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北京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北京家教网  >  国际学校教师联合会主页  >  家教文章专栏  >  A-level,IB课程等国际课程学习一点建议
家教国际学校教师联合会的文章专栏
A-level,IB课程等国际课程学习一点建议
发表于:2010-10-01阅读:3319次

最近有好几位家长都在站内短信中向我求助孩子即将进入A-level或者IB课程后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我本来是想做一个国际课程(包含IBA-levelAP)的电子版学习报,但是出网络刊物和发帖子可是不同的境界,最后还是在这里先发个帖子,给家长们一个答复,刊物还是要多多准备下,免得误人子弟。该建议也对别的以英语为授课语言的学科类课程学习者有帮助。


 


 


                                                                                                                                                                                             个人教学经历出发,总结了即将才国内初中或者普高进入A-levelIGCSE的学习有如下几个误区:


                                                                                                                        


 


第一,将A-level学科学习演化成为A-level学科翻译,记住在学科学习中专业单词的中文意思基本上对你将来的考试没有任何的价值,只不过是鉴于中国学生在物理或者化学方面有过1-2年中文课程学习,某些知识可以加以利用,这个地方关键之处不是将以后A-level(包括大学里面的英文专业术语)转化为中文,那是无穷无尽的,甚至某些英式专业词汇根本就没有中文意思,因为目前中国的学术界主要还是向美国学习,当然在A-level阶段这种情况只会在A2Application部分少量出现,所以还不是很突出,关键是将来在英国大学的学习,而且知道中文翻译对于将来发展也没有什么实质帮助,因为上档次的科技文章都是英文发表,跨公司里面重要的问题都是用英文讨论,各种重要的文书都是以英文为主。所以各位同学应该放弃英文-翻译-中文-理解中国常规英语学习方式转化为英文-理解比如说“hand--上肢的前端转化为“hand-上肢的前端,再如“sodium chloride-氯化钠-食盐的主要成分-厨房常用的白色颗粒里的主要成分转化为“sodium chloride-厨房常用的白色颗粒的主要成分,这种转换的实质其实就是英语思维代替中文思维


                                                                                                    


 


 


第二,将中国传统的读书百遍其意自现的学习方式机械的照搬到西方课程体系上,但是各位想想中国古代书籍都是言简意赅的文言文,博大精深的道德经也才5000多字,难怪古人倒背如流,读书百遍,但是西方课程的教材的特点是以学生自我学习为出发点,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教材往往都是大部头的,内容非常丰富,所以我们对此切记不可读书百遍其意自现正确的使用书籍的方法是:结合教师授课内容-提取课程的关键词(一般就是授课的题目以及授课时候关键概念,再从书后的index去寻找知识在书中所在的位置,有针对性的去阅读,不要担心说某本教科书,我不是从第1页开始阅读的,会不会遗漏某些东西,你首先要掌握的是最重要的东西。教科书不是权威,只是你的一个学习辅助,当然如果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多读书,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提高词汇量。


                                                                      


 


第三,千万不要将教材当成是权威,英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所有的主流考试出题机构都是被法律严格监管着的,不允许出书,出习题集,防止不正当竞争,所有的教科书都是社会作者执笔,卖不卖的出去靠的是实力,不是靠垄断,当然社会作者为了便于销售,可能会找考试委员会寻求认可,支持这样在书的封面上就会出现endorse by 某某考试委员会的字样,不过这个作者是要付费,同时endores的书也未必好用,因为endorse 严格说来不是学术认证,就是一个很一般的申明,说这个书和自己考试委员会出的考试大纲有点关系,甚至可能在考试大纲里面推荐一下,不过一般官方在大纲里推荐的书是相当的多,全部买了几乎不肯能,学生也没有那个闲工夫看。那什么才是权威了?官方的考试大纲和往年真题才是权威(但是对于美国高中课程很遗憾至少我本人尚未看到一份正式的大纲,而是只是一些课程知识的概括非常的不明确,什么叫考试大纲?就是用A4的好几十页来描述该课程的每一个知识点学到什么程度,再用好几十页来告诉教师如何更好的呈现大纲要求的内容,一个这样官方大纲基本都是A4100页左右,所以对于赴美留学的同学,往年真题最重要).在我看来,A-levelIB教师之间的最大区别就是在于对于大纲把握上的区别,大纲在考试委员会的网站上都可以自由下载剑桥CIE以及IB考试大纲的都叫做syllabus,英国本土的考试委员会的一般称之为specification,这个才是关键中的关键,想当初剑桥CIE刚落户中国大陆的时候,连所谓的endorse的教科书都没有,全靠教师根据大纲要求,从各种途径比如大学教课书,网络,英国本土考试委员会的endorse教课书(包括新加坡的教科书)里面去搜集,但是这个是很困难的,第一英式专业术语和美式专业术语有所区别,国内常见的英文原版大学教材几乎都是美式教材,第二,即使同时为英式教材,也因为各考试委员会的学术观点有所不同,而要进行取舍,即使同时受制于Cambridge assessmentCIE(剑桥考试委员会)和OCR(英国本土主流考试委员会之一),在物理大纲里,课程内容部分的第一句话就可以雷死人。


OCR(a) explain that some physical quantities consist of a numerical magnitude and a unit;


CIE: (a) show an understanding that all physical quantities consist of a numerical magnitude and a unit.


同时以我个人的经验发现某些时候CIE的出题的人也是OCR出题的人,给出答案很多时候是和OCR一样的,结果大纲却是不一样的,要不我怎么写了一篇帖子新帝国主义在中国之剑桥A-level”。当然在这个具体授课知识的把握上如何控制就要依靠一线授课教师,以及学校对于教课书的选择了。


                                                                         


 


第四,学习角度的转化,中国本土理化都是基于数学的科目,几乎都是计算题,而英国的A-level物理及化学(包含美国课程)更类似于中国的政治,历史等学科,需要同学背记大量定义,而且就直接考查文字描述定义,比如某年AS考试的一道物理题就是什么叫做密度,化学考试什么叫做同位素,在A2里面的实验试卷目前已经是纸上谈兵了,一道题15分,考生必须写出一遍包含15个关键句的实验设计报告,总之一句话和无关,尤其是英国本土考试委员会,除新版的edexcel以外,目前就我所知,尚未有选择题,都是以写为主,含有大量论述题,AQA物理中如果考生的文笔好,还会额外加一分,雅思7分以下的中国同学基本上无缘啊。各位同学从现在开始要去尝试学习物理,化学,生物这些学科的实际知识,而不是片面的追求解答以这些知识为背景的计算题,比如看到化学的里溶液的酸碱性,中国高考学生脑袋里马上闪现 (H+) (OH-)的数学关系,接下来免不了是电荷守恒,元素守恒等等,最后使用不等式得出结果,而对于A-level而言首先闪现在脑海里的是pH试纸,这才是学习A-level学生应该具备的素养.


                                                                       


 


第五,对于打算参加ACT或者SAT考试的同学,要利用暑期多读英美文学名著,在美国的你们的同龄人,目前就是这样做的,美国高中毕业生的词汇量平均是40000左右,而国内本科毕业生考试GRE之前的词汇量平均20000左右,这就是差距,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各处SAT培训班火爆的原因吧,一般说来这种纯技巧类的培训班,其实就是往年考题技巧的汇总,某些时候为了商业利益,即使没有技巧也可以人为捏造出技巧来,就连教授这门课的教师,本人也承认自己在做题的时候靠的是实力,不是技巧,只不过不说技巧,估计报班的人会大幅度减少,最终各大商业培训机构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都纷纷打技巧牌,最终实力反而被搁置不管了,大家想想把自己人生中最终要的考试建立在纯粹的技巧上,而且所谓的技巧也就是把往年真题做上五遍,从里面找到的某些所谓的规律性东西,但是别忘了一旦命题组改变风格或者更替人员,就全军覆没,况且在培训机构纷纷上市或者即将上市的今天,当年的天价课筹已经演化为了投资者的利润率”,好多有作为的教师几乎选择了从事自由职业或者几个教师合伙开设一个小机构。所以以后报班别看广告,看实效


 


国际学校教师联合会联系方式:


13611385114    13161087819 范老师(上课时无法接听,请短信留言)

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