师已经辅导过的字之外依然找不到门路。于是,在实践教学中,我坚持让同学连字过程中主义基本功、良好习惯的培养,让他们能够开动脑筋、举一反三,“做到用正确的方式写字、写正确的字、写美观的字、在写字中学到更多知识。”最终达到让同学们真正地提升书写水平,同时养成良好的习惯,开拓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发表于:2012-12-28 阅读:114次

书法初学者选对碑帖是一大关键。之前笔者曾经就选帖列出了一些建议,部分学院希望能够得到更明确的提示,建议推荐一些范本碑帖。一些学院在具备一定基础后也想向其它书体拓展,也提出了同样要求。在这里,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经验,结合书法教育界普遍认同的主流碑帖,根据不同书体,简单推荐如下范本。

楷书:

1、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2、颜真卿《多宝塔碑》;

3、褚遂良《倪宽赞》;

4、《张猛龙碑》;

5、钟繇《荐季直表》。

   隶书:

1、《史晨碑》;

2、《曹全碑》;

3、《张迁碑》;

4、《乙瑛碑》。

   行书:

1、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

2、李邕《李思训碑》。

  草书:

1、孙过庭《书谱》;

2、宋克《急就章》;

3、怀素《草书千字文》。

篆书:

1、《峄山刻石》;

2、邓石如篆书。

发表于:2012-12-24 阅读:50次

1、临帖是书法学习最基本的环节。“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信笔发挥,永远不可能迈进书法门槛。

2、初学者入门应选择的范本碑帖:经典;有辅助的参考资料。以正楷书为宜。忌一开始就选行草书。如果为成年人,亦可以选择隶书。

3、要远离“一周速成”类、美术字类、当代名家习作类字帖。

4、选帖要精。第一本字帖临摹至少把基本结构、笔法、章法掌握之后方可换帖。

5、换帖之后,第一本碑帖依然要时常温习。

发表于:2012-12-20 阅读:84次

1、书法文化、书法史基础普及。篆、隶、草、楷、行的发展源流及现状。2、对书法基础知识系统的认识:书法创作基本工具和辅助器具:笔、墨、纸、砚、印章、镇纸等。练习书法的基本要求。3、握书法系统、审美标准:字法、笔法、章法、墨法。4、临摹名帖,找准艺术偏好:选帖,讲授临帖要诀,精准临帖到临创结合循序渐进。5、教学拓展。文化常识补习。包括古典文学、训诂学、古文字学、艺术鉴赏等。6、通过参与各种书法展览、赛事检验成果,不断提高、历练。参赛作品的包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