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李生宝的文章列表 |
---|
如何提升影响力 [随笔杂谈]
发表于:2013-07-10 阅读:45次
博客教育教学
我们的博客评估中, 对于教师博客文章数量的计定主要是计教育教学类文章, 在此, 对什么 文章属于教育教学类文章与大家谈一谈:
1 、不要什么文章都放在教育博客上
博客是教师个人空间, 我们之所以叫做教育博客, 目的在于让博客促进我们专业成长, 是工 作的一部分, 不少教师在自己的博客什么都写, 到处引用、 转贴, 而且文章内容与教学无关, 我个人认为这不很好, 如果大家很希望转贴一些非教育教学文章, 我建议可以另申请一个个 人生活博客,自行推广,教委不负责推广,也不提供链接。
2 、文章不可过短
有的教师的文章看似教育教学文章, 但由于内容太少, 只有十几个或几十个字, 内容大多是 一句话新闻, 或是工作流程, 这样的文章我们一般不定为教育教学类文章, 建议大家可以把 话题引申开来,比如: “ 某某小学开展了小学生读书比赛活动 ” ,这一句话不能算是文章吧, 如果把活动开展过程中获得的经验、 不足, 以及引起的思考都写一写, 这便是教育教学类文 章了。有的文章:今天批改了数学作业 ” 这样一句话也不能算是文章,如加上(当然要根据 实际情况) ,今天批改到小强的作业时,发现他进步较大,我给他写了进步很大的评语,在 上课时发现他很认真等等, 引起了我对学困生的作业批改的思考等内容, 这样便也是教育教 学类文章了。
3 、有此心情日记也是教育教学类博客
这个界定有点困难, 如果是纯个人心情, 与工作没有多大联系的, 我们不定为教育教学类文 章, 但如果这个心情主要是因为工作, 哪怕是与工作相关的生活问题, 也是教育教学类文章。
4 、不要作弊
我们在对文章进行认定的时侯, 也发现有些教师是在网上下载的教育文章, 这个我们是要检 索的, 通过检索,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作弊文章,一来加大了我们的工作量, 二来也给你自己 带来的隐患(知识产权) ,为此我们打算在今后的博客评比中进行通报作弊文章,希望引起 大家的重视。
5 、做好推广
推广的目的在于扩大影响,促进交流,我们要经常到他人的博客上看看,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网上要多交些同行朋友, 到一些名师博客上学习学习。 在常用搜索引擎上登记你的博客地 址,如百度、谷歌等。
|
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高中英语]
发表于:2013-07-10 阅读:92次
如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要保证一定的阅读量。 阅读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不是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就能获得,而是靠课下大量的阅读实践培养出来的。高三这一年应有四十万字的阅读量,约合1000篇左右的短文,在不断的阅读过程中会积累一些经验和感觉。建议做到: ●每日读五篇英文小短文。读的材料可从04年到07年的六十几套高考题中选择,也可以读21st Century Teens上的阅读材料。Teens的高三版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最新的阅读材料,它语言地道,内容新颖,编排合理,难易适度。坚持每期必读,肯定受益匪浅。 ●要注意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每日读五篇,可以两篇精读,三篇泛读。精读的时候,要彻底读懂,学习词汇句型语法等;泛读时只求看懂大意,不查单词,也不做题。泛读对培养语感好处极大。 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及短语的用法。 这是阅读理解的一个关键。如果在阅读一篇文章的过程中有很多生词,就会不停查字典。这样的话,一篇文章会被打断很多次,何谈理解整篇文章的内在含义呢?那么,多大的词汇量可以算是“一定的词汇量”呢? ●高考大纲中要求的词汇短语必须都要完全掌握。 ●3%以下的难词量一般不会影响阅读,超过这个量,阅读起来就会感觉有障碍。所以扩充词汇量是必须的。 ●最有效的提高词汇量的方法就是增加阅读量(注意一定要选择难度适当的阅读材料)。 通过默背单词是不能达到积累词汇量的。正如有些同学所说的,今天记住,明天忘。相反,多次出现的单词被记住的概率比单纯默背要大得多。通过不断的阅读,就能多次见到相同的单词,不知不觉中,认识的单词就越来越多了。 善于在阅读中猜测生词的意思。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在不断地变化,单词也在变化和增加。没有人能够认识所有的词。在平时的阅读理解中,肯定会出现大纲以外的生词。如何判断生词的意思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技能。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生词的构词法来猜测生词的意思。通过一个词的词根与它的词缀可以猜出词的意思。 高考考试说明上所列的前缀和后缀应该掌握并灵活应用。前缀有:dis-, in-, re-, un-, non-, 后缀有:–able, -al, -an, -ful, -ive, -er, -ese, -ist, -ment, -ness, -tion, -fy, -ian, -ing, -ise/ize, -ly, -teen。至于词根就是通过平时的积累和对词的理解来识记。 ●根据上下文以及句子中的一些表达转折或递进的词来判断。比如 but, however, besides等等。 其实,在阅读的时候,句子中有一两个生词并不一定能影响对整个句子的理解,毕竟大多数的单词都是同学们掌握的。 比如:“…to take on a coffee shop, he decides to prove to his family that he can do something”根据上下文,不难判断take on a coffee shop 是“负责,掌管咖啡店”的意思。 同样,我们也可以根据关键词推断出来生词的意思。 利用积累的语法知识理解句子。 ●足够的词汇量和猜词能力只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个方面。另外,还要多积累语法知识,扎实的语法知识可以帮助理解结构复杂的句子。通过分析句子结构,找到主句、从句以及各种句子成份后,一个难懂的句子就能明白个八九不离十。扫清了“拦路虎”,文章也就容易读懂了。 如:No wonder children find it hard to learn the importance of saving money rather than spending it all the time. 理解本句关键要知道以下几个语法点“It’s no wonder (that);从句中主语是children,谓语是it做形式宾语的结构find it +adj.+ to do sth,这样一划分,句子就很好理解了。 ●另外,通过动词时态、语态的变化来理解隐含的内容,推测作者的态度。还要会判断后置定语、省略、替代、跳跃及连接词语的用法。这些对理解一个句子非常重要。理解了句子的意思再去掌握文章的脉路就不那么难了。 ●平时的练习中可以找一些文章作为精读的材料,从中找出一些比较难懂的句子,根据所学的语法知识来分析句子结构。 ●也可以看一些穃-译的很经典的中文译本,并和英文原著进行比较来了解一些中文结构在英语中的正确运用。这种练习虽然比较费时间,但是效果很好。 概括文章大意、了解作者意图。 ●在一些阅读理解题中,经常会出现关于作者想法的题目。这些题往往正是同学们阅读考试中的难点。如何揣摩作者的意图呢?这就需要在平时的阅读练习中主动地、全身心投入地阅读,并站在作者或者主人公的角度去琢磨、去理解。努力做到“人、文合一”,难题也能覾-刃而解。 ●另外也应该多练习推理判断,因为有很多题考的都是推理,比如像这样的问题:what does the write infer/imply/suggest? 这时候就需要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去推理判断,揣摩作者的话外之音,也就是英语里提到的应该read between the lines。 ●平时要多读书,看报,仅仅局限于课本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要注重平时的积累。时间安排好了,一周看几篇,坚持做下去,就会有收获。 多了解,积累西方国家文化背景。 学习一门外语不是仅掌握语法、词汇就够了,还要了解使用这门语言的国家的文化、风俗等。 ●如果对西方文化有一定的了解,阅读某些文章的时候会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一些应用文,比如广告、时刻表、菜单等。如:一则食品的广告中说道:We check that animals are treated with respect at all times. 不了解的同学可能就很糊涂,食品质量和如何对待动物有关系吗?其实,在英国,人们普遍认为一个热爱动物,不虐待动物的人是值得信赖的人。本广告旨在宣传他们很尊重动物,是值得信赖的商家,当然他们生产的食品也是值得信赖的。 ●所以课外要多留意一些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说不定哪天在考试中就帮了你的大忙。 考试时要有良好的时间控制能力。 有一些学生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五篇文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很好的控制时间。 ●高考的5篇文章应该在35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完成,平均每篇文章用时7分钟左右。 ●平时在练习时就通过自己默默地计时来逐渐掌握不用看表也能知道时间。 ●通过练习限时阅读,提高阅读速度,以适应高考要求。有些应用文,比如广告,说明书,菜单等,先看题后看文章可能会提高答题速度。 ●考试前,背会或熟悉阅读理解常考的问题,到考场上也能节省一些时间。 改正阅读时的一些不良习惯。 有些同学在读文章时喜欢转笔或者晃动身体。还有些同学一边阅读一边用笔指着所看到的词,这些动作都会使阅读时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阅读速度明显放慢。 ●在平时的练习中应逐渐扩大自己的“眼幅”,即使达不到一目十行的速度,也不能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要减少回读,许多东西只有读到文章后面才能理解前面的内容。但是频繁的返回头阅读很费时间,要把握好次数。 综上所述,只能通过大量的阅读练习才能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当量大到可以质变的时候,阅读能力就有质的飞跃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通过大量的练习,阅读能力肯定会有显著的提高,对此我们应该坚信不疑。
|
让学生做成长的主人 [随笔杂谈]
发表于:2013-07-09 阅读:21次
我辅导过的一个学生陈,在江北中学就读。当时他才高一,因为种种的不适应,比如学习方法还没有形成,高一有那么多的学科。感到无所适从。所以数学和物理一时没有跟上。他是半期成绩出来以后找我补课的。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现在这两科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不需要补课而自己能够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学习。现在分科以后科目减少,他学起来更加轻松自如了。
我在讲课过程中,没有像别的老师一样做过多示范,而是引导其自己动手,遵循自己入手、遇到阻碍、尝试解决、我给提示、再次尝试这样的模式去学习。刚开始很不适应,为难情绪很严重,不会的题目就想着让我能够给他直接给出答案,但是这样不参与的方式是出不了效果的,所以我坚持让他用我的方法去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他慢慢的适应了这种模式,开始自己去动手。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都有很大提升。随着自己学习成绩的提高,学生自己的信心也增强了。学习起来也更有动力,更主动。这样就进入了良性循环。其实,我认为最好的模式就是这样,让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而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有的才能,我们的教育只能是引导,而不能是观念或者行为的强行灌输,强扭的瓜不甜。而且用强权的模式,很可能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这样就得不偿失了。以上所说的内容归结起来就是这两句话——“让学生做成长的主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是我,作为一名即将成为人名教师的师范生的一点体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