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群不可思议的第五名,补习高中数学
“促强、补弱”——绩优生的高一学习策划及案例
中考绩优生,在进取状态、初中基础都很好的情况下,高一的总体策略应该是“扶强科、补弱科”,就是一方面投放时间精力形成若干强科并使强科更强,另一方面警惕弱科的出现。强科更强,弱科不弱是理想的状态,有强科,可以使学生从心理上更强大一些,弱科被忽视或久攻不克,则会成为较大的心理负担,尤其在高一上学期,这个策略的实现非常重要。
实验中学东校高一王逸群,数学121语文113英语140物理112化学105,总分排班第六;实验中学东校高一张大明,数学126物理113化学110英语126语文121,总分班内第五。他俩都没有明显弱科,据他们自己说考试中还有不少的明显失误——令人扼腕。
这两个学生中考成绩不是很高,都是520多分,开学后第二周即来铸鼎教育,参加周末数理化辅导,开始几周,每次上课都带来了大量的疑难问题,表现出对高中课程的诸多不适应,我们几个老师悉心点拨,带他们依次攻克了数理化课程中的诸多知识难点,同时对刚进入高一的学习策略进行筹划,对学科特点、学习方法仔细讲说,到现在,他们基本度过了进入高一的不应期,在知识基础、学习方法等方面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这次考试,也使他们有了一个很好的自我定位,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对在竞争氛围中的心理状态,对今后学习目标的空间定位,都有了一个较好的心理准备。昨天我问他们,“考前能判断自己能考这个名次吗?” —— 摇头,答曰:“不敢,老觉得别人都很厉害,班里有很多中考的高分啊!”
高一刚入学,学生立即面对生疏高难的九门课程,大容量且比初中明显粗疏的高中讲课特点,海量的作业,手忙脚乱,学生还要面对讲课风格各异的老师,由于赶进度,习题课少之又少,每天都有遗留的疑难问题在不断积累,学生往往发现,原来自己的强科哪里去了?特别是数理化地这四科,怀疑这是不是成了弱科?一般来说,初中语数外很强,高中可以延续强势,其他学科可能会大跌眼镜的。这种情况下,课余辅导是很关键的。文中所谈两个学生,是自己主动向家长提出补课的,所以学习的目的性、目标性都非常强,我认为也非常成功。刚从初中老师的细致的呵护提调中走进高中,他们还是很稚嫩,一个合乎他们心理特点、学习需求和处境的大策略十分重要,家长的热切期盼与提心吊胆整日纠结交织,学生则很难成竹在胸。入学前两个月是非常关键期,从通透知识上打破困局,强科更强使孩子确有了信心,弱科不弱确立没有明显短板,再往后,往往一帆风顺!
辅导学生:王逸群
辅导科目:高中数学
学生特点:
学科培优.
|
辅导时间:2016-09-17
主要提升:不可思议的第五名 |
所在学校:山东省实验中学
所在班级:高中一年级
家庭住址:济南市历下区
|
想联系该家教?
|
|