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扬州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扬州家教网  >  沈老师主页  >  家教文章专栏  >  中考作文扣准题目很重要
家教沈老师的文章专栏
中考作文扣准题目很重要
发表于:2016-03-31阅读:261次

 很多学生写作失误的原因即是跑题,而跑题非常重要的表现之一又是文章中没有任何一处文字起到了点题的作文。文章当中是否有一些好的点题文字能够看出学生自己对作文材料及主旨的理解程度。而作文的扣题固然与审题、选材密切相关,但是学会掌握一些具体的扣题技巧,也相当重要。即便审题准,选材佳,但如果行文中不懂扣题,也会出现一着不慎,全盘皆输的惨局。家教老师讲解一些扣题步骤。


  为了说明的方便,这里以一则材料为例来对扣题步骤作一梳理。


  林肯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幼年的一段经历:


  我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上面有许多石头。正因为如此,父亲才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它。有一天,母亲建议把上面的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的话,主人就不会卖给我们了,它们是一座小山头,都与大山连着。有一年,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带着我们在农场劳动。母亲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吗?”于是我们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不长时间,就把它们弄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像的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头,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


  在你的生活中,有类似的经历或见闻吗?请以石头与山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步骤一:认真审题


  、搞清文题形式。作文的命题形式一般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看图作文等,作文时就要加以区分,以运用不同的方法。上述材料属于话题作文类型。


  、分析文题要义。在看到文题时,要仔细分析题目,领会关键词语的含义,读出题目背后所隐含的信息,进而把握其要义,然后扣住其要旨来命题。


  比如,2011年浙江绍兴的中考作文是一个命题作文题: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这里,要领会两点:一是题目内含了一个比喻,二是微笑歌谣的含义,尤其要注意,这里的微笑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其本质应该是乐观、坚强、泰然等含义。再比如,2011年江苏常州中考作文题是理解是一个慢慢的过程,如果审题重心落在理解上,就偏题了。写作者必须扣住过程以及其前面的修饰语慢慢的三个字来谋篇布局。


  分析上述材料可知,山头意味着大困难,“石头意味着小困难,面对困难,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化大为小,不能放小为大。


  、留意文题要求。一般一个作文题都会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提出其要求,比如,前面所说的要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不得抄袭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要求,还有对篇幅、文体等一般也会作出相应的限定。


  步骤二:恰当拟题


  除了全命题外,其他类型的作文题都涉及补题或拟题的问题。题好一半文,好的标题至少要符合三点:一是能扣住题旨,二是立意高远,三是引人注目。而且标题拟得好,还有利于打开思路,否则,文思就会受阻。


  笔者所教年级曾在一次月考中有这样一个作文题:我身边的_____”,有的同学拟为我身边的世界/中国我身边的朋友/老师/小人(所见、属于有形的)”,这就一般化了,甚至令人费解或不解。若拟为我身边的幸福/感动/温暖/……”(所见所感、属于无形的),则就是上等题了,因为它既符合题意,也在立意上高人一筹。


  在拟题中要达到扣题的目的,一个简单方便而又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题目嵌入法 ,即在拟写文章的题目时嵌入能体现相关话题的字眼,这样就能确保所拟标题能扣住题意而不至于偏题。


  如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拟出下面的题目:《困难——山头?石头?》、《那只不过是一块石头》、《不要把困难当成山头》、《管他石头与山头》、《石头真的是山头吗?》、《山头与石头之辩/变》等。


  步骤三:巧妙点题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在考场作文中,当题目确定之后,行文过程中要能扣住题旨,那巧妙点题便是重要的一环,大致有以下六种点题方法:


  、设计题记点题——未成曲调先有情


  写作中,在文章题目之后、正文之前加上一两句或一小段精短的话,这就是文章的题记,即给文章戴上一顶凤冠。题记,相当于人的眉毛。浓眉大眼,活力无限;柳叶丹凤,风情万种;卧蚕眉,刚毅忠厚;新月眉,柔情似水……这样看来,写好题记,不仅可以增添文采,还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导引读者情感倾向,起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尤其是考场作文,如果能设计一则别具心裁的题记,定会给阅卷老师美好的第一印象,营造了愉悦的阅读心理,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作文印象分值


  题记的语言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借用名人名言,可以引用一首小诗(或若干诗句);可以是谚语、箴言;还可以是一段自我感悟的文字,甚至是一个短小的故事。总之,题记具有或点明题旨或提示内涵或设置悬念或交待缘由或抒发真情或增加文采或渲染气氛等作用。


 

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