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李老师的文章列表 | ||
---|---|---|
家教心得 [初中数学]
发表于:2011-06-15 阅读:64次
我们坚信,称职的父母不是天生的,在孩子慢慢长大的过程中,父母要处处做个有心人。 1、父母是孩子的"克隆"对象。有人说,"孩于是父母的镜子",确实如此。在幼儿时期的孩子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父母的影响尤为重要。而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由于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以身示范,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对孩子施加影响。因此,孩子在家庭中所学到的一切,包括说话的语调、动作、走路姿态、性格和品德等都会打上父母的烙印。所以,父母要很注重自己的形象,要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如诚信、礼貌等。 2、别总盯着孩子的缺点。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对于其表现出的良好行为给予肯定和表扬,会使孩子感到高兴,以后自然愿意再重复这种良好行为,这种做法称之为正强化。有些父母的眼睛总是盯住孩子的缺点,并翻来覆去地讲这些缺点,这就称之为负强化。负强化不仅改变不了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反而易于强化这种习惯。 3、决不为孩子护短。有的父母想方设法为孩子的缺点开脱、辩解,甚至指责别人。其实,这不是爱护孩子的正确做法。一则由于父母护短,孩子会有恃无恐,变本加厉。二则别人不再反映情况,不利于父母全面了解孩子。但是孩子的缺点是客观存在的,总会表现出来。孩子的短处往往是越护越短,将来铸成大错,父母会悔之莫及。 |
||
家教感悟 [初中数学]
发表于:2011-06-15 阅读:1069次
刚开始,我们对彼此都是陌生的,我们进行了简短的交流。我问了他一些关于学习的事情,对他有了初步的了解,很巧的是他和我上一次教的学生是同班同学。 刚开始彼此都有点羞涩,但开始上课后就不一样了。我们很快就进入状态了。他是一个很认真的学生,而且积极性也很高,和他合作很开心。 在跟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他所学习的教材,还了解了他的兴趣、爱好和心里的一些想法。我觉得做一个老师,应该先了解学生,不仅仅是了解他学习方面的,更重要的要了解他的一些爱好兴趣,这样才能很好的跟他沟通。沟通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好的沟通是成功的一半。因为我们要扮演的不只是老师的角色,还要在适当的时候扮演朋友的角色。要把握好什么时候该是当老师的时候,什么时候是扮朋友的身份。 他是实验班的学生,所以他的水平会比较高,他很有上进心,所以我的任务也挺重的。不仅如此,他还报名参加了竞赛,他就是想通过课外辅导的方式来充实自己,而且他为了备考,他主动学习与考试有关水的知识。他是初一的学生,而他却让我上初二的课程。知道他是一个如此积极的学生,我就不能以一般的方式教他。 在家教的过程中,不仅帮了学生,也是自己提高的过程。我们可以积累一些以前学过却已经忘记的知识,这也是我们的收获之一。同时,在查阅一些资料的过程,我也学会了怎样很好的利用现有的资料。我每次给学生上课时,我总是会想想如何讲解每一题,并会时不时的进行扩展以及对考点的分析。每次讲完题,我都会让他做一些习题,以此来巩固每一个知识点。在上课前,我经常通过网络帮他查找一些与课本相关的知识扩展,找一些比较好的典型的习题,并以补充的方式让他了解更多的知识。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更深一层地了解了高中物理教材,如果我没有参加这次义务家教,也许我没有动力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在家教的过程中,我经常问他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问题,以此来扩展他的解题思路。同时我也会把我在初中的一些经验告诉他,让他更好的了解初中生活。在某些典型习题的讲解时,我会把一些比较好的解题方法告诉他,这样他就可以提高解题效率。 在平时,如果我的时间允许的话,我会跟学生聊很多方面的事情,比如,问问他最近各科学习的情况,或学校的一些新闻等等。总之,目的只有一个:跟学生建立良好关系,为讲好课打下基础。 |
||
2009中考数学 [初中数学]
发表于:2011-06-15 阅读:35次
2009年北京高级中学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数学试卷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 7的相反数是 A.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00670亿元。将30067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A. A.圆柱 B.正方体 C.球 D.圆锥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4. 若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4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A.10 B 5. 某班共有41名同学,其中有2名同学习惯用左手写字,其余同学都习惯用右手写字,老师随机请1名同学解答问题,习惯用左手写字的同学被选中的概率是 A. 6. 某班派9名同学参加拔河比赛,他们的体重分别是(单位:千克): A 7. 把 8. 如图,C为⊙O直径AB上一动点,过点C的直线交⊙O于D、E两点, 且∠ACD=45°,DF⊥AB于点F,EG⊥AB于点G,当点C在AB上运动时,设AF= 9. 不等式 10.如图,AB为⊙O的直径,弦CD⊥AB,E为 11. 若把代数式 三、解答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 13. 计算: 14. 解分式方程: 15. 已知:如图,在△ABC中,∠ACB= 16. 已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